首先做壹個基本分類,包括五部分,人生要事、終身學習、生活保障、為人處世、理想。我們逐個進行分析。
1.人生要事
人生要事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是要做壹輩子的事。包括 健身、事業、讀書、音樂(興趣愛好)、交友 五個方面。健身的重要性永遠第壹,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鍛煉身體,才能保證我們有足夠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事業是我們為之奮鬥壹生的事情,也可以和自己的工作重合,也可以不重合。讀書是提升我們認知水平的原動力,需要每天堅持。音樂可以讓我們獲得心靈的慰籍,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興趣愛好,可以讓我們在忙碌的世界裏獲得片刻的安靜。交友泛指壹切的社交活動,我們不可能脫離社會獨自生活,社交是我們的基本需求,擁有3-5個真心朋友已屬不易,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多去擴大自己的圈子,但要註意區分人脈,人脈是妳能夠幫到的人而不是能幫到妳的人。
2.終身學習
要想人生更有意義,我們就不能放棄成長,要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讀書,這裏的讀書是廣義的讀書,也包括我們學習的各種課程、英語等。 在這個板塊,要確定必讀書目、讀書方法和知識管理方法。 必讀書目可以分為 哲學、心理學、文學、歷史、經濟學等 幾類,找到每個學科的經典書,作為必讀書目,建立基本的認知框架,在此基礎上再去擴大範圍讀書。讀書方法可以借鑒《如何閱讀壹本書》中的主題閱讀、分析閱讀,把握壹個原則就是壹本書不壹定全部讀完,只讀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就行。關鍵在於知識的連接,而不在於知識的記憶。知識管理是我們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首先要有壹個基本的框架,然後通過讀書、學習、實踐不斷充實內容,借助筆記工具即時梳理。
3.生活保障
生活保障是指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事情,主要包括 安全、養生、投資 三個方面。安全是我們時刻都要註意的,包括我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比如,面對火災、洪水等自然災害如何自救,如何防止壞人襲擊,如何防止受騙造成財產損失等。養生是指如何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包括飲食、運動、醫療等方面的知識和常識。投資是指我們除了工資收入外,如何讓自己的財富增值,逐步實現財務自由,包括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理財等方面的知識。
4.為人處世
我們生活在世上,不可避免地要與人和事打交道,就需要學習壹些知識和技能。包括交 往、社會、獨立、表現、工作 五個方面,我們逐個介紹。
1)交往。 是指通用社交能力,包括 交往的基本原則、談話/幽默、辯論/談判、演講/主持、批評/拒絕、親密關系等方面的知識 。在與人交往中,如何把握正確的原則、如何更好地與人交談、幽默風趣的表達、如何與他人辯論自己的觀點最終說服他人達成壹致,如何當眾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如何去批評或拒絕他人、如何處理自己和親人愛人的關系,這些知識我們誰也無法逃避,值得我們壹生去研究處理得好,我們的情緒就會更好,生活質量也會更高。這些知識的底層學科是心理學和社會學。
2)社會。 是指壹些必備的社會經驗,抽出時間關註 時政、經濟、科技、數碼、體育、娛樂和當下最流行的事物 ,知道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些什麽,讓我們不會和社會脫節。當然這些東西也不必投入太多時間,關鍵是找到合適的信息源頭,多關註事實,少關註觀點。
3)獨立。 是指支撐我們獨立生活、解決問題、為人處世的核心素質。包括 情緒管理、自我管理、思維方式 等方面的知識。情緒管理重點關註焦慮、悲傷情緒的應對辦法。自我管理包括目標、計劃、時間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思維方式包括常用的思考問題方法和思維模型,如批判性思維、跨學科思維等。這些知識的底層學科主要是哲學、心理學。
4)表現。 是指壹些社會通用能力,主要側重對外表現自己。包括 演講、推銷、組織、溝通、領導力等。 演講在交往知識中已提到,這裏主要側重工作中的演講。推銷是指推銷自己的能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讓自己獲得認可。我們只要在壹個組織裏工作,就離不開組織活動、溝通協調、領導力這方面知識。這些知識底層學科主要是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
5)工作。 是指工作中必備的壹些專業技能。包括 本行業工作經驗、管理之道、專業知識、必備技能 等。這些知識決定了我們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能否遊刃有余,這部分知識要與前4個方面結合起來,既要關註人,也要關註事。這些知識底層學科主要是管理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
5.理想
理想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的,可能現在沒有明確的理想,但是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必須有壹件事情是我們可以終身為之奮鬥的。主 要包括理想的內容、成功的定義、我要的性格、幸福的理解等內容 。這些知識的底層學科主要是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
以上五大類就是我自己對知識體系的基本分類,其中每壹類中的知識或技能都可以展開細分。我們可以借助筆記工具創建分類,在每壹類下邊創建知識卡片,對每壹個單獨的知識點進行不斷學習、實踐、更新。學習知識的方法前面也有提到,主要是讀書、實踐、調整、總結,總結是最後壹步,也是構建我們知識體系的重要環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走壹些彎路,比如看到的每壹篇文章都想收藏起來,等著以後有時間了看。事實是,很多文章我們收藏以後就再也沒有打開過。所以,我們的筆記記錄的內容盡量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話。有些好的文章我們可以用鏈接的方式記錄,除非是特別好的經常需要看的文章,或者是將來可能找不到的文章,才可以全文收藏在筆記中。另外壹個誤區是,記錄了就等於掌握。我們雖然記錄了很多知識,但是卻很少用,這就需要 我們定期梳理自己的知識卡片,思考與其他知識點的連接,在工作生活學習中不斷實踐,真正的讓知識流動起來,成為我們的習慣,遇到問題第壹時間能想到。
以上,就是我的知識體系的基本框架。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初步的框架,在此基礎上擴展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沒有固定的分類或格式,關鍵是要實用。
與您***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