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薩特的座右銘:“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和“壹切皆有可能”。他的意思是,除了人的存在之外,沒有道德或外在的靈魂。道德和靈魂是人在存在中創造出來的。人們沒有義務遵守某種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他們有選擇的自由。判斷壹個人,要看他的行為,而不是看他是誰,因為壹個人是由他的行為來定義的。存在主義否認上帝或任何其他預定規則的存在。薩特反對生活中的任何“反抗”因素,因為它們縮小了人們自由選擇的空間。如果沒有這種阻力,那麽壹個人唯壹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他選擇走哪條路。
存在主義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主要流派之壹。它的根本特征是把孤立的個體的非理性意識活動看作是最真實的存在,看作是他全部哲學的出發點。它自稱是壹種以人為中心的哲學,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代表人物是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和薩特。
1927年,海德格爾在胡塞爾主編的《哲學與現象學年鑒》中發表了他的重要著作《存在與時間》,成為起源於現象學學派的存在主義的標誌性著作。海德格爾在書的開頭引用了柏拉圖的話:“當妳使用‘存在’這個詞的時候,很明顯妳已經熟悉了這是什麽意思,但是我們曾經相信我們知道它,現在卻不知所措。”他說,柏拉圖指出,當時大家都很熟悉的“存在”的意義,沒有人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直到2000年後的今天還沒有解決,他只是想再次提出並解決這個“存在的意義問題”。海德格爾對“存在”的意義闡述如下:(1)“存在”是任何存在有任何內容時都必須具有的性質。換句話說,必須先有“有”,才能有“有”,根本不可能有“有”。在海德格爾看來,“存在”是壹個比“存在”更根本的問題,他認為從古至今沒有人真正深入到“存在”的問題中去,所有的人都是從“存在”開始提問的。(2)要解決“存在”的問題,必須追溯到壹種存在,在還不清楚它是什麽的時候,它的“存在”已經明確了。海德格爾指出,只有“我”才是這種存在,只有“我”在還不清楚它是什麽的時候就已經被壓制和澄清了。所以海德格爾認為“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我”。“我”的“存在”是“活著”;存在的壹切,也就是整個世界,都是存在的結果,也就是存在的結果。這是海德格爾問題的關鍵點,也成為20世紀以來所有存在主義者的根本出發點。
雅斯貝爾斯也受到胡塞爾的影響。1913年出版《普通精神病理學》,探討各種心理學方法。1919年出版《世界觀心理學》,主張存在主義。1932年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哲學》(3卷)。
雅斯貝爾斯指出,存在主義所說的“存在”不是指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指主觀精神的存在。存在主義從人的主觀精神狀態,從情感、沖動、意誌、生活經驗、憂患意識、對感情的恐懼、悲觀主義等等,強調主觀精神的首要性。雅斯貝爾斯還指出,這種“存在”不能被概念所把握,只能被體驗。他說:“我似乎是壹個持久的東西,至於我自己,我永遠不能說我是什麽。”
在他的哲學中,雅斯貝爾斯詳細描述了人的經驗的三種存在方式:
1.對象存在。他指出,人首先是在各種時空物體中把握存在的,對時空物體的研究是科學的事情。他懷疑科學知識,否定科學深刻認識世界的能力。他認為科學只能不能完全把握“真實的東西”,不能得到世界統壹完整的圖景。只有“真正用哲學的眼光看世界”,才能超越各種科學的界限。
2.自我存在。他指出,哲學思維以“澄清存在”為論題,這個論題就是要澄清我們自己,澄清我們的存在。他提倡壹種自我尋求的主觀理論,認為我們的存在從來不是作為客體賦予我們的,只有通過壹次飛躍,才能脫離感性事物的時空世界,進入“自我存在”的現實世界。在他看來,我就是我的本質,但我不知道這個本質。只有在盲目的行動中,我的本質才會向我移動。由此出發,他把愛情、* *存在、交流、恐懼、孤獨、自我神化等。作為進入自我存在,實現自我本質的壹種形式。
3.自在。他指出,在自我存在的階段,我有自己的環境,或艱苦卓絕,堅持奮鬥,或疲憊不堪,聽天由命,快樂痛苦,恐懼希望,不能自滿。為了自滿自足,他主張從自我存在飛到自在存在,從世界飛到上帝。他斷言,只有當人在認識時空對象的活動中失敗,只有當人在自滿自足的真實欲望中失敗,他才會努力實現超越的本質,密碼是人實現自由存在的哲學語言,即上帝在世界上顯示他的形象。
薩特於1943年出版了他的第壹部哲學專著《存在與虛無》,成為法國存在主義最有影響的著作。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聲稱用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從物質本身入手”。所謂事物本身就是壹種現象,沒有別的。這個現象是中性的,它既不是物也不是心,但它既是物又是心。他把“存在”分為“自由的存在”和“自勵的存在”,自由的存在是混亂的、荒謬的“無”;自雇人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意識是“自我”。世界是“為了我的世界”。這樣,薩特就把人的存在或純粹意識置於這個從自足到自足的過程中。薩特認為他最好的小說《惡心》是寫壹個純粹個人主義的人,他感到絕對的自由和無助,無家可歸,總是很無聊,這會讓他“惡心”。
存在主義不是壹個統壹的哲學流派,其代表人物的觀點也大相徑庭。但他們都認為,從笛卡爾、洛克以來,從認識論上討論哲學觀點,必然導致“二元論”,對象化人,掩蓋人的真實存在。存在主義者強調本體論的優先性,要求不要把人當作物。他們沒有拋棄認識論的問題,而是采用了非理性主義的解決方法。他們認為人被扔到這個世界上,被拋棄,無助,人根本無法認識世界,也無法認識自己。在他們看來,感性理性的人所獲得的知識都是虛幻的,人們越是依賴理性和科學,就會越受其擺布。相反,為了達到真正的現實,我們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覺,即通過街上的憂慮、孤獨、絕望等心理意識,直接體驗自己的存在。他們聲稱,在社會生活、科學、哲學和藝術中,非理性將戰勝理性,認為我們的時代是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