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幼兒班精選活動課件(5件)

幼兒班精選活動課件(5件)

#課件#引言課件本身是作者綜合素質的壹種體現,它顯示了制作者對教育教學和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和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時,壹定要吃透教學內容,為課件設計教案。以下是幼教活動課件,整理分享。歡迎閱讀並借鑒。希望對妳有幫助!

1.學前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有些物體是靠反沖運動的。

2.啟發孩子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發射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培養孩子的觀察、動手能力、分析類比和判斷能力。

活動重點

在探索活動中,發現有些物體是靠反沖運動的。

活動難度

啟發孩子運用科學思維方式推斷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要準備的活動

1,小朋友有1個氣球,每組有1個裝著小瓶子的木船。

2.1火箭發射的圖片。

3.我學會了畫簡單的火箭。

活動過程

1.老師指導孩子實驗,通過實驗引出活動。

操作方法:兒童松開充有空氣的氣球開口,氣球向前飛去。

引導發現:鼓勵幼兒反復操作觀察,找出氣球向前飛行的原理。

兒童討論:是什麽讓氣球飛起來的?

老師對孩子的引導總結:氣體倒流形成氣流,氣體的反沖力推動氣球前進。

2.實驗:船是如何前進的?

操作方法:將小瓶子裝滿水,蓋上蓋子,然後放在木船上的固定位置,瓶口朝後。將自制的船放入盆中後,取下瓶蓋,船就會向前移動。

引導發現:鼓勵孩子反復實驗,重點觀察船的運動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麽動力前進的。

兒童討論:船靠什麽動力前進?生活中還能看到哪些靠反作用力移動的物體?

3、通過實驗,引出活動內容:

展示火箭發射的圖片,並問:孩子們,這是什麽?通過剛才的實驗,妳說把這麽大的火箭推到天上,讓它飛得這麽快,能說什麽呢?

4.觀察火箭結構和火箭發射的實際情況,利用實驗發現做出合理判斷。

(1)老師指著火箭部分,引導孩子們逐壹觀察了解火箭頂艙、燃料箱、發動機、助推火箭。

總結:火箭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裝載人造衛星和各種太空探測器,下部由壹個巨大的燃料箱和壹個大功率發動機組成,旁邊有兩個助推火箭。

(2)引導幼兒觀察火箭發射時的工作狀況,並做出合理的推斷。

問:火箭尾部燃燒的是什麽?整個火箭怎麽了?火焰射向哪個方向?妳猜,火箭是靠什麽力量升入太空的?

總結:火箭的燃料燃燒時產生巨大的火焰,高速向後噴射,形成強大的氣流。氣流的反沖和發動機的巨大動力推動火箭快速前進,升入太空。

擴展活動

組織孩子參觀兒童科技館,通過參觀和工作人員的講解,肯定孩子探索的熱情,鼓勵孩子繼續學習,再探索。

2.學前活動課件

壹.活動目標:

1,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懂得關心他人。

2.探索多種方式讓大家開心,萌出孩子的愛。

二、活動準備:

微笑字卡和卡片、愛情記錄卡、兔子等動物形象、音樂磁帶等。

三、活動過程:

(壹)微笑的最初感覺

1.出示小蝸牛微笑的卡片。告訴我卡片上有什麽。

2.說說小蝸牛的微笑,出示微笑卡。

(2)體驗微笑能帶來的快樂。

1.猜猜為什麽:蝸牛為什麽要發微笑卡?

2.欣賞《微笑》這個故事。

3.理解故事:聽完這個故事,妳知道小蝸牛為什麽給大家發微笑卡了嗎?

4.老師總結:原來微笑可以給每個人帶來快樂。

(3)用微笑傳遞快樂

1,體驗微笑:可以微笑嗎?來吧,笑壹笑。老師給孩子們拍了照片。

2.送上壹個微笑:妳想給誰壹個微笑?為什麽?

背景音樂《歡歌笑語》響起。

(四)探索帶來快樂的各種方式。

1,說說讓別人開心的方法:除了微笑,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給大家帶來快樂?故事中的動物是如何讓別人開心的?

2.討論

3.在心形卡片上記錄下自己帶給別人快樂的方式。

(5)展示和交換孩子們制作的愛心卡片。

總結:妳的想法能讓別人開心。妳們都是有愛心的孩子。

3.學前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懂得洗澡,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2.讓孩子喜歡洗澡。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娃娃、浴缸、沐浴露、浴巾等。

2.音樂《我愛洗澡》。

活動流程:

壹、引導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分享集體洗澡的經驗。

問題:孩子洗澡前要做哪些準備?

孩子怎麽洗澡才幹凈不感冒?

孩子洗完澡後是什麽感覺?

教師總結:

第二,每組選擇壹個孩子在小組面前模擬洗澡過程。

第三,引導孩子比較,畫出合理有序的洗澡步驟。

討論:孩子看到幾種不同的洗澡方式中的哪壹種?為什麽?

總結:脫衣服→淋濕→塗沐浴露→擦洗身體→沖掉泡沫→擦幹身體→穿上衣服。

第四,引導孩子合理有序地分組給娃娃洗澡。

5.播放音樂《我愛洗澡》,讓孩子感受洗澡的快樂。

孩子們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身體。

4.學前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大膽猜測,講故事,發現田鼠各種可笑的拖延行為。

2.理解故事,學習“不行,等xx分鐘,我得……”的句型,並講故事。

3.結合生活經驗,想出各種辦法幫助田鼠改掉拖延的習慣。

4.培養孩子認真閱讀的習慣,通過插圖、圖片等方式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5.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畫面,激發想象力。

要準備的活動

1,故事PPT,故事對應圖片。

2、手偶3(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媽媽)

活動過程

首先,手偶的引入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老師給小田鼠看:看,誰來了?這是壹只田鼠和它的父母。今天,田鼠的父母想請我們的孩子幫他改掉壹個壞習慣。妳知道這是什麽嗎?這是什麽?讓我們聽聽下面的故事。

第二,通過PPT,閱讀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說“不……”

1,老師播放PPT講故事的第壹部分。

2.演示結束後提問:

田鼠媽媽和田鼠爸爸叫小田鼠做什麽?他們說了什麽?田鼠是怎麽回答並做到的?

(引導孩子學習微詞“不要……”)

3.老師展示PPT,講第二部分。

4.發言後提問:

田鼠做了什麽?上面寫了什麽?下壹步是什麽?讓我們聽聽。

5.老師繼續講故事的第三部分。

6.演示結束後提問:

田鼠提出了什麽要求,又是怎麽做到的?大家看圖說說吧。

第三,播放PPT,充分欣賞,講故事。

1,老師:故事好嗎?讓我們壹起來講述這個故事。

2,孩子看PPT,和老師完整的講故事。

第四,說說“拖延癥”,引導孩子學會不拖延。

1,老師:發現田鼠的壞習慣了嗎?這是什麽?妳能幫助田鼠媽媽和爸爸幫助田鼠改掉這個壞習慣嗎?我們能做什麽?

2.老師:老師知道我們的孩子有時像田鼠壹樣拖拉,但那不好。妳認為我們將來應該做什麽?

5.學前活動課件

教學目標

1,了解踩踏事故原因。

2.幫助孩子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防止踩踏和踩踏事故。

3.初步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

4.初步培養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關於踩踏事件的短片。

教學過程

1.觀看踩踏事故的短視頻,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

(1)通過短片讓孩子知道,踩踏事故是由於人流量過大、擁擠造成的事故。

(2)老師的問題:妳剛才看到了什麽?踩踏事故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麽樣的傷害?孩子們暢所欲言。

老師指導:因為他的傷勢太嚴重,如果不能及時送醫院治療,可能會導致殘疾甚至死亡。

幫助孩子掌握壹些火災情況下的自我保護和自救的方法?

(3)小朋友,不小心發生踩踏事故怎麽辦?

(4)教師總結正確的做法:

(1)當發現擁擠的人群向妳走的方向湧來時,要立即避開,但不要跑,以免摔倒。

(2)如果妳忍不住掉進人群,妳必須先穩住自己的腳。記得遠離商店的窗戶,以免被碎玻璃刺傷。

(3)遇到擁擠的人流時,不要身體前傾或重心低。即使妳的鞋子被踩壞了,也不要彎腰提鞋或者系鞋帶。

(4)如有可能,抓住壹個堅固的東西,如燈柱,在人群經過後迅速冷靜地離開現場。

2.亂了之後該怎麽辦?

(1)在擁擠的人群中,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者人群開始騷動時,做好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準備。

(2)此時,腳要靈敏,切不可絆倒,以免成為擁擠踩踏的誘因。

(3)當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立刻停下來,同時大聲呼救,告訴後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帶著孩子遇到擁擠的人群時,抱起孩子,避免混亂中被踩踏。

(5)如果是推倒,盡量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縮成壹團,雙手緊握在脖子後面,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3.如何在危機時刻保持冷靜?

(1)在擁擠的人群中,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能總是被好奇心驅使。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被他人感染。恐慌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2)當妳已經夾在人群中,記得要和大多數人的進步保持壹致,不要試圖超越別人,不要倒退。妳應該聽指揮官的口令。培養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

4.如果事故發生了,我該怎麽辦?

(1)如果發生踩踏事故,要及時報警,聯系外援,尋求幫助。盡快撥打110、999或120。

(2)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自救互救。

  • 上一篇:在藝術世界裏縱情雅致——結識收藏家畫家朱瑤春感懷
  • 下一篇:帶插圖的小說軟件有哪些最好用的小說閱讀軟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