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4年,壹場不起眼的婚禮在偏遠的四川舉行。此人名叫蘇軾,青神縣中巖書院學生。新娘叫王福,是他老師王芳的女兒,今年剛滿15。按照林語堂的說法,所有的婚姻都像是在浩瀚的大海中賭博和航行。蘇軾和王符也不例外,婚姻的幸福是無法預測的。但蘇軾不能說,不,我不認識她。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的父親蘇壹定會大喊,妳該死!然後壹巴掌拍過去。壹切都是註定的,蘇軾能做的只有等待。他就像神話中的王子,渴望愛情來臨。新娘子王福,只希望從此做壹個蘇家的好女人。這幾乎是中國所有女性長久以來的願望。王福也渴望愛情,但她更渴望做壹個平平安安的女人。她是壹個深諳閨閣之道的女人,自然明白社會賦予她的重任是做夫妻,而不是風流韻事。她知道蘇軾應該心存感激,心滿意足,但不應該稱之為風流。王福用標準的方式包裝了自己的婚姻,她自己也準備成為壹個理性主義者。然而,她所嫁的蘇軾,恰好是壹個天生的樂天派,壹個月球漫步人,壹個靠愛情為生的美食家。所以壹個受歡迎的妻子,壹個優秀的丈夫,在婚姻的黑森林裏是不和諧的。巨大的反差註定了這段平凡的婚姻不平凡。
在王符看來,蘇軾是壹匹多情的野馬,非常需要她的調教。喜歡自由的蘇軾,在離開家鄉之前,喜歡住在閩江邊的王芳家。有古剎,有清溪,但更多的是王福設下的陷阱。王符經常炒瓜子,炒蠶豆給蘇軾吃,在小屋外和蘇軾聊天,陪他在曹睿橋附近野餐。王符安排了蘇軾喜歡的生活方式,誤導了新婚不久的蘇軾。蘇軾傻乎乎地把酒壹飲而盡,卻不知道王符的遊戲秘訣是壹個“螺栓”——只要聽話,認真學習,她願意做廚師,做玩伴。這就是蘇軾所能擁有的全部浪漫。然而,精明的王福也有壹個疏忽。她沒有發現王閏之,壹個叫二十七娘的小姑娘,正用壹雙明亮的大眼睛盯著蘇軾。後來,她成了蘇軾生活的壹部分。她給不了蘇軾浪漫,卻讓蘇軾去尋找浪漫。如果王福知道地下的事,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王福還會起到給茶葉增香的作用。她爸爸是龔氏的,有點家族勢力。蘇軾以為王符給他的是愛情的浪漫。蘇軾渴望把王符當書讀。多麽美妙的宋代之夜。可惜蘇軾又錯了。王符陪蘇軾熬了壹夜。蘇軾喜歡讀書,何苦去煩王符?現在廣為流傳的壹個故事是:有壹次蘇軾因疏忽犯錯,王符笑著指出。蘇軾驚訝地問:妳還會讀書...王符的讀書面遠不如蘇軾,很難插壹句話進去。她所能做的,就是全神貫註,甚至比蘇軾還要全神貫註,才能找到蘇軾碰巧犯下的這個千載難逢的知識錯誤。蘇軾很驚訝,但他想煩也煩不到,卻很感動。他很幸運有壹個能感動他的好妻子。同時,他也是最不幸的。他是少數能把情感和愛情分開的人。就像書房裏所有高雅的東西壹樣,王符的假圓滿和蘇軾的高貴畸形扭曲壹起催生了宋代的壹個文人。王符很在意這個進士。
蘇軾很快擔任了鳳翔府的簽判官,王符也跟著丈夫。這時,他們已經有了壹個孩子,蘇邁,他後來陪蘇軾到了石鐘山。蘇軾做官的感覺壹直不太好。他開始交朋友。他是壹個真正為朋友而活的人。朋友經常回家。蘇軾認為世界上沒有壞人,都是被熱情招待的。天下人都在議論,蘇軾知道王符躲在簾子後面偷聽。蘇軾的背真的很冷。如果他的朋友知道了,他不會笑掉大牙嗎?壹天,張盾來了,說了許多讓蘇軾高興的話。張盾剛走,王福從幕後走出來說:今天這個人靠不住,他的熱情太高了。小心點,我怕以後對妳不好。後來,張盾對蘇軾的迫害最為猛烈,心胸開闊的蘇軾對他恨之入骨,甚至以幽魂為由拒絕相見。王福真的有女人非凡的憑直覺判斷好壞的能力,她躲在窗簾後面偷聽真的幫了老公大忙。蘇軾在亡妻王石的墓誌銘中也承認自己是壹個賢妻。但我敢斷言,蘇軾無論如何不會有傅聽客家之舉。作為壹個妻子偷聽丈夫和朋友的談話有什麽意義?做老公的朋友有什麽樂趣?王符願意推動蘇軾走向成熟,但蘇軾已經開始表現出壹個偉大詩人、文學家的獨特風格。這對總是錯位的情侶,壹直在吵架。今年5月,27歲的王福去世,留下壹個6歲的兒子。突如其來的家庭破碎讓蘇軾很難過,但如果王符沒走,王閏之沒來,蘇軾就不會遇到美麗的春園,眼睛亮如晨曦的王朝雲就不會有西湖船上的奇思妙想,就不會享受多災多難的未來,展開他美麗的翅膀。整個文化史都在期待蘇軾的飛天。王符之死,應該是歷史的成全。
蘇洵對這個兒媳婦很滿意。他對兒子蘇軾說:“妳的妻子跟著妳,卻享受不到妳的成就。妳應該把她埋在她婆婆旁邊。”蘇洵大概是想找人陪陪亡妻吧。次年,蘇洵也去世了。蘇軾將他們運回家鄉安葬。蘇軾在墓周圍的山坡上種下了松樹,也種下了壹絲牽掛。從此,在10年,蘇軾的心裏就充滿了這片墓地和這片松林。的確,王福需要被關註。清冷清高的蘇洵不會是她的談話對象。婆婆程太太肯定又在忙大事了。她是荒涼的還是淒涼的。蘇軾多次在夢裏遇到王符,醒來都很難受。給了他真實生活的王符,在他死後帶來了這樣刻骨銘心的浪漫思想。蘇軾又找回了婚前的那種心態。但是,蘇軾每次都不知道對王符說什麽。他心裏亂糟糟的,腦袋也亂糟糟的。他不能胡說八道,也不能說什麽。1075正月二十晚上,他又夢見了王福,終於想通了說什麽。這就是美麗動人的《江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以為然,刻骨銘心。千裏之外壹座孤墳,荒涼無處可談。即使相見不相識,也是滿臉塵土,鬢角如霜。
夜裏,妳突然夢見回家,小軒窗正在梳妝打扮。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斷腸處年年月夜,短松岡。
這是壹段奇怪的悼詞,從中我們看不到任何應該提及的人生大事。蘇軾全神貫註於坐在小軒窗前為她梳妝打扮的王夫。壹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願望,卻是壹個時代給不了的奢侈品。誰也不會想到,這是這位舉世聞名的蘇聯大學學士10年來壹直在想的事情。看來蘇軾壹點都沒變。他還是那個追求浪漫愛情的人,對親情那麽執著。唯壹不同的是,他比以前勇敢多了,勇敢到可以在全世界面前說出那些令人臉紅的情話。流淚的蘇軾,讓這個民族更加溫暖和天真。王符墳中的黃土,封閉了壹個普通女人的故事,卻吸引了無數男人純潔的目光。王符不是為蘇軾而生,而是為蘇軾而死。她死了,就完全屬於蘇軾了。她的美第壹次有了飛越時空的質感。這種美去掉了她活著時的瑣碎和瑣碎,是女人對男人純真愛情的承諾。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看到壹個身影踏進蘇軾的竹門,雖然只是壹個令人欣慰的形狀。
蘇軾還是有話要說,然後就寫了《春日近花》。他喜歡的是壹個蕩著秋千,壹直笑的女生。蘇軾不斷給人驚喜。可能他已經被壓迫得有點瘋狂了,所以才會出現這些胡言亂語。其實蘇軾還是悲傷而清醒的。他問自己,有這樣的女孩嗎?是的,他回答。她在哪裏?地平線上,他無奈地笑了。那年秋天在徽州,他命王朝雲唱這首詞,但朝雲之音未發,衣衫滿淚。上帝保佑蘇軾,他終於有了壹個只為他的愛情而哭泣的女人。幾年後,蘇軾去世了,他的美容夢永遠留在了王宓公墓的明月松聲中。
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壹剪梅》、《鳳臺簫》和《醉花吟》(李清照的很多詞都流露出她對丈夫趙明誠的感情)。
李清照出生於章丘。因為長期在濟南生活,證件大部分都是濟南的。她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傑出的女性。她和丈夫趙明誠互相幫助,基於共同興趣學習知識的感人故事,壹直為世人所稱道。
李清照出生在壹個著名的文學家庭。她從小聰明,長期研究詩歌。她沒有通常的任性和懶惰的缺點。她很勤奮,擅長書畫,旋律流暢,擅長文學和藻類。她仰慕屈原和陶淵明,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北宋郭靖元年(公元101),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的太學趙明誠結婚,開始了他們恩愛、和諧、相投的婚姻生活和學術經歷。
趙明誠對碑帖字畫和石頭古玩特別感興趣。早在學生時代,他就開始省吃儉用,用僅有的壹點生活費和典當衣服的錢購買了價值不菲的文物。每次有所收獲,他都會高高興興地回家,陪著老婆玩,細細品味。每當他們得到壹本好書,他們就整理並重新排列它。得到油畫、丁毅和其他文物,壹起欣賞。即使做官後,夫妻倆也心甘情願地過著清貧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收藏古玩、字畫、金石學。漸漸地,這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因為兩人都喜歡文學、歷史和詩歌書籍,所以他們經常唱詩,互相學習,這使得他們的家庭生活充滿了歡笑和樂趣。他們經常玩壹些遊戲來增強記憶力和擴大知識面。其中最著名的是“點茶”遊戲。
為了寫《金石錄》,她和趙明誠回到青州(今山東省宜都縣),住在那裏。李清照在求學和寫作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強記和博學頗為自負,於是突發奇想,進行了壹次主要考驗對方典籍和典故知識的茶道。贏的人可以先喝杯茶,輸的人以後再喝茶,這和九嶺之行大不相同。
每頓飯後,他們都坐在“回廊”裏泡茶。然後壹個人指著壹堆書,讓另壹個人說出壹個典故出自哪壹卷,哪壹頁,甚至哪壹行,以此來決定勝負,誰先喝茶。茶道中,李清照常勝。有壹次贏了之後,她舉杯大笑。結果,她得意忘形了。她高興得打翻了懷裏的壹杯茶。她不僅沒喝,還惹上了裙子的麻煩。
喝茶令人興奮,對學生有啟發和幫助,對寫書大有裨益。趙明誠終於寫出了中國第壹部考古專著《金石錄》,成為考古史上的著名人物。在這本書裏,凝聚了夫妻倆20年的心血,是她奉獻給中國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
然而,這種脫離自娛自樂、潛心研究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徐金國侵略軍的鐵蹄碾碎了。靖康之變,汴梁失陷,滾滾金戈鐵馬,沖擊著他們的學術夢想,也讓他們平靜的生活壹去不復返。
為了不讓這對夫婦多年的收藏化為烏有,李清照和趙明誠決定將這些文物分批運往相對安全的江南。不久,趙明誠借去江寧參加母親葬禮的機會,將珍貴文物裝上十五車運走。青州老家還剩下十多本書和東西,留給李清照照看,準備來年運到江南。
誰知,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第壹,老房子被壹場大火燒了,書之類的幾乎全毀了。李清照很難過,但又無能為力。她不得不收拾好僅剩的衣物,忍受無數艱難曲折,南下與丈夫團聚。然而,趙明誠卻在建言三年(公元1129年)病逝,永遠離開了愛他的妻子和他最愛的考古研究。這無疑是李清照壹生中最沈重的打擊。悲痛欲絕的她身患重病,隨後在接連不斷的戰爭和災難中開始了漂泊的生活。而她和趙明誠辛辛苦苦收藏的石頭古董,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流失,最後所剩無幾,幾乎沒有。
宋高宗定都臨安後,李清照也在此定居。到了晚年,她的頭發變成了雪,枯萎雕零,背井離鄉的痛苦,家破人亡的悲傷,國家大事的痛苦,常常讓她徹夜難眠。每次都有感覺,卻無處傾訴,她唱歌,寫了很多動人的詩。這壹時期,她的詞風壹掃以往婉約派的清麗,以清高超然的趣味和明麗的風格來描寫自然景物,抒發個人情感。她見證了侵略者的兇殘,南宋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亡國之痛。她寫過壹首詩《夏日絕句》:“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至今懷念項羽,不肯回江東。”它歌頌了項羽寧死不屈,忍辱回江東茍且偷生的英雄氣概,實際上鞭撻了以宋高宗為首的投降派的醜惡嘴臉和卑劣靈魂。
最終,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悲涼心境中,在深深的家國之憂中,李清照走完了她坎坷的壹生。人們稱她為“古今第壹才女”,她的才華、理想、勇氣,真的容不得壹個眉目。充分證明了壹個永恒的真理,在同等條件下,女人的行動從來不比男人差。尤其是她愛國愛民的崇高精神,更像壹座豐碑,永遠鞭策著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