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哥汝定鈞是宋代的五大瓷器名窯,以下是我收集到的這五大名窯的資料,很詳細,看過妳對這個就會很明白了:
哥窯
哥窯出產的瓷器胎質細膩且性能堅實,壹般較重。
器物以瓶、爐、洗、碗、罐為主。
主要以釉色取勝,釉色以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 豆綠,米色為主。
均勻光潔,晶瑩滋潤。
尤其開創了以紋片為裝飾的先河,特點是釉面龜裂有網狀開片,或重叠有冰裂紋,或呈細密小開片(俗稱“魚子紋”)。
顯著的特征,是釉色沈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壹,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
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鐵足紫口”,是指口沿施釉淡薄,顯出胎色,圈足底亦露胎。
沒有釉色的地方色彩紅如瓦屑,釉色極其厚潤純粹,歷經千年仍然瑩潤如新。
此為宋哥窯瓷之壹絕,盡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制上皆未能臻此絕藝。
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壹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雖然當時收藏界仍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其拍出價仍高達1000萬元以上。
然而哥窯是否存在仍待更多證據. 哥窯之名,在宋代文獻中未能查到,在元代《至正直記》中始有哥窯之說。
清朝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南宋處州龍泉縣(今屬浙江省)有章姓兄弟倆以燒瓷為業,哥哥章生壹燒瓷以胎細質堅、斷裂開片為特色,因而被命名為哥窯,弟叫章生二,弟窯則又稱龍泉窯。
這似乎是名副其實的。
1956年以來在龍泉縣的考古發掘,即發現了黑胎青釉、細絲片紋的龍泉青瓷。
但人們卻仍有懷疑,因為傳世的宋代哥窯,琢器造型多仿青銅器,儼然為宮廷用瓷樣式,按理應出自官窯;而如上所述,章生壹的哥窯顯然只是民間私窯。
為解此疑問,196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特請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所提供的宋哥窯實物標本進行化驗,結果證明其化學成分、紋片顏色和形式皆與龍泉青瓷有所不同。
研究者因而推斷,宋哥窯似應出自南宋修內司官窯,只是因當時的官窯對民間保密,棄窯時又作了處理,故其窯址迄今未能發現。
後世因章生壹之哥窯聲名大噪而以之命名為南宋修內司官窯所出的這批名瓷,應有穿鑿附會的成分。
宋代哥窯在後世備受人們青睞,元明清仿制者頗多,且各有風格,被稱為仿哥窯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藝已不能與宋代哥窯相媲美。
清乾隆帝尤喜賞宋代哥窯。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歷代宮廷舊藏哥窯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內外的,總數也不過300件左右,以至個別哥窯名瓷破損殘片也被視為至寶,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哥窯圓洗底部的破損殘片,宋哥窯瓷之名貴由此即可見壹斑。
汝窯
汝窯是中國瓷器中富於魅力和神秘感的壹種,價值不可估量。
汝窯胎潔釉潤,紋片縝密,裹足支燒,制作精細,它以純正的天青釉色、密布的人工開片和絕妙的支燒工藝,備受人們的贊譽。
近年來考古發掘找到了汝官瓷器的燒造區,從而揭示了禦用法瓷晚於民用青瓷。
與以往歷次發掘主要出土民用青瓷不同,新近發掘出土的瓷片絕大多數為禦用汝瓷,而且發現禦用汝瓷叠壓在民用青瓷之上。
在禦用汝瓷堆積層中曾出土“元豐通寶”銅錢壹枚,也證明禦用汝瓷的上限不會早於宋神宗元豐年間,其燒造年代可以確定在北宋晚期。
汝窯是為宮廷燒造禦用瓷,因燒造時間較短,故傳世瓷器不多。
南宋周軍在《清波雜誌》中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禦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汝窯在宋朝已經是難得佳品,不用說後代了。
全世界現存汝窯傳世品僅70余件,主要收藏在中國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以及英國、美國、日本等地。
近年來發掘中有瓷片堆積層厚達0.2米,出土器物種類齊全,遠較傳世品豐富。
除了瓶、樽、洗、爐、壺等陳設用瓷外,還有不少是碗、盤、盆、碟、註子、盞托和套盒等生活用具。
有的器表還飾有刻畫花,並發現龍體、鳥首等裝飾,這在以釉色取勝的汝窯傳世品中實屬罕見。
官窯
北宋官窯款式多達數種,因專燒宮廷用瓷,產量很少,故傳品也極少。
1986年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發現了官汝窯的遺址,次年又進行局部發掘,從而揭開了官汝窯的神秘面紗。
原來寶豐縣宋時屬汝州。
應該說,汝州地區的窯瓷包括臨汝縣和寶豐縣等都可統稱為“汝窯”。
汝窯系接受宮廷下達的任務而燒造,故產品十分精美,可統稱為“官汝窯”。
官汝窯為北宋宮廷燒造,年代很短,約在宋徽宗趙佶在位時(公元1100年至1125年)的20多年間。
汝窯器極為珍貴,僅見銘文,壹為“奉華”,凡帶“奉華”字銘的宮廷用瓷都是當時“奉華堂”的專用品。
還有壹種銘文刻壹“蔡”字,是用黑釉寫的。
“蔡”字銘文物主的姓氏無疑,宋代蔡家能收藏汝窯瓷器的可能是當時的太師蔡京。
再壹種銘文是用金色寫成的詩詞:“雅懷素,態向間中天,與風流標格……”。
由此可見,汝窯和修內司窯專燒宮廷用瓷,可統稱為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除上述款識外,還有“官”字款,亦有三種形式:刻“官”字款、凸“官”字款,這兩種都是楷書款,還有壹種凸官“官”篆字款。
總之,北宋官窯是專指北宋汴京(今河南開封)官窯,宮廷用瓷器物的款識,有“修內司窯”、“官窯內造”、“奉華”、“蔡”、“官”等字款,都可統稱為北宋官窯瓷字款。
官窯的特點是:
造型講究,瓷器的品種和造型有宮廷的陳設瓷和日用瓷,如弦紋三足爐、貫耳瓶、葫蘆瓶、玉壺春瓶以及花式的洗、盤、碗、碟等。
官窯器造型素雅端正,仿似古玉器;日用品非常講究,制作精巧,氣度不凡。
胎泥精細,胎質細潤,由於泥中含有壹種鐵質成分,使胎色有多種,釉色有淺灰色、灰色、粉青色、天青色、淡黃色等,釉面因傳世已久,不很光亮,壹般都有細密開片,無紋片極少見。
宮廷官窯器十分講究,官窯釉以瑪瑙屑作為原料,民間壹般不會使用這種昂貴的原料。
官窯器以美麗的釉色、精湛的制瓷工藝和特殊的支燒方法而稱譽於世。
通體滿釉官窯中的汝窯燒和吉祥主法有兩種,壹種是支釘燒造;壹種以墊圈、墊餅墊燒。
采用支釘燒造的器物通體滿釉,器底留有細小的支釘痕;支釘燒大多為3個、5個或6個。
可以認為凡傳世的北宋汝窯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釘痕跡,無壹例外。
汴京官窯: 北宋後期設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由官府直接經營的瓷窯,故名。
官窯專為宮廷服務,有南北之分。
宋代顧文薦《負喧雜錄》有 "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記載,明代《事物紺珠》、《留留青》因襲此說。
此窯繼汝窯之後為宮廷燒制瓷器,形質與工藝與汝窯有***同處。
器多仿古,胎骨深灰或紫色,釉色有粉青、月白,釉質晶瑩潤澤,有紋片,有紫口鐵口特征,底有文釘燒痕。
具體窯址至今尚未發現。
定窯
定窯是古代神州五大瓷器制造名窯“其舊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靈山鎮(宋代隸屬於定州),從通天河往西,唐、五代、宋、金,元的瓷窯逐漸延伸。
公元607年到1279年的600年時間,奠定了定窯的歷史地位。
北宋時期,定窯藝術達到了最高峰。
當年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名譽天下,而第壹者為定窯。
定窯的造型、裝飾、燒造方法為各地瓷窯所仿效,景德鎮深受其影響。
其中運往境外的宋瓷,在境外廣為流傳,埃及、歐洲、東南亞的文物遺址中都有宋代定瓷,全世界的著名博物館都以擁有定器為榮,由此奠定了定窯的地位,位於古代五大名窯之首。
據史書記載,當年在通天河西側“官窯三千六,民窯不計數”。
定窯以白瓷馳名,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之稱。
定窯的代表作品是至今流傳世上的“宋代孩兒枕”,“宋代孩兒枕”現藏於故宮博物館, 孩兒枕長40厘米,寬14厘米,高18.3厘米,作臥狀,以孩兒背面作枕面。
孩兒雙目炯炯有神,頭部兩側有兩綹孩兒發,身穿絲織長袍,團花依稀可辨,下承以長圓形狀榻,榻邊飾以浮雕紋飾。
定窯原舊址經考證位於曲陽縣西部山區。
當定窯隨著戰火逐漸消失,人們也幾乎將它遺忘。
近七百年過去了,定窯留下來的文物越來越少。
多年來,定窯流失了大量文物。
幾十年前,舊址上隨手可撿到有各種花紋、文字的大塊磁盤,現在則很難見到了, 舊址上僅存的有13處“小山”壹樣的小塊磁盤。
鈞窯
鈞窯瓷器釉具五色,窯變奇特,彩色繽紛,以其獨特的藝術健力為世人所青睞,在中國古代陶瓷工藝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並對後世 ... 全代說——認為鈞窯是“在北方金人統治下以及元代壹百余年間的產物”。
所持依據是窯以地名,“鈞州之名,是始於金統治時期。
在河南省過去的鈞州,現在的禹縣。
鈞窯瓷器色彩之多不可枚舉,最著名有天青、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天藍、胭脂紅、朱砂紅等。
有的上面還有雜以紅色、紫色、或深或淺、或呈斑塊狀、或呈放射狀其變化,可以說復雜微妙,難以形容。
我國過去有人曾有“夕陽紫翠忽成嵐”的詩句來形容它的美麗。
胎骨灰白,釉細而潤有淚痕。
鈞窯瓷器的另壹特點是在瓷器上時常出現不規則流動狀細線,其形狀好象壹條“蜓蚓走泥紋”,這壹點往往成為後人鑒定鈞窯瓷真偽的壹個標準。
燒造時,是懸燒法(支釘燒)底足有刻數字者,單數為好,壹般只是在精致的尊、盆及盆托等器物底部劃陰文數碼,從壹到十不等。
過去對於這類鈞瓷曾有種種推測。
例如: 在清無名氏的《南窯筆記》壹書內曾提到鈞窯器“......有壹二數目字樣於足之間,蓋配合→副之記號也”。
有人認為器底單數是紅紫色器物的標誌,雙數則是青蘭色器物的標誌。
有人認為器底的數字是為了區別真品類的。
最近鈞臺窯的發掘,才基本上解決了這壹多年的疑案。
根據出土器物的排比分析,得出壹條規律:即數目字越大器物的口徑越小,或器身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