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宜興紫砂歷史

宜興紫砂歷史

1.宜興紫砂的歷史

1、盡管宜興陶器燒制的歷史久遠,但就紫砂器而言,歷史文獻中存有的線索卻需從北宋說起,宋人梅堯臣在《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的詩文中寫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表明在北宋時期就有紫砂燒制的可能性。但更確切的記載卻要從明代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中得以考證:“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依此,宜興紫砂至少應該在明代中後期,才漸為世人所知。

2、據載,明代供春模仿金沙寺僧制壺,開創了紫砂匠人制壺的先河。繼起的董翰、趙梁、元暢和時朋,則因精湛的壺藝被稱為“明四大家”。其中,董翰創制菱花式壺,趙梁首創提梁壺。而後,李茂林因創造了匣缽封閉燒法避免了紫砂壺沾染釉淚,明代後期的時大彬(時朋之子)與李仲芳和徐友泉被賦予“三大”之盛名。時大彬最先改供春的大壺轉而朝精美的小壺發展,且形成了傳承後世的傳統制壺技法,對紫砂發展功績非凡。除上述之人,明代的制壺藝人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陳用卿、陳仲美、沈子澈、惠孟臣等,都為明末清初的壺藝制作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3、至清朝康乾時期,陳鳴遠以開創自然造型的紫砂壺而極富佳名,其次,楊彭年、楊鳳年、邵大亨、範莊農家、王南林也都是當時的壺藝名家。尤需提及的是,嘉慶、道光年間的陳曼生將金石字畫和壺體形態融為壹體,他不僅開創了多種幾何造型的紫砂壺,也為紫砂壺由簡易的茶具器具演變成藝術品奠定了歷史基礎。自此以後,很多文人雅士和制壺藝人互相配和,使紫砂工藝上升到更高的文化層次。

4、清中期後,由於社會的動蕩,輝煌於明末及康乾、嘉道時期的紫砂工藝陷入低谷,20世紀初,民族資本家的興起使紫砂業出現暫時性的拐點。而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由於戰亂等多種原因,紫砂發展又再次陷入低谷,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傳統紫砂工藝才又壹次獲得新生。壹大批傳統藝人活躍起來,許多知名的壺藝家也在此時誕生。上世紀的名家有範大生、俞國良、顧景舟、程壽珍、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朱可心、高海庚、蔣蓉等。

5、改革開放後,由於港臺地區對紫砂文化的熱衷,宜興紫砂開始出現新的歷史拐點。傳統紫砂也因此走向現代化,並產生壹系列工藝、器形和裝飾的變革。壹大批傳統藝人和新生力量***同開創了現代紫砂工藝,傳統和創新的交融成為新時期的最大亮點。這壹時期的壺藝名家有呂堯臣、徐漢棠、譚泉海、何道洪、鮑誌強、周桂珍、吳鳴、範永良、劉惠大、曹婉芬等。

2.江蘇宜興紫砂陶器有多久歷史

宜興紫砂陶器始於宋代,盛於明清。

1976年,在宜興陶瓷產區道窯建設工程中,發現羊角山古紫砂陶窯址和大量早期紫砂陶殘器,根據專家鑒定,這處古窯的燒造年代在北宋中期。到了元朝,紫砂陶器的燒制工藝逐漸成熟,已開始在器物上題詞雕刻。

明代中期,宜興紫砂陶茶具極為盛行,被譽為各種茶具中的上品。 清代時,宜興紫砂陶工藝愈益精湛,開創了采用篆刻、書法和繪畫作裝飾的新風格。

二十世紀初到抗日戰爭開始前,宜興紫砂陶器的生產亦頗興盛,有10多座龍窯常年生產,1932年產量仍高達二百二十多萬件。 有茶壺、茶杯、花瓶、花盆、砂鍋、人物雕等上千個品種。

造型大方,色彩古雅。用紫砂茶壺泡茶不變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持握不燙手,使用年代越久,色澤越發光潤。

宜興紫砂陶是采用壹種不同於紅色粘土的天然五色陶土--紫砂泥。基本顏色有朱、紫、米黃三種。

泥中含有石英、高嶺土、雲母、赤鐵等礦物質和各種氧化物。 在撮氏壹千二百 度左右的高溫中燒制時,隨著溫度的變化,砂泥的顏色也隨著變化,呈現出黃如梨皮,褐如墨菊,綠如松柏,赤如紅楓,紫如葡萄,以及白砂、海棠紅、朱砂紫等色。

“紫砂百壽瓶”1984年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

3.宜興紫砂的歷史

如下: 從礦層中開采出的紫泥,俗稱生泥。

似塊狀巖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松散,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後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壹塊塊涇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練泥,這樣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

在紫砂泥練和制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幹燥、燒成收縮率小。 為豐富紫砂隱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制作設計的要求,工藝師們大膽地進行技術創新,把幾種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金屬氧化物著色劑,控制好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產品燒成後,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姹,或紅而不嫣,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嬌,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

紫砂器的色澤,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沈著而沒有火氣;仔細觀察,各種泥色裹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是光映射,宛若珠璣。有時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更為奪目。

近年來,還試制成功了帶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青銅色蓋面漿,別開泥色裝飾的新面目。紫砂陶,簡稱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

紫砂茶具,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淳樸、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愈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湯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壺裏註入沸水都會有壹股清淡的茶香。

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確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4.紫砂茶具,典雅精美,氣質獨特,自明朝以來已有500年的歷史,以江

(1)m水=m總-m壺=0.88kg-0.48kg=0.4kg,∵ρ=mV,∴壺的容積:V空=V水=m水ρ水=0.4kg1.0*103kg/m3=4*10-4m3;(2)制作這把茶壺用去的紫砂體積V=V總-V水=5.6*10-4m3-4*10-4m3=1.6*10-4m3;(3)這種材料的密度:ρ=mV=0.48kg1.6*10?4m3=3*103kg/m3.答:(1)這把紫砂壺空心部分的體積是4*10-4m3.(2)制作這把茶壺用去的紫砂體積是1.6*10-4m3.(3)這種紫砂的密度為3*103kg/m3.。

5.宜興紫砂壺的紫砂壺歷史

宜興紫砂壺,始於明代正德年間。

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優美,顏色古雅。 另壹方面,它又是實用品,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

邵友蘭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質堅如玉為壹絕”。所用印章有橢圓式帶邊紋的“陽羨邵友蘭制”,還有帶邊的方章“友蘭秘制”,小印楷書“友蘭”二字,銘刻壹般署名“二泉”所作。

由於紫砂藝人的印章材料堅固,壹般可以沿用若幹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鑒別是判斷紫砂壺作者的壹個直接依據。1950年至1960年的宜興紫砂壺,是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品種,這個時期的紫砂工藝,可以說是紫砂制造工藝能夠流傳至今、發揚光大的壹個重要原因。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歷經戰亂的宜興紫砂從業者僅存五十多人,而制壺的老藝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 *** 的扶持下,老藝人組織起了合作社,恢復了紫砂壺的生產。

這個時期出現了朱可心、王寅春、顧景舟、吳雲根、蔣蓉、裴石民等壹批壺藝大師,這些大師的作品,精品叠出,砂質優良,工藝規範,受到了壺具收藏愛好者的追捧與青睞。創始人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

“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壹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

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 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壹件仿品,價格也在6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麽珍貴。

供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歷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

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壹頭泥牛,時不允。

此時壹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壹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壹家。 以上四人為第壹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

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壹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

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制作小壺,以小勝大。

孟臣壺以竹刀劃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 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

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

他把這壹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壹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

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

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制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制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制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 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制作也愈來愈不景氣。

值得壹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壹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壹代不如壹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制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其余如蔣蓉、徐秀棠、徐漢棠、鮑誌強、高海庚、朱可心、何道洪、裴石民、王寅春、李昌鴻、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壹時俊才。

宜興紫砂壺起源於何時,這在學術界和紫砂器愛好者之中都進行過。其他說法1.宜興紫砂壺始於宋朝。

其根據1976年宜興丁蜀鎮地區的羊角山發掘出壹條宋代龍窯窯址,出土了許多紫砂陶殘器。另外又有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有“喜***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的詩句,梅堯臣也有詩加以贊揚:“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從考古發掘的實物和文獻記載互相印證,具有斷代的參考價值。2.宜興紫砂壺起於明代。

此說的根據參考了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創始篇記載。金沙寺有壹僧人習慣用陶缸,所以選用細土加以洗練。

6.宜興紫砂的歷史

1、盡管宜興陶器燒制的歷史久遠,但就紫砂器而言,歷史文獻中存有的線索卻需從北宋說起,宋人梅堯臣在《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的詩文中寫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表明在北宋時期就有紫砂燒制的可能性。

但更確切的記載卻要從明代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中得以考證:“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依此,宜興紫砂至少應該在明代中後期,才漸為世人所知。

2、據載,明代供春模仿金沙寺僧制壺,開創了紫砂匠人制壺的先河。繼起的董翰、趙梁、元暢和時朋,則因精湛的壺藝被稱為“明四大家”。

其中,董翰創制菱花式壺,趙梁首創提梁壺。而後,李茂林因創造了匣缽封閉燒法避免了紫砂壺沾染釉淚,明代後期的時大彬(時朋之子)與李仲芳和徐友泉被賦予“三大”之盛名。

時大彬最先改供春的大壺轉而朝精美的小壺發展,且形成了傳承後世的傳統制壺技法,對紫砂發展功績非凡。除上述之人,明代的制壺藝人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陳用卿、陳仲美、沈子澈、惠孟臣等,都為明末清初的壺藝制作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3、至清朝康乾時期,陳鳴遠以開創自然造型的紫砂壺而極富佳名,其次,楊彭年、楊鳳年、邵大亨、範莊農家、王南林也都是當時的壺藝名家。尤需提及的是,嘉慶、道光年間的陳曼生將金石字畫和壺體形態融為壹體,他不僅開創了多種幾何造型的紫砂壺,也為紫砂壺由簡易的茶具器具演變成藝術品奠定了歷史基礎。

自此以後,很多文人雅士和制壺藝人互相配和,使紫砂工藝上升到更高的文化層次。4、清中期後,由於社會的動蕩,輝煌於明末及康乾、嘉道時期的紫砂工藝陷入低谷,20世紀初,民族資本家的興起使紫砂業出現暫時性的拐點。

而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由於戰亂等多種原因,紫砂發展又再次陷入低谷,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傳統紫砂工藝才又壹次獲得新生。壹大批傳統藝人活躍起來,許多知名的壺藝家也在此時誕生。

上世紀的名家有範大生、俞國良、顧景舟、程壽珍、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朱可心、高海庚、蔣蓉等。5、改革開放後,由於港臺地區對紫砂文化的熱衷,宜興紫砂開始出現新的歷史拐點。

傳統紫砂也因此走向現代化,並產生壹系列工藝、器形和裝飾的變革。壹大批傳統藝人和新生力量***同開創了現代紫砂工藝,傳統和創新的交融成為新時期的最大亮點。

這壹時期的壺藝名家有呂堯臣、徐漢棠、譚泉海、何道洪、鮑誌強、周桂珍、吳鳴、範永良、劉惠大、曹婉芬等。

7.歷史上宜興紫砂壺的外銷情況是怎樣的

早在明朝末期,葡萄牙的東印度公司 就大量販運中國茶葉到西歐,同時將 少量的紫砂器傳到了荷蘭,引起歐洲人的強 烈興趣,他們稱之為“紅色瓷器”、“朱泥器'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古董商人紛紛來我 國搜羅文物,紫砂器也在其列,於是很多紫 砂藝人紛紛生產仿古器,工藝水平雖不如從 前,卻在國外擴大了市場。

在日本,早在江戶時代末期,紫砂壺就 已經傳入,其中有刻著“惠孟臣”和“陳鳴 遠”款的。明治年間,日本常滑陶工鯉江高 須曾聘請蘇州籍紫砂藝人金士恒去日本傳授 技藝。

日本學者奧蘭田收藏中國名壺32件, 其中紫砂壺29件,並於1874年編纂《茗壺 圖錄》,刊行於世。紫砂花盆也於乾隆年間開 始傳入日本。

另外還有專為出口東南亞各國 制作的紫砂壺,如泰國拉瑪五世(相當於光 緒時期),曾向宜興定制過壹批紫砂壺,現在 仍有壹部分保存在泰國。清光緒年間,更有 大量紫砂器銷往日本、墨西哥和南美各國。

8.宜興紫砂壺始於哪個朝代

關於宜興紫砂壺的起源,學術界有兩種說法 :1 始於宋朝,1976年宜興鼎屬鎮地區發掘出壹條宋代龍窯窯址,出土了許多紫砂陶殘器,另外還有當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 有“喜***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的詩句。發掘的實物和文獻記載互相印證就是這個說法的依據。

2 起於明代,此說的根據是參考了明周高起《陽羨茗壺錄》。對傳說中宜興紫砂壺的鼻祖供春的記載就是出自這裏。供春壺其實就是宜興紫砂象征,供春這個人就相當於茶文化裏的陸羽,就是現在很多的壺還是有著供春壺的樣子。所以現在在界內還是以這個說法為主。

9.歷史上宜興紫砂壺的外銷情況是怎樣的

中國紫砂壺成形於宋代,但除了文人在詩文中有所提及,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實物可資證明。到了明代,紫砂壺生產開始形成較大規模,同時名家輩出,在美學上也形成獨特的趣味與恒定的標準。明朝萬歷年間,東南沿海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中外貿易比較繁榮,葡萄牙的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大量購買茶葉運輸到歐洲,隨船出海的還有少量的紫砂茗器。因為壹開始出口的紫砂壺可能是傳統的光貨,與歐洲人的審美趣味對接不上。但即使這類貌不驚人的光素紫砂器到了荷蘭,也引起了歐洲人的好奇,他們稱之為“紅色瓷器”、“朱泥器”。

許四海正在向兒子許澤鋒傳授鑒賞明清紫砂壺的要點,在許四海的引導下,許澤鋒近年來從歐洲收購不少流失海外的紫砂壺。

紫砂的外語名詞就是宜興的漢語拼音(Yixing)。19世紀之後,在國外文獻中,都用“Yixing”取代“terra sigillata”(意為古羅馬深紅色陶器)壹詞,代表中國的紅色陶器。

歐洲反饋的消息也不斷 *** 宜興紫砂藝人的信心,他們開始琢磨老外的趣味,以打開海外市場。事實上,從明代開始,宜興的紫砂壺已經有計劃地外銷,到了清

初康雍乾三朝,國力強盛,對外貿易活動,宜興的外銷壺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在形狀與裝飾手段上屢屢出新,開創了壹個新局面。

滬上壺藝大師、壺具收藏家許四海的小兒子許澤鋒是許氏衣缽的忠實傳承者,同時也與父親壹起專註於外銷壺的收藏,十幾年的努力搜求,父子倆在這個專題上的成果也相當豐富,為研究紫砂壺歷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 上一篇:經典早安新宇正能量2020帶
  • 下一篇:電風扇的說明文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