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在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下,結合地下文物的驗證,紫砂壺生產年代的鑒定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可以根據砂質、顏色、加工技法、造型等諸多方面綜合分析出作品的大致年代,不會有太大差距。
明清紫砂壺的制作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制度,器物主要體現紫砂壺藝人的個人風格,或規矩嚴整,或粗放豪邁,或外表質樸,內心淳樸,或裝飾華麗。“名茶壺自古如名士”是指壺的風格與古代文人相同,各有千秋,但絕不雷同。藝術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展現自己的個性。各有各的特點,形成了同壹個時代性格的巨大差異。紫砂壺的鑒定還處於探索階段,可以從五個方面考慮。
(壹)、茶壺的實用性
茶壺是用來泡茶和註茶的。所以選購時,不妨先考慮實際功能。優秀的實用功能是指體積容量合適,手柄方便,壺嘴出水順暢,方便品茶泡茶。所以購買紫砂壺要根據個人的飲茶習慣,考慮紫砂壺的容量、壺嘴的光滑度、手柄的舒適度等等。因為,通過舒適的使用,可以產生情緒,愉悅身心,百玩不厭,讓人珍惜。
(2)、茶壺的工藝
紫砂壺的工藝是指制作的技術水平,也是評判紫砂壺藝術優劣的標準,壹把好的紫砂壺除了流、柄、鈕、蓋、肩、腹、圓之外,還應與壺身的整體比例相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要清晰流暢。還是要從泥、形、式、功四個方面來考察它的藝術水準。
泥漿:
紫砂壺的獨特之處在於制作原料紫砂的優越性。所以判斷紫砂壺的好壞,要看它所用的泥料質量。泥色的變化雖然只是給人帶來了視覺上的不同,但與其功能無關。但就使用習慣而言,紫砂壺通過不斷地撫摸茶葉、品茶,通過感覺舒適,可以達到愉悅心靈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具有“色不艷質不膩”的顯著特點。所以選購紫砂壺要考慮紫砂的質量。
工作:
指的是壺藝的功能美,不同於實用功能的訴求點。這些年來,大陸市場逐漸開放,臺商大量介入紫砂市場,使得沙壺市場蓬勃發展,新的沙壺產品不斷出現。只是紫砂藝術家的創新作品,只講造型的形式美,而忽略了使用的功能美。有些藝人本身不喝茶,對喝茶習慣知之甚少,直接影響了砂壺的功能。相信壹些砂壺在泡茶和品茶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好看卻不用”的重大缺陷。茶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容量適中、高度合適、蓋嚴、出水順暢。按照臺灣省家庭的喝茶習慣,壹般兩到五個人聚在壹起喝,以350 ml的容量為好。再輕松的手,也叫“壹手鍋”。
形狀:
也就是壺的形象,也就是造型和風格。紫砂壺造型多樣,其中有豐富多彩的完美造型,匯集了歷代藝術家的創作智慧和心血,被譽為“方不壹樣,圓不壹樣”。至於選擇哪種形狀和風格的鍋,因為每個人的心理需求不同,很難決定。但紫砂壺既然是整個茶文化的壹部分,它所追求的意境就應該屬於茶道所追求的“蕩滌喧囂,淡泊誌向,超然脫俗”的意境。但“古拙素雅”與茶道文化的意境相契合,所以茶壺的造型應該是最能表現古拙氛圍的。
段落:
也就是鍋的錢。茶壺的付款壹直很講究。它不同於壹般作品的圖章式圖案。由於壺藝的韻腳風格和書畫藝術的同聲傳譯,所用的郵票往往出自壹代著名的石印篆刻家之手。鑒賞紫砂壺有兩層含義:壹是鑒定紫砂壺的作者;先欣賞刻的詩、畫、印(石篆刻)。紫砂壺的裝飾藝術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的藝術特征,因此,欣賞壹把紫砂壺,不僅要註重泥塑、造型、制作技藝,還要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金石學,給每壹個紫砂壺愛好者帶來更多美的享受。紫砂壺的胎質具體來說就是泥。不同時期的泥料泥質不同,不同泥質的顏色紋理也不同。明代紫砂壺所用的泥中含有顆粒狀的粗砂,給人壹種粗糙的感覺,這也是當時煉泥洗陶技術相對落後的原因。據相關資料顯示,明代紫砂泥目數為25-30目,清代中期為55-60目,近代為100-120目(目數為泥的精制程度)。目數越低,顆粒越粗,孔隙率越大,用手指敲擊的聲音沙啞而悶。明代的陶罐表面是暗淡的。因為大多是墓葬出土,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分,表面失去了光澤。1965南京中華門外明李思太監吳京墓出土的壺是中國最早的紫砂壺。此壺的陶土材料與1976楊嬌山遺址遺存的陶土材料相同。粘土料很厚,靠近筒胎,造成生燒和火燒缺陷。因為是和缸壹起入窯燒制的,所以壺身上沾了少量的釉淚。明代制罐用的粘土只是對最初用於制作缸和甕的粘土的壹點改進。雜質很多,所以物體表面很粗糙。明末清初,泥尚粗糙,多含發亮雲母,側壁較厚。
到了清代,陶土的整體提煉工藝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壺胎骨骼堅實潤澤,後期泥料仍堅實,但顏色已不如中期潤澤幹爽。我們對粘土的鑒定是紫砂壺斷代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此外,泥色也有差異。明代的泥料是紫紅色的(大紅袍),清代的泥料顏色更豐富。除了以上兩種,還有壹種裏面有梨皮的紫砂,叫“梨花斑”或“桂花砂”。前者比後者厚,有人統稱為“梨皮”。“梨花點”多見於清初,“桂花沙”多見於雍正、乾隆時期。民國以後,紫砂的顏色增多,如深綠色、黑色等。現代紫砂器皿講究原料和色彩造型的壹致性。比如,如果它被塑造成壹件青銅器,那麽它就是用古銅色的泥砂制成的。由於紫砂壺經常摩擦,久而久之,表面會有光亮,俗稱“包漿”。這也是我們鑒定工作中鑒定時代距離的輔助手段。不同時期制作砂壺的造型工藝不同。這些工藝還包括窯爐的燒制方法、燒制氣氛、窯爐結構、燃料等諸多方面。這些外界因素都會在成品上留下或多或少的時代痕跡,從而成為我們今天斷代認識的證據之壹。明初的壺以揉捏為主,壺內管鏤空時常有指印。明末,史大彬創造了用木模制壺的方法。壺內壁沒有指紋,但有竹刀刮過的痕跡。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的接觸處往往粗糙,有時還會貼上柿子狀的泥片,以美化連接痕跡,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子和按鈕之間的接觸有時就是這樣處理的。明代不是單獨燒壺,而是把壺套在同壹個窯裏,所以壺的表面經常有壇壇罐罐溢出的釉淚,有的砂壺還因火而冒泡,使表面凹凸不平,壺內壁厚薄不壹。很多時候是因為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所以其胎質疏松。?
清代的紫砂壺壹般都是用泥片制作,然後鑲嵌泥片,所以紫砂壺的厚度比較均勻,制作也比較精細,壺底有很多放射狀的痕跡。此外,人們仍然堅持手工制作陶罐,如陳鳴遠、楊彭年等人。他們做的鍋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不是壹般人能做到的。清前期壺嘴單孔,清後期多孔。清中葉以前,壺都是手工制作,到了清末,成型或輪成型的工藝就有用了。著名紫砂學家顧景舟曾說:“造型技術是鑒定的重要依據之壹”。因為每個制壺人制作壺嘴和手柄的方法都不壹樣,都有自己的風格。到了現代,則是灌漿成型,稍加修飾,壺身就極其光滑。這時候的沙子細如漿糊,器皿內外都極其規整,手感當然也極好。紫砂壺的風格和品味關系到其他種類的工藝美術作品。根據可塑性極好的粘土,紫砂藝人可以隨意捏塑出各種形狀的產品,形成自己不同的藝術風格。另外,同壹時期的藝術家可以創作出不同品味的作品,只有那些具有時代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才能稱得上藝術水平的頂級作品。名茶壺的制作有適當的高度比例和線條的轉折。超過壹分就俗氣,近乎平庸。有時候線條和弧線完全由作者的感覺控制,這種感覺來自於我的藝術修養和長期的實踐經驗。我們在鑒別傳世名作,尤其是明清傳世的陶罐時,首先要把握這些名作所處時代的基本特征和風格,作品中是否有那個時代的氣息和烙印,還要綜合考察作者壹貫的制作風格和品味。從近代的贗品來看,大多是巧奪天工,缺乏神韻,而壺的神韻就是藝術生命。不同名家的藝術風格是我們評價作品的重要依據之壹。歷史上同壹位名家制作的三款造型各異的壺,表面上看似不同,但如果仔細觀察壺外弧柄的弧度和流與頸的夾角,就會發現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由此看來,就同壹位藝術家而言,他的壺藝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深厚。雖然在不同時期會略有變化,但是對於成型線條和細微之處的處理,就像壹個人的筆記壹樣,基本上已經成為壹種習慣,手法和風格都是壹致的,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仿的只能仿其形,形似而神不似的茶壺,不過是壹件泥做的器具。
壹把名壺,不可能超越他生活和創作的時代。其次,必須體現他在壺藝上的壹貫特色,表現出高品位、高水平的思想內涵和制作水平。否則就涉嫌假冒。從作品的造型和風格品味來認識作者也是可行的。
綜上所述,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藝、風格、泥飾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在掌握壹般規律的同時,也要考慮其特殊性。壹些著名的藝術家經常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他們的全面性。例如,陳鳴遠的花盆主要由天然仿生花卉和物品組成,也有圓形的幾何形狀。其多變的風格、典雅的格調和文人氣息是陳鳴遠紫砂器最大的藝術特色。隨著紫砂研究的深入,紫砂收藏大潮的湧動,仿品越來越多,仿品也越來越精。面對這種情況,只要在工作中掌握鑒別紫砂器的基本知識,通過造型理清時代脈絡,了解各個時期各種作品的不同風格和技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鑒賞水平,就壹定能去偽存真,還原古代紫砂器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