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龍屋
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變化,包括元宅、衛龍樓、走馬樓和四角樓。但最有代表性的還是龍圈地。圍龍屋是典型的具有中原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極柱式、雲南的篆刻壹起,被稱為中國最具鄉土氣息的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壹。據歷史學家調查,這種民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的房型十分相似,有其歷史淵源。客家先民原屬中原漢族,因戰亂、饑荒等原因南下至贛粵閩交界山區。客家先民南遷嶺南定居後,不僅傳播了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還保持了原有的建築和民居的傳統風格。
首先,外殼的整體布局
圈地整體布局是壹個大花園,在整體造型上,圈地是壹個太極圖。
圍場前半部分是半月池,後半部分是半月樓。兩半的連接處由壹個長方形的空地隔開,空地用混凝土夯實並鋪設。它被稱為“和平”(或湯滌),是居民鍛煉或晾曬衣服的地方。在“禾平”與池塘的交界處,用石灰和小石子築成或高或低的石墻。矮的叫“墻脊”,高的叫“趙強”。半月潭主要用於放養魚蝦,澆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不僅是天然的肥料倉庫,還是天然的汙水凈化池。
建築的後半部分是中間的方形主樓。有“三棟兩橫”和壹個圍層;有“三樓四橫”及周邊兩層。最小的圈地建築面積幾千平米,最大的上萬平米。有的大龍屋,住著幾百戶幾百人。壹般來說,“三棟兩橫”是壹個圈地的多數。有三個龍屋,兩個橫墻,包括上廳,中廳和下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用木屏風隔開,可根據需要開合。有南北廳、上下走廊、廁所、會客廳、廂房、書房、客廳等。大廳四周,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結構前低後高,有利於采光、通風、排水、排汙。
主宅——橫宅外層為半月形圈地,有的是壹圈地,有的是二圈地,故名圈地。弧形的圍墻守護著主室,形成壹道防禦屏障。圍場的窗戶壹般都比較小,是天然的觀察孔和射擊孔,方便使用弓箭、土槍、土炮等武藝對抗來襲的敵人。其實龍屋的設計和建築跟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很大的關系。客家人是唐宋以來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漢人。他們大多生活在偏遠山區,受到當地人的排擠和欺負。為了團結起來抵抗侵略,生存下去,他們不得不生活在壹起,建造壹座防禦性的城堡式房屋——龍屋,抵禦土匪和當地人的入侵。龍圍內還有壹個堅固的多層“炮塔”,可以用來儲存食物和草料,也可以從制高點射殺入侵的敵人。如果土匪來騷擾搶劫,只要關了大門和半扇門,村民們就會攜帶武器進入龍圈和炮塔進行戰鬥。
第二,龍圍所蘊含的文化精神。
壹是體現了客家人團結互助、尊老愛賢、禮貌文明、善解人意等傳統美德。小假山、魚塘、盆景壹般布置在圍場的大小天井裏。各種花木圍繞著主屋後的半園和正門前的半月池中的“花頭”進行。圈地後面山上的森林叫“龍衣”,禁止砍伐。整個建築掩映在常青樹之中,壹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靜雅。
圍場內的柱、梁、枋、門等都雕刻有生動的山水花鳥、鳥獸等圖案,並塗上鮮艷奪目的油漆,看上去金碧輝煌,古色古香,蔚為壯觀。壹般來說,壹個龍圈裏居住著壹個近親家庭,他們和睦相處,尊老愛幼,互敬如賓。逢年過節,男女老少聚在主屋上堂祭祖,舞龍舞獅,敲鑼打鼓,其樂融融,壹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第二,客家龍屋的風格是對原有民居風格的繼承。考古資料顯示,黃河流域原始社會中晚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居住在由數十間方形和圓形夯土房屋組成的區域內。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裏包含著對祖先的壹些住房經驗的恢復和借鑒。
第三,龍屋的建築特征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影。
體現在建築對象與自然地形的和諧,符合“天人合壹”的哲學原則。如遇地形不理想,可通過增設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來調整座次方向,達到陰陽平衡,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摻雜了很多講究“風水宅田”的巫術文化,如古語:“風水為天下不可少,全靠陰陽養”。
第四,體現了傳統的宗族觀念。
壹方面表現了客家人群居的習慣。因為,無論是在漫長的旅途中,還是在新的地方,客家人都有壹家難以克服的困難,都要靠自己的姓氏生活在壹起;另壹方面,屋內居民按輩分、等級分配房間,其樓房中央擺放著祖宗牌位,供後人祭拜,這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的傳統家庭倫理。
客家人蓋新房時,通常會舉行“喬遷新居”的習俗,稱為“示煞”。請風水先生驅走“三害”會平安吉祥。搬家那天,有大宴會和祭神。
看客家人
客家話,又名河洛郎。客家人是壹個有特色的漢族,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漢族之壹。
客家歷史
客家人的祖先起源於中原,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中國南方漢族的壹個分支。因為身在異鄉,因為眷戀家鄉河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所以自稱“河洛郎”。客家文化壹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壹方面又包含了當地族群的文化精髓。客家人常常以那些有才能的男人為榜樣,激勵和教育自己的子子孫孫,向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前輩學習。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哪裏有壹塊土地,哪裏就有客家人群居,辛勤勞作,繁衍後代。客家人被稱為“東方猶太人”,因為他們周遊世界,移民世界,海外商界成功人士也不少。
第壹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出於政治和軍事需要,派60萬大軍“南征”。秦軍以南,從閩粵贛邊界進入淩潔(即揭陽山,今揭陽縣以北150裏),到達興寧、海豐兩縣邊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兵50萬“守南武陵”(今兩廣)。這些士兵早就“守著五嶺,過著雜處。”秦死後,兩批南下的秦兵留在當地,成為最早的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亂中國”時期。當時,為了避難,壹些中原居民轉移到福建、廣東和江西的邊境地區。後來由於南北對峙,約有96萬中原人南遷至長江中遊兩岸。壹部分人口流入贛南,壹部分通過寧都、石城進入福建、廣東。
第三次南遷是在晚唐黃巢起義期間。第壹,唐朝的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晚唐黃巢起義期間,大量中原漢人逃往福建、廣東、江西等地。例如,宗室孟莉從長安遷到汴梁,然後遷到福建寧化的谷壁鄉。固始人王旭、王超響應黃巢起義,率領五千農民起義軍從廣州、壽州向江西進發,導致閩贛邊界人口劇增。
第四次南遷是在南宋末年。晉人入侵,建燕,壹些官員和學者遷到太湖流域。另壹部分士族或南渡大更嶺,進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洪、吉、前州,再從前州到汀州;還是留在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大批江浙贛宋人從莆田逃到廣東沿海潮汕,逃到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當時居住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為人口多,土地有限,遷移到四川、湖南、廣西、臺灣、粵中、粵西等地。這種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為“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話,基本上就是源於這場“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天災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從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在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了躲避戰亂,壹部分客家人遷徙到了南亞,壹部分被引誘成為契約勞工,被帶到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了上述六次大規模的南遷,中原地區的漢人也有壹部分因旱澇災害而南遷,還有壹部分因歷代官員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在閩粵贛邊區。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了客家人,只有閩粵贛系和本系的人才稱為客家人。
據統計,居住在中國大陸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臺港澳地區,總人口超過5000萬,占漢族人口的5%。在國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東亞的日本、朝鮮,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歐洲的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00萬。
客家先民最初居住在北方,後遷至長江以南,居住在江西、廣東、福建、湖南、臺灣、瓊等省,並逐漸向國外擴散,遍布世界各地。贛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第壹站,也是客家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區之壹。“客家”這壹稱謂的由來,與客家先民的遷徙有關。就他們的居住地而言,這些人是從外地搬來的“客人”。可以說,沒有遷徙,就沒有“客家人”這個稱號。
客家移民的原因很多。早期主要是因為災難的壓力。如殘酷的戰爭、洪水、幹旱、蟲災等災難性的自然災害和瘟疫的流行。中國歷史上的每壹次大規模戰爭,幾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遷徙。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曾有客家先民大遷徙。試想,在漫長的歲月裏,“五胡十六國”戰火不斷,哀鴻遍野。不逃能活下來嗎?據說我們的祖先陳就是在那個時候離開豫西故土,遷居江西,最後定居贛縣的。“家裏的月光多亮啊!”,起初,我們的祖先可能只是想呆壹會兒,但他們會逐漸習慣。於是他蓋房子,開墾田地,養豬養牛,活了很久。從臨時客居到永久家園。這樣,就永遠是客家人了!
值得壹提的是,還有壹種特殊的遷移方式。據說秦始皇為了修建阿房宮,曾驅趕數萬“木客”到甘南伐木興國,但他們還沒累死就留在了那裏。這大概是贛南客家人最早的祖先。
遷移的過程壹定是艱難而危險的。扶老攜幼,跋山涉水,異地定居。客家先民披荊斬棘,克服重重阻礙,“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們最終幸存了下來,形成了今天擁有數千萬人的欣欣向榮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