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壹,他的作品《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然而,人們對他的生活知之甚少。他是哪裏人?600年來人們眾說紛紜。明清以來,關於羅貫中的籍貫有五種說法。
(壹)《西湖遊覽筆記》雲:錢塘羅貫中,南朝人,編小說數十部。
(二)《續文學通誌》雲:《水滸傳》羅貫中苗。字貫,杭州人。
(3)《七修抄本》雲:三國與宋江,羅本管仲在杭州編。'
(4)《三國誌》由萬歷部和東原羅道本編纂。
(5)《遂平三魔部傳》:羅貫中東原編。
(6)《水滸傳》部:妳父親在中原編輯的。
(7)水滸系:羅貫中主編,中原。
(8)《大唐全傳》原是廬陵羅本所作。
(9)《樹屋影》書雲:《水滸傳》相傳是吳鴻初越南人羅貫中所作。
(10)《鬼書續錄》說:羅貫中,太原人,湖海散人,與人寡。樂府黑話極鮮,與余千年為友,多次遭殃。這只是會議恢復的開始。60多年沒來了,不知道會到哪裏結束。
上述十種關於羅貫中籍貫的書都有記載,有杭州、廬陵、中原、東源、太原五種規律。
最受關註的是杭州、東原、太原,三論是討論的重點。
杭州說:原因是杭州本土學者趙寶鳳的《趙寶鳳文集》所附名單第16位有羅本的名字。杭州人認為羅本是杭州人。筆者在文章(大師祭寶豐)中查了壹下名單上的人,其中慈溪本地人多為士子,也有東平、鄞縣、太和、鹹寧、溫州等地的人。這些外國人有的是講師,有註意向寶豐學習的。羅本沒有記錄。這裏的“師傅”應該解釋為“寶豐生前的師傅、朋友、恩師”。“師父”不能簡單理解為弟子。
名單上羅本是以什麽身份參加寶峰的葬禮的?
據說羅貫中有稱王野心。他壹度投奔張士誠的部下,建議張士誠聯合朱元璋、陳友諒等起義軍推翻元朝。
張士誠不聽勸告,於十七年投袁,得袁太尉之職。
傳說羅貫中離開張士誠隱居浙江四明山。鄭錚十七年(1357),洛陰四明山,趙寶鳳死於鄭錚二十六年(1366)。九年間,羅貫中隱居在四明山。期間,他又遇到了賈(1364)。雖然會面地點不詳,但證明羅貫中隱居期間也時不時出去會朋友。有可能,羅貫中回四明山,趙寶鳳死了,以朋友的身份去了。據筆者考證,羅貫中出生於1328年,當時38歲左右。
羅29歲隱居四明山。
羅可能在14 (1354)投過張士誠,當時他26歲左右。
傳說羅在投張士誠之前參加了起義。
這幾個時代說明羅貫中在很多地方參加過政治活動,其中有壹個地方不能算是他的正式籍貫。杭州說不能成立。
“東原”說是根據明代嘉靖元年刻本《三國演義》序言中的“東原羅貫中”四個字。
《東原》說明朝弘治六年傻子蔣大器先生在河南浚縣發現了大器先生任主編時的《三國演義》手稿,並在明朝弘治六年作序。嘉靖元年,印本誕生,成為壹種社會現象。《三國演義》的問世引起了社會和文學界的關註,人們開始研究作者羅貫中。《三國演義》序言中寫“東原羅貫中”是山東人,假設羅貫中是山東人是合乎邏輯的。但後來有學者找到了認定蔣大器是浙江金華人的依據,山東就失去了基本依據。研究者動搖了羅貫中是山東人的觀點。
有學者在《水滸傳》中寫羅貫中的陳和東平關,說趙寶鳳的壹個弟子,陳和羅貫中是同學,羅特意為家鄉安排了壹個好官。
我不這麽認為。《水滸傳》人物中還有壹個任遠(太原)。此人是元末明初武鄉縣人,明初做戶部官。武鄉縣有碑刻,縣誌有記載。難道這也是羅貫中精心安排醜化此人?
作者認為,小說家用人物來虛構故事以烘托故事情節是很常見的,並不壹定要把頭腦中已有的名字套用到小說中去做“精心”的安排。
東原說蔣大器當家,還得從《三國演義》說起,蔣大器在哪裏。
蔣大器在弘治甲寅年(1493)寫的《三國演義序》。嘉靖元年(1522),《三國演義》出版。從作序到發表有29年的間隔,可能是蔣大器。
弘治甲寅還在位的時候,大概40歲左右。羅貫中死於永樂二年(1404),距蔣作緒89年。姜於1522年出版《三國演義》,羅死後118年社會上沒有發現《三國演義》抄本,600多年來也沒有人聽說過《羅》抄本。可見姜發現羅守本是原作,並未臨摹。地點可能在河南省浚縣。元明時期,黃河自東吳入江蘇,安東入海。河南黃河以北,太行山東包括濟南都屬於東源,不能確定東源指的是東平。蔣大器在東源壹帶得了壹手好牌,就以為羅是東源人。事實上,他只是猜測。
學術界評論說,羅貫中是寫給說書人看的。從社會公認的羅貫中寫的幾部小說來看,確實是壹部書。我覺得羅貫中寫序言是不可能的,因為講故事的人講故事的時候不會說序言,聽眾也不喜歡聽序言。他們聽的是小說的內容和情節,不可能註意作者是誰。蔣大器《三國演義》序。《粉屋》由朱溪山人作序。《水滸傳》由金聖嘆和丁洋作序。這些序言在羅去世前就寫了書,在以後的幾百年裏,猜想占了100%。可以說,羅並未作序,羅著作的序是後人所撰,這就造成了六百年來在羅籍貫問題上的眾說紛紜。
蔣大器在東原壹代發現了《三國演義》,把羅貫中定為東原人是不妥當的。“粉妝樓”是廣陵朱溪山人發現的。鄭振鐸等學者在江蘇發現了鬼書,《金瓶梅》在介休發現。其實小說被發現的地方和作者的籍貫不能簡單劃等號。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壹個土生土長的哥哥叫羅毅,山西祁縣人。
明初為卒,升任黔城縣捕頭,後為黔城縣令。建文帝初,羅毅上書建議“周公助其成主”,下獄。燕王立了皇帝,而羅毅被釋放出獄,成為世襲的路宏殿臣。
羅貫中生活在江湖中,有可能找到齊城壹代完成《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品的宗親羅毅。
1494之前,蔣大器是河南浚縣主編,錢市離河南浚縣很近。他得到《三國演義》的手稿是合情合理的。也有可能是大齊先生早就聽說了這本好書,想得到它。該書出版後,進行了整理和作序。他認為在東原壹代的書裏,作者被歸為東原壹類。形成理論。
東原的理論不可信,不能成立。
太原說,出自《鬼書》作者佚名,經考證,作者是賈。
1931年,鄭振鐸等人發現了天壹閣收藏的鬼書續本,但第二本至今社會上未發現。也許鬼書的續集是壹個孤兒。
賈,山東淄川人,被考證。《鬼書續篇》的寫作時間,大約是從元朝至嘉慶年間(1364)到明朝永樂嘉慶年間(1424)。兩人相識時,賈本人只知道羅貫中有三部戲曲,卻不知道羅貫中完成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多部書名。可以看出,這三部戲曲作品是在復會之前,正甲辰年之前完成的。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寫於鄭錚·陳佳之後。因此,在明朝永樂嘉慶年(1424)之前,賈並沒有聽說或看到羅貫中的小說。鬼書續集沒錄。
賈在《續鬼書》中提到“羅貫中,太原人,湖海散人,與人寡。樂府暗語極鮮。”文章沒有提到“羅本”,提到了羅的性別。
性格,愛好,天賦。“我和余交往壹萬年,吃過不少苦。”賈和羅念玲是有區別的。元朝以前,天下大亂。有誌之士紛紛投身社會,想建功立業。他們倆彼此相愛。也可能是羅進入反元鬥爭,賈生活在元朝統治的地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政治世界。“這只是復會的開始。六十多年不來,不知何處終。”到了陳佳年(1364),羅貫中回到家鄉,兩人再次相遇(在哪裏?)又見面了。“簡歷”可以解釋為“回歸”。1364年,賈約21歲,羅貫中約31歲。1364年,羅貫中可能會拜訪他的家人,並恢復與賈的會面。復牌時間與賈成書1424的60年重合。羅貫中應該是91歲的賈,他仍然不敢承認羅的死,而是用壹種“不知如何是好”的懷疑態度。
羅貫中於1357年離開張士誠,於1364年與賈復會,間隔七年。也許他在四明山完成了幾部歌劇。
羅貫中1366年出現在趙寶鳳的葬禮上,1364年恢復,1366年出殯兩年。除了走親戚,還有什麽理由在敵人和起義軍之間穿梭?
羅貫中和賈重新回到了會場。《鬼書續》記載賈是山東淄川人,明初山西祁縣石佛窯村賈氏宗族聽從國家號召。幾個家庭移民山東,其中壹個搬到了淄川。賈人說,山東淄川賈,清中葉曾回到石佛窯尋根。賈很可能是山東淄川移民,所以他和羅的見面地點會在祁縣城或祁縣石佛窯村。
張士誠起義發生在1352年,五年後投入1357年。羅貫中於1357年離開張士誠,住進了方國珍義軍境內的四大名山。他與方國珍從未有過任何聯系,而且此地不歸元朝管轄,這是壹個避難的好地方。羅貫中於1364年回到故鄉,恢復了與賈的交往。1366年,他在趙慈溪縣參加了寶豐的葬禮。
張士誠死於1367。傳說有個金文偷了張士誠的兩個兒子,送給四明山的羅貫中。1367後,羅離開四明山,帶著張士誠的兩個孩子投靠江湖。
從1367年到1399年的32年間,羅貫中完成了《三國演義》等十幾部小說。有人說羅貫中是個說書人,但我覺得他不是。他以寫小說和戲劇為生。
根據各地對羅貫中作品的發現,他遊歷過很多地方,在各地都留下了足跡,這也是關於他的籍貫有很多說法的原因之壹。是壹致的。當時賈提出“太原人”,太原範圍很大,是從那個洲那個縣來的,但賈沒有提出。然而,在羅氏最集中的村莊萬和村發現的家譜包括六項實證研究:神紙、護梁標誌、墳墓、硯和匾。可以說明當時羅貫中是太原直轄的。沈睡了六百年的羅貫中出生地之謎終於大白於天下。偉大的作家羅貫中可以在墳墓下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