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山大有高壓船嗎?

山大有高壓船嗎?

山東有壹個美麗的湖泊叫東平湖,傳說它就是八百裏梁山著名的水泊。但據記載,1000多年前的北宋宣和時期,魯西有壹個水泊,比東平湖大得多。根據水滸傳中的描述,北宋時期,王朝統帥高俅率領654.38+萬大軍攻克梁山,官軍以海上作戰的方式建造的巨大海龍戰船在水泊梁山的湖面上派上了用場。如此大規模的戰鬥發生在水泊,可想而知梁山水域的規模。根據書中的描述,由窪地和沼澤連接而成的八百裏梁山水泊,為梁山好漢最終擊敗高俅提供了絕佳的地理條件。然而,在今天的山東地圖上,我只看到了梁山,卻沒有看到水泊。那麽,地圖上標註的“東平湖”和梁山水泊有什麽關系呢?

●八百裏水沒了●

水滸傳中顏卿挨打的故事,就發生在今天山東省泰安市泰山腳下的戴廟。這個故事在山東省泰安市家喻戶曉,但書中並沒有描述顏卿從梁山到泰安的行程。歷史上有許多梁山好漢水泊的傳說。這壹大片位於魯西的水域,距離泰安市區70多公裏。10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船比馬好。顏卿臨戰前乘快船到達泰安城。大部分人對梁山好漢水泊的了解來自於名著《水滸傳》,講述了水泊身邊108個英雄的諸多傳奇故事。他們中的許多人生活在水上,他們後來創造的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是基於水泊。據史料記載,綿延800裏的魯西大片水域方圓,在冷兵器時代足以成為壹群強人在官軍壓迫下生存的基地。

在今天的魯西,《水滸傳》中描寫的梁山水泊已經消失了。妳所看到的是壹個叫東平湖的水域,但這個水域的面積與800裏外的梁山水泊相差甚遠。是什麽改變了這裏的地理特征?那個巨大的水泊是真實存在還是文學作品中的描寫?為了探究梁山水泊的真實性,攝制組開始走訪東平的學者。在縣,我們見到了東平文史專家蔣。他拿出壹張手繪的梁山水泊地圖,上面清楚地標明東平湖曾經是梁山水泊的壹部分。

江認為,東平大量的民間傳說表明,在壹個很長的歷史時期,由於水的存在,人們的活動大多依靠船只。燕青去泰安城擊鼓,自然要靠船,這也說明燕青可以通過水路送很遠的路。按照民間戲劇的演繹,經過壹夜的海上跋涉,燕青終於在下河橋上岸。今天的下河橋在泰安市。橋下幹涸的河道與溫河、大清河相交後,仍流向東平湖。可見當時水域面積之大,窪地、河流之多,不亞於江南水鄉。

●魯西小湖是剩余水域●

蔣是東平當地的壹位民間收藏家。他的宋元藏品來自鄒城老城區的壹個低窪處,那裏有大大小小幾十個魚塘,至今還能看到很多瓷器碎片。蔣認為,的大量文物能夠保存下來,應該與被洪水淹沒有關。這些藏品的發掘恰恰反映了東平地區地貌的變遷。東平湖及其周邊地區存在大量的窪地。在漫長的歷史中,它們或淹沒在水中,或暴露為陸地,是壹個經常變化的湖泊。在山東濟南,我們拜訪了研究《水滸傳》20多年的山東師範大學教授杜桂臣。他告訴我們,歷史上有八百裏水滸,現在的東平湖應該是當年最後的遺跡了。那麽,梁山水泊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麽呢?

2007年夏天,黃河上遊放水沖沙。在黃河東平段,最寬的水面可達1000米。人工泄洪壩建成後,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只是進行了泄洪試驗。泄洪壩通過人工手段在東平湖和黃河之間建立了聯系。泄洪壩是現代人做的,歷史上沒有這樣的水利設施。據資料顯示,歷史上黃河決口頻繁。在宋先平的第三年,壹個大的決口導致黃河水在破壞了天然大壩後湧入東平湖,形成了800英裏的水滸。這個水泊就是宋江和其他英雄聚集的梁山泊。但洪水淤塞了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導致東平到梁山壹帶土地沙化。由於反復淤積,地面變高,窪地減少,湖泊面積大大減少。黃河水成就了梁山水域,黃河沙縮小了水泊的面積,使東平湖成為梁山水泊僅存的遺跡。

●水上交通站印證歷史●

在水滸傳中,有這樣詳細的描述。為了聯絡各路英雄,刺探軍情,水泊梁山專門修建了壹個水上交通臺,由壹個叫朱貴的頭目負責管理這個交通臺。嘯箭和篝火是當年梁山好漢的聯系方式。在東平湖東岸,有壹個地方叫花籃店。顧名思義,肯定和花籃有聯系。

花籃店離東平湖很遠,水坑和濕地也不多,但這裏的村民用湖中生長的蘆葦編織花籃。好像以前是濕地或者河邊。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小小的花籃,和《大紅燈籠高高掛》裏的紅燈壹樣,也是壹種交流工具。北宋惠宗年間,花籃店曾是梁山好漢的聯絡點,但聯絡方式並不像《水滸傳》中描述的那樣。壹有情況,朱貴就向蘆葦叢中射出呼嘯的箭,但把花籃掛在固定的地方。花籃壹掛,梁山就會主動派人聯系,帶走相關資料。

就在我們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壹個新的消息證實了我們的結論。當地人說,以前花籃店周圍有水有橋,巨大的石橋橋墩上刻著花籃的形狀,所以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花籃店”。可想而知,北宋時期,花籃店水陸交通便利,與浩瀚無邊的八百裏水潭相連。

從地圖和實際調查得知,距離湖區10多公裏,可能是持續淤積的結果。幾千年來河沙的反復沖擊,使得窪地逐年減少。隨著湖面的減少,外出的當地人越來越多,傳統的湖祭活動規模也變小了。祭湖活動是壹種文化,隨著運河的開通而傳到魯西。元朝時,運河經過東平湖,正好經過原來的梁山水泊。換句話說,運河的開通讓這片地勢低窪、凹凸不平的濕地有了壹條可以行船的深溝,運河在這裏起到了梳理濕地的作用。很快,水匯入運河,流向其他地方,八百裏水滸逐漸成為今天的殘存水域東平湖,這可能是梁山水泊變遷的另壹個原因。

如果有幫助,請采納。謝謝妳。

  • 上一篇:女性在家練瑜伽健身的勵誌句子[分享]
  • 下一篇:怎麽鑒別真假唐三彩陶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