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崔愷人物介紹

崔愷人物介紹

崔愷

崔愷,1957年8月13日生於北京,男,漢族,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產黨黨員。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

1984年崔愷畢業於天津大學建築系,獲碩士學位。1999年6月至2008年6月當選國際建築師協會(UIA)副理事。2000年當選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2014年起為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設計研究中心創始人及主持建築師。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2013年12月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天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崔愷遵循“適用、經濟、美觀”的方針,在借鑒國際建築思潮的同時重視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努力探索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建築設計創作之路,截至2014年6月先後主持設計完成了包括拉薩火車站、首都博物館、安陽殷墟博物館等在內的各類建築工程壹百余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個人專著2部,提出“立足本土”的設計觀念。

中文名:崔愷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7年8月13日

職業:建築師

畢業院校:天津大學

主要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安陽殷墟博物館

人物經歷

1984年10月,崔愷畢業於天津大學建築系,獲碩士學位。

1984-1985年,在建設部建築設計院任建築師。

1985-1987年,在深圳華森建築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任建築師。

1987-1989年,在香港華森建築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任建築師。

1989-1996年,在建設部建築設計院任高級建築師、副總建築師。

1997-2000年,在建設部建築設計院任副院長、總建築師。

1999年,中國“國家百、千、萬人工程”人選。

2000-2015年,在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任副院長、總建築師、國家工程設計大師。

2011年12月8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

2015年起,任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崔愷,曹曉昕.品鑒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技藝,2013(1):36-37.

崔愷.屬於拉薩的車站.建築學報,2006(10):44-49.

崔愷.遺址博物館設計淺談.建築學報,2009(5):45-47.

張男,崔愷.殷墟博物館.建築學報,2007(1):39-44.

劉愛華,崔愷,張廣源(攝影).當現代遇見歷史——北京德勝尚城.世界建築,2006(2):140-146.

崔愷.建築師劄記.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朱子瑜,崔愷.建築新北川.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崔愷.追隨梁思成先生的足跡在建築本土化的道路上學步——在中國建築學會2007學術年會上的發言//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2007.

崔愷.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作品選:2004.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崔愷.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作品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何詠梅,崔愷.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暨火把廣場.建築學報,2008(7).

崔愷.建築和展陳設計的互動交流是博物館建設成功的關鍵所在.裝飾,2009(3):12-14.

崔愷.在舊廠房中做新文章──外研社印刷廠改建設計.世界建築,2000(1):87-90.

崔愷,張男.當我們與祖先對話:關於歷史遺址博物館設計的思考.建築創作,2005(4):40-57.

崔愷.“泰山石”——泰山桃花峪遊客中心設計隨筆.建築學報,2011(10):52-53.

崔愷.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建築創作,2007(8):30-35.

崔愷.無錫鴻山遺址博物館.建築創作,2007(8):36-37.

崔愷,張男.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建築學報,2006(9):39-39.

周暢,崔愷,鄧東,etal.建築師的城市視角——壹次關於城市與建築的對話.建築學報,2006(8):46-52.

崔愷,崔海東.文化客廳——首都博物館新館.建築學報,2007(7):56-61.

崔愷,柴培根.關於幼兒園的壹段對話.建築學報,2001(10):8-11.

崔愷.關於“集群設計”.世界建築,2004(6):12-13.

崔愷.構築城市的客廳——首都博物館.世界建築,2006(9):138-146.

文兵.精神,與歷史同行: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設計.建築創作,2006(4).

崔愷.蘇州火車站.建築創作,2007(8):38-41.

張男,崔愷.遼寧五女山山城高句麗遺址博物館工程記錄.時代建築,2009(1):136-141.

崔愷.大連軟件園軟件工程師公寓.世界建築,2008(2):93-99.

崔愷.在清華做“創新”——清華科技園創新中心.建築學報,2003(1):33-35.

崔愷.走進異邦的國家形象——使館建築漫談.世界建築,2006(8):97-99.

崔愷,康凱,關飛,etal.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中心.建築學報,2011(12):34-42.

崔愷.空間的過渡——石油大學校前廣場和圖書館設計構思.建築學報,1997(12):14-15.

崔愷.關於外研社辦公樓建築創作的思考.建築學報,1998(9).

崔愷.適用→經濟→美觀──北外逸夫樓設計隨筆.時代建築,2002(2):20-25.

崔愷.壹條小食街的空間構成:石油大學(華東)飲食中心設計構思.建築學報,1993(9):48-49.

崔愷.重點在建築之間——東莞松山湖新城商務辦公小區.時代建築,2006(1):72-75.

崔愷,王_.遊走在山水之間——株洲體育中心設計構思.建築學報,2007(9):34-40.

崔愷.天津濱海新區CBD規劃與建設開放性論壇.城市規劃,2008(8):53-61.

鄭時齡,潘冀,崔愷,etal.臺灣當代建築發展論壇.時代建築,2008(5).

崔愷.山水之居自然之情--外交部懷柔培訓中心創作隨想.建築學報,1996(10):50-51.

黃帝陵軒轅廟祭祀大殿建築創作座談會.建築學報,2006(6).

王_,崔愷.疏整與更新——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南方建築,2008(3):62-69.

崔愷.上海朱家角新鎮水上賓館.建築創作,2008(4):54-59.

崔愷,康凱,喻_.國家的門臉兒——南非使領館設計.建築學報,2013(6):26-29.

崔愷,於海為,柴培根.校園綜合體——北京工業大學第四教學樓組團設計.建築學報,2015(11):68-69.

梁應添,崔愷.歷史文化與現代化結合的探求:西安阿房宮賓館建築創作介紹.建築學報,1991(2):42-47.

崔愷.老字號的新形象:北京豐澤園飯店設計構思.建築學報,1995(1):25-28.

崔愷,朱小地,莊惟敏,etal.20年後回眸香山飯店.百年建築,2003(Z1):40-50.

崔愷,王_,商瑋玲,etal.鏈接——北京大興外研社國際會議中心設計.建築學報,2004(8):25-32.

集群建築設計論壇.時代建築,2006(1):36-41.

崔愷.外研社大興國際會議中心.建築師,2006(2):4-11.

崔愷.有禮,有理東軟大連軟件園9號樓設計.時代建築,2007(6):46-53.

崔愷.中國傳統元素景觀設計: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下沈庭院(三號院).建築創作,2007(8):44-47.

柴培根,崔愷.求同存異——安徽出版大廈設計.建築學報,2008(2):40-45.

崔愷.傳播建築學——國際建協第23次世界建築大會綜述.建築學報,2008(9).

葉錚,崔愷.前門23號院落整治修繕工程.建築學報,2010(2):56-61.

崔愷.外在環境與內在性格的表現——蛇口明華船員培訓中心設計構思.建築學報,1992(10):33-37.

崔愷."形式追隨環境"--深圳電視中心競賽方案的構思.建築學報,1998(7):54-55.

崔愷.天津濱海新區於家堡中心商務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建築學報,2008(6):28-35.

崔愷.下沈花園3號院禮樂重門.世界建築,2008(6):96-99.

張廣源.北工大軟件園B區.建築學報,2011(5):88-89.

崔愷.2011UIA評獎綜述.建築學報,2011(10):16-25.

崔愷.壹個建築師對室內設計的關註.室內設計與裝修,1999(3):38-42.

崔愷.西部村落——聖塔菲.小城鎮建設,2002(1):96-97.

崔愷.黑、白、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辦公樓設計隨筆.時代建築,2003(2):76-79.

崔愷.雅昌設計隨筆.世界建築,2005(10):118-124.

崔愷,王_,商瑋玲.外研社國際會議中心.世界建築,2006(4):129-134.

崔愷.奧林匹克公園多功能演播塔.建築創作,2007(8):42-43.

崔愷.2004年度WA中國建築獎.世界建築,2007(2):108-109.

崔愷.藝術家聚落:西山創意產業基地B區.建築創作,2007(8):28-29.

崔愷,陳林曦,周凱瑩,etal.廣州"非洲區"貿易模式調查與研究.環渤海經濟_望,2009(5).

崔愷,康凱,喻_,etal.中華人民***和國駐南非大使館.建築學報,2013(6):16-21.

崔愷.石頭的故事:威海中信金融大廈創作小記.建築學報,1999(9):31-33.

崔愷.面對“非典”不能矯枉過正.中國住宅設施,2003(4):7-8.

崔愷.關於“城市慶典”的隨想.建築學報,2004(3):5-5.

崔愷,李佳玲.西安紫薇山莊.建築學報,2004(12):36-41.

崔愷.建築回歸對本土文化的關心.上海住宅,2004(11):20-20.

崔愷.文化不是做出來的.百年建築,2005(2):10-11.

崔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新校區設計方案.百年建築,2005(8):62-67.

崔愷.零距離和X距離.時代建築,2006(5).

崔愷.是美觀還是文化.百年建築,2006(5):24-24.

崔愷.由特色而想到的——讀《特色取勝》後的幾點體會.建築創作,2006(7).

崔愷.追思與緬懷:與張開濟老同遊張家界.建築創作,2006(11).

崔愷.衷心的祝賀.建築創作,2007,100(10):161.

崔愷.讀書和雜感.建築創作,2007(5):115-116.

崔愷,單立欣,郭海鞍.在限定中營造城市空間——天津響螺灣奈倫國貿大廈設計.建築學報,2008(6):12-15.

崔愷,李有為,周之毅.周愷:穿越建築的唯美.繽紛,2008(3):108-111.

崔愷,鄭世偉,黃鶴鳴.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建築技藝,2008(3):80-89.

崔愷.崔愷:統壹的,公平的"安全島".城市環境設計,2009(2).

崔愷.淺談建築師教育.南方建築,2010(5):78-79.

任祖華,崔愷.疊石釋義——山東廣電設計構思談.建築學報,2010(6):81-83.

1996年至2013年間,崔愷先後受邀參加巴黎“中國建築展”(1996)、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第八屆國際建築展”(2003)、臺北“城市謠言——華人建築展”(2004)、首屆深圳建築雙年展(2005)、倫敦“創意中國”展(2008)、巴黎“中國當代建築展”(2008)、紐約“中國本土建築展”(2008)、布魯塞爾“心造——中國當代建築前沿展”(2009)、煙臺-成都“另壹個,同壹個-中國當代建築的斷面”建築作品展(2010)、北京“重生”——汶川震後重建作品展(2010)、“中而新”——國際建協2011東京大會中國展(2011)、香港“2011-12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2)、“從北京到倫敦”——當代中國建築展(2012)、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2000-2013中國當代建築回顧展(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歷史的建構——當代中國建築展”(2014)、“走向批判的實用主義:當代中國建築”哈佛大學展覽(2016),並在天津及深圳舉辦“本土設計-崔愷建築作品展”(2010)、在北京舉辦“十年·耕耘——崔愷工作室十周年建築創作展”(2013),與《世界建築》雜誌***同舉辦“崔愷作品巡展”(2013)等中國國內外多個專業建築展覽。

人才培養

崔愷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兼職教授時,指導丁旭攻讀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他在與學員交流中,他結合自身經歷,傳達出“建築應屬於那片土地而不是自己”的社會、環境責任感。

崔愷從多個方面詳細詮釋了“本土設計”作為壹種設計原理和文化價值觀的具體內容,並與現有的“民族風格”進行了區分。通過對“本土、耕耘、培育、收獲、選種”幾個詞的解析,闡明了“本土設計”的步驟與重點。為了讓建築學院師生更好地理解本土設計,崔愷院士還介紹了他在近年設計的若幹個方案,結合項目所在地的本土特色,讓師生們從實例中體會本土設計的魅力。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崔愷擔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建築師協會國際競賽委員會聯席主任、國際建築師協會副理事、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常熟市人民政府顧問、北京市金融街建築顧問、東莞松山湖高科技產業園建築顧問、天津大學兼職教授、南京大學兼職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多家專業雜誌編委、多家社會媒體顧問等社會職務。

人物評價

崔愷作為中國建築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從事了大量的設計實踐,在行業裏有較大的影響。(中國建築學會)

幾十年來的設計經歷讓崔愷終於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即是“本土設計”,他希望能順應建築和環境的關系,以土為本來進行建築設計-建築要對得起這片土地。(央視網、中國建築學會)

建築之於他是壹種審美。圖形之美、造型之美、技術之美、材料之美,沈醉其中。建築之於他是壹種文化。史學之美、哲學之美、文學之妙、及至生活萬象,涵括其中。建築之於他是壹種交流。管理者、投資者、建造者、使用匯集壹處、***識***勉,成就其中。建築之於他是壹種使命。職業道義、社會責任、企業形象、人之品格,盡顯其中。建築之於他是壹種旅程。長路漫漫,始於足下、腳踏實地、潛心求索,樂在其中。(中國建築學會)

  • 上一篇:小說簽約1個月,獲百元打賞,網文怎麽簽約賺錢?
  • 下一篇:讓人覺得又累又委屈,想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