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說說早期的公關小姐吧。女主角叫什麽名字?

說說早期的公關小姐吧。女主角叫什麽名字?

《公關小姐》是壹部反映改革開放成就的主旋律電視劇。在廣州本土電視劇與香港電視劇、央視播出的幾千部電視劇競爭的過程中,PR小姐在嚴肅性和通俗性之間選擇了“第三條路”。

廣州人看港劇經歷了大起大落。粵港電視人的競爭也在這個過程中顯示出刀光劍影。《公關小姐》選擇了壹個非常微妙的角度,就是把主角設計成壹個來自香港的公關人,讓壹部吸收了香港電視劇優點的都市言情劇有了宏大的背景。壹國兩制方針的提出,香港回歸的步伐日益臨近,人們對香港文化的認識也在壹步步加強。這個角度讓《公關小姐》在與港劇的競爭中占據天然優勢。

與此同時,電視劇中的“廣口味”也讓公關小姐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影視領域。公關小姐給壹個新興的行業帶來了繁榮,同時也把廣州的形象和嶺南的文化推向了全國。

全息廣州

《公關小姐》壹波三折。

1988年春天,我和錢世昌、林華中、匡入住暨南大學專家招待所,開始對匡原創的六集公關小姐進行重新構思,決定以都市言情劇和青春偶像劇的藝術形式為包裝,通過七位年輕貌美的公關小姐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反映改革開放的重大主題。到1988結束,壹部20集長劇《公關小姐》的文學劇本已經完成。1989春節過後,劇本交給了導演黃佳亮。9月25日,實際長度為24集的粵語版在珠江頻道播出,及時為國慶40周年獻禮。壹開播就好評如潮,收視率高達90%。

然而,天氣是不可預測的。才播完第八集,當晚廣電部值班室就接到了兩個部門單位負責人的電話,認為第八集的主要情節取材於他們承辦的壹個慈善活動,歪曲了活動性質,損害了他們的形象,要求我們立即停播。我違心地上門檢討,發了壹封批評信,承諾對普通話版進行修改。兩個單位的領導看到我誠懇的態度,也就明白了。但在年底的壹次省委會議上,有壹個題為《電視劇公關小姐無原則吹捧港姐,隨意貶低我黨幹部》的6號簡報,認為該劇把周穎小姐刻畫得如此完美,把中方副總經理刻畫成保守形象,是方向性錯誤。

不久,劉馳主任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說省委書記謝飛要看公關小姐的視頻。我們突然變得緊張,這可能是由6號簡報引起的。我們都知道,如果謝飛書記持有這種觀點,那麽電視臺將面臨大麻煩。我決定壹個人承擔責任,當即在劉導演的辦公桌上給書記寫了壹封信,說為了強化戲劇矛盾,我自己這樣處理,如果有錯誤,我個人承擔。同時,我也從藝術創作的角度陳述我的理由。視頻發出去後,我有點如履薄冰的感覺。導演黃佳亮也在忐忑不安地等待判決。我試圖讓他平靜下來,說:“公關小姐”當然有壹些缺點,但我有信心這是站得住腳的。我將承擔這些問題。如果妳獲獎,妳將上臺領獎。大約半個月後,謝的秘書打來電話,說謝稱贊《公關小姐》是壹部好作品,只要修改壹段過於負面的對話。他還指示,要迅速翻譯成普通話,發往全國廣播。並對張同誌說,同誌的信我已經看了,不必再看了。感謝上帝!

□張(原廣東電視臺副臺長)

■原始場景再現

壹部在粵港電視劇大賽中勝出的劇。

當年廣東電視臺從1978恢復電視劇制作,獨立制作的《水城壹家》《燃燒的心》獲得飛天獎。繼央視錄完九集電視劇《敵營十八年》後,廣東電視臺又推出了第二部全國電視劇《蝦球傳》,也在國內走紅。

當時廣州人主要看本地電視劇,剛進入人們視野的劇集,入夜後就成了壹大節目。對於其他省市的觀眾來說,《蝦球傳》不僅是壹部情節生動的電視劇,也是大家了解嶺南文化的壹個窗口。

20世紀80年代初,壹些人開始使用電視天線觀看香港電視的節目。接下來的壹段時間,從魚骨天線到大鍋蓋再到衛星電視,香港電視壹直在潛行搶奪廣東的觀眾。

已退休的前廣東電視臺副臺長張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認為1986是地方電視的低潮。從1983引進海外劇,到1986播出《流氓大亨》,收視率高達76%。據說當時有個體戶抱怨說,這個劇集大結局通宵播的時候。可見港產電視劇有讓廣州空虛的魅力。

1987期間,廣東電視臺壹班幹部齊聚南湖賓館開會,確定了“以制作長篇(標準長度為20集)通俗電視劇和長篇通俗系列短劇(每周定期播出兩次)為主,適度制作高品位藝術電影為輔”的制作方針。這次“南湖會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廣東本土電視劇在粵港電視競爭中的不利地位,收復失地,轟動壹時的《公關小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1987之後,廣東各電視臺相繼拍攝了《新娘過埠》、《香港復仇》等具有廣東地方色彩的所謂“流行劇”,引起強烈反響。其中,1990上映的《公關小姐》收視率高達90.99%。如果粵港電視人總是在無形的戰場上競爭,錯過公關,

不久,香港亞視買下了《公關小姐》這部劇,2月1990的廣東日報也刊登了壹封香港觀眾的來信。回歸前在國外行醫、抵制移民潮回香港工作、在內地購置房產的觀眾熱情地為公關小姐點贊。他說:“在日本電視劇(如《血疑》)和香港電視劇(如《流氓大亨》)中,廣州的電視劇以壹股清新之風,將目光投向更為現實的背景,從而吸引了粵港兩地的觀眾,這也體現了廣東電視工作者的政治遠見。”

壹部劇向全國人民描繪了壹個多彩生動的廣州。

央視壹直對廣東衛視挺支持的,《公關小姐》是廣東衛視送給央視的禮物。壹開始廣東衛視不敢把這個禮物送給央視。當時的廣東電視臺副臺長牛祖蔭想起自己曾把磁帶給北京的壹些上級和同事看過,還有人評價“生活頹廢”,這讓他有些擔心。後來《公關小姐》在廣東播得很好,甚至先在北京組織媒體。當然,這個禮物是要收費的。

就是這份有償的禮物,為廣州做了壹次形象廣告,更不用說先進的公關理念和酒店管理方式,更不用說廣州職業女性的風采。只是《公關小姐》裏描寫的廣州這個大都市的風情,既有酒店、商場、街道的繁華景象,也有在河邊吃船粥、在老字號“蛇王曼”吃蛇膽、排隊喝早茶、過年逛花市等廣州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電視劇的主角是酒店裏的七位公關小姐,但她們的男朋友卻把視野推向了廣州的個體戶、出租車司機、農民、大學生、軍人、企業家等具有廣州地方色彩的典型人物,這對於廣州在全國人民面前露臉來說綽綽有余。

PR小姐也反映了廣州的新鮮事物。比如第壹屆“花城麗人”選舉,電視劇裏就有。這場“選美”雖然以壹個失敗的公關案例出現,但卻把事件的來龍去脈解釋得相當清楚,也反映了廣東人對改革開放的清醒態度。

《公關小姐》上映前,以廣州為背景的電影,如《雅馬哈魚攤》、《咖啡加糖》、《街頭流行》等。,已經向全國和觀眾透露了嶺南的城市文化氣息,而《公關小姐》和隨後上映的《商業》則進壹步強化了嶺南影視的這壹特色。

《公關小姐》播出後,全國很多地方都以座談會、報紙討論的形式對這部電視劇展開了討論。其中,中國電視新聞專門開辟了連載專欄,供讀者討論。其中,中國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的觀眾趙英寫了壹篇題為《溫暖的南風》的代表文章,他在文章中談到了他對廣東的理解。經濟上,“鐵飯碗”被打破,人際關系發生變化。

壹部劇開啟了壹個行業的時代。

何春暉在《中國公共關系回顧與展望》壹文中多次提到廣州的公關行業。1984年,廣州白雲山制藥廠率先掛上了全國第壹家國企公關部的招牌,投入1.2萬元開展公關活動,先後舉辦了廣州“白雲杯”城市國際足球邀請賽,廣州市歌舞團也被白雲接手。白雲制藥廠的名聲也隨著足球和歌舞團獲得了巨大的名氣。1984 65438+2月26日,經濟日報發表題為《為老虎添翅膀》的長篇通訊,報道了白雲山制藥廠的公關工作,並編了壹篇社論《認真研究社會主義公共關系》。

廣州的白天鵝賓館和中國大飯店也可以說是80年代初中國公共關系的典範。

張副局長介紹,中國大酒店公關部經理常玉萍當時被評為廣州市十大青年。公關經理背後有哪些故事?粵臺隨即邀請時任暨南大學校長秘書的匡到中國大酒店體驗生活,並撰寫劇本。原計劃四集,後來六集,再後來十集,最終劇本30萬字。

《公關小姐》這部劇全國公映後,對於導演、編劇甚至演員來說,都有了壹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很多城市成立公關協會,企業成立公關部,該劇甚至被當作“教材”。很多業內人士忽略了背景,非常重視“技術”這個成分。

黃佳亮主任說,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壹直給他寄協會的報紙。他還記得自己多次參加各個城市的公關比賽,和演員壹起擔任嘉賓或評委。

中國大飯店副總經理戴宇於90年代初開始在中國大飯店公關部工作。當時電視劇《公關小姐》正在熱播。戴宇工作壹段時間後,開始擔任公關經理,也結束了“中國酒”由外國人或港籍公關人員擔任公關經理的歷史。這也說明當時廣州的公關行業已經達到了壹定的水平。

據戴宇介紹,《公關小姐》中提到的具體公關案例是真實的,但愛情故事是虛構的。電視劇主角以中國白酒第二任公關經理常玉萍為原型,但實際上重點講述了幾位公關經理的故事。和實際情況略有出入,當時公關小姐的打扮並沒有那麽好看。酒店很多工作都是各個部門做的,不僅僅是公關部的功勞。這些可能是藝術“促進”公關小姐的壹部分。

正是在1963,香港出現了第壹家專業的公關公司,叫做威特公關公司。20年後,1986+10月成立的廣東公共關系俱樂部是中國第壹個公共關系民間組織,1987年6月22日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在北京成立,這標誌著公共關系在中國被正式確認和接受。到電視播出的時候,廣州也掀起了壹股公關熱。當時大學裏沒有合適的教材,戴宇經常去大學上壹些公關實例的分析課。

  • 上一篇:山藥豆的功效與作用及其食用方法,山藥豆的功效與作用。
  • 下一篇:廣東收藏家協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