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至宋元時期,廣州的農業、手工業和對外貿易不斷發展,民間刺繡也逐漸發展起來。鑒賞品的工藝越來越成熟,從日常刺繡中分離出獨立的鑒賞品,從而形成了獨立的藝術——刺繡畫。在明代,刺繡業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鄭德九年(1514),葡萄牙人在廣州買了繡袍回國,受到國王賞賜。從那時起,廣州刺繡成為出口的主要手工藝品,使其聞名海外。當時的廣州刺繡藝人不僅用羊毛刺繡,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馬尾辮做線、紮線,用金線、銀線刺繡。
清代廣州刺繡作坊多位於狀元坊、新生街、沙面。高檔刺繡包括條幅、掛屏、臺屏等。高檔刺繡有條幅、掛屏、臺屏等。
清初,英國商人帶著服裝圖案到廣州刺繡作坊訂繡。由於圖案是西方油畫風格,為了繡得生動,繡工增加繡線種類,改革繡法,豐富刺繡的表現力,提高粵繡技藝。比如孔雀羽毛擰成線,馬尾辮纏成紮線。英國商人將服裝圖案帶到廣州加工刺繡,使廣繡吸收了西方油畫的藝術風格,利用透視和光線折射的原理,豐富了廣繡的設計基調和表現力。刺繡廣泛應用於室內裝飾和日常服裝。
清中葉,由於粵劇和粵劇的興盛,粵繡中加入了新品種的粵劇服飾。當時廣州狀元坊制作的服飾在國內很有名氣,連宮廷戲班都來定制。乾隆年間,廣州刺繡已成為壹個市場,刺繡作坊和刺繡村多達50個,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是廣州刺繡出口的鼎盛時期,大量的刺繡畫也需要1,2兩白銀,價值不菲。當時粵繡作品的布局和構圖已經中西合璧,色彩豐富,非常有光影變化。今天故宮還保存著當時粵繡的掛屏,足以證明其高超的藝術。
乾隆年間,廣州刺繡業形成了壹個產業——錦繡行。廣州當時有50多個刺繡作坊和刺繡村,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分布在南海、番禺、順德等地。
光緒年間,廣東成立了工藝美術局,並創辦了華斌藝校。嶺南畫家高受聘為藝術學校校長。學校裏有繪畫、刺繡和雕刻班,高的妻子宋親自在刺繡班授課。華斌刺繡展廳也開放,展示精美的刺繡產品。其中壹個孔子的雕像,是用最細的線,通過甩針和亂針繡出來的。刺繡精美,形象逼真。
清末民初,刺繡工作中已經進行了簡單的合作和分工,產生了家庭作坊和作坊。刺繡手工業分為兩個過程:男性刺繡工人和女性刺繡工人。女刺繡工做的是第壹道工序,也叫手工,她們用寬繡針、鋪針的繡花針按照圖紙繡出簡單的圖案,然後交給男刺繡工進行刺繡。男繡工做第二道工序,也叫手工,專門繡重要部位,如人物的頭、手,鳥的嘴、爪、眼、羽毛等。
宋隨高赴上海創辦上海女子刺繡學院。宋以高的花鳥畫為繡圖,改進繡法,被譽為“刺繡工藝改革的典範”。
此時的廣秀行公會擁有1,000多名會員,名師眾多。淩晨百歲是傅,他的弟子很多都成了名師:四代傳世刺繡貢品,能在壹個兩寸見方的貢品荷包上繡出各種花鳥,極為精致的黃宏;周,構圖新穎,針法獨特,會畫會繡。還有徐榮、、周德、朱蘇等壹批名師。
宣彤三年(1911),華斌藝校選送的刺繡在南京舉行的南洋勸導會上獲得三等獎,黃宏弟子余德(宗羲,1880~1970)的《孔雀牡丹》。
1920年宋刺繡作品在“廣東首屆美展”上展出,好評如潮。
1915年,余德的刺繡《孔雀牡丹風光》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世博會上獲得壹等獎,被業內譽為“刺繡之王”。1922年,於德的刺繡刮刮畫《瑞詩》在英國倫敦橋開幕式比賽中獲得二等獎。
1923年,黃梅(韓光)刺繡掛畫《菊花貓與蝴蝶》、《半浮金魚》、《雞冠花》在廣東國貨展上獲壹等獎,被譽為“刺繡狀元”。此時的黃梅以螺線針法繡虎而非直線針法,以獨創的八面旋針法繡雞冠花,以二針繡龍,以虛凸繡龍鳳(粵語稱之為虛蔔),在國內刺繡界均有名氣。
1929年,墨子繡的列寧頭像被莫斯科列寧紀念館收藏。
在廣州四省市舉辦的刺繡展上,廣繡還展出了孔雀牡丹、樊氏、雪景等刺繡,再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之壹。
1926年,余德、黃梅等組織了輝煌的工會,會員900多人。大部分產品是鏡畫、禮服和社會場景(大型刺繡畫),出口到海外。
壹代又壹代藝術家的勤奮學習使粵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可惜1938年日軍入侵廣州後,工匠轉行謀生,粵繡壹落千丈。
抗戰勝利後雖稍有恢復,但損毀嚴重。在黨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粵繡藝人再次組織起來,並在50年代中期再次達到高潮,從私人刺繡作坊發展到合作和專業化。
1954年8月,全市刺繡行業成功達到557戶932人(含刺繡服飾、珠繡)。
余德的《牡丹松鶴》、黃梅的《百鶴圖》、聶卓(余德弟子)的《魯迅畫像》等。
1955年5月,廣州市成立了刺繡供銷合作社——第壹刺繡社,由新滘區大塘鄉19名刺繡工人組成。兩年後更名為新蛟繡社,從此走上了合作之路。
從65438到0956,刺繡行業成功實現了全行業合作。
1957廣州工藝美術學院成立,有實驗工廠,26名繡工。還吸收了壹批美院畢業生,從事刺繡設計和刺繡,對廣州刺繡針法技藝進行了挖掘和整理,出版了《廣州刺繡針法》壹書,出土了7大類38種針法;從材料上看,有絨繡、線繡、釘繡。該院的和段都是著名的畫工。
從1950左右開始,解放後,廣州刺繡藝術家創作了許多技藝精湛、具有傳統特色和鮮明時代氣息的優秀粵繡作品,享譽海內外,如:李湛、余德、黃梅、李小華、文婧、怡然等藝術家創作了壹批享譽海內外的粵繡作品,其中有余德的《牡丹松鶴》;黃梅的《百鶴圖》;聶卓(余德弟子)的《魯迅畫像》等;由季梁設計,蘇文、朱凱、徐誌光繡制的紫荊花孔雀被選中懸掛在人民大會堂廣東廳。由林章和鄧伯江合作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被作為國禮贈送給蘇聯總統弗羅西洛夫。玉德和弟子李彥凱合繡的金雞牡丹,在1959中獲得廣東省工藝美術獎壹等獎。這件作品使用了7大類20多種針法,包括直撚針法、連續針法、輔助針法、編織針法、纏繞針法和變異針法。由等人創作的《孔雀掛屏》、設計的聶卓繡的《紅樹椋鳥》、朱創作的《春夏秋冬四屏》、陳繡的《花籃》均獲廣東省工藝美術評比壹等獎。
1965年,新蛟繡社與其他繡社合作,抽調人員專門生產珠繡產品,從來料加工逐步發展到出口。
沒想到,1966年“文革”開始,廣繡成了“資修”之壹,刺繡藝人四散、退休、轉行,曾經輝煌的廣繡技藝幾乎成了絕活。
1978年9月,新蛟繡社轉制為合作工廠,1979年6月,更名為廣州珍珠繡工藝廠。
1983年4月,廣州珠繡工藝廠與南華工藝廠合並,定名為廣州珠繡工藝廠。
90年代,大量做粵繡的藝人都老了,退休了或者轉行了。這壹時期,曾經輝煌的粵繡技術幾乎成了絕活。
幸運的是,從2003年開始,廣州刺繡工藝廠做好了廣繡技藝的傳承工作,召集了來自刺繡世家、精通廣繡、有豐富創作和刺繡經驗的藝人回廠授課。根據市場需要,研究、設計、開發、生產具有地方特色和藝術創新的粵繡,將傳統工藝與時尚元素相結合。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千年廣繡煥發出勃勃生機,刺繡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廣繡技藝得到延續和發揚。
2010年3月,廣州刺繡工藝廠正式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