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廣雅書院的歷史沿革

廣雅書院的歷史沿革

張之洞是晚清頗有影響的政府官員。他不僅成為近代洋務派的代表人物,而且是敢於改革中國傳統教育的著名學者。1869年在武昌創辦靜心書院。1873年,尊經書院在成都成立。1882年,淩德書院在太原創立。但是,這些書院的教育內容基本上不能反映傳統的對世界的研究。後來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與傳教士李提摩太接觸,開始了解西方事務和自然科學知識。1887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自籌資金,親自選址建院,正式成立廣雅書院。

廣雅學院南北向,庭院河環繞,占地面積654.38+0.2萬平方米。中軸線上有院門、長山樓、禮堂、無邪堂、皇冠樓。東齋和Xi齋設在兩側,供學生住宿;還有清家堂、嶺南寺、蓮花塔堂。

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廢除書院後,廣雅書院改為兩校。光緒二十九年,改為兩廣高等教育學校。

民國後改為省立第壹中學。

廣雅書院:梁定芬為第壹屆大四學生,其後有、廖廷祥、鄧、、丁仁昌等廣東著名學者。

課程分為經學、歷史、理學、文學四門。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和研究文章。原來的期限是3年,後來改成了9年。教學既吸收了傳統的方式,又具有新學的特點,對廣東教育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是當時全國著名的書院之壹。

廣雅書院的宗旨,張之洞在《請獻廣雅書院匾額》壹文中說:“我設書院.....上述者闡明聖道,強調名節,古為今用,明白時事,期望身用兼備,存為國家框架之材。第二種人也可以向墻低頭,他會被農村黨為難,他也不會改掉目中無人、親近利益的習氣,這足以洗刷他的身和俗。”廣雅書院的課程分為經學、歷史、自然、經濟、詞學。後來改為經、史、理、文,分四堂。儒家經典,以識義為文,不取瑣碎;史學,重在承上啟下,不走空洞的理論;理學,重實踐,不取修正;文學主要是知識性的,高雅的,不是奢侈的。它的毛巾經濟依附於歷史和地理。廣雅書院的考試有兩種:正式班和禁食班。每節晚自習課,在此期間,會先由石禮文四課收集,即仍會送到其分校所屬的書院審核,經審核無誤後,對學校進行排名,並在卷子左側填寫擬選名額數,無論數量多少,仍會由督導院收集並送到報告廳進行聯合閱評,對全校進行排名。至於齋戒班,計劃分冊,壹切按正式班辦理。還是那句話,院長會收集評論,全院的班級論文會排名公布。但這種考試的內容與老式考試明顯不同,但持續時間沒有區別。廣雅學院正式上課時間為三天,空腹上課沒有時間限制。每節課都分專業,每個專業壹節課,至少有兩個考試小時。光亞書院的這種考試方法也被梁啟超主持的湖南時事學堂所吸收。

廣雅書院雖有誌於創新,但創建之初,並未跳出傳統的經、史四大子集。直到浙江義烏的學者朱益昕成為廣雅書院的第二任院長,這種局面才得以改變。朱益昕(18461894)是阮元在浙江杭州創辦的菁菁社的學生。他深入研究傳統知識。他是晚清為數不多的既能學習傳統知識,又能接受西學的學者。65438年至0888年,朱益清受聘於張之洞,任廣雅書院院長。他強調讀史,認為“如果是多事之秋,經學不如史學重要”,“歷史越近,越實用”。還提出史學還應包括時事和經濟的研究,並提出“經濟之學分四部”同時,祝新也非常重視西學。他認為“治理西學,必須了解它的地形,試探它的政治習俗,從而知道它的民情,這是進行操縱和控制的資本。”戰爭的次要藝術。如果壹切都是上天做的,那就好了。“他給學生講強調學習,化學和光學,還有西醫、鐵路、農機。在他的《無知堂答問》壹書中,記載了他和學生們就單壹制研究討論的話題相當廣泛,對指導學生了解西學,培養時事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光亞書院是晚清洋務派創辦的眾多書院中最具影響力的壹所。

西關,人傑地靈,在漫長的滄桑中留下了無數文明的墨跡。20世紀初,它首先受到了歐洲雨和西風精神的洗禮。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西關教育日益繁榮。名校名師推波助瀾,學者如珠聚南海。

到了晚清,私塾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主流的教育地盤,與此同時,另壹個更為普遍的教育基地——擁有數百年歷史的書院也逐漸發展壯大。鴉片戰爭後,洋務派提出了“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自強”思想,興辦實業和學校,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1884年(光緒10年)中法戰爭期間,洋務派代表人物之壹的張之洞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除了在廣州興辦造船廠、兵工廠、織布廠、錢幣局等行業外,他還模仿江西白鹿洞書院、湖南嶽麓書院,選址城西源頭鄉,並請光緒帝允準創建廣雅書院。建於1887,竣工於1888。它於2008年6月開學。

廣雅書院的名字取自“廣人之大”和“雅人之正”。學生由兩廣各州縣嚴格選拔,各100人,全部住院。外出需要請假,學習不到位的將被開除,考核成績獎勵70名學生。由於嚴格的教育管理,培養了很多人才。教學既吸收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又具有新學的特點,對廣東教育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是當時全國著名的書院之壹。

廣雅書院規模相當大,占地7萬多平方米,如邊墻外的庭院河約1.2萬平方米。書院坐北朝南,中軸線建築有丘長(院長)樓、禮堂、無垠樓、冠樓(建於清代,1935由黃林書重修),為學生圖書館,收藏有許多珍本書籍。壹切都是書房,每個都有10個車道,每個都有10個房間***200個房間。東寨是廣東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西寨是廣西學生使用的地方。觀觀樓前有池塘,池塘附近有清家堂、嶺南寺、蓮花塔,供學生閑暇時參觀休息。西池旁還有“湖舟”樓,曾是康有為等人讀書的地方。1899(清光緒二十五年),率先附西學。1901年,清政府頒布“廢書院,設學堂,改良私塾”的詔令,廣雅書院改為兩大學堂,1903年改為兩廣高等教育學堂。辛亥革命後,臨時政府再次頒布法令:改學堂為學堂,繼續改良私塾。於是原“廣雅書院”更名為廣東省第壹中學,1935改為廣雅中學,實行“623”學科體系。廣雅中學的稱號壹直叫到了今天。抗戰時期,廣州淪陷,日偽軍駐紮於此。勝利後,廣雅中學恢復到21世紀初。

由於幾經戰亂滄桑,廣雅書院的大部分建築和文物已經消失。還有清代修建的山場樓、觀觀樓、百年石橋等。高3米、寬l.85米的清代石刻四件——張之洞《徐君說文解字序》、吳大成《鄭君六藝論》、李文田《齋藤優子白鹿洞書院學規》、王鳴鸞《程子四諺》;嵌墻高2.14 m、寬0.92 m的三幅清代石刻——《廣雅書院學規》、《兩廣總督張之洞請禦書折》、《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廣雅書院回憶》;張之洞畫像石刻高2m,寬1.09m,厚0.22m。這麽多大型清代石刻集中在廣州壹個學校,實屬罕見。學校歷史室還藏有刻有光亞記憶的磚瓦等清代文物。

  • 上一篇:在歐洲,有鞋帶的鞋子最早出現在幾個世紀前。
  • 下一篇:房子小還浪費可還行?墻面空間幾大用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