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轉自知乎~
二戰的非洲戰場主要集中在現在北非的摩洛哥,阿爾及爾,利比亞,突尼斯和埃及。從時間上簡單介紹壹下吧:
1、英意對峙時期(1940年6月-1941年1月)。1940年6月,德國入侵法國,墨索裏尼對英法宣戰,正式把意大利拖進了二戰。6月下旬,墨索裏尼命令在非洲的意大利殖民軍隊(主要在利比亞和意屬索馬裏)侵入肯尼亞,蘇丹和英屬索馬裏(為當時英國殖民地),想趁英國疲於應付德國的淩厲攻勢時,趁機撈壹把。由韋維爾中將指揮的驍勇的英聯邦軍隊(由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組成),其中主要為英軍第7裝甲師,在埃及西部痛擊羸弱的意大利軍隊,並且長驅直入利比亞,攻陷了利比亞西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托布魯克。在這壹階段的戰爭中,英軍損失不到2000人,斃傷俘虜意軍總數達到13萬人,這是英軍對陣軸心國取得的第壹次大勝。
2、軸心國全速推進時期(1941年2月-1942年7月)。1941年2月12日,埃爾文隆美爾元帥走馬上任,成為德軍“非洲軍團”總指揮,開始了“沙漠之狐”壹生中最驕傲的軍事表演。 ?首先是1941年4月中旬對托布魯克展開的攻勢-代號“英勇”,但是英軍的抵抗非常激烈。隆美爾為了保證“非洲軍團”的推進速度,壹面留下部隊圍困托布魯克,壹面命令裝甲師從南面繞過此城,繼續東進。在哈爾法牙關戰鬥中,意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打退了英國裝甲部隊多次的進攻,並在5月27日連同增援的德國軍隊壹道攻下了該關。此時距離1941年1月的戰線,”非洲軍團“已經向東推進了1600公裏。
接下來是英軍的反擊作戰,由韋維爾壹手策劃,代號”戰斧“。1941年6月15日,”戰斧“行動來開序幕。在這場戰役中,英軍落後的瑪蒂爾達III型重型坦克弱點暴露無遺,笨重的裝甲,緩慢的行進速度成了它的致命傷,在德軍的88MM高射炮打擊下像活靶子壹樣。由於,損失慘重,韋維爾被迫叫停了這次攻擊。與此同時,隆美爾命令第5輕裝甲師在夜間秘密集結於英軍南側,並在次日拂曉突然襲擊英軍的側翼。6月17日,德軍占領了西迪蘇萊曼,切斷了英軍的退路。18日,韋維爾被迫命令英軍撤退,戰役結束。雖然英軍傷亡不大,僅1000余人,但是在士氣上缺遭受重創。
1941年11月18日,英軍代號為”十字軍“的行動展開,旨在消滅北非戰場的全部德意軍隊。在得到東非軍團援助後,韋維爾的北非軍團實力大增。11月22日,隆美爾命令第15裝甲師繞道英軍第7裝甲師側翼,並在占據有利地形後向英軍發起突然襲擊。英軍損失慘重,再次被迫撤退。1942年1月17日,英軍在堅守托布魯克10個月後彈盡糧絕,不得已而投降。這次戰役英軍再次失利,但是德軍也因此損失了大量和坦克和士兵,更重要的是他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給英軍以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機。
從1942年1月到6月,德軍開始了全速的推薦,壹直打到了利埃邊界。1942年6月底,梅沙馬特魯戰役打響。結果英軍再壹次被打敗,狼狽撤退到埃及西部的阿拉曼防線。在那裏,壹場大戰即將到來。
3、英德相持時期(1942年7月-1942年10月) ?這壹階段的戰鬥主要圍繞阿拉曼防線打響,期間德軍多次向英軍發動攻擊,但是英軍憑借出色的火力和空中優勢,頂住了德軍進攻。在地中海上,”不沈的航母“馬耳他島在經過德意空軍長期的騷擾後屹立不倒,成為楔在德意後方的壹顆釘子(詳情可參見有關馬耳他島戰役的資料)。同時期,美國已經參戰,它為英國輸送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包括數百輛新型的M4-A1”謝爾曼“中型坦克。在地中海海戰中,英國皇家艦隊地中海分艦隊逐漸占據了優勢,並在美國航母的支援下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壹戰略意義不容小視,德軍因此在汽油,彈藥的運輸上完全被英軍壓制,每個月都有超過半數的德意補給船只被盟軍擊沈。而此時,英軍在北非的力量不斷增強,到了10月,英軍在北非的力量已達到20萬人,2000輛坦克。更重要的是,英軍更換了此前長期打敗仗的統帥韋維爾和奧欽萊克,伯納德蒙哥馬利走馬上任。
4、阿拉曼反擊戰時期(1942年10月底-11月初)1942年10月23日,英軍1000余門大炮齊鳴,拉開了阿拉曼戰役的序幕。兵強馬壯的英軍無論在兵力,裝備還是士氣上都處於壓倒性優勢。而反觀德軍,在近三個月未突破阿拉曼戰役後,初到北非時的那股銳氣已經喪失了。並且”非洲軍團“在長期得不到德意本土的補給後,士氣降到了低谷。此外,指揮官隆美爾因病回德國修養,此刻不在任。群龍無首,士氣低迷的德軍在攻擊之初顯得不堪壹擊,但是德軍畢竟是德軍,在憑借著工事,地形和地雷下,頑強的阻擊著英軍的進攻。 ?
英軍這邊雖然占盡天時地利,但是始終無法突破德軍的防線,並且幾天戰鬥下來,傷亡已逾萬人。蒙哥馬利決定改變計劃,把原來作為佯攻的南面開辟為新的戰場,把精銳的澳大利亞軍隊調到南線去攻擊戰鬥力較弱的意大利軍隊——這就是”增壓“計劃。這壹部署的調整使得德意聯軍陣線開始松動,並於11月2日開始後撤,阿拉曼戰役初戰告捷。阿拉曼戰役不僅是北非戰役的轉折點,更被丘吉爾看做是盟軍在二戰的轉折點,他曾說過”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戰無不敗,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戰無不勝“。
5、盟軍決勝時期(1942年11月-1943年5月)與英軍在阿拉曼展開反擊戰遙相呼應的是在西非展開的”火炬“行動,即盟軍(以美軍為主)在阿爾及爾展開的登陸作戰。盟軍在北非的登陸作戰和英軍從埃及展開的追逐戰形成東西對進之勢,目標在於將德意聯軍消滅在突尼斯。在阿拉曼戰役失利後,德意聯軍開始從埃及撤退,在隆美爾出色的指揮下,沒有形成潰退之勢,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在之後針對美軍的凱塞林山口之戰中,德軍大獲全勝,繳獲了大批美國的汽車和戰役物資,給了聯軍以喘息之機。但是失敗早已在所難免,1943年1月23日,英軍進入的黎波裏,意屬利比亞總督向英軍投降。1943年3月9日,隆美爾含淚告別了北非,踏上了飛往羅馬的飛機。5月13日,繼任“非洲軍團”的指揮官梅塞陸軍元帥向盟軍投降,同月,盟軍進入突尼斯。最後***計有25萬德意聯軍向盟軍投降,非洲戰役結束,北非戰場的軸心國實力徹底土崩瓦解。
原文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