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馬斯廣場
1541年,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在聖地亞哥建造了壹座城市,並立即下令在市中心建造壹個武器廣場。按照西班牙的慣例,在美國建立的城市的廣場需要平整空曠。起初,廣場上有壹個絞刑架,象征著皇家的法律權力。通常,廣場周圍的建築是教堂、皇家法庭、金庫、市政廳、監獄和達官貴人的住所。
在廣場建立的早期,裝載農產品的木制馬車停在中心,因此廣場也成為城市的主要貿易市場。殖民時期形成了壹些狹長的固定攤位,形成了今天廣場周邊的壹些小巷。
1860年,受當時歐洲潮流的影響,廣場開始園林化,中央開辟了壹條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樹木繁茂的步行道。
武器廣場最近壹次裝修是在1998-2000。翻新騰出了壹個沒有植被的空間,而另壹個角落則覆蓋著智利棕櫚和其他多葉樹木。每周四和周日上午,大教堂的彌撒結束後,市政府樂隊會在廣場的藤蔓腳手架下演奏音樂。
2.印度形象
武器廣場及其周邊建築已被智利政府宣布為“特色街區”。
目前,中央郵局位於廣場的北部和西部,中間的前皇家法庭現已成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智利歷史博物館,聖地亞哥市政府位於東部。在西部,從北到南,有大教堂,神聖的藝術博物館和大主教的宮殿。
除了西班牙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受保護文物之外,廣場周圍還有兩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雕塑:廣場東面的馬背上的青銅雕塑和西北角的印第安人頭像雕塑。雕像是征服者瓦爾迪維亞騎馬的雕像,坐騎沒有韁繩。馬不是拉丁美洲的本土動物。西班牙殖民者將它們帶到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將馬視為聖物。首都中心廣場的征服者瓦爾迪維亞騎著壹匹沒有韁繩的馬雕塑,引起了印度人的不滿,多年來引發了多次印度人的示威和抗議。市政府為了釋疑,在廣場的對角線方向塑造了印度石雕的頭像,模糊的眼形意味著追溯和懷念印度歷史文化。
3.聖地亞哥大教堂
始建於1748,原教堂無鐘樓。1780年,當時的主教向西班牙王室推薦羅馬建築師華金·托斯卡(Joaquin Toesca)修復大教堂和小教堂的立面,教堂為新古典主義風格。這兩座鐘樓是在他死後壹年的1800年底完成的。教堂內有三條拱形走廊,每條都有90多米長。智利歷任大主教的遺體都保存在大教堂裏。
4.中央郵局
它最初是作為聖地亞哥的第壹個住所建造的,也就是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的私人住所。殖民時期是歷任總督的官邸,從智利獨立1810年到1846年都是總統官邸。1846後,政府辦公室和總統官邸遷至拉莫內達宮,即現在的總統府。此後不久,這棟建築著火了,但幾堵墻幸免於難,仍然屹立不倒。1882由建築師裏卡多·布朗(Ricardo Brown)改建為新古典主義建築,是中央郵局大樓的前身。1908年,為了迎接智利獨立百年慶典,建築師拉蒙·費赫曼為中央郵局增加了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第三層和壹個穹頂。
5.國家歷史博物館
前皇家法庭和國庫所在地建於殖民時期末期,1804-1807。它的建築師Juan Goycolea是大教堂的建築師Toesca的學生,所以建築也延續了他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雖然經歷了多次修繕,但這座建築的外觀壹直保持原樣。然而,這座建築最初的功能只維持了兩年。智利獨立後,在1846之前成為壹些政府部門的辦公場所(總統官邸從中央郵局遷至拉莫內達宮)。1981年修復。1982成為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了前哥倫布時期到20世紀的7萬多件文物。
6.聖地亞哥市政府
該建築最初是聖地亞哥建設期間的市政廳和監獄。18世紀下半葉改造成新古典主義風格,1891年毀於大火。1892至1895原址改建。此後,這裏首次成為聖地亞哥市政府所在地。
目前聖地亞哥市政府的主要機構都在大樓辦公,中央大廳經常舉辦展覽等活動,對外開放,市民可以參觀。
7.聖克裏斯托瓦爾山(聖母山)
聖地亞哥的最高點,位於城市的東北部,是安第斯山脈的壹個小分支的盡頭。在殖民時期,它被命名為“聖克裏斯托瓦爾”(Saint cristobal)——旅行者的守護神,意思是這座山可以指引去聖地亞哥的人順利到達目的地。
聖克裏斯托瓦爾山占地712公頃,海拔880米,比市中心的武器廣場還高323米。山上有許多景點,如聖母像、動物園、遊泳池、餐館、文化之家等。可以乘坐空中纜車、軌道電梯,也可以沿著1921開通的高速公路驅車登頂。1908年,聖母像豎立在山頂上。聖母瑪利亞雕像,鑄造於法國,高14米,重36噸。它是聖地亞哥的主要標誌。
聖克裏斯托瓦爾山植被豐富,濃蔭密布,又稱城市公園,是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逢年過節,人們三五成群聚在樹下、小溪邊練習瑜伽、太極拳、健身操,或舉家出遊,圍坐草坪野餐,可謂其樂融融,無憂無慮。山上還有很多觀景臺,可以將聖地亞哥盡收眼底,尤其是冬天的黃昏,遠處的晚霞、雪山和繁華的城市燈光交相輝映,別有壹番滋味。
8.復活節島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在智利境內,距離南美3700公裏的海域,有壹個面積約118平方公裏的神秘島。這個島就是“復活節島”。
復活島是由三座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島,全島仍被火山熔巖和火山灰覆蓋。目前,復活節島已被列為世界遺產。
還有壹個關於“復活節島”名字由來的故事。該島的名字源於壹位歐洲探險家,也正是在那時,“復活島”這個名字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中。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可布·羅赫芬恰好在復活節路過這個島,於是他把它命名為“復活節島”,所以有人稱它為“復活節島”。當地居民稱該島為“赫比亞”,意為“世界的肚臍”;或“拉帕努伊”,意為“石像之鄉”。
關於復活節島有很多爭議。島嶼的形成,當地文明史,復活節島的石像都是熱門話題。在島民們的神話傳說中,多次提到,過去復活節島很大,後來大部分陸地沈入水中,才剩下現在這麽大。然而,根據科學研究,復活節島不是在下沈,而是在上升。所以復活節島的形成仍然是個謎。
關於島上的文明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關於島上文明衰落的壹種說法是,當地人認為是不斷制造摩埃(復活島的石像),因為需要依靠大量的木材來移動巨大的石像,所以樹木被完全砍伐,生態系統被徹底破壞,食物逐漸短缺,缺乏木材來造船和離開島嶼,所以被困在島上的拉帕努人甚至自相殘殺來吃人肉。
復活節島最無法回避的神秘自然要屬眾多巨型石像。目前復活島上共有150多尊石像。據說島上在文明的全盛時期有800多座石像。雖然有關於石像的文字記載,但目前沒有人能解讀其含義。石像的處理是壹個謎。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如何處理這麽大數量和重量的石像還是未知數,再怎麽說也只是推測。甚至有人說外星飛船處理過石像。更令人不解的是,島上的居民對這些石像沒有任何歷史記憶,石像的樣子也不像當地居民。
島上眾多石像中,有的豎立,有的倒下。有人說,倒下的東西還沒豎起來,明顯是被迫停工半途而廢造成的;還有人說,石像最初是豎立起來的,因為當地的拉帕努彜族人因為家園被毀,同胞相殘,把強烈的不滿發泄在石像上,有的被推倒了。然而,真相是什麽,恐怕誰也不知道。
這麽小的壹個島,卻有這麽多的謎團。對於喜歡探索奧秘的人來說,復活島絕對是壹個理想的去處。
智利聖地亞哥景點介紹:
景區評分:★★★
景點介紹:智利是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城市。城鎮人口557萬(1993),占全國總人口的36%。工業生產占全國的50%,包括冶金、電力、機械、醫藥、水泥、化工、紡織、制革、造紙和食品工業。附近有壹個特尼恩特銅礦。該市是智利南北經濟活動的交通樞紐,擁有智利最大的國際機場阿圖羅?美利奴羊?貝尼特斯機場,有通往瓦爾帕萊索的電氣化鐵路,也有連接各地的普通鐵路和高速公路。金融機構有1證券交易所,20家大銀行,多家保險公司。文化和教育設施包括智利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和聖地亞哥大學等幾十所學院和大學。有南美洲最大的情報4國家圖書館,定期舉辦國際書展,還有歷史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廣播電視臺等。該市位於沿海山脈和安第斯山脈之間的河谷平原,屬地中海氣候。夏季(6月10至次年3月)溫和幹燥,6月1日平均氣溫20℃。冬季(4-9月)寒冷潮濕,7月平均氣溫7.7℃,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建築風格獨特,街道縱橫交錯。這裏不僅有殖民地總督辦公室、教堂、造幣廠等古建築,還有美麗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城市裏隨處可見銅的光輝。在廣場和街道上隨時可以看到歷代名人的雕像和重要歷史時期的雕塑。建築物上鑲嵌著銅裝飾品,商店櫥窗裏陳列著閃閃發光的銅器皿和手工藝品。武器廣場和憲法廣場是城市的心臟,附近有繁華的商業區,保存著大量古代文物和藝術品的大小教堂,議會大廈、總統府等建築金碧輝煌,“紅屋”是舉行官方活動的地方,憲法廣場是舉行群眾機會的地方。城市東端的聖露西亞山景區被稱為“城中綠島”,成為聖地亞哥的標誌。城市東北部的聖克裏斯托瓦山是首都公園。山頂上矗立著壹座大理石雕刻的聖母瑪利亞雕像。該山因仙而得名,故又稱“聖母山”。離城東不遠是壹個世界聞名的滑雪場。聖地亞哥周圍的地區是智利的主要旅遊區。
聖地亞哥的酒店(價格適中,口碑不錯):
1、埃爾高爾夫董事套房酒店
Carmencita 45 |智利聖地亞哥拉斯康德斯
2、南方子午線
火車站Beatriz 256 |智利聖地亞哥普羅維登西亞
3、聖地亞哥麗笙廣場酒店
維塔庫拉大道2610 |智利聖地亞哥拉斯孔代斯,郵編6760197
4、奧利酒店
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大道027 |智利聖地亞哥普羅維登西亞
聖地亞哥福朋喜來登酒店
智利聖地亞哥聖馬格達萊納111,郵編99999
建議妳去當地吃晚飯。妳可以在酒店提供的當地旅遊指南中找到許多餐館。去年去希臘的時候,都是自己找的。時間安排的話,壹般體力消耗比較大的人會放在最後兩天。前兩天,他們會集中購物市中心所有可以參觀的東西,最後兩天,他們會去聖母院和復活節島。當然,妳可以在到達當地後進行調整。
希望回答和信息對妳有幫助。
/拉丁美洲/智利/聖地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