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感缺失回歸生活思考目的價值取向
五壹節,公交車上。
學生1:“我們這次布置的作文是——讓我感動的人或事”。
學生2:“真的啊?!什麽叫‘感動’?怎麽感動?!我從來沒被感動過!”
這是壹段真實的對話。聽罷,不禁心裏壹寒,如此缺失感性的話語與思想,令人見出壹個個蒼白而又虛偽庸俗的生命。在倡導勇於創新,倡導生命脫俗的今天,我們的作文教學,不能再塑造浮華俗氣的生命了。那麽究竟怎樣做才能讓學生的作文"情真意切"呢?
首先,要投入生活。新課程主張培養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新題材、獲得新體驗、求得新感悟、形成新構思。例如,我曾經讓學生寫壹篇題為《架起心靈的橋梁》的文章。大部分學生都寫了與父母之間架起心靈的橋梁。但實際情況是在很多家庭家長的權威性與孩子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形成了對立局面。所以很多學生在文章中寫了與父母之間建起了心靈的橋梁,卻讓老師讀文章時讀到的是壹些“套話”,“空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脫離生活的真實感受來作文。而有壹位學生則是從沖突寫起的。由於有了沖突“兩人目光不期而遇的尷尬”“各自躲閃的目光就不自覺地移向別處”,而當自己“鼓起最大的勇氣,小心翼翼叫了壹聲“媽媽”時,媽媽“卻楞了壹會兒繼續吃她的飯”自己不能理解,“為什麽?為什麽明明就望穿秋水的盼望這壹天到來,真正來了卻又不接受。為什麽妳心裏明明就很激動卻又裝作冷若冰霜,是為了懲罰我嗎?”,最後“我們就像壹對隔水相望的人,妳曾想到這邊來,我也曾想到那邊去,卻誰也過不去。我希望走進妳心裏,妳也希望長駐我心中,缺的只是壹座橋,壹座用理解與寬容架起的心靈之橋。”從這些語句中,我看到了壹個學生的家庭生活,也看到了屬於“孩子”的心靈。
其次,要留出思考。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 但是應試教育,卻讓孩子們整天行走於教室和家庭之間,他們早就不關註每天有哪些變化,更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詢問壹下心靈的得與失,這種情況下,學生怎麽去感知生活,又怎能看到充滿感情的文章?壹次,在欣賞了池莉的《收藏幸福》後,我讓學生寫寫自己收藏的“幸福”。很多學生無從下筆。那天我讓他們留給自己半小時思考他們收藏的真正的幸福在哪裏。第二天,學生呈現了“幸福”在我面前:
學生:我覺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晚上刷牙洗臉的時候,尤其是洗臉的時候,看著水緩緩地從指間流過,自己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做,忘記了白天老師的訓導,躲開了父母的叮囑,那麽自由,那麽愜意,那麽無拘無束。
在這裏,我看到了學生對生活感知的成果,他們思考自己的生活,並會從思考中發現自己的得與失。在緊張生活中的偶而偷閑讓人感覺到了所謂的“幸福”。作文是生活中感悟的再現,沒有對生活的反思,怎麽可能會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再次,要端正目的。寫作目的是中學生作文的動力源泉。長期以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把寫作當成是應對考試和升學的重要手段。在這種情況下,還奢談什麽“真情實感”?沒有感情的作文實踐,是不能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的引發學生的情感,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情感,讓情感成為學生作文寫作的催化劑。我們來看看有關楊振寧的例子,楊振寧從美國回到清華大學,水均益采訪時,問他為什麽妳要回要清華園。他說:“這裏每壹棵老樹,我小時候都爬過。”這就是感性的語言,其於清華園獨特而熾熱的情感躍然而出,令人難忘。
張揚感性的語言,才能予人生動與獨特的清新審美,予人心智之開啟,情感之震撼。如此,文章也就蘊蓄豐富的審美價值。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端正學生的寫作目的,以便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作文。
最後,要引導取向。我們倡導學生要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作文中卻也透露出學生價值觀的偏差。例如,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為何要體諒別人的辛勞?為什麽沒人體諒我?”……這樣匪夷所思的字句。《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註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敢於並善於堅持正確的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要自覺、積極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為胸懷理想、充滿激情的人。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壹些名家名作,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取向。例如,我帶領學生壹起欣賞劉心武的《偷父》,閱讀文章的前面部分,大家嘻嘻哈哈,覺得很有趣味,等讀到那個小偷如此平淡地講述著父親的故事,講述著父親給自己吃桃酥,講述著父親的死亡,講述著他從窗外看到那副油畫竟然脫口而出“爸”,我喉嚨哽咽住,學生也靜默著,所有人都沈浸在文章中。欣賞過文章後,很多學生寫出了他們閱讀後的感受:這是出生在壹個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但貧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平,他的父親四處打工,卻很難拿到工錢,在非法的小煤窯為礦主挖“金子”,喪命於井下,卻壹份賠償沒有,流落在外的他被壹個盜竊團夥控制著,這壹切在我們看來象“天方夜談”,但這壹切又都是事實。“和諧”社會是我們的願望,要真正實現“和諧”需要我們這壹代人的努力。
通過這樣的閱讀欣賞,學生感知幸福才能珍惜幸福,也才能漸漸明白怎樣去創造幸福。
結語:作文壹定要做到用真摯的情感去打動別人 。唯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別人。我們要讓學生回到生活中,做壹個有思想的真實的人,這樣才能做到在作文中欲抒之情,是體現了正確的價值觀的發自內心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