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種簡約到極致的色彩,所以壹動筆,便想到了“計白當黑”這四個字。
- “計白當黑”的說法,不常見。但畫家們對這四個字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畫家從來沒有把白色當作“無”,而是視其為最有表現力的顏色之壹。畫家在畫面上大量留白,這些空白處雖不著墨,卻是整個畫面的壹部分,空白的地方與有顏色的地方相互映襯,形象就更加鮮明了。留白是為了映襯,“用簡”是為了“馭繁”,“計白當黑”的微妙之處,就在這裏。
唐三彩的內涵十分豐富,從淵源到流變,可以寫成壹部大書,但花開千朵,咱只表壹枝,讓我們在簡約的白色光影裏,先來了解壹下唐三彩的歷史吧。
壹
唐三彩誕生於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統治時期,也有人說唐三彩早在南北朝時已經萌芽了。其實要考證壹個事物的來源,能在時間上追溯很遠,但這些考證,有時候真的是既繁瑣又牽強,弄來弄去的,反而把唐三彩真正成型的年代弄混了。所以,既然是“唐三彩”,就是唐代生產的,記住這壹點便是了。
- 唐三彩中的白色,似乎給人的印象不深,人們記住的是綠色和黃色。洛陽人只要走到七裏河中州橋橋頭,溜達幾步就到了澗東路,就看到了壹溜商店,就看到了三彩馬。三彩馬的顏色,綠色和黃色占的比例大,白色少壹些,似乎只能在馬嘴和馬鬃上見到壹點兒,要不就是馬底座的背面。
- 白色,在所有的色彩中最為特別,對於人的眼睛來說,白色是不設防的自由空間,人們的想象可以在白色中充分展開,所以白色是想象者的平臺,看似無,卻是有,白色裏存在著辯證法。
按照慣常的說法,唐三彩取材於白煉土,但我跑到唐三彩作坊裏壹看,所用的土全是灰白色的。作坊裏的工人說,這種土叫高嶺土,在河南省,只有鞏義、濟源和我市的宜陽等地有。鞏義的唐三彩窯址在站街鎮的黃冶村,那裏離詩聖杜甫的故裏南窯灣村不遠,屬於丘陵淺山地帶,地表是壹層厚厚的黃土,已經幹涸的黃冶河蜿蜒北上,通向黃河,這裏蘊藏著豐富的高嶺土。
說是土,其實跟石頭差不多,摸起來很硬,但這種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吸水性能好,黏結起來十分牢固,晾幹後又不會開裂,素胎燒成後更結實。就是這種土,被人們賦予了韌性和靈性,被制成了唐三彩,書寫了唐三彩從無到有的全部歷史。
二
唐三彩之稱謂,在唐代的文獻中尋不到。就是唐三彩“本人”,也是深藏地下1000多年,到了近代才被人發現。
發現唐三彩純屬偶然。清光緒三十壹年?公元1905年?,為改善東西交通條件,清政府開始修築隴海鐵路,途經洛陽和邙山。
邙山橫臥黃河之南、洛陽城北,是漢唐以來著名的墓葬區,老早就有“生居蘇杭,死葬北邙”的民諺。歷朝歷代,古墓重疊,這裏“幾無臥牛之地”,所以修鐵路的時候,難免挖掘出大量古墓。在唐墓中,人們發現了數量可觀的各種隨葬物品,唐三彩也在其中。
當時的民工看到這些從古墓裏出土的唐三彩,覺得這不過是陪葬品而已,陰森森的,留著覺得晦氣,遂將其砸碎,拋灑在工地上,但古玩商懂得這是寶貝,就將這些出土的三彩陶器運往北京。
這些東西到了北京後,立即引起金石學家王國維、羅振玉的重視,壹時間洛陽唐三彩蜚聲海外,外國商人紛至沓來,重金購買。唐三彩因此成為盛唐的象征,位列中華藝術瑰寶。
專家學者研究後發現,唐三彩與唐文化密切相關,首先是它的出現與厚葬有關。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國力雄厚,經濟發達,統治階級生前極盡奢華,也影響了當時的喪葬習俗。
古人篤信靈魂不滅,而講究禮儀孝道又促成厚葬之風。厚葬,成為生者寄托哀思的主要手段。唐朝中央政府設“門下省”,下轄的“甄官署”專門負責皇親國戚陵墓所需的明器。明器就是冥器,是供人死後“享用”的。由於當時的人都相信靈魂不滅,所以大家都“事死事,如生事”,讓死者把其生前擁有的財富帶到陰間繼續“享用”。這些陪葬品,大到馬匹車輛,小到盆盆罐罐,都壹股腦兒地弄到墓裏去了。人們為了顯示墓葬的規格和品位,紛紛購置明器,互相攀比、炫耀,極大地刺激了唐三彩的生產。
皇室也鼓勵厚葬。唐典明文規定,不同等級的官吏,死後可領取大小不等的三彩陶器陪葬。這就為唐三彩的生產開了綠燈,三彩作坊成為優先發展的“企業”,唐三彩的“成長”和壯大,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三
唐三彩器物包羅萬象,大致可分為器皿類、俑像類和動物類。
器皿的種類很多,有水器、酒器、飲食器、文具以及建築模型等,樣式新穎,色彩絢麗。人物主要有婦女、文官、武士、伎樂俑、牽馬俑、胡俑、天王等,大體是根據死者生前的社會地位,刻畫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貴婦往往面部胖潤,肌肉豐滿,梳著各式發髻,著彩服。文官彬彬有禮,武士勇猛英俊,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彪悍。動物類有鳥、獅、駱駝、馬、牛等。其中以馬的塑造手法最為出色,有的揚蹄飛奔,有的徘徊佇立,有的引頸嘶鳴,有的俯首舔足,形態生動逼真。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唐三彩陶器的窯場多分布於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有河南鞏義、陜西銅川、河北臨城。除此之外,四川邛崍也有所見。唐三彩的品種很多,有靜物器具、立體塑像、明器和生活用具,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稱得上是最貼近生活的手工藝品。在唐代,幾乎沒有任何壹種手工藝品在種類上能超過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工藝非常高超,它用高嶺土作胎料,經過提煉,精選出顆粒細、雜質少的材料。洛陽和鞏義出土的唐三彩,胎土潔白,胎質堅硬,某些產品底部還有支釘的痕跡;西安出土的唐三彩,胎土白中閃紅,胎質相對較軟,有的用指甲壹劃可顯出痕跡;而揚州地區出土的三彩陶器,有白色、淡紅、淡黃等幾種顏色。燒制唐三彩的溫度較瓷器略低,在800°C~1000°C,其中三彩俑的燒制溫度為900°C左右,三彩器皿的燒制溫度在1000°C左右。
初唐時期,唐三彩制作的工藝較為簡單,品種也較少,多在掛釉後加以彩畫。盛唐時期,是唐三彩制作的極盛時期,品種豐富,制作精美,產量很大。唐天寶以後唐三彩的產量逐漸減少。“安史之亂”之後,唐三彩的制作逐漸衰落。宋代初年,唐三彩已經很少生產了,鞏縣(今鞏義)的黃冶窯也突然停燒了,但在黃冶河兩岸還有小作坊繼續燒造瓷器。後來,考古專家在鞏義黃冶唐三彩窯址的第二燒造區東北部,清理出8座唐代窯爐,其中有5座窯爐保存相當完整。鞏縣離洛陽不遠,歷史上多次劃歸洛陽管轄,實際上屬於洛陽地域。改革開放以後,唐三彩首先在孟津縣恢復生產,孟津的民間藝人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改進了原料配方,提高了燒制溫度,使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暢銷國內外。
“唐”是壹個世界性的符號。唐代生產的唐三彩以其簡約的造型和亮麗的色彩,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在唐代,唐三彩已經走出國門,與世界緊密地聯系起來。那壹只只彩色的駱駝,有雙峰的,也有單峰的;牽引駱駝的胡俑,高鼻深目,分別來自西域和更遙遠的異國。這些駱駝和胡俑,傳達了絲綢之路上商業往來的重要信息。
佛教藝術對唐三彩的影響也很大。唐三彩中的天王力士俑,與龍門石窟的同類造像十分相似,凡是天王力士俑,都是身材高大、金剛怒目,不是揮舞著拳頭就是單腳踩著壹個魔鬼。古人塑造出如此駭人的形象,並將其放進墓中,本來是用來鎮墓驅邪的,熟料無意中折射出了佛教藝術對唐三彩的影響。
- 唐三彩是唐朝與世界接軌的壹個見證,它廣泛地吸收了外來文化,同時又以輻射的姿態影響著世界文化。凡是沿著絲綢之路傳入大唐的各種工藝技術、奇珍異物、寶相花紋,都成為當時唐三彩再次表現和刻畫的對象。
- 當時的大詩人杜甫,曾寫過“羌女輕烽燧,胡兒制駱駝”、“東來囊駝滿舊都”等詩句,足見當時西域商人紛至沓來的景象是多麽熱鬧。源於生活的藝術品唐三彩,最直接地反映了當時的景象。當然,閱人無數的杜甫,肯定欣賞過許許多多唐三彩,想必當他面對這些彩虹般的藝術品時,心情也會愉悅和激動。
但唐三彩也有衰敗的時候,轉折點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唐王朝壹個可怕的夢魘,全國死了那麽多人,卻再也無力厚葬,唐三彩制造業隨之蕭條,這種釉陶作為壹個多彩的夢,漸漸被稀釋成壹杯殘酒。
如今洛陽人見到的唐三彩,多是仿制品,而且多為彩馬和彩駝,但妳只要走進洛陽博物館,就會看到真正的唐代生產的唐三彩,在那裏,這種文物多得很。若是三彩馬,必是馬首微垂,神態安詳,初看好像是完全放松的狀態,但如果仔細觀察妳會發現,馬的四只蹄子已經開始躁動,肥壯的身軀蘊藏著磅礴的力量;馬的眼睛雖然看著地面,但分明有著廣闊的視野,它是看到了戰場還是看到了漫漫旅途?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那三彩駝比馬的個子大得多,卻沒有馬的色彩艷麗,好像還殘存著絲綢之路上的風沙征塵。駝峰上,平展展地置壹平臺,馱著沈重的貨物,載著歌手樂手,這些伎俑或吹羌笛,或彈琵琶,似乎有了這個“移動的歌舞團”,漫漫的通商之旅也不寂寞了。唐三彩就這樣壹路走來,壹路揮灑奇彩,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