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恩元(1917-1989))山西文水縣人。1938年成恩元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師從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者裴文中學習考古學。太平洋戰爭爆發,燕京大學被迫關閉,成恩元離開學校。1942年,燕京大學在成都復校,成恩元再度入校學習。1943年成恩元在成都燕京大學畢業後,考入了燕京研究院考古部讀研究生,師從著名考古學家鄭德坤。1947年成恩元調入華西協合博物館任助理研究員,同年四川邛崍因洪水沖出了不少唐代石刻佛像,成恩元被派去發掘,經過多次的采集和發掘,成恩元獲得了壹尊近2米高的斷臂菩薩立像,被考古界譽為“中國維納斯”。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恩元隨華大博物館調到四川大學,1945年曾任博物館代理館長。以後歷任川大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及博物館顧問。1989年11月4日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72歲。
成恩元是著名的考古學家,著名文物收藏家、錢幣學家和集郵家。出生在文水縣城關鎮南關村。曾任四川大學歷史家教授、四川省錢中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博物館顧問等職。
中文名:成恩元
國籍:中國
出生地:文水縣城關鎮南關村
出生日期:1917
逝世日期:1989
職業:考古學家,收藏家、錢幣學家
畢業院校: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
主要成就:被考古界譽為“中國維納斯”
撰寫與翻譯了大量論文與專著
代表作品:《敦煌寫本》《經箋證》
生平經歷
成恩元師從裴文中。1917年出生在山西文水縣。他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支撐起貧寒的家庭,把他撫養大。在親友的資助下,自幼聰慧好學的成恩元讀完了小學和初中,1934年考入山西銘賢中學。讀高二時,他在《銘賢學報》上發表的論文《清代康雍乾三朝文字獄考》,充分顯示出他的文史功底。
1938年,成恩元考入了燕京大學新聞系,第二年轉入了歷史系。1940年秋,中國考古學界權威、周口店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者裴文中從法國留學歸來,任教於燕京大學,開設史前考古課程。第壹次上課時,慕名前去聽課的師生擠滿了教室,盡管他們中很多人都不是學歷史的,但都想壹睹這位北京猿人發現者的風采。此後,來聽課的師生很快地減少了,到最後只剩下了成恩元和賈蘭坡兩位學生。而只有成恩元是燕大正式選修了這門課程的學生,賈蘭坡當時是旁聽生。這兩位學生專心致誌,壹直堅持修完了裴文中的課。
裴文中到燕大後,即著手籌建壹所我國博物館中最早的專業性博物館——燕京大學史前陳列館。開學壹個多月後,成恩元作為助手就跟著裴文中開展史前陳列館的具體籌建工作,當時全館員工只有主任裴文中、秘書成恩元和工友老王3人。成恩元那時還是學生,做秘書是壹份特殊的兼職工作,每月有40元的薪水,這對壹位貧寒學生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幫助。經過近兩個月的籌備,1940年l2月4日,史前陳列館正式開館了。由於工作人員太少,從開館之日起,成恩元就兼職當解說員。但好景不長,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並封閉燕大,成恩元離開了學校,後到成都復學,與裴文中就此分開了,而他想做裴老師研究生的願望也沒法實現。
成就“中國維納斯”
1945年初,成恩元得知生活在淪陷區山西老家的母親和哥哥陷入絕境,因疾病、饑餓相繼在8天內離開了人世。家破人亡,只剩下他壹個人了!成恩元悲痛欲絕,寫下“仇必報,必報仇,為了家、國、民族!”他毅然放棄已讀了兩年的研究生學業,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日青年遠征軍,決心上戰場殺日寇。抗戰勝利後,成恩元復員,再度從事自己鐘愛的考古學。
1947年,華西協合大學歷史博物館鄭德坤館長應邀到英國皇家博物院講學,他特意邀請成恩元來華大博物館主持考古工作,以保持該館的業務水平和發展。同年6月,四川邛崍西河洪水暴漲,河岸土層因洪水沖擊垮塌,沖出來不少佛教石刻殘件。不久,壹些出土的佛經石刻拓片流傳到了成都,引起了華大博物館的註意,時任博物館館長的美籍人士葛維漢(DavidCrockettGraham)派成恩元去發掘。那時號稱古來華西第壹館的博物館也就只有七八個人,博物館人手不足,考慮到成恩元是學考古專業的,於是僅讓他只身壹人去邛崍作試掘和采集工作。
成恩元在邛崍西河河邊地帶進行了專業性的發掘,讓他驚喜的是,河邊、河床上散落了不少石刻殘件。他把發掘到的每壹件出土石刻殘件用草繩捆紮好,然後雇黃包車拉回博物館。洪水沖出的石刻佛像等文物又多又重,每次發掘清理出的文物都需要及時運回博物館。到第二年的2月份,他去了4次。為了發掘邛崍西河文物,那年的除夕,成恩元沒有回家團年。後來等到他回來時,他給家裏只順便帶了壹捆柴火,但是他卻給博物館帶回了170多件碑碣、經幢、佛像、石刻等殘件。
成恩元發掘、采集回來的石刻佛像雕刻十分精美,特別是那尊高1.98米的斷臂觀音佛像,發現時已斷成三截,且散落在壹裏遠的河床上。觀音佛像經修復後重新站立起來,可是兩只手臂已經不翼而飛。這尊重見天日的石刻觀音佛像之美妙,堪與維納斯媲美,令所見者贊不絕口。1954年,郭沫若院長來博物館參觀時,即譽之為“中國維納斯”!又因其無雙手臂被人稱之為“斷臂維納斯”。這尊佛像較常人稍高,面容端莊,服飾華麗,體態豐滿,寶冠、發髻、瓔珞、肌膚刻工細膩入微,衣紋貼體,質感極強,不愧被譽為“中國維納斯”。這也是今天四川大學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壹向對學術嚴謹的成恩元,沒有放棄對寺廟名稱的考證工作。1948年10月,他第5次赴邛崍進行采掘工作。老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在現場找到了壹小塊能證明寺廟名稱的佛經殘石,在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刻寫著“龍興寺”。當時成恩元高興得很久都說不出話來,壹直看著手裏的佛經殘片。至此,這批出土的文物正式命名為四川邛崍唐代龍興寺石刻,為以後的發掘奠定了基礎。
收藏界的壹段佳話
學歷史的成恩元非常喜歡收藏,他喜歡收藏不是為利,而主要是為了收藏歷史,給後人留下能見證歷史的資料。在華西壩讀書時,成恩元認識了喜歡收藏錢幣和票證的華西協合大學畢業生夏祥烈。夏祥烈的曾祖父在清末1907年花費千兩紋銀購買了20股川漢鐵路股票,百年來這些股票只分了壹次紅。隨後,由於清政府的賣國行徑引發了著名的保路運動,成為推翻清朝統治的辛亥革命爆發的導火線。到民國時期,川漢鐵路股票就成了廢紙,可這些股票是保路運動的見證物。成恩元對這些清代川漢鐵路股票很感興趣,於是夏祥烈送了好友成恩元壹張川漢鐵路股票。然而令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文革”以後,夏祥烈家的20張川漢鐵路股票就只剩下壹張孤票了。這張孤票就是夏祥烈送給成恩元的那壹張。原來“文革”期間,夏祥烈家被抄了,19張股票在劫難逃。而成恩元也被造反派抄家,他的很多藏品也被抄走。成恩元冒著極大的危險把他手裏那張股票藏在舊書廢報紙中,才僥幸逃過這壹劫。讓收藏界傳為佳話的是,成恩元在1989年去世前,囑咐家屬將這張經他冒險保存下來的股票完璧歸趙交還給夏祥烈,留作紀念。
新中國成立後,成恩元仍然留在華西博物館,從事考古和教學工作。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他隨華大博物館壹起調到了四川大學。1954年成恩元任川大博物館代理館長時,川大博物館即將被撤銷,其全部藏品正面臨被多家機構和學術研究機構調走的危難之際,成恩元在會上據理力爭,保全了川大博物館及其藏品,也使創建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能夠繼續延續下去。今天,四川大學博物館能夠立於全國各大學博物館之首,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成恩元功不可沒。
自勉詩
壹別京華四十秋,夢魂時繞燕園遊。
未名湖畔評頑石,山寶山前說古丘。
兩度仙緣隨霧去,壹江春水向東流。
若非片語驚魑魅,猶自牛棚對月愁。
其他相關
成恩元先生是山西文水人,先後任教於華西協和大學和四川大學歷史系。1937年考入燕京大學歷史系,師從裴文中先生,專攻考古。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封閉了燕京大學,成恩元穿越封鎖線南下,在成都燕京大學復學,後考取燕京大學研究院。1944年11月,日寇攻下貴州獨山,大後方震動。生活在日戰區文水老家的母親和哥哥陷入絕境,在八天內相繼病餓而死。成恩元悲痛欲絕,自書“仇必報,必報仇,為了家、國、民族!”還寫有:“壹九四五年十壹月廿壹日,接獲母親胞兄逝世的消息,昨日上午已報名從軍”,“血債未報誓不還,抗戰勝利之日歲再取紙以告慰死者!”遂佩黑紗,棄筆從戎,投身“十萬青年十萬軍”,參加了青年軍抗日殺敵報仇雪恨。後駐四川瀘縣。
1947年入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工作。1954年曾任博物館代理館長。
1955年以後,歷任川大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物館顧問,四川省錢幣學會副會長。除教授'舊石器與漢唐考古'外,對巖墓、石窟藝術、陶瓷、古錢幣、書畫、棋藝等均有較深的研究,先後撰寫與翻譯了大量論文與專著,包括《邛崍龍興寺佛教石刻發掘報告》(英文稿),《邛窯五十年》,《琉璃廠窯址》(譯文),《川苗剌繡與銅鼓考》、《川陜省蘇維埃時期的銀幣》、《宋、元、明象棋古譜源流考》、《中國圍棋》等。
成恩元先生自從1947年入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就與博物館結下了終生之緣。四十二年來,他為川四川大學博物館耗盡心血,在博物館建設以及藏品的搜集、鑒定、研究、展覽和宣傳各個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先後搜集、選購、鑒定了上萬件字畫、拓片、石刻、錢幣、印章、工藝美術品和民族文物等藏品;1948年,他主持發掘、采集了館藏至為珍貴的二百余件唐代龍興寺石刻,開辟了石刻陳列室;他參與設計和布置了博物館早期通史、石刻、書畫、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五大陳列;1952年前後,曾發掘、搜集到明清幹屍六具,欲建立“中國木乃伊陳列研究室”,實開國內古代幹屍研究之先,惜後來毀於政治運動中。
數十年中,成恩元先生接待了大量的中外來賓、學者和政要,包括郭沫若、李政道等,以他廣博的學識,深刻的見解和嫻熟的中、英文解說、答疑,為博物館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尤需指出的是:在1954年川大博物館面臨被五家單位、博物院等徹底分解,運走藏品的危機之際,成先生幾次在會議上據理力爭,力求保全。今天,四川大學博物館能雄據全國各大學博物館之首,名震海內外,成先生赫赫之功,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