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耳熟能詳的諺語來看,臭皮匠都可以頂個諸葛亮,可見諸葛亮的智慧也就是個小聰明的程度,算不上什麽大智慧。 當然,諸葛亮是否有大智慧,不是簡單的從壹句民間諺語就可以判斷,這要仔細剖析歷史原委來判斷。因為有關諸葛亮的事跡我們很多是來自《三國演義》,但總歸是小說家言,是不足為信的。歷史實際上有兩種,壹種是民間認知的歷史,也就是民間傳說或小說。另壹種是史書上的歷史。後者相對要可信壹些。 那麼,什麽是大智慧呢?諸葛亮被稱為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就應該具備和這壹稱謂相匹配的智慧,這就是大智慧。所謂大智慧不是制造些木牛流馬之類的雕蟲小技,丞相應該有丞相的工作,丞相不是發明家,更不是科技部長。 我們看看史書上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記載諸葛亮事跡的史書主要是《三國誌》,作者陳壽嚴謹的歷史態度是得到學界公認的,加上裴松之的註解,有關諸葛亮的記載是可以信賴的。 首先看看政治上的諸葛亮。 在《隆中對》裏,諸葛亮對未來的劉備集團將何去何從應該說分析的很透徹、很正確,劉備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聯吳抗曹,形成三足鼎立,然後順利建國。但實際執行如何呢?應該說,在三足鼎立之前,這壹基本國策還是執行到位的,尤其在赤壁大戰前後,是雙方合作的蜜月期。但自從三足鼎立形成後,雙方就開始明爭暗鬥。實際上,孫權集團並不希望劉備坐大,時不時的掣肘。直至發展到關羽最輝煌的時候,和曹操打得正難解難分時,孫權從背後出擊,攻其不備,壹舉消滅了不可壹世的關聖人。劉備怒火中燒,舉全國之力伐吳,結果在夷陵之戰徹底失敗,蜀國大傷元氣的同時,劉備也為此壹命over了。可見,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就沒有得到執行。作為丞相,諸葛亮是應該負主要責任的。 另壹方面,我們反思這壹基本國策,實際上也是有問題的。問題就在於它壹成不變,沒有與時俱進。在未形成三足鼎立之時,劉備沒有立足之地,聯合東吳取得生存空間是正確的。因為這時候劉備的力量不足以抗衡曹操,必須聯合。但是,當局面已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時,誰也吃掉不了誰,即使聯合東吳,以當時兩國的實力,是不可能打敗魏國的。在這個時候,還執行聯吳抗曹的國策就是非常錯誤的。明智之舉,應該是如何在三國的夾縫中,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待時機成熟再行北伐。 關於這壹點,我們可以對比分析壹下西夏王朝的經驗。西夏王朝在1038年建國,先和遼、北宋形成三國對峙局面,遼和北宋先後被金滅亡後,它又和金、南宋再度形成三國對峙之勢,前後***生存了189年,比和它對峙的任何壹個政權存在的時間都長。而且,它相對來說,很少和對峙的國家發生戰爭,大部分都是它坐山觀虎鬥,甚至從中漁利。我們知道的北宋時期的楊家將,主要征討的是遼國,南宋時的嶽飛主要打的是金國。這需要很高的生存智慧和政治智慧。實際上,在西夏建國之初,就確立了既不得罪遼,也不得罪北宋的基本國策,西夏得以借機發展。相反,遼或金要想打宋,還要獲得西夏的支持。反之也壹樣,宋朝要想打贏遼或金,也希望西夏予以支持。西夏王朝就在這種左右逢源中,熬倒了遼和北宋,又和南宋、金相持了壹百多年。 三國時期,蜀國存在了43年,吳國只有59年。魏國因為司馬氏的緣故,也只存在了46年。三國的歷史加起來也沒有西夏存在時間長。其中,蜀國的存在時間最短,也是最先被消滅的國家。如果當時大家都積極發展經濟,對外開放,對內搞活,三國均勢不被打破,三國的歷史可能不會那麼短暫,蜀國也不會那麼早就被幹掉。 所以,從劉備集團的戰略上看,前期正確,但也沒有得到很好執行。到後期,戰略目標又不能與時俱進,墨守成規,是很不明智的。作為丞相的諸葛亮沒有高瞻遠矚,在戰略上是錯誤的。壹個沒有戰略眼光的人,我們很難說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那麼,諸葛亮為何沒有與時俱進,適時改變企業發展戰略呢?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他不會管理,不會授權,每天忙於處理日常的管理瑣事,無暇考慮大的戰略問題。 據《三國誌》記載,有壹次,蜀國使者到魏國軍營,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只字不提蜀國的軍事,只問諸葛亮的飲食起居。來使也是沒有經驗,老老實實告訴司馬懿那廝:我家丞相工作任勞任怨,他“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都要親自處理。而且“所啖食不至數升”,他吃的是草,擠出來的可是奶啊!司馬懿馬上得出結論“亮將死矣。”果然,不久諸葛亮就殞命五丈原了。 以壹國丞相,罰二十塊錢都要親自處理,可見他管的很細。管的這麼細,每天睡得比小姐晚,起得比公雞早,就休息幾個小時,累不說,還哪有時間考慮企業的戰略問題呢?況且他還隔三差五搞個小發明什麽的,就更沒有時間考慮軍國大計了。 另外,諸葛亮的用人也是很成問題。 首先是對關羽的使用上是有問題的。 關羽和張飛都是劉備“寢則同床”的鐵哥們,但實際上,這兩個人都是有著嚴重的性格缺陷的,用《三國誌》的話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特別是關羽同誌,可以說在政治上很不成熟,缺少起碼的政治覺悟,也沒有壹點大將風度。但就是這樣壹個人,卻被派到了荊州,鎮守邊境這樣壹個非常重要的崗位,以至於後來國土淪喪,關羽也把性命丟了。 說關羽有性格缺陷有兩件事為證。第壹件事是,對馬超的態度問題。馬超投奔劉備後,按理說,這是好事,但關羽同誌心胸狹隘,寫信問諸葛亮“超人才可與誰類?”。諸葛亮面對這樣不成熟的群眾來信,沒有意識到這種思想的嚴重性,不曉之大義,不對他進行“三個代表”的思想教育,不及時糾正,反而袒護,回信說馬超也就是和張飛並列,和關將軍沒法比,丞相完全放棄了“四項基本原則”,開始和稀泥,丞相成了和事老。這位五虎上將更絕,把中央領導的來信“以示賓客”,幼稚的像個學齡前兒童,在政治上表現的很不成熟。 第二件事是孫權的求婚。有壹次,孫權來為其子求婚,這本來是千載難逢的好事,可以借此進壹步鞏固吳蜀關系。但關羽同誌致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於不顧,忘了統戰工作的重要性,打了幾次勝仗就飄飄然,竟然出口傷人,說什麼:“虎女焉嫁犬子?”楞是把事情做絕,致使吳蜀反目。 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與他的性格缺陷密不可分。他對下屬壹向輕慢,在關鍵時刻,下屬麋芳、傅士仁不發援兵,甚至投敵叛變,搞得自己身首異處,嗚呼哀哉! 其次是對馬謖的錯誤使用。 “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是劉備的臨終遺言,可惜“亮猶謂不然”,在第壹次北伐這麼重要的時刻,偏偏讓馬謖當先鋒官。當時,大家都認為先鋒官非魏延莫屬。但諸葛先生卻啟用了壹個從沒帶過兵打過仗的無名小卒,犯了壹個軍事統帥不應該犯的最最低級的錯誤,導致第壹次北伐前功盡棄,無功而返。 再者就是對魏延的使用。 諸葛亮好像總是看不慣魏延,用《三國演義》裏的話說,魏延腦後有反骨。但是,魏延終其壹生也沒有造反。諸葛亮這麼不待見魏延同誌,讓人難以理解。要知道,劉備對魏延非常器重。劉備定都成都後,大家都以為鎮守漢中的肯定是張飛,但劉備卻委任了魏延, “壹軍盡驚”。可見對魏延的重視程度。因為漢中當時處在和魏國交接的地方,屬於邊境,是戰略要地。在壹次北伐時,魏延建議諸葛丞相出其不意,從子午谷進兵,被壹生謹慎的諸葛亮拒絕了。但就是這個子午谷,後來鄧艾從這裏突襲蜀國,讓劉禪做了亡國之君。 還有對楊儀的使用。 楊儀諸葛亮本身是有正確評價的,說他“性狷狹”,就是心胸狹隘,心態差。但就是這樣壹個自己都評價很低的人,在自己去世後,卻委托他來做“退軍節度”,匪夷所思。而且,楊儀壹直和魏延不和,讓這樣壹個“性狷狹”的人料理後事,危險可想而知。結果,魏延和楊儀自相殘殺,魏延最終身敗名裂,蜀國痛失幹城。 但楊儀也沒有好下場,和諸葛亮判斷的壹樣。後來因為工作待遇問題患得患失,心態失衡,牢騷滿腹,甚至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真正有反骨的可能是楊儀。結果被公安部門依法逮捕,以自殺結束壹生。對楊儀諸葛亮倒是料事如神,可惜用人不當。 還有就是諸葛亮的北伐,有兩次都是因為用人失誤導致失敗。第壹次是錯用馬謖,第四次是誤用李嚴,讓他假傳聖旨,導致北伐再度失敗。五次北伐,有兩次都是因為用人上出了問題,這種出錯的頻率是非常高的,有失丞相水準。 而且,諸葛亮身為丞相,也缺乏對人才的培養。 民間說的“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就是真實寫照。至於他壹心培養的接班人姜維,也是個空有報國之誌,沒有報國之才的庸常之輩。諸葛亮那麼有才能,五出祁山都沒有打敗魏國,姜維不審時度實,不休養生息,還繼續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能否取勝可想而知。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頭四年因為還沒有掌握實權,加上非常理智的費祎的制約,還算老實,蜀國過了幾年相對安靜的太平歲月。之後的25年,姜維就開始了對魏國無休無止根本就不可能取勝的北伐,壹直打到蜀國滅亡。這姜維同誌也是死心眼,可見什麽師傅教什麽徒弟。“累年攻戰,功績不立”,姜維也就“不復還成都”了。實際上,作為壹個從魏國投降過來的人,他也很難取得蜀國上下的認同。這也可以說是諸葛亮為蜀國君臣留下來的壹個難解之題。到最後,姜維在前線和鐘會打得難解難分呢,人家鄧艾已經出奇兵,繞過劍門關,早都國力耗盡的蜀國哪還有什麽還手之力,輕而易舉地就被滅了。《三國誌》評價姜維 “玩眾黷旅,明斷不周”,是很公允的。 這麼多用人上的失誤,讓我們很難對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蜀國丞相產生有大智慧的認同。 我們再看看軍事上的諸葛亮。 我不知如何才能衡量壹個人是否有軍事才能,但至少他應該有很多彪炳千秋的大勝仗。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可以說諸葛亮乏善可陳。在諸葛亮壹生中,從時間上講,他有可能經歷的最輝煌的戰役就是赤壁之戰和夷陵戰役。但是,在赤壁這場決定生死的戰役中,諸葛亮只是起了遊說孫權的作用,充其量算是外交活動,不能算做軍事行動。而且,赤壁戰役基本上是周瑜的傑作,與諸葛亮和劉備集團沒多大關系。之後的夷陵戰役,諸葛亮不知為什麽沒有參加。如果參加了,我們也不知道歷史會不會因此改寫。 諸葛亮壹生中最傑出的軍事行動就是以五出祁山為代表的北伐。遺憾的是,五出祁山沒有壹次打贏。第壹次算是最好的,拿下了南安、天水、安定。可實際情況是,“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及備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人家沒防備,讓諸葛亮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也可見,那時候諸葛亮沒有什麽名氣,不像《三國演義》裏說的那麼神乎其神。那三座城池實際上也不是打下來的,因為來的太突然,而且蜀軍來勢洶洶,把魏國嚇壞了,人家就投降了。但最後因為馬謖失街亭,還是撤了,也沒取得什麽實質成績。之後的四次也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全以失敗而告終。最後壹次,諸葛亮楞被司馬懿擋在那裏,前進不得,活生生氣死了。 五出祁山有個細節,基本上都是壹個線路,至少大方向是壹致的。期間,魏延實際上已經看出來了,這樣循規蹈矩的打是不行的,必須出奇兵,從子午谷打。可惜聰明壹世的諸葛丞相壹時糊塗,沒有采納。打仗我不懂,但我想,這和我們賭博搖單雙差不多,妳不能總是喊單,也不能總是喊雙,要不斷變化。《孫子兵法》上講,打仗要奇正結合,“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可這諸葛先生倒好,百折不撓,非要每次從祁山打魏國。 可以說,諸葛亮五出祁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的精神可嘉,但實在是沒有表現出什麽軍事才能。這壹點,《三國誌》說的很清楚,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民間傳說的神機妙算的諸葛先生實際上“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這些《三國誌》上的評價使我們發現,壹個在民間有著智慧化身的人竟然“奇謀為短”,讓人匪夷所思。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諸葛亮的身上,我們很難得出他有大智慧的結論。作為丞相,他必須表現出作為政治家的智慧,但他沒有;作為統領千軍萬馬的指揮官,他應該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他仍然沒有。清朝人趙藩在成都武侯祠的對聯 :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是對諸葛亮壹生最好的評價。 那他為什麽在民間還享有這麼高的聲譽呢?主要是他報答劉備的那種精神,雖然知其不可為,但還是壹如既往,堅持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見,說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