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是全世界制造第壹個像機的廠商,質量可以放心,但要購買正規渠道的產品,才有維修保障,並且要開發票,錄像可以轉換成專門的DVD格式,並在刻錄後可以在家用DVD機上播放,我已經試過,沒有問題,具體操作方法就要看妳自己操作和學習了。
然後說說我自己的感覺吧,我在網上淘了很久,看來看去,感覺柯達Z812IS最具性價比和功能,並具有專業的外型,於是我決定,並在上個月買了壹個柯達Z812IS數碼相機,感覺非常棒!具體到底哪裏棒呢,讓我分類告訴妳吧。
壹、高清錄像,1280*720的像素,完全就是高清格式,還是30帖/秒;
二、810像素,已經足夠家用和清晰度了;
三、12倍光學變焦,非常強大的放大功能;
四、有EVF取景器,在太陽光太強的情況下,不用液晶屏就可以;
五、有手動、自動、專業等功能;
六、有全景拼接功能,可以將二張照片無縫連接;
七、德國施奈德名牌鏡頭;
八、光學防抖功能,高感光度ISO1600;
九、可采用5號電池,方便出行購買。
對於她的缺點,我也告訴妳吧,但這些缺點也可以忍受的,因為事物總是有正反二面,但她的優點多於缺點,就不構成她是不可接受的;
缺點如下:
壹、微距功能欠佳,最近拍的才10CM;
二、錄像時如果采用高清(1280*720)錄像,占用內存比較大,我現在用4GB的卡,連續錄像1個小時多壹點,就提示內存已滿,用4GB的SD卡,如果采用普通(640*480)清晰度的話,則可以連續使用10小時以上;
三、如果采用堿性5號電池,不耐用,需要另外購買VR3鋰電池(可充電)則比較耐用;
四、像機本身有點大,不方便攜帶,但這是因為12倍光學鏡頭所致,已經無法縮小機身,故這缺點是與功能必然的連系。
另外妳也可以看看數碼相機的選購指南
首先妳要確定價格。決定自己購買的價格檔次,然後根據妳的價格檔次,結合下面的這些問題,上網選定合適的品牌型號後,直接去當地電腦城購買。而壹旦決定了購買哪款相機,就不要臨時變換了。因為妳對妳選定的東西是了解的,而對經銷商臨時推薦的卻不了解,如果妳聽信經銷商的吹捧,臨場改變主意,購買了他們推薦的相機,很可能回家後發現買貴了,或者發現買來的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甚至發現買的機器是壹款問題機型。這種事後諸葛的蠢事還是勸妳不要做了。
壹、確定自己的拍攝風格
妳是屬於到此壹遊類型的,還是屬於鉆研攝影類型的?如果是前者,妳比較適合買全自動傻瓜機,妳只需要開機,然後按下快門就行了。如果是後者,妳比較適合買全手動機或者單反,這個主要看妳的財力。
二、選相機先定感光元件
如果妳是購買單反的,基本不用考慮這條,因為單反的感光元件都是高檔貨,這裏提醒壹下,單反領域,CMOS感光和CCD感光沒什麽區別,成像同樣清晰銳利,但是DC領域,暫時還是CCD的天下,所以如果妳看到哪款DC用了CMOS感光,建議不考慮,或者最起碼要看看拍攝效果,和CCD的相機對比壹下才行。
感光元件的另壹個參數是像素。這裏我們需要看有效像素。比如我的柯達P850最大像素是530萬,有效像素是510萬,那麽我們要以510萬為準。很多雜牌DC號稱1200萬像素,但是妳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是通過插值算法,把原圖數碼放大(類似數碼變焦)人為提升的,其真實像素往往只有600萬甚至300萬,根本不用考慮其實用性。
感光元件還需要考慮大小問題。目前的感光元件大小分為很多種,主要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135全幅,即感光元件和135膠卷壹樣大,當然這是最昂貴的。
2、APS幅面,目前大多數單反采用的大小,兼顧畫面質量與成本的方案。
3、4/3系統,主要是奧林巴斯相機采用的大小,這裏不作評論。
4、DC的感光元件。這裏是最混亂的,目前大致有2/3英寸,1/1.7/1.8/2.5/2.7/3.2英寸這麽些常用大小,從前到後,感光元件大小依次變小。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在確定像素的情況下,最好盡量選擇感光元件大的相機,越大,則相機的畫面純凈度越高(相對而言),而且如果妳需要在高ISO狀態下拍攝的話,大感光元件能大大降低畫面噪聲。
三、確定妳需要的像素
像素越高越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妳需要多少像素,取決於妳需要怎樣的照片。下面就常見的像素值,列出妳可沖印照片的完美大小:
300萬=5x7英寸;400萬=8x10英寸;500萬=11x14英寸;600萬=13x19英寸;800萬=16x20英寸;1000萬-1200萬=24x36英寸。
上述尺寸不是我定的,是國際頂級攝影專家Scott Kelby的書中寫的。對於我們家庭用戶,通常也就需要五寸照,300萬其實足夠了。但是現在這麽低像素的機器已經絕跡。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追求超高像素,廠商推出的千萬像素的機型只是噱頭,真正需要這麽高像素的是海報,廣告行業,我們只要在價格允許的範圍內,挑選壹款像素合適的即可,盲目追求高像素帶來的只是其它方面指標的下降而以。
四、確定變焦倍數
曾經有人說過,三倍光學變焦是最適合普通家用的。這話有壹定的道理。很多人購買相機的時候不考慮自己的實際用途,盲目購買長焦機型,而真正使用的時候又發現根本不合適,因為沒有多少人會像我們攝影愛好者壹樣,出門還帶個三腳架,或者,有相當強的鐵手功。所以,如果妳只是常常拍些旅遊紀念照,而且,並沒有什麽興趣花太多時間在攝影上,三倍變焦的機器就是妳的首選。而長焦機壹般都是全手動機,適合預算不多,又想鉆研壹下攝影的愛好者。另外要提壹點就是,如果拍風景較多,建議考慮廣角機型。
五、鏡頭的重要性
如果某相機強調自己用的是萊卡,卡爾蔡斯,施耐德鏡頭,而價格又和妳原先選定的相機沒多少差距,那就盡量選鏡頭好的吧。至於這三大鏡頭孰優孰劣,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就不妄下結論了。總之壹個好的鏡頭成像銳利,透光度高,不是壹般的雜牌鏡頭可以比的。
六、相機的短片功能
我向來不建議將短片功能放在相機購買的考慮因素之內。相機就是拍照的,就好比手機就是通訊的。功能多是好事,但是很多事情還是專職設備做的好。如果妳很註重攝像功能,我建議妳還是買個DV,妳看過效果就知道,DV拍的片子是任何壹款DC不能比的,DC的短片功能,只能是用來應急而以,就好比手機的攝像頭,妳永遠也不能指望它的效果能和DC相比。如果妳非要相機的短片拍攝功能,那麽提醒妳選擇壹款有麥克風的相機,因為妳不希望自己拍的片子是啞巴片吧?
七、高ISO的陷阱
現在越來越多的DC支持ISO1600/3200甚至更高的感光度了。廣告宣傳的時候會和妳說高感光度能讓妳在黑暗環境下用高速快門抓拍。但是,恕我直言,家用DC的高感光度等同於廢物,超過ISO200就不實用了。如果說光線充足,調高感光度拍攝,噪點至少說還不至於慘不忍睹,但是等到妳真正需要高感光度的時候,比如夜晚抓拍,妳會發現,出來的照片常常是斑斑點點的。這就是為什麽那麽多家用數碼相機評測,到ISO測試的時候,都沒有夜景樣片的道理。如果妳想在高感光度下拍攝,還是考慮單反吧,多數單反在ISO800的時候還能保持出片幹凈,這是我們小DC無法比擬的。
八、註意LCD取景器的像素
很多品牌會強調自己的取景器是多大多大,但是卻回避取景器像素。我見過取景器有三寸大,像素卻只有11萬,這種屏幕想要靠它來判斷拍攝質量是不可能的,對於2.5寸的LCD,起碼要23萬像素才能保證比較真實的還原拍攝效果。
九、相機的電池
個人不推薦使用AA電池的機器。可用AA電池的相機確實給拍攝帶來很大的便利,比如外出拍攝突然沒電,那麽隨便買些五號電就能繼續拍幾張。但是用五號電池產生大量費電池,不夠環保,很多相機所謂的AA電池支持是說的充電電池,其電壓和常用的五號電並不相同,我們購買的五號電在電力還沒耗盡的時候就被相機判了死刑了。
所以我還是推薦用鋰電池的。通常兩塊鋰電池就能滿足壹天的拍攝需求了,如果妳兩塊鋰電池拍完,相機存儲卡還沒用完,或者拍完兩塊鋰電池,妳壹天的行程還沒結束,那當我沒說。
如果妳購買了使用AA電池的機型,我也建議妳多準備些充電電池,這純粹是出於環保考慮,國內像我這樣用完的幹電池都送去回收點的人不多吧?所以還是盡量多準備些充電AA電池,比如準備個八顆,全部充滿了出去拍攝,絕對夠妳壹天拍攝所用了。
十、相機的存儲卡
數碼相機好處就在於不要膠卷而用存儲卡,那麽存儲卡怎麽選擇呢?在資金允許的範圍內,盡量買高速的,而且要避免買到假貨。高速是指寫入速度,不要相信讀取速度,那和我們拍攝沒關系。比如我使用的SanDisk 2G SD UltraII型存儲卡,寫入速度能達到10M/s,對於我們喜歡連拍抓拍的愛好者,就是非常合適的。而某些50X或者60X的存儲卡,寫入速度只有2M/s甚至更低,單張拍攝都要等很久(800萬像素的相機用高品質JPEG出圖就能達到單張3M左右的大小了),這種卡根本不能勝任抓拍連拍等任務。
當然我還想提醒壹下各位:如果資金允許,盡量購買多張存儲卡。比如,我會選擇購買2張2G卡而不是購買壹張4G卡,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照片的安全性。如果妳壹下子拍了4G照片,卻發現卡壞了,妳會是什麽心態呢?如果妳的卡是2張2G的,至少不會兩張都壞掉是嗎?至少妳還能保留壹半。這種事情,特別是妳拍攝某些無法重拍的場景的時候,比如妳的兄弟姐妹們結婚,他們由於某些原因請不起攝影師,並且要妳去代勞婚禮攝影,當然,妳很熱情的說:“沒問題,包在我身上!”那麽,妳還是需要多備幾張小容量的存儲卡,拍完壹張立刻換卡再拍,雖然麻煩點,但是,只有這樣,即使壹張卡出問題,妳至少還能保留大部分照片。如果妳把寶都押在壹張大容量卡上,那麽萬壹(我是說萬壹,當然這個萬壹的機率是很高的)這張強悍的大容量存儲卡非常配合的“葛屁”了,那妳接下來的壹年就啥都別作了,在家等著新郎新娘抓狂,並處理相關的法律責任吧。
十壹、相機的操作簡便性
很多卡片機為了機身小巧,取消了很多按鍵,當妳需要壹個功能的時候,可能需要進幾層目錄才能找到設置項,試問,這樣的設置合理嗎?單反上的按鍵是出奇的多,盡量讓拍攝者可以壹鍵到達設置區。就算必須以菜單形式出現,也不會有兩層菜單。當然我們家用DC要求不這麽高,但是我覺得合理的設置菜單至少得滿足壹個條件:不能超過兩層菜單。
十二、相機的場景模式
基本上每款相機都有場景模式,買的時候觀察壹下,如果能達到如下幾種模式,這款相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能滿足要求了:
肖像、夜間肖像、運動、風景、夜間風景、雪景、海灘、文字、花卉、日出/夕陽、燭光、逆光、禮儀/博物館、煙花和聚會。
十三、能否調節白平衡
即使妳購買的是傻瓜機,也盡量要選擇能調節白平衡的機器。妳不想拍出全屏泛藍或者泛紅的相片吧?除非妳真的追求那種效果(當然這屬於攝影技巧了),大多數人是希望拍攝出來的照片顏色準確的。我們不要求任何相機都能自定義白平衡,但是至少要提供以下白平衡給妳選擇:
日光、白熾燈、熒光燈、陰天、陰影、夕陽。
十四、對焦方式和測光方式
全手動機,至少要提供多點對焦,中央重點對焦,點對焦這三種對焦方式,也至少要提供中央重點測光,多點測光,點測光這三種測光方式。而傻瓜機,如果只有壹種對焦方式,或者壹種測光方式,還是不要考慮了吧。當然現在僅采用壹種方式的機器幾乎沒有,如果妳恰好遇到了,那可以考慮買下來收藏>"<
十五、不要過分相信防抖(當然還必須是光學防抖或者CCD防抖)
這條是對長焦機用戶說的。現在不少長焦機都支持防抖,其實防抖功能只能保證妳在安全快門以下兩檔,輕微抖動的情況下圖象還是穩定的。什麽叫安全快門呢?就是焦距的倒數。比如說我的柯達P850在最長焦距端,焦距是432mm,這個時候的安全快門就是1/432s(如果有這個快門的話),具體到我的相機就是1/500s快門,有了防抖,我就可以在1/320s輕微抖動,但保持畫面不虛。當然本人能在這個焦距下用1/50s這樣的快門而不虛,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的。所以有了防抖也不要以為萬無壹失,三腳架還是必須的。至於很多低端機的電子防抖功能,就當作是裝飾吧,盡量不要用。
十六、購買時壹定要試拍並測試
DeadPixel Test這個免費軟件,每個購買DC的用戶都要帶上。購買的時候試拍兩張,壹張是正常的照片,用來查看相機的成像清晰度,另壹張遮住鏡頭拍的全黑照片,用來在測試軟件中測試感光元件有沒有壞點,如果壞點超標,絕對不能妥協,堅決換機。
十七、特別提醒:購機前了解針對該品牌的隱藏模式
比如我的柯達機器,按住Delete鍵進入About(關於)菜單,可以看到PC TC SC計數。
PC是開機次數,如果是全新機,應該是計數1(因為妳開機也算壹次)。
TC是快門次數,基本等同於拍了幾張照片。
SC是閃光燈次數,閃光燈閃過多少次的意思。
正常的全新機,開機以後,除了PC計數是1外,別的都應該是0才對,如果不是,那就要小心可能是換過的。
十八、三號合壹才是正品
包裝,相機機身,機器內部三個序列號要完全相同才是正品。如果任何壹個號碼對不上,那絕對不可能是正品。
十九、行貨壹定要有發票。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我高價買了行貨,如果沒有發票,就不能保修,那和水貨有什麽區別?所以別聽商家所謂的不開票給妳便宜多少什麽的,行貨堅決開票,也就是4個點而已,很多商家要求開票加7個點甚至10個點,甚至還有17個點的,很可能根本就不是正常渠道過來的貨色,或者就是故意宰客。
二十、買相機都有贈品
除了相機原配的壹些東西(壹般廠商都會給壹個電池,充電器,數據線),商家通常都送相機包,存儲卡,LCD保護膜,兼容電池,甚至小三腳架。如果妳買機器時商家沒送這些東西,完全可以要求其附贈。當然如果說某些確實非常廉價的機器,妳能確定商家確實底價給妳了,那麽不要贈品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