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滑縣木板年畫研究會會長,原滑縣文化局局長魏文慶介紹:滑縣木板年畫,只是在有史記記載的就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但是真正的歷史誰也說不清,可是有壹點可以定性,那就是,滑縣木板年畫可定要比十幾裏記載的要早得多,甚至要比所有的木板年畫有更早,因為滑縣木板年畫裏有人類更為早期的文化表現內容可以證明。其他種類的木板年畫裏的內容,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戲曲人物故事和歷史演繹人物故事等。而滑縣木板年畫裏的故事和內容都是已經失傳很久了的文子,人物故事,就連木板年畫的現在最後的傳人們也都說不出他們所刻印的人物和文字的出處來了。滑縣木版畫當然出自滑縣境內,主要集中於滑縣的慈周寨鄉、老店鄉、八裏營鄉。滑縣地處黃河故道,滑縣慈周寨鄉、老店鄉、八裏營鄉。由於滑縣乾隆年間為中原商埠要沖,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為木版年畫的產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是,隨著歷史風雲的不斷變換,滑縣木版年畫的發展也經歷了非常曲折的歷程。在傳承過程中,藝人迫於生計,相互之間技藝保密,選擇傳承人更是極其謹慎。作為壹個民族民間藝術,由於年代久遠,資料極其稀少,收集整理困難也較大,據慈周寨鄉李方屯目前健在老輩人介紹,李方屯村木版畫的始祖是壹個潦倒藝人韓朝英(原名韓國棟),他心靈手巧,對在木版上作畫潛心鉆研,融入本地人們的生活習俗文化,形成了木版畫,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富足起來,這門手藝也被看成是他的傳家寶,壹代代的傳給後人。經過後輩的流傳,逐漸出現了幾個派號,於乾隆年間就出現了以韓鳳岐、韓鳳儀、韓鳳祥為代表的三家作坊,分別是“興隆號”、“興義號”和“興盛號”。
解放前夕,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制年畫藝人紛紛改行,開業生產的作坊屈指可數。1958年前後橫掃“牛鬼蛇神”,木版年畫愈加衰落。當時,有的藝人冒著被批鬥的危險把老畫版埋藏於地下、房頂、墻板內,保住了壹些版面,但許多珍貴的版面則被毀掉永久的消失了。直到1962年,政策放寬,木版年畫市場開始復蘇。以慈周寨李方屯村全村為例,1963年,全村400多口人,就有30多戶近200人制作年畫,每家都有二、三十塊木板,壹人壹天平時能印100多張,全村全年能賣出100多萬張年畫,壹張賣四、五塊錢,跟當時的壹斤小麥壹個價。外來的畫販有時需要等上四、五天才能買到年畫,並且每張年畫都須政府委派的專人蓋章,作為納稅的手續。動亂年代期間,“破四舊、立四新”,木版年畫又被作為“封、資、修”的產物,不能留壹塊壹版,被迫停產,有些老印版又被埋在了地下、屋頂等處。文革後,將這些版面挖出後,試探著制做壹些,但生產量很有限,也銷售不動。直至改革開放後,木版畫作為民間手工藝珍品,收藏和觀賞價值日益提升,越來越被人們關註並喜愛,木版畫藝人在相互交流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整理,使木版畫得以恢復,藝人又開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地位。生產和銷售又達到繁盛。壹進臘月,畫販就推車挑擔遠道而來,以農產品小麥、高粱、玉米等換取年畫。
滑縣木版年畫內容豐富,以神像、族譜、神話故事、山水、戲曲故事等為表現內容,以中堂、門神、竈君、對聯、扇面等為表現形式,主要與民間信仰聯系在壹起,體現了古代人與天地之間壹種和諧的期望。
滑縣木版年畫采用印繪結合的制作方法,基本程序為:繪稿、雕版、印刷、塗色,至今仍保留著這種最原始的制作工藝。
滑縣木版畫在乾隆年間大多是通過浚縣、內黃、東明、長垣、蘭考、開封縣及本縣的畫販銷往全國各地的,也有來自河北、山東、安徽、山西等地的畫販自己來采購的,這些畫販,專做批發木版年畫業務,有的連續做到第三代、第四代。每到臘月,紛至沓來,排隊等候,年畫生產不出來,有時在藝人家裏壹住十幾天。至清朝末年已遠銷至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目前發現的畫幅上就有許多認不出來的文字。2007年滑縣木板年畫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馮驥才先生2006年11月到滑縣考察後稱:滑縣木版年畫是“普查、搶救文化遺產的壹個驚人發現,半個世紀以來新發現的壹個年畫產品。壹種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壹個被遺忘的歷史輝煌。
在聽完魏文慶的介紹後,記者壹行又跟隨他來到了滑縣木板年畫末代傳人耿建社的家裏。並在這裏看到了滑縣木板年畫的制作過程和全家齊上陣的熱鬧場面,特別是從他的兒子耿尚峰能繼承,他們祖傳近30代的絕活上看到了,滑縣木版畫的將來肯定會比朱仙鎮的木板年畫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