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八壹”建軍節的由來

“八壹”建軍節的由來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所以也被稱為“八壹建軍節”。7月1933,11,中華蘇維埃*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6月30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提議的基礎上,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壹”二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的主要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個紀念日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產地: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武漢發動“清* * *”戰役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 * *產黨控制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任命周恩來為起義總負責人。

1927年7月27日,在南昌召開了朱德、劉伯承、雲、彭湃、葉挺、聶和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長,、葉挺、賀龍為成員的參謀委員會。起義軍總指揮部下,由賀龍為總指揮,葉挺為前敵總指揮。

8月1日淩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各路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起了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三千多人,繳獲槍支五千多支,子彈壹百多萬發,大炮數門,占領南昌城。當天上午,中共中央委員、省區市和海外各黨派、各部門代表在南昌召開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會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壹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的番號,由賀龍任總司令。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央前委決定,根據中央預定計劃,起義部隊於8月3日至6日離開南昌,揮師南下,經臨川、宜黃、廣昌,直搗廣東潮汕地區。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等地挫敗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攔截,後經福建長汀、上杭,廣東大埔。九月,

後期占領潮州、汕頭,主力西進經揭陽至湯坑。10年初,西進部隊和駐潮汕部隊被優勢敵軍圍困,大部分起義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至海陸豐地區與海陸豐地區農民武裝會合;另壹部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遊擊戰爭。1928 1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年關起義”在宜章舉行。由於受到優勢敵人的“共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並於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起義成功後,中央前委根據中央指示精神,發布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會宣言》,聲明起義仍以國民黨左派的名義號召革命,揭露了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繼續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由國民黨中央委員和各省區市及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選舉產生了鄧、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賀龍、、葉挺、、張、、李、、雲、徐特立、彭。革委會任命吳為秘書長,任命、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參謀委員會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並決定起義軍仍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番號,賀龍為正面軍總司令,葉挺為正面軍正面敵總司令。隸屬於11軍(下轄24、25、10師),以葉挺為軍長,聶榮臻為黨代表;20軍(下轄1的2師),以賀龍為軍長,廖幹武為黨代表;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任黨代表。軍隊* * * 2萬多人。

會昌之戰後,起義軍陸續折回瑞金,改道東進,經福建長汀、上杭,沿汀江、漢江南下。9月22日,11軍25師占領廣東省大埔縣城三河壩,主力繼續南下,23日占領潮安(今潮州)、汕頭。在此期間,駐粵國民黨軍八路軍總司令李命令殘部牽制第二十五師,令黃部由豐順進攻潮安,並令陳和三個師組成1.5萬余人的東路軍,由河源向東,找義軍主力決戰。根據上述情況,* * *前委決定新組建的20軍第3師隨革委會進駐潮汕地區,集中6500余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28日,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珊瑚(玉湖)附近與東路軍會合,將其擊潰,隨後向湯坑(今豐順市)推進,在分水村再次與敵激戰。到30日,起義軍傷亡2000余人,無力再戰,退守揭陽。當夜,黃攻取潮安。10月3日,65438+起義軍主力在流沙(今普寧市)加入從潮汕撤回的革委會,繼續向海豐、陸豐地區撤退。途經流沙西南中坦村附近的蓮花山時,再次被東路軍攔截,戰事連綿不絕,大部分兵力潰散。駐紮在三河壩的第25師,在給錢大鈞造成重大傷亡後,轉移到潮安,與6月5日10從饒平縣潮汕撤離的第3師第1師會合。此後,朱德、陳毅領導的這兩支部隊在湘贛邊界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

這是壹次長征,從南昌出發,經福州、宜黃、廣昌、石城、瑞金、會昌、長汀、上杭、大埔,九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占領潮州、汕頭。過了壹個多月才停下來,而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了海陸豐地區。壹路上,他在瑞金以北的任天村打了壹個勝仗,又在會昌打了壹個勝仗,殲敵壹個師以上。警衛隊的戰士們雖然極度疲勞,但情緒激動,始終保持高昂的鬥誌保衛起義軍領導機關革命委員會的安全。我當時是警衛班長。占領潮州後,我們排奉命留在那裏,擔負後勤處和物資倉庫的保衛任務。撤出潮州後,我們東渡漢江,向饒平進發。到饒平時,朱德同誌已率領二十五師和第九軍訓練兵團從三河壩撤退到那裏,我們加入了這支隊伍。然後在朱德、陳毅的帶領下,開始向閩贛方向進行戰略轉移。這又是壹次長途行軍,經過饒平、平和、大埔、永定、武平、新豐,到南康、大余。由於連續行軍作戰,部隊人數大大減少,壹些意誌不堅定的士兵和幹部被革命動搖了。他們相繼離開了部隊。到了南康,剩下壹千多人,到了大余,只剩下七八百人。由於部隊成分不純,缺乏基層黨員,沿途軍紀不好,於是把部隊改編成團,朱德同誌任團長,陳毅同誌任團指導員。我親自整頓軍隊紀律,加強政治工作。壞分子被消滅了,留下來的同誌更堅定了。形勢變化很快。舊歷年後,到湖南宜章,消滅縣內反動勢力,即公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正式舉起鐮刀斧頭紅旗,在湘南舉行轟轟烈烈的起義。南昌起義是中國* * *生產黨直接領導的具有全局性意義的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壹槍,宣告了中國* *生產者黨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誌著中國* *生產者黨獨立創建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從此,8月1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南昌起義,由於客觀上敵人過於強大,主觀上缺乏經驗指導,沒有與湘鄂贛農民運動相結合,開展土地革命戰爭。而是單槍匹馬南下廣東,企圖打開海口,爭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據地,重新托起北代。再加上無法集中兵力消滅敵人,成了敵人壹個個的敗仗。但這次起義的偉大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鮮明的武裝鬥爭旗幟,充分展示了中國* * *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他以實際行動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沈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誌。為創建壹支偉大的人民軍隊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上一篇:文言成語故事及其翻譯(短文)
  • 下一篇:我的暑假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