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檔白酒價格接連上漲,零售市場全線飄紅。甚至典當行業也跟著市場走了,把高檔白酒放入“藝術品”行列,做起了另類的典當生意。
這不,北京壹家典當公司推出古董白酒典當業務,吸引了不少客戶用白酒兌現。壹夜之間,名牌白酒突然變成了與黃金同等價值的“硬貨”。
事實上,“典當行收酒”是這家典當行連鎖店春節前在北京推出的新業務。然而,自從這件新鮮事發生後,典當行壹直“不敢”面對媒體。用公司企業部主任李小姐的話說,典當行希望宣傳,但當時不敢宣傳。
我不敢接受媒體采訪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原來,典當行推出這項業務後,很多家裏藏了酒的北京市民帶著各種年份和品牌的白酒去典當行,希望兌現。壹時間,典當行的正常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了,工作人員每天忙著解釋——只要八九十年代的名貴白酒,甚至更久的,比如茅臺、五糧液。很多市民帶到典當行的白酒都不是“合格”的。有的是名酒,但時間只有三五年;開封遺留下來的壹些古董白酒;有些根本不是貴的白酒。
煙酒糖茶等商品壹直被典當行“拒之門外”。那麽,是什麽讓典當行將古董白酒視為“硬貨”,允許其進入典當行呢?原來,典當行從拍賣市場看到了商機。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北京、杭州等國內壹線城市的多家知名拍賣行,不約而同地將古董白酒作為拍品投放市場,甚至策劃了壹場古董白酒專場拍賣會。參與拍賣的“拍賣師”反響十分強烈。其中,茅臺、五糧液、汾酒、劍南春等老字號名酒很受歡迎,很多古董酒也曾被多次拍出天價。
既然古董酒在市場的末端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那麽壹些擁有古董酒,又可能急著用錢的人,看到“天價酒”的新聞,自然想去兌現,於是典當行的新業務就應運而生了。
古董白酒作為壹個新人,還沒有被明確歸入“精品”的範疇,被典當行暫時歸入“藝術品”的經營範疇。典當行根據仿古白酒的種類、生產時間、包裝外觀、密封的松緊程度、終端市場價格等因素給出收購價格。壹般來說,這個進價是目前市場上終端售價的50%到60%左右。比如上世紀80年代,普通茅臺酒在最近壹次拍賣會上的最終成交價約為654.38+0.2萬元,那麽現在典當行給出的收購價約為6000元,相差甚遠。
典當行因為保管周期長,保管風險大,壓低價格。首先是因為客戶的典當是有時間限制的。只有過了壹定的期限,典當商才有權處理它們。這個有壹定的周期,長期占用壹定的資金。其次,很多客戶手裏只有兩三瓶酒,沒有拍賣行願意為兩三瓶古董酒舉行拍賣。典當行必須集中存放和整理壹批年代和包裝相近的典當品,在拍賣高峰期送到流通平臺,這需要壹定的保管條件、保管成本和時間。壹旦儲存過程中發生意外,或者未來市場反應不再強烈,典當商就面臨賠錢的可能。所以典當行通常會在前期控制成本,當然是為了尋求更大的利潤。
到目前為止,大約有壹半的客戶贖回了自己的古董白酒,另壹半則選擇了放棄。它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流入拍賣市場,最終流通到別人的酒窖或餐桌上。
茅臺最受歡迎。
事實上,在典當行開發的新業務中,名牌古董白酒可以作為典當品。但由於是春節前開的,真正賣出去的酒80%左右是茅臺,10%左右是五糧液,剩下的名酒還有劍南春等。,但這些都很少。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市場規律使然。拍賣行“收購”這些古董白酒,卻不願意留著自己喝。自然要拿到市場終端去賣,所以壹定要參考拍賣行對古董白酒的銷售情況來決定“收”什麽樣的白酒。目前從市場終端的反應來看,銷量最好的只有茅臺酒,所以在前期談“采購”古董酒時,茅臺酒比其他古董酒要好。
業內人士普遍認同的另壹個因素是白酒的釀造工藝。眾所周知,茅臺屬於醬香型白酒。有藏酒專家認為,這種方式釀造的白酒更有利於儲存,醬香型古董酒的口感優於其他類型的古董酒。
當然,古董白酒能成為拍賣行眼中的“硬商品”,也與其市場稀缺性密切相關。畢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更久遠的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遠不如現在,白酒廠的產能和白酒市場銷量與現在不是壹個重量級的。所以古董白酒屢被天價拍賣也就不足為奇了。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在去年的幾次拍賣中,不同年份的茅臺酒最終成交價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幾乎相當於壹套兩居室的房價,甚至有些茅臺酒拍出了654.38+0.5萬元左右,就像它的名字壹樣。
當久融資
不賺錢
自開展業務以來,這家典當行已經洽談了幾十單生意,其中上世紀80年代生產的古董白酒成交額最大,約占總成交額的60%;20世紀70年代,古董白酒的成交量約為10%。其余的主要是90年代的古董酒。而1992之後生產的白酒幾乎不被典當行接受,或者價格極低。
據了解,大部分客戶都集中在春節前夕,最近典當白酒的客戶明顯減少。這種現象也說明,剛開始市場上出現新事物的時候,大家的熱情都很高,現在已經趨於平和,很多酒商也開始理性對待古董白酒的典當生意。
壹位兩次拿著1985茅臺酒去典當行咨詢的顧客告訴記者,當年他買這瓶酒只花了8元錢。最近他來到典當行,被告知這瓶酒的市場價是1.1.00萬元,這讓他有些意外和詫異。之所以還沒賣,是因為他覺得以後可能會有更高的經濟效益,現在也希望找到更合適的買家。
當鋪老板在與客戶洽談時了解到,客戶手中的白酒,大多是上世紀改革開放後,市民為過年買的。因為當時比較好的茅臺差不多相當於普通工人壹個月的收入,所以很多人買回家不想喝,而是存起來。沒想到持續了幾十年。讓大家沒想到的是,當時的幾十元“投資”,現在可以獲利百倍。
典當行負責人表示,開展古玩白酒典當業務,壹方面是擴大典當行的業務範圍,另壹方面也是為部分急需資金的市民提供壹種新的融資方式。壹次性典當量大、包裝好的仿古白酒,套現1萬元甚至65438+萬元並不困難。以後顧客只需要支付每月4.7%的費用就可以兌換商品。
但如果市民把這種典當業務當成投資手段,並不劃算,因為典當行給出的價格和最終的市場成交價差距很大。同時,典當行購買的古董白酒幾乎不會出現在櫃臺,未來可能會出現在拍賣市場。因此,無論是打算兌現的客戶,還是藏酒的私人投資者,都無法通過這壹渠道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