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 2月12日,“大和號”取代“長門號”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從1913到1942的29年間,日本海軍建造了12艘戰列艦。其中,大和號(與武藏號同類型)船齡最短(1941年建造)、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重,被譽為戰無不勝、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
因此,迷信大艦巨炮必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其寄予厚望,認為憑借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單艦力量,可以馳騁太平洋,與美國艦隊壹較高下。然而,在美軍航母特遣部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
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進行沖繩登陸戰。日本試圖派遣壹支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隊去支援日本在沖繩的行動。4月5日,軍事指揮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進行自殺式攻擊的“天壹戰役”命令。4月6日,1945,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戰艦(以及1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由伊藤泉中將指揮。
1945年4月7日淩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方向發現了這支艦隊。12: 31,美國海軍發出的第壹波攻擊波,美國飛機集中在“大和號”左舷,4枚炸彈落在“大和號”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的炸彈穿透後主甲板爆炸,摧毀了155毫米副炮和戰艦後部的預備射擊指揮所。12: 43,大和艦前左舷被1魚雷擊中,大和艦航速降至22節。13: 35,美軍第二架攻擊波飛機到達。13: 37,“大和號”船體左舷中部被三枚魚雷擊中(分別擊中143、124、131的肋骨),使其船體向左傾斜7-8度。
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壹枚450公斤的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的排水閥,該船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船長下令向右舷艙室對稱註水以恢復船的平衡,航速降至18節。13: 44,左舷中部被兩枚魚雷擊中,使左傾角增大到15-16度,使艦上大口徑高射炮無法使用。014: 08+0,美機三枚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 07,壹枚魚雷也擊中了右舷船150的肋骨。
14: 08和12: 00,大和艦左舷中後部被兩枚魚雷擊中,船體傾斜至16-18度。由於右舷註水排水區已經灌滿水,只能繼續向機房、休息室、鍋爐房註水。
14: 08,15: 00,大和艦左舷被1雷擊中,航速逐漸降至7節。船長被迫下令棄船。
14: 23,大和艦在主炮彈藥庫突然爆炸,葬身海底。艦上2498名官兵(包括總部官兵2767人)中只有269人獲救(另有總部官兵7人獲救)。沈沒地點在九州島西南50海裏,德島島西北200海裏,東經128。愛荷華級戰列艦(英文:Iowa Class戰列艦,中文:Iowa Class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的壹級戰列艦。
該級* * *艦已經建造了4艘,是世界上最新型的戰列艦(退役封存於1992年),至今還保存著4艘同型艦。由於衣阿華級後繼艦蒙大拿級的建造被取消,該級戰列艦成為美國海軍的最後壹級戰列艦。
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裏號三號艦主甲板上舉行,該級艦名揚天下。
限制建造新戰列艦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到期。1936年,美、英、法三國簽訂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規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356毫米,由於日本和意大利沒有簽署條約,1938年6月,美、英、法三國修改了戰列艦限制,將標準排水量提高到45000噸,火炮口徑提高到406毫米。
1938年5月,美國海軍確定了繼南達科他戰列艦之後的新型4.5萬噸級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愛荷華級(Iowa Class,因譯名不同,譯為Iowa、Iowa、Iowa)的設計方案。美國海軍對之前建造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性能並不滿意,主要是排水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升。衣阿華級戰列艦在保持南達科他州防護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提高了速度,大幅提高了主機功率。衣阿華級動力裝置的主機功率是當時最大的艦船動力裝置,設計航速高達33節,是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艦。
為了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方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快速轉移,限制了船體的最大寬度,並根據巴拿馬運河船閘的限制加長了船體。最大寬度限制在33米,同時增加了艦體長度和吃水,艦體長寬比達到8.2,而當時其他大多數戰列艦的長寬比都不到7。其細長的艦首曲線類似於日本海軍的大和號級戰列艦,有利於提高航速,但影響適航性。衣阿華級船長達到270.4米,船體長寬比為8.18:1,水線長寬比為7.96:1。首艦“愛荷華”號在高速試航時,發現艦尾有振動。經過水池試驗,愛荷華級換了兩種不同的螺旋槳。舷外軸螺旋槳的直徑是5.563米,這是壹個四葉片螺旋槳。內側為5葉槳,直徑5.182m,消除了振動現象。缺點是它的艦體細長,火力命中率會大大降低。
右圖是衣阿華級戰列艦主炮齊射時的場景,從艦體旁邊的海水可以確定。巨大的戰列艦被火炮的沖擊波向後“推”,可以直觀感受到戰列艦火炮的威力。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有強有弱是因為北卡羅來納級裝甲只能抵擋14英寸口徑炮彈的攻擊。所以要求該級艦在噸位和火力不變的情況下加強防護,所以要盡可能減少壹些不必要的重量,重點優化裝甲防護。南達科他級的設計方案被定為“1939戰列艦”。南達科他級保持與北卡羅來納級相同的最大船寬,並減少船體水線長度以節省結構重量。船型精心設計,采用球鼻艏減少阻力。增加主機功率以保持27節的速度。增加甲板裝甲厚度和側裝甲帶傾斜角度(傾斜角度19度),提高裝甲區域的抗攻擊能力。提高副炮位置,提高射程。擁有單煙囪是外觀上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最明顯的區別。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是公認的攻防平衡的優秀條約戰列艦。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戰爭中經常被用作航母編隊護航和對岸火力支援。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編入航母編隊,其強大的防空火力網用於為快速航母特遣部隊提供空中保護和支援兩棲作戰。先後參加了攻打吉爾伯特群島和馬裏亞納群島的戰役、萊特灣海戰、攻占Iojima和沖繩的戰役、對日本本土的炮擊行動。
1942 10,戰列艦南達科他號參加了南太平洋海戰。1942 114日,南達科他號戰列艦與日本海軍的華盛頓號戰列艦和霧島號戰列艦相遇。結果,戰列艦南達科他州嚴重受損,但是
服役後,印第安納州進入太平洋戰場。1944,1年6月因與戰列艦華盛頓號相撞右舷受損,修復5個月。
馬薩諸塞州1942 11參加北非登陸作戰,炮擊法國戰列艦讓巴特(中文名讓巴金)(未完),使其失去戰鬥力。1943二月起航太平洋戰場。
服役後,阿拉巴馬號加入英國艦隊,奔赴歐洲戰場。1943八月起航太平洋戰場。
戰後1947,該級艦開始陸續退役,編入預備役。1962正式退出海軍。南達科他州和印第安納州被賣給造船廠進行拆除。馬薩諸塞州和阿拉巴馬州分別被馬薩諸塞州和阿拉巴馬州買下,作為紀念館保存。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建成:北卡羅來納BB55和華盛頓BB56。戰艦1937 10 10月27日,北卡羅來納號在紐約海軍造船廠開工,4月入役1941。同類型艦艇,戰列艦華盛頓號,6月1938開工,5月1941入役。
壹戰結束後,美國海軍計劃建造1919-1921戰列艦,但受到《華盛頓條約》(1922年2月6日簽訂)的限制,在1922上再次建造。
193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根據英美法簽訂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考慮到其在亞洲和歐洲的潛在敵人正在積極擴軍備戰,於1937年開始建造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4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於7月1939至2月1942建造;從1940年6月到1941年6月,建造了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這三艘10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最後壹代戰列艦,建成後陸續投入戰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先後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1942年8月,美軍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北卡羅來納”號成為當時唯壹為航母護航的快速戰列艦。這壹仗有突出的戰果。
效率的表現為美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奠定了他們的主要任務:為航母編隊提供空中掩護。6月1942,165438+10月14瓜達爾卡納爾島夜戰中,“華府”號在雷達指引下擊沈了日本海軍戰列艦“霧島”號。1944,“華盛頓”號船首在碰撞事故中受損,更換了新的船首。太平洋戰爭期間,北卡羅來納二級艦參加了大部分重大作戰活動,主要為航母提供掩護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參加了進攻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裏亞納群島、關島、硫磺島和日本大陸島嶼的戰鬥。與英美的全球海軍不同,二戰前的法國海軍本質上是區域性海軍,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所以主要任務是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確保殖民地與法國的海上聯系。因此,作為本土主力艦隊的核心,黎塞留級戰列艦的作戰思路是,可以在地中海與意大利主力艦或英國地中海分艦隊進行決戰,同時可以護航、斷交、支援和壓制陸上火力。基於此,黎塞留級在設計上有以下特點:速度高,但續航能力不太高;它有壹門可以對付意大利新型戰列艦的主炮,同時配備了壹門攻擊小目標的副炮;它有很強的水平裝甲帶,也需要增強對空防護能力。
從敦刻爾克級開始,法國戰列艦采用了非常奇特的布局:兩座四聯裝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後甲板沒有主炮,只有幾座副炮塔分層布置。黎塞留級戰列艦也遵循這種總布置方案:其前甲板裝備兩門四聯裝380mm主炮,後甲板不裝備主炮,三門三聯裝152mm副炮呈之字形布置。
在“黎塞留”號設計之初,法國人曾計劃在其上安裝406毫米主炮:9門406毫米主炮安裝在3座三聯炮塔上,類似於後來的衣阿華級,呈“前兩後壹”的布置。後來發現這個方案大大超過了戰艦的噸位,建造成本難以承受。然後改成6門406 mm主炮,前面兩座炮塔。但這樣全艦主炮數量太少,火力密度不足,無法在海戰中有效覆蓋目標。最後,經過仔細權衡,黎塞留號上采用了口徑更小的380mm主炮,重量輕,可裝4套8門炮,相應增加了火力密度。維托裏奧·維內托特級戰列艦(英語:維托裏奧·威尼托級戰列艦,簡稱維內托特級;外國文獻壹般稱其為Littorio級戰列艦。因為1號和2號這壹級艦是在同壹天下水的,所以維內托特是第壹艘分配到預算的艦,利特裏奧是第壹艘實際服役的艦,中文翻譯傳統是以維內托特級為準),它是意大利皇家海軍(意大利語:Regia Marina)在二戰前夕建造的主力戰艦。
該級艦滿載排水量45000噸,采用長艏、球鼻艏、巡洋艦艉的配置,適航性高。配備三聯裝安薩爾多1934型381mm口徑主炮(前兩後壹),四聯裝152 mm副炮,十二座。裝甲是壹種箱形的裝甲艙,具有延伸結構和預防禦魚雷保護系統。裝甲防禦和水下防禦系統完全獨立,設計前衛,符合意大利海軍的特點。
第壹批建造了兩艘該級艦。1937年法意英關系緊張後,意大利決定增加兩個改良羅馬和帝國。前兩艘於1934開工,1940完工。羅馬開始於1938,完成於1942。4號船,帝國1938,開工,最後沒有完工。前兩艘入列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先後參加了馬塔潘戰役、蘇爾特灣壹戰和二戰等地中海戰爭。戰爭結束時,意大利缺乏資源,所以他們離開香港充當防空平臺。在戰爭中遭到破壞後,它們都幸存下來,直到戰爭爆發才被拆除。
皇家海軍在1937年開始建造喬治五世王級戰列艦後,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火力和航行性能上。英國海軍隨後設計了獅子級戰列艦,但隨著二戰的爆發,獅子級戰列艦的建造在1940年6月和10年6月被叫停。同時,面對緊迫的戰局作為應急預案,在時任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影響下,英國海軍采用了安裝4座雙聯裝主炮炮塔的方案,口徑為15英寸(1924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勇敢號和光榮號被改裝為航母遺物)。將戰艦命名為先鋒號(HMS Vanguard 1944)。
前衛號的防護設計比喬治五世號有所改進,根據實戰經驗,改進了艦體的水密隔艙結構,主裝甲帶因為重量補償減少了壹英寸。針對喬治五世號航行性能的不足,適航性方面的改進最為成功,先鋒號的航行性能非常出色。前衛號重新設計了船首拱度,提高了船首幹舷,增加了防波堤以改善惡劣海況下的航行性能,優化了船型設計,適中了船體長寬比,采用了方形船尾以提高推進效率。前衛配備了比較完善的雷達火控系統。除了對空和對海搜索雷達,不僅主炮和副炮裝有火控雷達,各種口徑的高射炮也裝有炮瞄雷達。戰列艦前衛號火力略顯不足,主炮口徑、威力、數量較小。
前衛號於1941年在約翰·布朗造船廠開工建造,是英國設計建造的最後壹艘戰艦。6月1944 11上線,6月1946完成服役。它曾被用作皇家遊輪,被當時壹些人諷刺為“最豪華的皇家遊輪”。1949年改為訓練艦,1954年退役。1960內拆遷。成為皇家海軍最後壹艘被拆除的戰艦。壹戰後,戰敗的德國壹直想擺脫凡爾賽條約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國海軍就開始了35000噸級戰列艦建造的理論研究,並論證了其軍備、裝甲和速度的可行性。納粹德國宣布要撕毀《凡爾賽條約》後,1935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準備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英國曾要求德國將該型艦的排水量限制在3.5萬噸,但德國斷然拒絕,理由是它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約國。
1935年,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設計開始。初步設計指標為:標準排水量3.5萬噸,長250米,寬38米,吃水10米,4門雙聯裝380毫米主炮,渦輪-電裝置。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力8000海裏/19節。
這是根據德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當時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基爾運河規定,船舶長度不得超過250米,寬度不得超過38米,吃水不得超過10米。因為德國在壹戰後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軍艦不能像其他國家壹樣依賴海外殖民地的補給,所以俾斯麥級必須有很大的續航力,所以它的設計續航力是8000海裏,也是高速19戰鬥巡航。
鑒於當時各國正在設計建造的新型戰列艦的最大航速為30節,同時考慮到德國海軍艦艇數量少,俾斯麥級必須經常在自身數量劣勢的情況下作戰,但在海戰中,在數量劣勢的情況下作戰而沒有高航速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俾斯麥級是按照高標準設計建造的。
俾斯麥級戰列艦的首艦俾斯麥號,曾經用壹枚炮彈擊沈了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戰鬥巡洋艦。第壹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曾計劃建造N3戰列艦,但因為華府海軍條約而胎死腹中。根據條約的最終妥協,日美可以保留未完工的主炮為16英寸的戰列艦(日本龍門級戰列艦和美國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英國可以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建造主炮為16英寸的戰列艦,不受條約規定的10年內不能建造戰列艦的約束。根據這壹協議,英國海軍於1922+01年6月開始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建造納爾遜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不再使用過去英國戰列艦常用的艏樓船型,而是使用平甲板船型。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主要是提高裝甲防護水平。首次采用了傾斜水線裝甲帶,是當時最厚的戰艦,並加強了水平防護裝甲,增加了水密艙室等間接防禦設施。
納爾遜號戰列艦受35000噸條約限制。納爾遜級采用了3座三聯主炮炮塔全部在艦橋前的非常規布局,而動力機艙和副炮炮塔則集中在艦體後部。基本設計思路與N3和G3計劃基本相同,需要裝甲保護的部分盡可能集中。
三座主炮炮塔聚集在壹起,中間炮塔安裝得比其前後炮塔高,呈金字塔形排列。為了平衡重量,艦橋位於船體後部。這種設計的目的是將有限的裝甲重量最大限度的集中在關鍵部位,將需要重裝甲防護的關鍵部位範圍縮小到最小的區域,可以達到更好的防護效果。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基本設計繼承了田納西級戰列艦和當時美國戰列艦的標準樣式:飛剪艦首;罐籠主桅;副炮安裝在首樓甲板上;電力推進系統。主要是提高了火力和防護。美國在獲得日本海軍長門級戰列艦的信息後,改變了設計,將田納西級戰列艦的4門三聯裝14英寸(356毫米)主炮換成了4門雙聯裝16英寸(406毫米)主炮。隨著火力的加強,防禦也相應加強,以抵禦敵人同口徑炮彈的攻擊。其他方面和田納西差不多。動力沒有被軍方重視,最大速度只有21節。
1942科羅拉多和馬裏蘭拆除了他們的後主桅並進行現代化改造。在2月7日偷襲珍珠港事件中沈沒的日本海軍19411943,打撈出水進行改裝,拆除前後主桅,徹底重建艦體上層建築。三艘艦艇都改裝了防空火炮,加強防空火力。喬治五世國王級是英國在1930年代末建造的壹級戰列艦,也是二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壹級戰列艦。
其設計符合1936年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戰列艦標準排水量限定為35000噸,主炮口徑不大於14英寸,即356毫米),是典型的條約戰列艦。
五艘同級艦分別是英國皇家海軍艦艇“喬治五世國王”號、“威爾斯親王”號、“約克公爵”號、“安森”號和“豪”號。
喬治五世國王是皇家海軍當地艦隊的旗艦。威爾士親王剛服役就參加了圍剿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鬥,然後帶著丘吉爾首相帶著戰傷訪美,簽署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1941年12月10威爾士親王號在馬來亞被日本飛機擊沈。
1943 65438+2月26日,約克公爵號在護航行動中擊毀了德國海軍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喬治五世國王號戰列艦加入了英國太平洋艦隊,參加了對日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