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儒家比較有代表性且爭議比較大的壹位思想家,他的學說觀點裏面,比較經典,也讓他受爭議較多的在於他對孟子“性善論”相對“直接”的“表面式否定”,即“性惡論”。
讀過《荀子》壹書的人,多少可以看出點他的犀利和直接吧,就顏小二對他的了解,他思想觀點裏的那股子犀利和直接,與“道家思想”有點關系。
? ?
道家因為研究的東西本就屬相當“本質”的東西,高度凝練來說,道家研究的更多屬讓萬事萬物之所以是萬事萬物“道”這壹類十分“本質”的存在。因為“本質”,所以“真實”。因為“真實”,於此,就沒有“遮羞布”壹說。
而荀子的許多思想方針,相較於孟子、孔子相關的觀點,對比來看,荀子就非常犀利地扯下了人們的“遮羞布”,比如荀子相當有名的觀點“性惡論”。下面,顏小二就以荀子著名方針之壹“性惡論”和大家壹起來論壹論荀子在揭開人於文明社會之“遮羞布”時的毫不留情。
1、孔子孟子看似論人性,實則在強調“教化”人的本性好壞,幾千年來壹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們議論的壹個焦點,就儒家這個學派來說,孔子、孟子、荀子,關於人性看法都有不壹樣的地方。
或者這樣說,三位大先賢因為議論人性善惡找的“參照物”不壹樣,他們得到的“結論”乍壹看還確實有很大的不壹樣,但是深究起來,三位大先賢的理論大抵還是會落到對“禮”的維護上來,而且維護的方式都是“教化”。這可能便是三位學說觀點各有各的特色,卻皆為儒家先賢的原因之壹吧。
對於人性,孔子沒有給出太直接的議論,但是卻說“性相近”,繼而強調後天人接受的“教育”、生長的環境對人的影響。於此,也強調了人在後天的“可塑性”。
? ?
孔子此舉很聰明,非常巧妙地避開了對人先天本性的“善惡評價”,著重凸顯儒家所重視地的後天成長”,以此強調了“教化”的重要性。
而孟子關於人性地觀點就很直接了,他甚至提出人和飛禽走獸的區別,就在於人生來就有的“善”的本性,即“仁義禮智”這四個“善端”。
在孟子看來,這些“善”雖然是我們天性壹般的存在,但因為人世中有太多“誘惑”,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學習知識、修身養性,目的便是借此時刻“自省”、進行自我“改正”,避免自己的“善良本性”被後世“欲望”所蒙蔽。
於此,我們不難看出,即便給人的“天性”打上了“善”的“標簽”,孟子還是在強調“教化”。
? ?
他是在告訴人們,如果不想成為自然界中被“口腹之欲”裹挾的“動物”或者說“禽獸”的話,就要好好學習,懂得用知識和高雅情操“洗滌”自己,於此長久保留人獨特或“高貴”於別的“飛禽走獸”之先天就有且讓人之所以稱之為人的“善”。
2、荀子的犀利:揭開人性的“遮羞布”相比於孔子避而不談的“高明”,孟子苦口婆心的“迂回”,荀子勸人“好好學習、修身養性”的理論,就顯得十分直接,甚至有點不給“情面”的感覺。
人人都有“維護自己”的潛意識,顏小二覺得這無可厚非,也不必勉強自己完全扼殺這壹“天性”,這是我們的“自然秉性”。
我們雖然生活在“人為”社會中,雖然我們也明白“人為而偽”,但是相應來說,人類社會再“人為”,依然逃離不了“自然”這個大框架,人類社會也是在自然這個大環境裏產生並發展的。
但無論再怎麽“人為”,社會和所謂客觀意義上的“自然界”來說,二者粗略對比來看,比較明顯的不同可能更多體現在兩種環境中“人為成分”和“自然成分”的對比。
荀子很客觀,他不給人“戴高帽子”,更不“美化”人為何要“教化”,他給出的答案是:如果不“教化”,人就可能因為天性的“無序發展”,成為“惡”的存在。
為何荀子會有這種看法?我們知道,道家是基於“自然之道”來觀察世界的。在道家的世界觀中,“善和惡”是人類“人為”強行區分的概念,有人的“主觀”價值判斷在裏面。這就好比,我們飼養家禽,然後食用他們,從家禽的角度來說,人類飼養他們然後食用他們,這是“關乎性命與自由”的“惡事”,對於我們人來說,卻是填飽肚子、補充營養的“好事”。例子粗糙,各位理解邏輯就好。
也就是說,在道家思想觀念裏面,我們人類世界裏的“善惡:,是從“利人”出發的,是有立場的。而“自然”因“天地不仁”是沒有“立場”的,於此,自然不存在所謂的善惡道德判斷。
? ?
荀子深諳道家於“善惡”上的客觀,於此他從人的社會來分析人的本性。
在人的社會中,以遵紀守法、維護社會安定為“善”,反之,對社會之“禮”、社會秩序產生負面影響的行為,即為“惡”。
於此,荀子以人在後天成長修習,成為壹個“優秀”有禮有節的“社會人”為“善”,而人的本性中的“利己本性”若沒有後天的教化以及好的引導,人的“自然之利己”本性,在無序發展下,很容易會演變成傷人害己的“貪婪”,更有甚者,會為害壹方。
? ?
追根究底來說,沒有教化的人之本性於人類社會中來說,是存在讓人向“惡”的趨勢的。
按照荀子這個邏輯,如果人不接受教化,那麽人在人類社會中,不僅難以“合禮”而行,擾亂社會秩序不說,更難養成有“超越欲望”的高潔情操,比如“奉獻”、“大無畏”等精神。
在人人自私、以掠奪他人為樂的環境下,社會的分崩離析,就在不遠處。
於此,追根溯源來看,荀子這大抵還是在告誡世人,人若不接受“教化”,任由先天的“本性”發展,會出大亂子,比如衍各種各樣的“惡”。
而荀子這壹觀點,對於“愛惜羽毛”的“文人雅士”來說,可不就是壹定程度的自我否定嗎?
要說孟子的“苦口婆心”是給人“遮羞布”,而荀子則是赤裸裸掀開這個“遮羞布”。她雖然沒有否定“本性”,但他挑明了本性裏的“惡”的趨勢,這和直接“否定”就只隔壹小步,實在犀利。
3、看見黑暗才算本事人因“匱乏”,總是本能地去求高求遠。
或者說萬物生來就是相對“匱乏”的,因為生存之下,“欲望”在驅動萬物去行動、奔走。
但是,人類有了思想,創造了人類文明,有少數人開始審視生命,甚至能夠跳躍人類社會,看到更“遠”的地方。
因為對“光明”的匱乏,於此有壹小部分“聰明人”總是看向有光的地方。
而真正“豐腴”且“高明”的智者,他們的“心”冷靜,眼睛也更加“客觀”和“理性”。
於是,理性和冷靜的智者,除了看見人人趨之若鶩的“光”,他們還看見了“黑暗”。
? ?
許多時候,不是人看不見“黑暗”,而是對“光”的匱乏,讓其對“黑暗”視而不見,最後自欺欺人壹生,這是功利意義上的圓滿,卻是人生層面的遺憾。
於顏小二來說,荀子的耿直,源於他看見了“黑暗”,並希望人們也能在他犀利的揭露中直面與自己立場所對立的“黑”,這之中有壹種倔強和耿直,亦飽含對人最真誠的“期待”。他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的呼籲沒用,又何苦“冒天下之大不違”去期待叫醒“裝睡的人”呢?
同時,我也有個大膽的猜想,孟子“性善”的迂回與孔子“性相近”的高明,不是他們沒有發現荀子所見的“光”,而是他們太過了解“人性”,於此“投其所好”,引導人們以“教化”自我約束、自我修煉,最後能夠上達自我圓滿。
總而言之,寫到最後,顏小二還是由衷感慨,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細究。
? ?
註: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