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熊貓,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那壹對非常明顯的黑眼圈以及它憨厚可掬的外表。
大熊貓腦袋和臉部都圓潤豐腴,體長大約是在1.2到1.8米,雄性要比雌性大壹些,尾巴短短的,大約11厘米,體重最大可以到180千克,走路也像是日本動畫片中的女孩子喜歡的內八字。
但是事實上,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與高大兇殘的大棕熊是近親,擁有著鋒利得如同尖刀壹樣的爪子,力氣巨大。
大熊貓簡介
大熊貓壹般生活在海拔較高的竹林中,依靠地形和水源,以及豐富的竹林資源為生,它們每天除了吃竹子以外,還有壹半的時間都花在了睡覺當中。憑借著黑白相間的外表,它們也經常躲避在樹林或者積雪的地面。
作為壹只熊,大熊貓還有著非常鋒利可怕的牙齒,咬合力極大,畢竟可以將竹子輕松地咀嚼,也是要壹定的實力的。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大熊貓的咬合力大概是在1300N,在世界上可以排到前五的位置,次於北極熊、老虎和獅子,與棕熊相似,壹旦發怒,能夠將壹個成年人瞬間咬死。
熊貓咬合力極強
也因此,如果在野外看見了野生大熊貓的身影,最好是選擇逃跑,千萬不要以為大熊貓都跟動物園裏的壹樣無害。
大熊貓的進化
從在我國雲南出土的化石來看,大熊貓在地球上至少生活了800萬年了,歷史比人類還要久遠,也因此被叫做“活化石”,成為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
從百萬年前到現在,大自然的生存競爭可謂極其嚴酷,不少的生物都在不斷的演化之中遭到了滅絕,現在已經完全看不見它們的身影了,而大熊貓卻扛過了地球漫長的發展,生存到了現在。
大熊貓其實叫做“大貓熊”,也就是像貓壹樣的熊,這是國際上為它取的名字,後來因為1939年在中國展覽標本的時候,由於當時流行國際書寫方式,與那時候的中國人從右往左讀的習慣不同,因此參觀者將它喊作了熊貓,這也就逐漸成為了大眾對它的稱呼。
熊貓的演化
大熊貓的祖先叫做始熊貓,主要生存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隨著不斷的演化和發展,其中壹種進化成為了可以食用竹子的雜食類動物,大概出現在300萬年的時候,體型比現在的大熊貓要小,但是它的繁衍能力很強,在中國不少的地方,乃至越南緬甸都發現了它們存在的化石。
距今50到70萬年前是大熊貓發展的極盛時期,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大熊貓體型開始增大,逐漸適應了環境,並且變得以竹子為生。
它的臼齒變得非常發達,能夠輕松咀嚼堅硬的竹子,同時從壹節腕骨中進化出來了壹個偽拇指組成對握結構,學名為“橈側籽骨”,這是為了更好地抓握竹子而進化出來的器官。
熊貓手掌能夠抓住竹子
歷史上的熊貓
關於熊貓,我國得很早就有對其的記載了。
《山海經》裏寫到有壹座山叫做崍山,而上面有壹種名為貊的生物,根據晉代郭璞後來的註解,我們能發現貊像熊而且皮色黑白相間,還能以銅和鐵為食,這說的不就是大熊貓嗎?
《爾雅》中也有對貊的記載,郭璞同樣在後邊勤勤懇懇註釋它像熊,頭小,但是腿也很短,黑白相間,可以吃銅鐵,以及竹子。這也更加說明了食鐵獸大熊貓的身份了。
《山海經》貊
大熊貓雖然是雜食性動物,能吃肉食也可以吃竹子,但是它為什麽要吃銅鐵呢?有壹種說法是,大熊貓會在冬季食物缺乏的時候來到山下,在人類的村落附近尋找食物,比如吃剩的骨頭,有時候餓極了,還會把盛放食物的鐵鍋等炊具咬碎,舔上面的油腥,甚至偶爾還會吞下壹些。這在人類的眼裏,也就認為大熊貓是吃鐵的了。
恰好在1981年和1993年,報紙上都有刊登大熊貓跑去村民的家中啃咬鐵質鍋、食盒的行為,後來發現大熊貓會在糞便中將吞進肚子裏的碎鐵片排出去,並且腸胃並沒有受到損壞。
而神話故事中,有壹種說法是食鐵獸是蚩尤的坐騎,後來黃帝戰勝蚩尤以後,封閉了大熊貓兇殘的屬性,這才讓它變成了現在這樣“萌萌噠”的模樣。
熊貓在傳說畫冊上曾出現過
然而實際上,在史書和文獻中並沒有關於蚩尤坐騎是大熊貓的說法,相反的是,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曾經率領包括貔貅等猛獸與炎帝在板泉大戰,其中黃帝的麾下貔貅指的就是大熊貓了。然而在現在很多人眼裏,貔貅的形象與大熊貓差距實在是有點多。
貔貅在民間的傳說中是壹種可以辟邪招財的神獸,深受商人的喜愛,不少人都會買壹只貔貅的飾品或者擺件用來保佑自己財運順利。而在歷史上,比如徐珂就把貔貅描寫為“形似虎,或曰似熊”。
《隴蜀餘聞》中就更加明顯了,直接寫了貔貅來自四川峨眉,並且黃白相間,反應遲鈍,還生長在高山上的林間,這不就是大熊貓嗎?
貔貅擺件
甚至是後來,大熊貓因為數量越來越少,壹度成為了祥瑞的象征。在明朝時期,周王拜見明成祖朱棣時就向他獻上了壹只大熊貓,朱棣還問群臣:大熊貓真的是上天送的祥瑞嗎?
群臣回他,“聖誌如此,所以上格天心。”這也令朱棣更加勵精圖治,最後開創了永樂盛世。
現代的大熊貓
到了現代,因為大熊貓是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的,還保留著較為簡單的、消化肉類的消化道,而不是像食草動物壹樣有著專門用來處理植物的腸胃,並且也沒有食草動物體內的***生細菌或者是纖毛蟲,大熊貓只能通過吃了就拉的方式來獲取營養。
熊貓拉便便
也因此,壹只100千克重量的大熊貓,在春季的時候每天需要花費壹大半的時間用來吃大量的竹子或者竹筍。同時為了控制能量的消耗,大熊貓也經常避免需要大量消耗的動作,經常慢吞吞地行動。
而雌性大熊貓的產卵率降低,並且每年只有壹次發情期,通常短短兩三天的時間就會結束,壹般兩年才會繁衍壹次,而壹胎只會生下兩只幼崽,有些雌性還只會選擇較強的壹只養育,因此也導致了大熊貓寶寶的存活率較低。
同時雄性大熊貓的交配欲望也不強,如果沒有在雌性發情期的時候抓住機會,那麽就會錯失這壹年的繁衍時間。
熊貓交配
這些也就導致了大熊貓的數量越來越少,繁衍的能力受到了限制,並且由於人類的活動造成大熊貓生存環境的破壞,它們也壹度成為了瀕危動物,直到2021年國家正式宣布,在人類的幫助和保護下,野外大熊貓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800只,順利成為易危動物了。
世界上對於國寶的喜愛
像大熊貓這樣外表可愛的生物,全世界都對它非常喜愛,甚至國寶壹度成為了外交的手段,維持了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和好關系。
早在公元658年的時候,日本遣唐使來到唐朝學習,武則天為了彰顯大唐的氣度,贈與了當時的日本天武天皇2只大熊貓。而在現代,為了表達友好,我國壹***向9個國家贈送了總***23只大熊貓。
被送出國的熊貓
最著名的“熊貓外交”是在1972年,我國為了向美方展示我方的誠意,贈與了美國“玲玲”和“興興”,美國人為此特意準備了規模頗高的接待儀式歡迎兩只大熊貓的到來,並且由政府派了專機接送,在抵達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時候,當地甚至有8000多名群眾冒雨前來迎接,只為了親眼瞧瞧大熊貓的樣子。
玲玲和興興剛到美國就引起了非常大的關註度,還不到壹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幾百萬人前來參觀。同時它們也成為了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鎮園之寶,給民眾們帶去了無限的歡樂。
並且為了能夠讓大熊貓有充足的食物,動物園專門安排了1000家住戶在家裏為大熊貓種上了竹子,保證隨時都有鮮嫩的“食材”。
熊貓外交
然而因為送到國外的大熊貓經常會發生如水土不服等問題,為了保護好國寶,在1984年之後,我國就不再向其他國家贈送大熊貓,並且在2007年正式表明。
但是熊貓外交並未就此結束,中方表示,如果能保證大熊貓的生活質量和環境,並且交壹份租金,中國就會提供大熊貓的短期租借。
為了能夠獲得大熊貓,荷蘭前後申請了足足有16次,終於在2017年成功迎來了大熊貓的到來,並且他們還給大熊貓建造了中國風的行宮,價值5000萬元,占地面積達到了9000平方米,為了保證它們生活質量,連材料都是從中國進口過去的,而這裏僅僅只是居住了兩只大熊貓。
荷蘭中式熊貓園
關於這樣的事情在國際上數不勝數,日本、英國等國家都為了極其喜歡大熊貓,日本甚至還從中國***借走了9只大熊貓,許多城市都為了能夠獲得大熊貓而爭搶起來。
結論
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被降級,這也反映出了中國對於生態環境的改善有了非常明顯的效果,並且也表現了中國對大熊貓的保護力度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大熊貓被降級了,但是它依舊是國寶,依舊是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而實際上,除了大熊貓以外,還有不少的瀕危動物因為我國不斷的努力而成功降級,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比如2006年9月,藏羚羊從原本的瀕危動物成為了該地經常能夠見到的野生動物,也順利地連降了兩級,轉為近危動物。
藏羚羊
中國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是落到實處了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也寫在了初高中的課本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下壹代,成為了政府和廣大民眾都會自覺尊重的行為規範。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我們仍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