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記·文房雜項篇·“袖石”和“山子”
雕有松石人物的壽山石山子 (清) 作者收藏
明代的古董鑒賞活動,在修身悟道理念的導向之下,具有鮮明的博雅清玩的格調。文人們推崇典雅,講究在賞玩高品位器物中尋求古趣、雅趣和樂趣。這壹點尤其表現在玩石與賞石上。
明代文人喜玩壹種“大如拳”的石頭,“袍袖所積,惟石而已”,被稱之為“袖石”,平日裏握在手中摩挲盤玩,朝夕相伴,頤養天和,此風壹直延續到清代。明清時代還有壹種體量不大、陳列於案頭的“石山子”,亦是文人藏家的寵物。“袖石”和“山子”與重器大件相比似乎微不足道,然而這種小玩意卻凝結著文人的高雅情調,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在我的藏石中就有這類屬於“袖石”、“山子”的古石。
壹石為蕉葉綠色,綠中含有暗藍色條脈,分布有淡黃色石皮。底座非為原配,但也是紅木舊作。石高 11 厘米,長 11 厘米,下寬上窄,山形不突兀,但層次豐富。正面浮雕書屋茅宇、蒼松、瀑布,峰嶺起伏,深遠重疊。側面石皮處雕篆書銘文“雲岫”,背面較平處鐫以行書:“白雲深處是吾廬,萬歷辛醜,眉公陳繼儒。”陳繼儒為有明壹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號眉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皇明書畫史》、《眉公秘笈》、《書畫金湯》、《陳眉公全集》等。此人生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卒於崇禎十三年(1639 年),“萬歷辛醜”即萬歷二十九年(1601 年),陳眉公 43 歲。眉公初為諸生,尋焚棄儒冠,隱居昆山。親亡,築室東佘山,杜門著述。“白雲深處是吾廬”正與他生平經歷相符,也道出了他的人生追求。眉公書法蘇(東坡)、黃(山谷),石上所鐫文字遒勁而又飄逸,與眉公書風並無二致。凡古石玩家都知道,古石上留存的名家款字石銘,即使是只言片字亦勝金玉珠璣。舊時商周青銅器上著銘文壹字可值黃金壹條,小小“袖石”鐫銘如此之多,雖不可與青銅器銘文等量齊觀,也是非常難得的。尤其讓人喜愛的是此石的形態和色彩。遠望端挺如拳,有高士之風,近看包漿光潤,色如古玉,撩人心扉。至於石種,我初以為綠端,又有人說它是壽山艾葉綠,也有人說它是青田石中的蘭花青田,幾位專家各執壹詞,至今尚無定論。
作者藏帶有陳繼儒銘文的石山子
此石是本世紀初我在壹位姓錢(人稱“大錢”)的古玩商那裏“淘”來的。大錢專賣古石,因此類藏品奇缺,平日僅擺放幾塊,孤零零地,還經常斷檔。據說他的古石大都“淘”之於齊魯故地,收價不低,賣價就更高了。在他小店最顯眼的地方穩坐著壹只近 1 米高的嶗山綠古石,上有金石家劉喜海的銘文。嶗山綠石也叫海底玉,產於山東青島市嶗山,石色如青黛,有淡綠、艷翠之分,屬於名貴石玩之清供品。此嶗山綠石形態崢嶸,石色墨綠,包漿蒼古,確為古石中之上品。大錢對我說“有個美國人已遞價 10 萬美金”,這就意味著這塊石頭妳不出 10 萬美元他是不會出手的。我雖鐘情於它,然我無此財力,自知與這寶物無緣。那天我經過大錢的小店只是為了壹飽眼福,再欣賞壹下這碩大供石,沒有想到在他小店的另壹頭卻亮出壹只古舊且帶有銘文的“袖石”,我立馬覺出它的珍稀。此時大錢正在店外與幾個同行玩撲克,見我拿起“袖石”觀看,便跟了過來,說:“新進的,岫玉的,上面還有字呢!”看來主家對它並沒看得太重,銘文上的“陳繼儒”因與今人寫法有異,他也許沒看明白,或者看清了卻對陳繼儒其人壹無所知。也碰巧我帶著數千元現款,僅用幾分鐘的時間便成交了。
我收藏的另壹古石高 16 厘米,最寬處11厘米,兩面浮雕山水亭舍,遠處峰巒疊起,山下山上,欄柵亭屋,山石嶙峋,溪水淪漣,正可謂是“景色秀逸之地,文士隱讀之所”。雖為浮雕,但從構圖立意上,與明朝畫風特別是吳門山水畫(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相仿,帶有鮮明的明代藝術特征。此石凸起處刻有銘文“嘉靖乙卯小陽日作”,陽作“ ”,為古寫。“嘉靖乙卯”為明嘉靖三十四年,即 1555 年。石之通體黑黝如墨,古色瑩然,唯無底座。觀其石質,似葉臘石範疇,透過外皮包漿有如燈光凍石,給幾位玩石的行家看,他們均未能確切地說出其為何等石種,都壹致認為此乃明代古石無疑。說來也巧,這塊古石的價位和購買經過竟與前者相似,相隔時間也很近,大約是在壹個月之內,是我在文化街壹個姓張的販子手裏得到的,此人不以賣此為業,看來也是小瞧了此石的身價。
實際上,古代“袖石”和“山子”的價值不在於石頭本身,而在於石上所展現的歷史文化內蘊。尤其是帶有名家款字銘的古石,因“石以人為貴”,更有其特殊的文化含量。記得中央電視臺 2005 年 3 月的壹期《鑒寶》節目,壹位持寶人拿出壹塊帶有“允明藏石”印章的明代雞形靈壁石,石不大,敲有玉聲,是持寶人花 5000 美元買的,專家估價40 萬元人民幣。北京翰海 2006 年春拍中推出壹塊長 12 厘米的靈壁石山子,雕有銘文,成交價 36.3 萬元。說句實在話,如果讓我在大型拍賣會上花大價錢“硬碰硬”地去和別人爭搶此類藏品,我還真沒那個財力和勇氣,但我卻在不經意中得到了它們,這也叫“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玩收藏,最美之事莫過於“淘”到自己心儀的寶貝了。但“淘”寶是需要文化素養和眼力的。文化素養是在讀書學習中逐漸積累的,眼力是壹點點熏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玩收藏就是“玩文化”、“玩眼力”,所謂“文眼識古董”說的就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