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和印花硬陶的經驗中逐漸摸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壹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應時、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燒制溫度必須在1200℃以上;第三,在高溫下燒制的上釉表面被施加到裝置的表面。
原始瓷器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致密、經久耐用、易清潔、外觀華麗等特點,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原始瓷器燒制技術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器皿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由陶器演變而來,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到了宋代,名窯遍布大半個中國,這是瓷器業最繁榮的時期。當時,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定窯並稱為五大名窯。素有瓷都之稱的江西景德鎮生產的元代青花瓷,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器琺瑯透明如水,胎薄質輕,白瓷器身塗以藍色紋飾,典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壹經出現,便風靡壹時,成為景德鎮傳統名瓷之冠。青花瓷* *又稱四大名瓷,包括青花精美瓷、粉彩瓷和彩釉瓷。此外,還有瓷雕、薄壁瓷、五彩胎瓷,都是精美獨特的。
彩瓷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壹。“瓷器”和“中國”在英語中是同壹個詞,充分說明中國的精美瓷器可以算是中國的代表。
中國真正的瓷器產生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這壹時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生產技術發展、東漢北方人南遷和重葬盛行的基礎上,以華東上虞和浙江為中心的地區以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中國瓷器的發源地。浙江上虞縣棉關鎮出土的這件東漢藍釉水波紋四系罐,向我們展示了瓷器燒制技術的初步發展。唐代瓷器的生產技術和藝術創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成熟水平;到了宋代,瓷業興盛,名窯湧現。明清時期,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制,技術都超過了前代。中國的陶瓷工業仍然欣欣向榮,質量高,外觀美。其中著名的陶瓷產地有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廣東石灣、楓溪、江蘇宜興、河北唐山、邯鄲、山東淄博。
清代彩瓷種類繁多,除青花、釉下紅等外,可分為釉下彩和釉下混色兩大類。釉上彩先燒成白釉瓷器,塗在白釉上,再在彩爐中低溫二次燒成。釉是五彩的,粉彩、琺瑯色都是釉色。先將釉上、釉下混合色燒成釉下色(即直接在瓷胎上畫花紋,高溫燒成透明釉,以青花為主),再在適當部位畫上釉下色,再進行第二次低溫燒成。青花明礬紅、鬥彩、青花多色都屬於釉下混色。最後形成藍白階級;彩釉瓷器;三個系列的彩瓷。
舉世公認瓷器是中國發明的。瓷器的發明是基於陶器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商代白陶以瓷土(高嶺土)為原料,燒制溫度在1000℃以上,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基礎。
白陶的成功燒制在陶器向瓷器的過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明顯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們的質地比陶器更細更硬,胎色多為灰色。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弱。在裝置的表面塗上壹層石灰釉。但它們與瓷器並不完全相同。被稱為“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器在商代出現後,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東漢,在1600-1700年間經歷了變化和發展,從不成熟走向成熟。
東漢至魏晉時期制作的瓷器,從出土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加工精細,堅硬不吸水,表面塗有壹層青色玻璃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誌著中國瓷器生產進入了壹個新時代。
中國的白釉瓷器萌芽於南北朝時期,到隋代達到成熟階段。唐朝有了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瓷白度達到70%以上,接近現代細瓷標準。這壹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宋代瓷器在胚質、釉色和制作工藝上都有所提高,瓷器燒制技術達到了完全成熟的水平。在技術上,有明確的分工,這是中國瓷器發展的重要階段。宋代名窯眾多,有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等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陜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薄,釉色均勻;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泥為坯,所以瓷器也叫瓷器。磁州窯多生產帶黑花的白瓷;景德鎮窯的產品薄,有光澤,精致的光誘導,並有很高的白度和透明度,這是促進作為宋代瓷器的代表作品之壹。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紅色或青綠色,釉色艷麗明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薄、細膩、美觀。簡瑤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壹,其黑釉亮如漆。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藍色為主,色澤清潤。官窯是否存在壹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壹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汴京的官窯,窯址在汴京是為了給朝廷燒瓷器。哥窯在哪裏燒制壹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綜合各種資料分析,葛窯最有可能的燒制地點是與北宋官窯同產;鈞窯燒的彩瓷很多,胭脂紅、青綠、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薄而薄,有光澤,瓷色潤澤,釉色白如粉,稱為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釉色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從單色釉到五彩釉,再從釉下彩到釉上彩,逐漸發展到釉下和釉上彩的多色和鬥彩。
彩瓷壹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下彩兩大類。先塗在坯體上,再入窯燒制的彩瓷,稱為釉下彩。在窯中燒制的釉上彩瓷器,再進行彩繪,然後在火中烘烤,這就是所謂的釉上彩瓷器。明代著名的青花瓷是壹種釉下彩。
明代成功燒制出細白釉,又成功燒制出以銅為著色劑的單色釉瓷器,使明代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上釉方法的多樣化標誌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進步。成化年間創制了釉下青花加釉下彩勾勒的“鬥彩”,嘉靖、萬歷年間制作了不帶青花邊框直接用多種顏色繪制的五彩,均為名家珍品。清代瓷器在明代傑出成就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期的素三彩、多色,雍正、乾隆時期的粉彩、琺瑯,都是世界名品。
明代有壹種瓷器是在釉下青花的輪廓上加釉彩燒制而成的。因釉下青花與釉下彩畫相互競爭,故名“鬥彩”。
仿清代銅胎琺瑯效果的瓷器。琺瑯色也叫“料色”。
“絲綢之路”和“陶瓷之路”
絲綢和陶瓷是中國人奉獻給世界的兩大瑰寶,這在壹定程度上改變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伊斯蘭教的人用中國的青花瓷大盤子盛米飯和蔬菜,然後很多人圍壹圈壹起享用。菲律賓人和其他民族把中國陶瓷當作聖物崇拜;非洲人在清真寺、宮殿和其他建築上裝飾瓷器。古羅馬人將中國的絲綢視為上流社會和貴婦的奢侈品,並在壹世紀前後引發了絲綢與道德的爭論。絲綢和陶瓷作為物質產品的出現,不僅有用、耐穿,而且由此延伸出的兩條大道也徹底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絲綢之路始於西漢,從當時的首都Xi安出發,經河西走廊,沿樓蘭古城,過阿拉山口,出中亞、西亞安息、大秦等地。當然,這是絲綢之路最重要的通道。此外,在我國西南、東南、南方也有分布。因此,“絲綢之路”的地理特征包括沙漠、草原、高原、山脈、平原、海洋等。,其中包含著說不盡的艱辛和辛酸。“絲綢之路”源於絲綢,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文化之路。在現代,它被命名為“歐亞大陸橋”,使它成為世界上許多文化的母親。在這條路上,傳播最成功的是宗教。自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以來,這個公元前60年的歷史時刻,註定要在中國歷史上大放異彩。隨後幾年,“春風過玉門關”,也有了“勸君少酒,西方有故人”的新外交關系。正是這條路讓中國人認識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羅馬人、日本人、朝鮮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歐洲人...
“絲綢之路”壹詞是由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提出的。他沿著這條商業之路七次來到中國,寫了三卷本的《中國》。後來的“文化使者”——英國的斯坦因、法國的佩利奧特、瑞典的斯溫赫丁——也踏著同齡人的腳步,窺視中國文化的奧秘。為此,許多無價之寶散落在世界各地。壹個世紀前,王,壹個無知的中國道士,守衛著佛教寺廟和洞穴,僅用幾個銅板就放棄了敦煌幾乎壹半的文化財富。幸運的是,這些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和傳播。我在想這個世界的中國人是不是應該好好看看西方人是怎麽對待文化和傳統的,在這些文物面前真的是沒有思想嗎?可喜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8年開始實施“絲綢之路考察”十年計劃,以“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考察”為主題,進壹步確立了這條貿易路線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國之路”起源於唐代中後期,是中世紀中外交流的海上大動脈。因為瓷器的性質不同於絲綢,不適合陸路運輸,所以選擇了海路,這就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仍然有許多商品沿著這條貿易路線傳播,如茶葉、香料和金銀器。之所以命名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為瓷器貿易的性質,有人把這條海上商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但有壹點是肯定的:唐朝中後期,由於突厥帝國的崛起等原因,“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開始弱化。“陶瓷之路”的起點在中國東南沿海,沿著東海和南海,穿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到達非洲東海岸或穿過紅海和地中海到達埃及。或者從東南沿海到日本朝鮮。沿著這條商業道路散落的中國瓷片,就像壹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照亮了整個東南亞、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據唐朝的史書記載,唐朝與外國的交流有七條路,主要是兩條:安溪入西域,廣州入海,即“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業的繁榮不僅體現在長安,東南的揚州也是如此。揚州素有“天下首富”的美譽,否則也不會有李的“揚州三月煙火”和杜牧的“揚州十年夢”。如果說陸上“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宗教虔誠,那麽“陶瓷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財富,也為殖民掠奪打開了大門。所以16和17世紀以後的“陶瓷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說,成了殖民掠奪之路。
“陶瓷之路”是日本考古學家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作為日本中東文化考察隊的重要成員,埃及福斯塔特(今開羅)的考古發掘徹底打開了這個對中國陶瓷有著迷戀的人的心扉。因此,他將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研究中國陶瓷的考古成果,寫成《陶瓷之道》這本影響世界的陶瓷書,意義深遠。在日本乃至世界陶瓷領域贏得了廣泛贊譽。同時,《陶瓷之路》讓世界再次認識和了解了這個與中國同名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