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日歷
央廣網四川成都6月28日消息(記者李丹攝影報道)鐫刻著工業文明發展歷程的老工業建築,記錄著城市的發展歷史,是人類工業文明的見證,具有無可比擬的歷史文化價值。
2022年5月,成都市規劃局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告》中首次公布了成都近代工業建設中的27處工業遺產保護點名單。5438年6月+2022年10月,成都公布第九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首次將工業遺產納入名錄。40年來得到保護和利用的工業遺產不僅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也是城市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成都電視機
成都電視機,1983布票
看到同類物體最純真的年代。
雙燕牌冰箱、縫紉機、成都牌電視機、搪瓷茶杯...2022年6月,在成都東郊的遊客中心,四川記者看到了許多老物件,是上世紀80年代東郊壹個工人家庭的室內陳設。以前壹個家庭有這四種設備,也算是富裕家庭了。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物件,沈重的回憶突然襲來,模仿時光倒流,回到最純真的年代。
老式收音機,黑白建築照片,1963的日歷,1964的人物照片,1978的獎狀,“壹個工人雙手舉起壹座高樓;“農民壹雙手生產麻油稀”的標語,以及各個年代生產建設工作的照片,都可以在20世紀50年代再次看到,當時燃燒的工業大火點燃了成都東郊的血腥場面。
而每壹年的船票,都能把人帶回船票方寸中記錄的那些特別的歲月。1955年,新中國正式發行糧票,從此開始了各種票時代。吃飯需要糧票,穿衣服需要布票,買自行車需要工業優惠券...直到1993,糧油價格放開,時隔38年,糧票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董嬌存儲器前身是國有紅色電子管廠,始建於1958。它屬於蘇聯在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援助中國的156項目之壹。工廠是完全照搬莫斯科燈泡廠的圖紙建成的。中國的黑白顯像管和彩色顯像管都誕生在這裏。“兩彈壹星”研究中使用的儀器屏幕也是洪光電子管廠生產的。至今,當年留下的產品還陳列在遊客中心。
隨著成都工業遺址保護的推進,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相結合為方向,在洪光電子管廠舊址上將成都東郊記憶改建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先後榮獲“音樂產業”、“4A級旅遊景區”、“科技與文化融合省級示範”、“文化產業示範”等獎項,成為成都市工業遺址主題旅遊目的地和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我住在成都西門。周末的時候,我經常帶著妻子和朋友過來看看。”在《東郊記憶》中,四川記者遇到了壹位旅遊結束後在成都休息的大媽。她介紹,自己今年65歲,以前在東方鍋爐廠上班。她對古老的建築和物品特別感興趣。“我們的青春都獻給了這些老作坊,至今還很感慨,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展示在東郊記憶旅遊中心的舊物件
傳承中的保護與保護中的利用
工業用地已經成為城市向外界展示的窗口。
成都近代工業建設留下的工業遺產有27處,包括國營132廠、二橋沿線鐵路、記憶中的東郊、69信箱、機車車輛廠等。這27處工業遺產分為保留型、再利用型、待保護型和保護型四種類型,涵蓋了成都市保存較好的壹批工業遺產項目。
工業遺產保護名錄顯示,成都不僅擁有古蜀文化、三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等傳統文化元素,還擁有獨特的工業文明。四川新聞記者了解到,這27處工業遺產中,有14處位於成華區,大部分位於八裏莊文化創意開發區。目前,成華區正深度把握老工業向現代城區轉型發展的脈絡,深度挖掘從古蜀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蘊,努力使成華傳統文化的優雅從容、工業文明的創新創造和信息文明的前衛時尚“交相輝映”。
“歷史的東西是城市的記憶,是文化的載體。如果它們消失了,以後就找不到了。”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郝彤告訴四川新聞記者,隨著城市的發展,工業遺產在保護水平和理念上需要更新。“必須保護,但我認為不應該簡單地保護和參觀。”郝彤直言,因為保護的對象可能是文物、歷史建築或者工業遺產,所以分類很多。“要因地制宜的保護,壹些老建築更適合用在保護中,植入當下的文化元素。以提升其保護中的人文價值。”
因此,郝彤認為,在繼承中保護,在保護中利用是壹個好主意。此前,成華區曾懸賞300萬元,面向全球征集轄區內三個工業遺產保護項目的創意規劃概念方案。目前,征集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方案篩選。如何有效保護和利用這些鐫刻著工業文明發展進程的老工業建築?成華區壹直在努力,例如,和創居委會,壹個工業網站。根據規劃,未來將建設成為以動漫為主的“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重點發展傳媒產業總部、動漫數字技術中心、泛娛樂文化流通中心、數字及數字內容服務貿易四大產業板塊。
作為成華區打造的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的重要載體,成華區正全力打造東郊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音樂劇、傳媒、電競動漫三大主題,打造“成都東郊音樂巷”、“成都1950時光巷”、“成都品味幸福巷”、“電子科大-科大創意走廊”——“三微壹城壹廊”的產業格局,打造獨具天府文化特色的圈層。
就在上周,由WCCF和成都主辦的“2022世界文化名城天府”在成都東郊舉行。來自22個世界文化名城22個成員城市、9個壹帶壹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的代表,國內外知名文創機構代表、文化名人近400人齊聚壹堂,吸引了國內外50余家媒體,150。東郊記憶,就像壹處處處被保護和利用的工業遺址,成為成都的新地標,也是成都文化傳承和對外的重要窗口之壹。
東郊記憶展的火車頭
各種年代的證書
各個時代的布票和購物券
壹臺有時間感的老縫紉機
、
老式28桿自行車
以上是關於1963從1到12的日歷,關於成都發展的分享。看了1963的日歷,希望這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