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掘時間來看,十六國和北朝初期是洞穴發掘的早期。目前保存下來的洞穴有40個,分為三種類型:供僧侶居住和練習冥想的禪宗洞穴,有中國圓柱的寶塔寺廟洞穴和方形平面的佛教洞穴。洞頂正面覆人字形,繪木結構、卷草形式;背面平頂,也是以木結構的形式彩繪,並飾以飛翔的圖案;墻上繪有表現佛教主題的壁畫。這個時期的造像主要是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
壹佛二菩薩,或者壹佛二羅漢二菩薩壹佛二天王,有的個體是獨佛或者彌勒佛。佛祖身體健壯,臉型豐滿,鼻子高直到額頭。佛像身著右肩式或透肩式土紅色僧伽梨,但過分強調服裝的裝飾色彩,僅在細節上有壹些寫實手法。雖然佛和菩薩都來自外國,在造型和服裝的比例上有嚴格的規定,但我國雕塑家在尊重這些規定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審美情趣,仍然巧妙地將其本土化,使其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形成了除犍陀羅原有藝術風格之外的中國式佛教形象。北朝晚期的佛像更趨於豐滿渾厚,面部圓潤俊朗,眉細面笑,頗具人性化。由於莫高窟所在的鳴沙山屬於玉門礫巖,極其松散,方便開鑿洞穴,但不適合雕刻佛像。因此,泥塑在敦煌石窟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在石窟中仍有石雕和巖畫的形式。這壹時期的代表性石窟是267-271、275、259、285號窟。
隋唐時期是敦煌藝術的全盛時期,開鑿了數千個洞穴,其中只有298個保存至今。隋代的石窟在形制上繼承了北朝的前後結構,但龕位略深,有壹佛二羅漢(葉佳、阿難)、二菩薩,還有壹些天王、力士的形象。由於佛龕的加深,羅漢、菩薩像不再是貼在墻上的“高浮雕”,而多是從墻上分離出來的“圓雕”,尺寸也有所增大,造型也更加世俗化。但是雕塑藝術中的三維造型方法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壹時期的代表是第206窟。唐代的洞窟多為鬥形屋頂的方蓋大殿,後墻有壹個深達廳堂的大龕,中間是須彌山壇,上有佛像。雕像群壹般是壹佛二羅漢二菩薩二神二天王(腳下有小鬼)二壯士。佛像居中,女性成分明顯,身材豐滿,面容慈祥,座位尷尬;將頭發梳成發髻,手印或無懼,身著卡其布過肩袈裟,上身赤裸,腳感飽滿,線條流暢優美,特別是下擺褶皺生動地刻畫了絲綢袈裟的柔軟順滑,揭示了服裝下的形體之美,使塑像的內外涵得到完美統壹,充分顯示了唐代工匠高超的技藝。組內其他形象也各具特色:菩薩、田陽都是少女形象,溫婉飄逸,嫵媚艷麗,高貴不可褻瀆;羅漢造像壹老壹少,分別是葉佳和阿難,生活氣息濃厚,外貌和性格特征差異顯著;天王威武,甲胄精良,猛士勇猛,肌肉發達,無不彰顯力量之美。這些雕像雖然各有特色,卻準確地統壹在壹個鮮明的主題下,沒有任何雜亂。這壹時期的雕像壹般都用彩色金箔裝飾,稱為“彩塑”,與周圍色彩斑斕的壁畫壹起構成了壹幅美妙的藝術景象。這壹時期的代表是322、220、328、46、45、130、194、225、158號窟。
五代以來,“絲綢之路”趨於被忽視,敦煌地區的開洞雕塑活動也日益被忽視,藝術水平並沒有大的提高,甚至顯得呆板、空洞。直到明代,由於海上交通的發展,地處內陸的敦煌失去了往日的繁華,開洞活動逐漸結束。該時期現存洞穴145個。
敦煌自西漢張騫下西洋以來,成為東西交通的樞紐,逐漸演變為印度犍陀羅文化、希臘文化、中原文化的交匯地。敦煌石窟系統地保存了十六國至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造像發展序列,與敦煌壁畫、文物壹起形成了壹門世界性的獨立學科——敦煌學。因此,敦煌不僅是中國藝術的寶庫,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在敦煌石窟中,莫高窟是最早的,內容最豐富的。其他石窟都是莫高窟的分支,西夏和元代的作品也可以彌補莫高窟的不足。敦煌石窟以十六國為起點,自始至終延續了65,438+0,000多年,形成了獨特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
莫高窟的主要藝術成就是造像和繪畫。這裏的雕像是泥塑的,與雲岡、龍門的石像不同。這主要是因為三危巖比較粗糙,無法雕刻成佛像,所以工匠們使用泥塑。相傳莫高窟建於秦朝前366年,現存最早的洞窟是在北梁(5世紀初)發掘的。此後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由歷代藝人和工匠完成,從而呈現出不同時代的風格。北魏的造像身材高大,額頭寬闊,鼻子高,眉眼細長,鬈發,上身裸露,留下了強烈的印度藝術印記,隋代的造像面部豐滿,鼻子相對較低,耳朵相對較大,面部線條柔和。雖然全身比例不相稱,但已經中國風了,體現了壹定的民族風格。到了唐代,莫高窟的雕刻達到了頂峰。這些雕塑完全摒棄了模仿的痕跡,面容溫和善良,表情莊重冷靜,服飾華麗。天王雕像表現了男性的健美,讓人感到威嚴、挺拔、勇敢、堅毅;菩薩雕像身材優美,圓臉,笑口常開,袒胸露臂,輕裝上陣,酷似真人。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聖地,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鳴沙山東麓,前有黨泉,東有三味山。據唐代碑刻記載,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14世紀,造像千年。歷經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宋朝、回紇、西夏、元朝,形成南北總長1.680米,洞穴700多處,其中有彩塑壁畫的洞穴492處,彩塑2000多處。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最長、最豐富和保存最好的佛教遺址。
莫高窟的所有洞穴都由洞穴建築、彩塑和壁畫組成。石窟的建築形式主要有禪宗石窟、中央塔石窟、佛龕、佛壇石窟、大象石窟等。結合塑畫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畫內容豐富,可分為七大類:佛教造像畫、佛教故事畫、佛教歷史故事畫、變故畫、靈異畫、供養人畫像和裝飾圖案,反映了古代社會的歷史形象。精美的彩色雕塑和壁畫系統地反映了每個時代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和演變。它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藏經洞,出土4至14世紀文獻、刺繡、帛畫、紙畫等文物4萬余件。大部分文件是用中文寫的,少數是打印的。佛教典籍在漢文手稿中占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方和民間文獻等。除漢語外,還有古藏語、梵語、維吾爾語、於闐語、龜茲語等多種少數民族語言。敦煌文獻的發現是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文學、藝術、科技的重要資料。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後,大量敦煌文物和窟內的部分壁畫、彩塑被英、法、日、俄、美等國的盜寶者帶往國外,散落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圖書館和博物館。這也是我國學術界的壹段悲情歷史。
本世紀以來,以藏經洞出土文獻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要內容的敦煌學在世界範圍內興起,成為世界顯學。莫高窟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944年,國家敦煌藝術研究院在莫高窟成立,1950年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院,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