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話是廣西部分地區(如陸川、賓陽等縣市)壹類地方語言,同壹類的還有"涯話(亻厓話)"(欽廉地區)、長樂聲(賀州)、麽個話(柳州等地)等,屬於客家語分支 。有學者表示:講新民話者為客家人,客家來自中原,屬漢族八大民系之壹,新民話即為中原音系,新民話則是隨客家民系的歷史形成而形成的 ;而使用新民話的族群,祖祖輩輩生活在博白、陸川等地,其文化也是當地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
在語言劃分上,1987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將新民話分布區域劃歸為客家語之余,並沒有將新民話歸入具體的壹片(如粵臺片、粵中片等),即新民話屬於客家語中不分片的壹類 ;2012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中,包括新民話在內的廣西客家語亦未明確分片 。
註:關於涯話和新民話,有些地區僅被稱為新民話,有些地區僅被稱為涯話,亦有地區是兩種稱呼並存。
歷史 唐宋"國語"新民話源出商周官話,在唐末宋初從中原漢語分出,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先秦詞語、音韻,這能從客家人用新民話誦讀先秦經典、唐宋詩詞中表現出來,國語不能押韻的、客家語都可以押韻。甚至有學者為此指出新民話來源於唐宋標準"國語"。
羅香林在《客家源流考》認為:"就種族遺傳說,客家民系是壹種經過選擇淘汰而保留下來的強化血統",《梅縣鄉土歷史讀本》載:"客人是中華民族最有力的壹派"。柏楊《中國人史綱》說:"四世紀大分裂時代,中華民族從中原南遷,定居在五嶺山脈周圍,因為是僑居身份所以稱為'客家人',他們的後裔仍操著三世紀中原的古中國言語,可能是中華民族中血統最純的壹支。"馬英九受臺灣某客語電視臺專訪時也特別強調:"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文化!"(註: 客家語是正式稱呼 ,而 客家話是民間稱呼 。)
可見,從蔡蒙吉、黃遵憲、洪秀全、朱德、葉挺、 *** 、黃遵憲、陳寅恪、羅香林、丘逢甲到丘成桐這些"大家",以至臺灣"總統"馬英九,泰國總理英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都有客家血統語言說,這不難看出客家為何歷經千年仍然恪守著"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族訓、"天下客家是壹家"的祖意。
五次南遷說綜合有關資料考證,迫於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而引發的戰亂(即五胡亂華)、中原人口急劇膨脹而使耕地驟減等因素,客家先民自東晉開始南遷,當前學術界公認的是大規模遷徙"五次論"。第壹次在東晉永嘉之亂至隋唐,多自河南遷江西。第二次在唐末宋初,黃巢起義迫使河南、安徽以及進入江西的漢人繼續南遷到閩西及贛南,進入宋代而形成客家民系。第三次是宋室瀕亡之時,南移漢人到達粵東、粵北壹帶。第四次是在清康熙至乾嘉之際,清廷推行"湖廣填四川"的人口政策,又因鄭成功反清復明和南明政權的影響,部分客家人進四川、過臺灣、入湖南、到廣西。第五次則在乾嘉之後,由於滿清鎮壓南方漢民的顛覆活動,分布在粵東北、贛南壹帶的客家人從而遷至粵西、海南壹帶。及至近代,部分客家人而遷往海外,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美洲壹帶。
入遷廣西新民話,主要在客家遷徙後期形成。新民話相對當地話(如地佬話)而言,即"先入為主,後來為客"之意。從當地大量族譜記載可知,三地新民話人祖先主要來自福建、廣東和江西。但是,最早的入桂時間不是羅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中所估計的是清初,而是在明代或稍早壹點。如:
合浦《張金公六羅開基宗支譜》有載:"……揮公開宗立姓為張姓壹世祖,繁衍生息,後裔遍布中華及海外各地。我宗支壹百三十三世祖,仁良公,字天柱,號法受,祖妣黃氏,生有三子(長子張金)……(初)住福州省汀州府上杭縣豬市街瓦子巷,明朝成化三年(公歷1467年)……由閩遷粵……初到粵西暫住……明朝成化7年(公歷1471年)遷居廣東省廉州府石康縣六羅村(今廣西浦北縣張 *** 六羅村委)。"
博白朱姓始祖於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由江西安遠縣遷來。另壹脈朱姓自福建黃石經廣東高州、化州於明末清初遷入博白。彭姓據《彭氏源流》及祠堂碑記所載,由江西吉安盧陵而入粵到潮州,明代後期遷至廣西陸川,"乾隆14年(公元1749年)攜眷由陸川遷博白蔔居於鳳山嘉裏美村"。黃姓據《黃氏族譜序》說:"溯我上縣始祖--昱公,是在元朝延佑5年戊午(公元1318年)由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來任石城縣尹,於天歷元年戊辰(公元1328年),遷治新和驛(即今廉江縣址),公致仕後即奠基縣之舊治黃村(即今之上縣村),距今已669年矣!昱祖配姜李二人,誕凱珊、梅珊、柏珊三子,壹本三枝,根深葉茂,長凱留舊籍,梅遷吳川,柏遷博白那亭(即今文地鎮內)。"由此看來,柏珊遷入博白時間當是元朝末年。
據中華民國版《賓陽縣誌》載:"操新民話者,其先大都於明清之間,由粵閩兩省遷來,當時以其新來,故曰新民,所操之話曰新民話,口音比柳州之麻介話較柔……。"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因為羅香林可能並沒有考慮到明朝時期兩廣的平定瑤亂的戰爭。這離不開明朝兩位將領:王守仁和陳璘。
王守仁(1472年-1529年)開始,就指揮兩廣平定叛亂的戰爭 ,對叛亂地區的人口造成重大影響;對此,需要從其他地區遷入壹定的人口到這些地區。因他在汀州(今屬福建龍巖、三明)、贛州(今屬江西)等地擔任過官職 ,故而遷入平叛區域的人口包含了來自這兩地的移民(汀州和贛州為重要的客家語發源地)。
到了後來,陳璘(1543年-1607年)率兵平定了羅定、信宜、高州等地的苗瑤叛亂,並定居今雲浮壹帶,"招兵募勇,聽民遷徙",以此牽制可能作亂的粵西、廣西少數民族。由於陳璘是祖籍福建上杭壹帶的翁源人(使用客家語,但當時並沒有 客家 壹詞),所以跟隨他遷徙到粵西、桂南壹帶的也是以福建上杭壹帶或以該地為祖籍的人居多。可以說,陳璘的措施奠定了今粵西、桂南地區涯話、新民話的分布格局。
現狀包括使用新民話在內的人群(即客家人)入桂比漢族其他民系要晚壹些。只有博白、陸川這兩個縣南部鄉鎮的新民話人占該縣人口的大多數,其他壹些縣僅占10%~20%之間,有些縣更少。
新民話人群多半是跟漢族其他民系或少數民族同住在壹個縣、壹個鄉鎮或壹個村裏。他們同當地人和睦相處,相互通婚,關系融洽,因而互相同化。這種自然同化受到人數多寡、經濟力量強弱、文化素質高低等因素的制約。有的客家人把別人同化過來,而有的則被別人同化了。受當地其他語言的影響,新民話或多或少夾其他方言(如白話、地佬話、平話等)的特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社會交往的增多,包括新民話在內廣西客家語逐步萎縮,其人群被同化的速度有加快的趨勢。
新民話壹度比較缺乏現代媒體的平臺去展現、保護和傳承,大約在2013年後,博白廣播電視臺開播《白州和韻》文化類節目,該節目使用博白客家語(即博白的新民話)和國語兩種語言。這對於新民話的傳承和保護有積極的意義,但也對當地粵語(地佬話)造成了萎縮的趨勢。
特征 古之正音其實早在明清已有學者關註客家語,並對此做過研究,比如壹代宗師章太炎(炳麟)。顧炎武曾說客家語是"非三百篇之正音,抑亦秦漢之古音矣。"林海巖在其《客說》裏提出"客音為先民之逸韻",黃遵憲《梅州詩傳序》有雲:"余聞之陳蘭甫先生謂客人語言,證之周德清《中原音韻》無不合……此客人者,來自河、洛,由閩入粵,傳世三十,歷年七百,而守其語言不少變"。章太炎在《客方言·序》中解釋:"廣東稱客籍者,以嘉應諸縣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聲音亦與嶺北相似。"章太炎為此對客家語言系統產生興趣,而作過壹番研究工作,撰述《嶺外三州語》附在《新方言》後,選取了六十三條客話詞語,用《說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說明客方言的詞源與客話所本,自誌漢民族壹派語言,早已如此。例如《說文》:"桄,充也"古曠切。《樂記》:"號以立橫,橫以立武。"《註》:"橫,充也。謂氣作充滿也。"《釋文》:"橫,古曠切。"桄、橫同字。三州謂廓大充滿為桄,轉入庚部。按"桄、橫同字",但今客話音讀不同;從反切來看,古音是應讀"桄"為guang,IPA(國際音標)[kua?](註:今客語壹般讀guong,IPA[ku?]),但今新民話讀"橫"為vang(IPA[va?]),失去中古的牙音(舌根音)。有部分地區客家語說袋子裏裝東西裝得滿滿的為"桄桄鼓鼓"guang guang gu gu(IPA[kua? kua? ku ku])。經過章太炎這番比較試驗,從而證明新民話(即客家語)保存了大量上古、中古語音。
語音特點雖然各地新民話口音存在壹定的差別,但是新民話存在***性,這些***同的語音特點也是壹般客家語擁有的。這些也是判別 新民話在語言學上歸屬於客家語 的依據。
語音 上:多送氣音,古全濁聲母,不論平聲仄聲,大多變讀為送氣清音,如:"別、步、抱"多讀作[p?-],"地、大、弟"讀作[t?-],"在、字、坐"讀作[ ts?-],"舊、舅"讀為[ k?-]。古非敷、奉聲母部分字今讀作[f-],而部分字新民話讀重唇音,如"斧、分"念[p-](這裏,"分"作"給"解,壹般大家寫作"奔"),"孵,訃"讀[p?-],"扶、肥"也念[p?-]。古曉匣母合口字,新民話中多讀[f-]聲母或[v-],如火,花念[f-],"話黃換"念[v-]。古是曉組聲母(如"基、欺、希"的聲母),在細音前不腭化,仍保留舌根及喉音[k-][k?-][h-]的讀法;大部分地區沒有撮口呼韻母[y](即國語魚的韻母ü),撮口呼韻母混入齊齒呼韻母[i];古鼻音韻尾和塞音韻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著。
聲調 上,廣西境內自稱新民話的客語基本都是是6個聲調,暫無其他聲調數的例子。
辭匯語法 上,最明顯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漢語詞語。如"禾(稻子)、食(吃)、索(繩子)、面(臉)"。還有壹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詞,如"眼珠仁(眼睛),眼汁、眼水(眼淚)"等。在語法上,常用壹些如"老, 公,子,頭"等前綴、後綴;用壹些特定的助詞或詞語(如"緊、正、過、誒、倒"等)表示動作時態;通過變化指示代詞和聲調變化區分近指和遠指等等。
聲韻系統與壹般客家語差別不大,簡要介紹如下:
新民話的四呼不齊全,沒有撮口呼。有關撮口呼的字,都讀為齊齒呼或合口呼。還保留了古音韻尾[-m],塞聲韻尾[-p]、[-t]、[-k]。同時,[m]、[η]可以自成音節,不跟任何聲母相拼。
新民話有6個調。新民話聲調比國語多陰入、陽入其調值比國語低而短促。
常用辭匯新民話的辭匯和語法比較豐富和穩定。如"吹牛"讀"車大炮","下雨"讀"落水","妹妹"讀"老妹","太陽"讀"熱頭","我們"讀"涯人","什麽"讀"乜介","猴子"讀"馬騮","吃飯"讀"食兜","豬舌頭"讀"豬利前","下面"讀"下低"等等。有的詞有音無字,但可以借助粵語辭匯,口語通用。在構詞中,形容詞重疊多為"AABB"句式,如"花綠"說為"花花綠綠"。同時,常在前面加"老"或"阿"字作詞頭,如"老婆"、"老妹"、"阿叔"、"阿公"等,以示親切。在詞尾表示多時數常加"兜"字,如"某知幾多兜"。在語序中,同廉州話、博白地佬話壹樣,常把修飾性詞放在被修飾詞之後,如"我先走"讀"涯行先"、"多穿壹件衣服"讀"著多件衫"。
分布 博白縣主要在縣東、中、南部的鳳山、新田、三灘部分、寧潭、文地、三江、英橋、大垌、那蔔、沙陂、合江部分、東平部分、沙河部分、菱角、松旺、雙旺、龍潭部分、大壩以及西北部的黃淩部分、三育部分、江寧部分等20多個鄉鎮。
使用人口:約110萬,占全縣總人口的五分之三左右。
博白新民話以文地鎮為標準音。
(註:本縣新民話又稱涯話)
陸川縣分布在全部16個鄉鎮,主要在南部的大橋、烏石、良田、清湖、古城、橫山、灘面等鄉鎮和溫泉、月垌、沙湖等鄉鎮的部分村落。
使用人口:61.4萬,占全縣總人口的70%左右。
陸川新民話以良田鎮為標準音。
(註:本縣新民話又稱涯話)
浦北縣主要分布在:泉水、石埇、張黃、大成、白石水、三合、龍門、樟家、福旺等鄉鎮。
使用人口:20.7萬,占全縣總人口的26.14%。
(註:本縣新民話又稱涯話)
合浦縣主要分布在:十字路、西場、常樂、烏家、閘口、山口、石灣、白沙、星島湖、廉州、曲樟、公館、石康等鄉鎮。
使用人口:約17. 4 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8. 5%。
(註:本縣新民話又稱涯話)
賓陽縣主要分布在:蘆圩、賓州、新賓、黎塘、黎明、雙橋、新橋、三塘、大橋、武陵、太守、洋橋12個鄉鎮的部分地區和河田、王靈、甘棠、古辣、中華、思隴、和吉、陳平8個鄉鎮的少數村落。
使用人口:約18萬(1998年),約占全縣人口的21%。
武宣縣主要分布在:武宣、馬步、東鄉、河馬、二塘、三裏、桐嶺、黃茆、金雞、祿新、思靈11個鄉鎮的部分村落。
使用人口:約8.4萬(1998年),占全縣總人口的24%。
興業縣主要分布:在石南、龍安、大平山、賣酒、城隍、山心、博愛、葵陽、鐵聯、沙塘、蒲塘、高峰12個鄉鎮的部分地區。
使用人口:7萬多(不含大平山、賣酒兩鎮的)(1998年),占全縣總人口的10.6%。
其他地區廣西還有不少地方分布有新民話人群,除了上述地方外,下面壹些地方占所在縣人口低於10%。如:
橫縣 ,分布在橫州、附城、巒城、新福、飛龍、百合、靈竹、那陽、雲表、蓮塘、校椅、平朗13個鄉鎮的部分地區,1998年使用人口約8萬,占8.24%。
武鳴縣 ,分布在城廂、城東、靈馬、陸斡、上江、仙湖、府城、兩江、鑼圩、玉泉10個鄉鎮和百合農場(2千多)的部分地區,1998年使用人口約2.2萬,占3.57%。
平果縣 ,分布在榜圩、四塘、舊城、鳳梧、堆圩、黎明6個鄉鎮的部分地區,使用人口約6千,占1.43%。
上林縣 ,分布在澄泰鄉部分地區和大豐、白圩、覃排、明亮、三裏、西燕、喬賢7個鄉鎮的少數村落,1998年使用人口約5千,占1.19%。
合山市 ,分布在河裏鄉等,使用人數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