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早上七點到十壹點是幾點?

早上七點到十壹點是幾點?

陳石到施思。

時間換算

1,分小時:23: 00至01: 00。

2.醜時間:01: 00到03: 00。

3.印石:三點至五點

4.石矛:05點至07點

5.時間:07點到09點。

6.時間:09點至11點。

7.中午:從11到13。

8.不合時宜:從13到15。

9.申請時間:15至17。

10,酉時:17小時至19小時。

11,當:19到21。

12,石海:21點至23點。

擴展數據

從十二點到“北京時間”

自明朝以來,外國傳教士將鐘表帶到中國,並贈送給皇帝。到了清代,清廷皇宮裏的外國鐘表琳瑯滿目。據說康熙收藏了4000只西洋鐘。

然而,這些時鐘永遠只是皇室的玩具,不會對社會生活產生真正的影響。在中國,人們仍然通過敲鼓和燒香來計算時間。現代鐘表真正開始在中國社會發揮作用是在鴉片戰爭之後。

自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以來,清政府被迫開放越來越多的港口城市。上海是最具代表性和最繁華的開放口岸,進出口貿易日益繁忙,於是外灘江海關大樓應運而生。

在這個建築的屋頂上,有壹個西式的時鐘,這也是上海灘的壹個突出標誌,因為來往的船只需要壹個統壹的標準時間來指揮。

19上世紀80年代,上海法租界當局在上海外灘修建了信號站。這個信號站每天都會在12點的時候掉壹個球,方便大家對鐘。雖然很簡單,但卻是中國江南地區最早的標準時鐘。

起初,這個信號站使用的時間標準是上海當地的“當地平均太陽時”,即以太陽經過上海的子午線為12正午計算壹天的時間。

用當地的“當地平均太陽時”來報時是非常自然的,在人們從不交流的農業時代也是可行的。但到了19世紀下半葉,西方已經進入工業社會,交往日益密集。首先,沒有統壹的時間標準感覺不方便。?

1880年,英國議會決定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為國家標準時間。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與會者決定將統壹時區系統所測得的時間稱為世界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將整個地球劃分為24個時區,中國的大部分繁華地區即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都位於東八區(即以東經120度的時間為基準)。

大約在19年底,我國沿海港口開始改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即東經120的標準時間。當時人們把這個時間標準稱為“沿海時間”。

1902年,當時的中國海關提出這個“沿海時間”作為中國的標準時間。民國時代留下的《民國八年歷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民國時代前十年,海關統壹時刻。

品味東經120度的時刻,這是沿海風俗常見的時間。叫做沿海時間,其實就是八區的標準時間。未指定其時區範圍。但是,它是用在大陸,如京奉、韓晶、津浦等航線,以及長江沿線。"

原來人們會說“雞叫三聲的時候”,現在會說“早船剛走的時候”。到1911年,中國已經出現了9400公裏的鐵路,有京奉線、韓晶線、吉焦線、津浦線、滬寧線,運營鐵路需要標準時間。

壹個叫丁先勇的學者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火車時刻表,是上海吳淞路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1876。

不過這個時刻表下面有壹個備註:“吳淞鐵路1876於6月30日通車,7月3日正式開通,表中時刻表方法略有調整。”也就是說,當時的計時方式可能不是今天常見的24小時制的標準計時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火車每兩個小時壹趟。

丁先勇描述說:“清朝光緒年間以後,上海‘有了壹定時間,船只、火車通行,鐘表開始普及’。壹段時間後,人們很快適應新的時間,他們會調整原來的生活時間和現在戴手表後的時間。”

最有意思的是,以前人們會說“雞叫三聲的時候”和“吃午飯的時候”,現在會說“早船剛走的時候”或者“去蘇州的火車還沒來”人們的生活節奏已經在跟隨新交通的步伐了。

1912 65438+10月2日,推翻滿清王朝的中華民國政府宣布采用公歷。但在最初幾年,我國仍采用當地的“當地平均太陽時”作為授時方法,因為在當時的中國,鐘表剛剛開始進入民間,還沒有廣播電臺為人們報時。人們仍然習慣於在當地觀察太陽來設定時間。

1914年,中華民國中央天文臺改用北京當地平均太陽時來出版歷書,也就是說開始使用北京太陽時作為國家時間標準,這是壹個很大的進步。

1912年,時任中華民國教育部職員的魯迅在日記中用西化的方式記錄了時間。公元1912年,中國的首都,至少是中央政府的教育部,采用了現代時間標準。

上海-重慶、上海-成都、上海-昆明等民航飛機上的乘客,下機後需要撥表,進退壹小時,直到民國年,即1918。當時中央氣象臺提出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時區:壹是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的時間為標準。

包括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黑龍江和內蒙古東部,可以看出,這個“中原時區”實際上就是今天格林威治時間的第八時區,也就是“北京時間”。

其他四個時區分別是:龍樹時區,以東經105度經度的時間為基準,包括陜西、四川、雲南、貴州、甘肅東部、寧夏、內蒙古中部、青海等。返回西藏的時區。

以東經90度的時間為標準,包括當時的內蒙古、甘肅、青海、西康西部、新疆、西藏東部;昆侖時區,以東經82度半的時間為基準,包括新疆和西藏西部;長白時區以東經127度半的時間為準,包括吉林和黑龍江東部。

這種五時區方案從未真正實施過。到1928年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時,中原本位的應用也在擴大。1935年3月,交通部命令全國各電報局采用標準時間,並令上海廣播電視局和南京有線電視局分別每日廣播。南京電報局把時間定在每天11: 30左右。

海關、電報總局和鐵路局將標準時間用電報傳送給各地所屬機構。在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車站、碼頭、大銀行、大機關和繁忙的城市街道,往往都裝有大鐘,為普通市民提供報時服務。

1939年3月9日,國民黨政府內政部在重慶召開“標準時間會議”,對以前的五時區計劃作了少量修改,決定從6月1939日起至6月1日止執行。同時決定“抗戰期間,全國暫用壹個時間,即龍舒時區的時間為標準。”

可想而知,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下,日本占領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還在使用“中原時間”。抗戰勝利後恢復中原標準時,重慶、成都、昆明等地仍使用“龍舒時間”,於是人們回憶起“滬渝、滬蓉、滬昆線民航飛機的乘客,都要撥表,進退壹小時。”

到了1948,國民黨政府決定從3月開始實行五個時區的標準時間,但是壹年後國民黨輸給了臺灣省,這個計劃最終沒有實行。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49年解放了幾乎全中國。戰爭中,全軍指揮系統使用的時間應該是高度壹致的,所以完全只能使用中原標準時間。

1949 10 1新中國誕生,北平改為北京。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率先使用“北京時間”報時。此後,Xi、成都等地也宣布改用北京時間。到1953左右,除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全中國實際上已經使用了東經120度的標準時間,即北京時間。

百度百科-十二點

中國新聞網-從十二點到“北京時間”

  • 上一篇:描寫歲月安好的詩句
  • 下一篇:有哪些歐陽娜娜私服組合可以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