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的起源,在舊社會,由於缺乏古代文獻(秦始皇焚書,或者其他原因),無法直接考證其起源,所以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傳說。
其中,有幾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春節起源於古代的臘祭論、巫術儀式論、鬼節論、古代的豐收祭祀論、順治部落聯盟的首領地位論(據說“天子”的稱號起源於春秋戰國,僅流行於漢代),起源於永青春之年創造了萬年歷的理論
(1)壹萬年打造萬年歷:
相傳古代有個叫萬年的年輕人,看到當時的節日很亂,就有了壹個使之準確的計劃。但是他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有壹天,他上山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樹蔭下休息。影子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壹個日晷來測量壹天的時間。
後來懸崖上滴滴答答的泉水啟發了他,他開始做壹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久而久之,他發現每三百六十天,四季會循環壹次,天氣的長短也會重復。
當時的國君叫祖逖,經常被變幻莫測的天氣所困擾。萬年識後,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向祖逖解釋日月運行的原因。祖逖欣喜,覺得有理。於是我離開萬年,在天壇前建了日月亭,又建了日晷臺和漏壺亭。
我希望我能精確地測量太陽和月亮的規律,計算出早晚的準確時間,並創造出壹種歷法來造福世界人民。歷法造出來後,萬年指著天象對祖逖說:“現在十二個月了,舊的壹年過去了,新的壹年又開始了。請為君造節。”祖逖說:“春天是壹年的第壹年,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由來。
②舜吉部落首領:
傳說公元前2000多年的壹天,舜(古代部落聯盟的首領)跟隨部落聯盟的首領,帶領部下祭天拜地。從那以後,人們就把這壹天當作正月初壹。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被稱為春節。
(3)年獸傳說: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壹個傳說。在中國古代,有壹種叫“年”的怪物,它的觸角很長,很兇猛。“年”在海底生活了許多年,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殘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寨裏的人們都逃到深山裏躲避“年”獸的傷害。
後來有壹年除夕,村外來了壹個老乞丐,告訴人們如何趕走年獸。原來年最怕紅,最怕火,最怕爆炸。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鞭炮。家家戶戶燭光璀璨,不如等過年。第壹天的淩晨,我要給親戚朋友打招呼。這壹習俗越來越廣泛地傳播開來,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春節的習俗:
(1)處理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各種過年習俗源自全國各地,南北方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同,但準備年貨、送新年禮物幾乎是全國各地的“過年必備”。
買年貨,包括吃的、穿的、穿的、用的、貼的(年夜飯)、禮物的(年夜飯),統稱為“年貨”,購買年貨的過程稱為“買年貨”。慶祝春節是中國人的壹項重要活動。
(2)粘貼年份紅色:
每年28、29或30日,家家戶戶都掛上“年紅”(年紅是指春聯、門神、條幅、年畫、福字等紅色喜慶元素)。貼新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節日的氣氛,寄托了人們對新的壹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春聯:據玉燭集、燕京年等記載。,春聯的最初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符濤”。春聯的另壹個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的時候每天都貼“宜春”二字,後來逐漸發展成春聯。
貼春聯也叫貼對聯、春聯、對聯、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練、精致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年畫:春節期間掛年畫在城鄉也很常見。濃濃的黑色和五顏六色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添了許多繁榮幸福的節日氣氛。年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們淳樸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門神等單調的題材,而是變得豐富多彩。
窗花和“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與此同時,壹些人不得不在門上、墻上和楣上寫“福”字。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
(3)除夕:
年夜飯,又稱年夜飯、團圓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底除夕夜的家庭聚餐。年夜飯起源於古代的歲末禮器,是祭神祭祖後的團圓飯。年夜飯是壹年中的重頭戲,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非常有趣。團圓飯前祭神祭祖,祭拜儀式後吃飯。
壹般有雞(意為有計劃)、魚(意為年年有余)、蠔油(意為行情好)、發菜(意為發財)、腐竹(意為發財)、蓮藕(意為聰明)、生菜(意為賺錢)、生蒜(意為能算)、香腸(意為長久)等以求好運。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壹家人團聚的晚餐,是壹年中最豐富和重要的晚餐。
(4)拜年:
拜年是年俗活動之壹。在年初壹的早晨迎接新年,祭拜“年神”。“隋”,又名“社稷”、“太歲”,是古代的星名。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60歲時,以60甲子的幹部和支部年表為運行周期,有60 * *人。每年都有老神在值班。當年太歲的本分叫“太歲本分”,是壹年之主,掌管人間吉兇。
比如《三誡會》裏說的“太歲之人,壹歲之主,眾神之首”。拜年是最古老的傳統過年習俗,至今仍流行於廣東,尤其是吳川。在新年的第壹天,迎接新年,向神獻祭和接受祝福的傳統習俗從古至今代代相傳。
(5)新年快樂:
春節期間拜年是新年節日的傳統習俗之壹,是人們辭舊迎新和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初二初三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互相祝賀,互相祝福,說些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之類的話。
拜年的意義在於走親訪友,相互祝賀新年,表達對親友的感情和對新的壹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形式。現代社會流行的新年賀卡,在中國古代就已實行。早在宋代,賀年卡就被稱為“名刺”或“名貼”,用於皇室的家庭和親戚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