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生熟的主要區別就是熟餅經過臥堆,並適度發酵,可以直接飲用,茶餅呈現深黑色,湯色呈紅褐色、湯色較紅亮。
青餅,也可以俗稱生餅,是比較傳統的加工工藝,當年的茶葉直接壓制成餅,不經過人工發酵,靠時間和歲月的流逝,自然發酵,壹般5到10年的茶才好喝。湯色呈金黃色,比較透亮,生餅霸氣十足,起到刮油的功效,不建議餐前飲用。
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是雲南普洱茶的兩大重要產品分支,缺壹不可。生與熟,構成了普洱茶的森林。粗老與細嫩(指原料),風韻初顯與陽剛成熟,茶區與山頭,純料與配方,餅茶、磚茶、沱茶,許許多多普洱茶元素,則是構成這個森林的樹木。過分熱衷某壹個元素,山頭也罷,純料也罷,生茶也罷,熟茶也罷,可能會壹葉障目,變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老熟茶,如同紅酒壹樣,雖然發酵基本完成,但也需要時間完成其純化的過程。
首先,是散去蒸壓形成的“水氣味”,以及幹燥過程的“火味”。
其次,散去壹些“發酵之味”,以獲得更加純正的滋味與香氣,陳香也才能更好的展現。
熟茶品質特征的變化,在上述兩點上是相當明顯的。新出廠的熟茶,滋味醇和,香氣純正,陳香初顯。半年後,滋味更加濃郁,顯露醇厚的本性,而陳香之氣,則由有低沈漸漸向高揚轉化。這種體驗,許多消費者有過經歷。也有些不明白的消費者,有時候會誤解,似乎這壹批熟茶,不如上壹批,或今年某產品不如去年某產品。實際上是時間點的不壹樣。
經歷了壹段時間,普洱熟茶完成了壹定的“純化”。這就是所謂“退火”後的普洱茶更好喝,存儲幾年後的普洱茶口感更優秀,這也是消費者對有幾年的普洱熟茶產品趨之若鶩的原因之壹。
普洱茶界的壹些老前輩,也早就註意到了這個問題,猛海茶廠前輩老廠長唐慶陽先生,當年對提高雲南普洱茶品質,提出過兩條重要意見,壹條是“標準”的問題,即嚴格工藝與對樣生產的問題,另外壹條就是“給壹段時間進行“純化”(以及醇化),以展現普洱茶獨特陳香的問題”。
因為熟茶及時消耗太多,能留存的老熟茶不多,能大面積交流品飲也就更少。能體驗老熟茶與老生茶不同風韻的人,則更少。
品鑒到老普洱熟茶獨特“綿柔、砂化、陳韻”的風骨之美,絕對是可以和品飲老生茶壹比的另外壹種享受。
講了純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普洱熟茶收藏過程中的後續醇化,是章顯普洱熟茶韻味的重要過程。紅酒的收藏醇化與普洱熟茶的收藏醇化可謂異曲同工。
如此說來,普洱熟茶品質的提升,在收藏過程中也是有很大空間的。
具體有許多方面可以壹敘,首先分享的是普洱茶發酵的成熟度問題。
普洱熟茶的收藏價值 之二 發酵成熟產品的變化
普洱茶熟茶的發酵成熟度,歷來是壹個神秘的話題,討論與闡述不多,過去的雲南普洱茶地方標準中,也只做了個初步的描述:“色澤紅褐,湯色紅明,滋味醇厚回甘,香氣純正顯陳香”。
由此,引來普洱茶消費與交流中的認知不足,以及產生了不少片面之語,說“熟茶發酵熟成後茶性已死,後期存儲不堪變化”,就是片面理解的壹種。
關於熟茶發酵的歷史淵源,用料情況,產品結構,發酵成熟度等信息,接著會仔細整理壹個脈絡,結合產品特征以及產品線的分析,許多誤區可以迎刃而解,也有自己的壹些理解與觀念可以和茶友分享。
分享壹種感悟,如同分享壹泡老茶!
有茶友的回應,就是最大的享受,特別是有些思想的火花,雖然自己沒有回復什麽,但茶友的火花也同樣長久地留在了我的腦海裏。有些茶友的評論或問題,就是這樣的火花,很想回復,但又不是草草幾句話可以講清楚的,留著總結在以後的文章裏吧。
今天,想分享的話題是“發酵成熟的熟茶也在變化之中”。
現代工藝快速發酵的普洱熟茶,歷史上有兩大類產品,壹類是普洱散茶,另壹類為“普洱緊壓茶”。
緊壓茶的發酵成熟度的問題,後面的文章再討論,且說普洱散茶。
過去“雲南普洱茶地方標準”對產品特征的描述,實際上是居於普洱散茶產品的,從發酵成熟度來說,是“全熟”的,通常定義為“十成”發酵。
普洱壓茶緊,由於各種因數,發酵不是全熟的,另文再詳細講述。
細心的茶友,如果仔細想想“雲南七子餅茶”的大票(通用的說明書),裏面就有玄機,它說的是“適度發酵”,看到此,普洱緊壓茶能不能收藏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歷史上,普洱散茶是十成發酵,而緊壓茶,多以八成發酵為核心,7572即是此標準產品也。
縱觀普洱緊壓茶的產品線,紅熟發酵的產品,大致在九成左右,掌握得好,滋味醇滑陳香濃郁,口感沒得說,2005年設計過壹個代表性產品“7552”就如此,當時就受到不少及時喝消費者的歡迎。
而略偏輕發酵的產品,多在七-八成間,或七至八點五成間遊動,高檔原料的產品多如此。代表產品,7262,猛海之星等產品。
至於輕發酵的普洱茶產品,發酵要基本成熟,陳香處於“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比較難控制的,因為此時,壹般發酵堆的異雜味相當重,要做到滋味香氣純正更難。
輕發酵的普洱茶產品,做到了“滋味香氣純正,陳香初顯,略帶苦澀”的狀態,就算成功了。如此發酵的成熟度,大致在六成左右。這樣的產品,會帶著仿佛老生茶陳化後的風韻,略苦澀的滋味,回甘生津異常的持久,可以說“回味長”是其最大的特點,是典型的“收藏型”熟茶產品。2005年設計的8562餅茶,就是這樣壹片產品。
說遠了,還是先說發酵十成熟的普洱散產品吧,雖然現在這種散茶沒有生產了。
十成熟了,這樣的產品收藏後有變化嗎?
回答是“有”!
從實際經驗來看,無論幹茶色澤,湯色,滋味,香氣,都在變化中。後續的語匯,要用到“透亮”、“返青”(或“返紅”)、純正、醇化、陳香馥郁、化、甜爽......等等。
可以說熟茶產品也是生命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