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最後的晚餐人物簡介

最後的晚餐人物簡介

耶穌和他的十二個門徒出現在最後的晚餐中。畫中的人物從左到右是:

1,巴塞洛繆

簡介:Bartholomew(希臘語:β α ρ θ ο λ ο μ α?ο?),英文:bartholomew,基督教翻譯:Bartholomew,意為“巴塞洛繆之子”。天主教會稱聖巴爾多·盧茂,耶穌十二門徒之壹,名叫拿但業。

2.詹姆斯,亞勒腓之子。

簡介:亞勒腓的兒子可能身材矮小,或者比彼得的兒子詹姆斯還小,所以被稱為“小詹姆斯”。是他把福音傳播到了埃及。根據遺傳,他是在基督教徒被迫害期間親眼目睹這壹懲罰時被從他的頭上分離下來的。另壹個傳說說他去波斯傳教,在這裏殉道。因為《聖經》中只記載了他的名字,所以他常被稱為“無名聖人”:可見他是許多默默無聞、無名烈士的寫照。

3.安德魯

簡介:安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壹。希臘教會稱安德烈為“第壹個被召的使徒”,並對他格外尊敬,視他為守護聖徒,他也是蘇格蘭的守護聖徒。在成為門徒之前,安得烈住在加利利的伯賽大城,以打魚為生。安得烈在遇見基督後,立即跟隨了主。他相信主耶穌是彌賽亞、救贖者、代罪羔羊和未來的王。他不僅與主同行,也與主同住。他看著主,羨慕與他有更深的關系。

4.叛徒猶大

簡介:猶大,聖經人物,耶穌十二門徒之壹,也被稱為加略人猶大。據新約記載,他生於各各他,後來以三十個銀幣的價格把耶穌賣給了羅馬政府。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後,猶大因悔恨而自殺。

5.西門彼得(彼得/西門彼得)

簡介:西門彼得,原名西蒙·巴約納,是耶穌十二使徒之壹,早期基督教會的領袖之壹。西門彼得被倒掛在十字架上,死了。他死後,被羅馬天主教增補為首任教皇。

6.約翰(約翰,約翰)

簡介: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壹。傳統上,約翰是《約翰福音》、《新約》中三封信和《啟示錄》的作者,被認為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他是天主教和東正教都公認的聖人,生日是65438+2月27日。

7、耶穌(耶穌)

簡介:基督教中的核心人物,三十歲開始傳道。據《聖經》記載,在本尼迪克特·彼拉多在位時,三十三歲的他為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在第三天復活,40天後升天。他預言,在世界窮盡審判之日,他將榮耀降臨,建立榮耀的天國,給“善”帶來最後的勝利。

8.多馬(多馬/托馬斯)

簡介:真名叫Domo,通俗的翻譯是Domo。在希伯來語中,“Domer”壹詞的意思是“雙胞胎”;希臘語叫“Didimo”。聖托馬斯是來自猶大的加利利人,是耶穌所召的十二使徒之壹。人們常常稱他為“多疑的多摩”,因為他對主的復活持“看見或不相信”的態度。此外,在教會的早期,有壹卷多馬福音,通常被認為是聖托馬斯寫的。

9.詹姆斯大帝(西庇太的兒子/西庇太的兒子詹姆斯)

簡介:西庇太的兒子,約漢納的兄弟,在認識主17年後成為教會的領袖。在被希律王的人迫害後,他被人用刀殺死,成為《聖經》中記載的第壹個殉道的使徒。

菲利普,10

簡介:基督耶穌十二使徒之壹,原名意為真理的戰士,基督的精兵。他在主升天後很熱情,很快就成了烈士。

11,馬修(馬修/馬修)

簡介:生於猶太的加利利,跟隨耶穌三年,在巴勒斯坦傳道。寫於公元42年的福音書,後被稱為“馬太福音”,是《新約》四福音書之壹。福音書用阿拉姆語描述了耶穌的壹生,阿拉姆語是當時猶太人的通用語言。91年,馬修被刺身亡,壯烈犧牲。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壹。

12,達泰(聖猶大/裘德·撒迪厄斯)

簡介:也被稱為伍佰或猶大(不是賣方),他是兒子阿勒腓。根據教會遺傳學,他乘船講道多次;教父傑羅姆也說,如來今天已經在土耳其了,阿加莎國王已經被如來治好了,成了全國的信徒。他最後到波斯傳教,帶領許多人歸向主,這使當局不滿,把他釘在十字架上處死。

13,狂熱黨西門(狂熱分子西門)。

簡介:根據《聖經》記載,古利奈人西門是壹個被羅馬人強迫為耶穌背負十字架前往受懲罰的人。由於古利奈位於北非利比亞,有人認為古利奈人西曼是第壹個黑人基督徒。基督教傳統上認為他的兩個兒子——亞歷山大和茹夫——後來成為傳教士。凱爾福音中提到了他們的名字,可見他們在早期教會中有壹定的地位。

擴展數據創建背景:

《最後的晚餐》是由意大利藝術家萊昂納多·達芬奇創作的。它基於聖經中耶穌和十二門徒之間的最後晚餐。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懺悔等表情,以及手勢、眼神、行為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為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壹部。它現在位於意大利米蘭的聖瑪麗亞感恩教堂。

藝術地位:

《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藝術成就的巔峰,也標誌著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創作的成熟和偉大。這部作品做到了素描表現的正確性和觀察事物的準確性,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了現實世界的壹角,在構圖處理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物的組合構成了優美的圖案,畫面有壹種輕松自然的平衡與和諧。更重要的是,他創造性地使聖餐主題的創作回歸到歷史本源的原始文化意義上,從而賦予其作品創作的生命力和歷史意義。

作者介紹:

萊昂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意大利語:萊昂納多·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1452年4月15—1565438+200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壹起,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壹。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人類歷史上獨壹無二的多面手。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代表作如《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和《巖中聖母》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他認為自然界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自然界的奇葩,畫家要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 上一篇:《妮妮的壹張照片》甄姬被曹操父子“寵愛”卻為何有著悲慘的壹生?
  • 下一篇:經典日本動漫100集有什麽好看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