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最帥的明星是誰啊

最帥的明星是誰啊

劉德華,他不光是明星,還是個“人”。

劉德華肯定是我們這個年代的壹個超人氣偶像。而偶像總是免不了有壹個相對凝固的形象烙印在大眾的腦海之中,劉德華的形象是這樣的:Ray-Ban太陽鏡,雞翼袖T恤,如果加外套,壹定是牛仔外套(洗水),還有白色波鞋,以及最重要的,劉德華發型,他的分頭,他撥頭發的手勢,都定義了壹個年代香港帥哥的品格。

然而 ,劉德華又不僅僅是壹個偶像。他二十多年的演藝生涯,經歷了香港電視業的黃金時代,乃至電影業和流行音樂的輝煌階段,之後又迎來了香港電影業的低迷,在此期間,他不斷嘗試、轉型,逐漸成為香港電影的支柱人物。近年,他更大步踏出香港,進軍大陸和國際市場。

到了今天,人們已經很難再簡單劃定劉德華是“明星演員”還是“演員明星”。他甚至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某種香港精神的象征。

正如香港影評人張偉雄所說,“劉德華壹直在成長,他壹心壹意要走出自己,挑戰自己的未曾與不能,是壹個偶像不斷跟過去的階段說再見。他的堅持以及成長,都是香港電影目前值得珍重的品質,回顧他的歷程,正是為下壹頁香港電影而寫的導言。”

由於他的多產,他的持久魅力,以及他和主流電影類型的密切關系,我們希望通過回顧他二十多年的足跡,說明他與香港電影,乃至整個香港社會的對應關系。

除在北京專訪劉德華,本刊還特派記者赴港,采訪了香港影評人石琪,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登徒,香港演藝學院導演系高級講師舒琪,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張同祖,香港編劇導演、劉德華中四班主任杜國威,以及目前劉德華“映藝”公司旗下藝員林家棟等。他們不同角度的敘述,構成了壹幅多元的劉德華圖景。

香港著名影評人舒琪

劉德華的娛樂精神

周到的劉德華

劉德華永遠都知道,藝人是要“給”,要“提供”,他會特別照顧觀眾和媒體,他很“周到”,他明白,人們想在他身上得到什麽。

有人說,劉德華的表演未必到了頂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補充,在能力範圍內他做到了最好。所以,就算大環境有變化,他也永遠是站在頂尖。比如說,早期的表演未必需要身體的,但後來有了這樣的潮流,劉德華就跑去健身,鍛煉自己的身體,這樣去滿足觀眾的需要。對於媒體來說也是壹樣,他提供了足夠的材料給媒體,甚至為媒體設置了報道的議題,所以他是藝人中最少被狗仔隊跟蹤的,他和媒體的關系好。

“周到”這壹點,是很多藝人不願意去做的,這很辛苦,要花很多的心力。但劉德華明白,什麽是Entertainment Business(娛樂業),他的積極性是香港藝人中少見的。

不會成為笑話的劉德華

對於華人演藝圈來說,年齡永遠是壹個很大的考驗,這是劉德華今後要去面對的。原來喜歡他的觀眾,年齡在增大,年輕人的市場越來越難掌握,即使不過氣,也可能和年輕人產生距離。對於這壹點,劉德華表達過焦慮。

香港的電影減產,對劉德華其實有好處。他的選擇性強了,身不由己的時候少了,他可以更多地為自己拍片子。我覺得他現在懂得選擇,懂得平衡和控制。

原來他每年拍20部電影,只要有5部 OK就好了,但現在每年就拍5部,不容有失。所以他很投入,做很多的資料搜集,做很多準備,經常學習,他的流行,不是沒有基礎的。有人說,他現在拍戲會淩駕於導演之上,可如果他比導演還努力,功課比導演做得還好,那也沒什麽可說的。

劉德華與下壹代的明星的差別,很重要在於他的自律性。他在工作上要求極高,他守信,準時,永遠都做到最好。自律性對於藝術家是特別重要的。藝術是講求規律和自律的。現在的年輕藝人缺乏這個。

我們看到,劉德華也在轉型了,他開始演父親,演成熟的角色,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階段,他是分寸感很好的壹個人。比如說,在唱歌上,他絕對不會去嘗試Hip-hop,他不會讓自己成為壹個笑話。

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張同祖

他比張國榮更入世

1980年代中期,劉德華由電視轉入電影。到現在20多年過去,他也由壹個演員成為了壹個制作人。我們看到,他的確是這個行業的有心人。每次我們評金像獎,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拿不到,也壹定來捧場。到了《暗戰》,他終於拿到了,這是這麽多年的累積分,評獎的時候,很多人都感慨,“華仔啊!”那是人心所歸,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

上世紀70年代,是劉德華的成長期,80年代開始獲得成功,到90年代,他走向高峰。即使在香港電影業低迷的時候,他也依然有活力。幾十年過去,我相信,我們都無法忘記他曾演繹過的那些角色,他已經存在於他的角色之中。

劉德華和張國榮有很多相似,都是靚仔,先是明星再當演員,但張國榮沒有劉德華那麽入世,他對壹些事太過執著,過不了自己那壹關,而劉德華經歷過風風雨雨,也曾陷入官司,虧了投資,這樣反而讓他過了自己那關,放開了,自由了。這幾年我們看到劉德華從容了很多。

他壹直在尋求轉型,我們看到他做了很多嘗試。和杜琪峰合作之後,他放下了架式,不再走明星路線,找到了自己的空間。

他在香港電影圈紅了20多年,長青樹,這壹方面是他的活力,也說明後繼無人。比如說,謝霆鋒,壹出來就很Sharp,有沖擊力,但他的性格就是這樣,是非纏身,還需要壹些沈澱。

劉德華中四班主任杜國威

他留下的是永遠都迷人的偶像姿態

劉德華從中三就開始搞話劇,當時他在可立中學,我是他中四的班主任,可以說,壹路看著他入行。

我記得,在學校的時候,他很機靈,說話得體,很得老師歡心。他家裏條件不錯,沒吃過苦的。我記得他爸爸是消防員,他姐姐很疼他。他住宿舍,每隔壹段時間,就會看到他穿壹件新衣服,總是很精神的樣子。他壹直是懂得討好老師的壹個學生,後來他進入演藝圈也是這樣,不是壹個我行我素,太過自我的人。

1981年,他加入無線電視的藝員訓練班,後來,他對自己要走的這條路壹直很清晰。中間,他曾問過我,到底是要當壹個很紅、有很多fans的偶像,還是當壹個有很好演技的演員。到現在看起來,他還是選擇了後者。

他剛入行的時候,香港電影業正好是很蓬勃的時候,機會很多。當時的電影業主要是尋開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導演找他,只要找到他,電影就變得很有噱頭。

到了19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出現低迷狀態,很多低成本制作的電影。香港拍電影的很多人想賺快錢。但在低迷時期能堅持下來的才是真正有理想,真正喜歡電影的人,這個階段中,劉德華常常問我,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資來拍攝。

1994年,我拍攝《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想讓他演沈家宏壹角,但當時已有太多因素影響,合作沒有成功。

我是劉德華的老師,看著他壹路走來的,所以我對他有偏愛,很多人也說他的演技並非最好,但我總要說,在我看來,他是最好的。

這麽多年過去,他當了大影星,大歌星,拿了許多獎,樣子也還是那麽靚仔,我想他應該是無悔了。壹路走來,他留下的是永遠都迷人的偶像姿態。

劉德華“映藝”公司旗下藝員林家棟

他工作時,永遠壹絲不茍

8月21日,星期天,劉德華在九龍會展開Birthday Party,90多圍客人,來自各個國家的1000多人前來祝福他。作為劉德華“映藝公司”的成員,林家棟也參加了Party,然後他與記者相約在尖沙嘴壹家酒吧見面,跟記者講述,他眼中的劉德華。

酒吧外面,壹隊人馬正在拍電影,收工的時候也都進酒吧吃東西,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酒吧的侍應生也依然故我,沒有絲毫壹驚壹詫的表情。仿佛,這些人從來就是生活的壹部分,而不是明星。

平時我們都難得有這樣的休息時間,劉德華總是把時間安排得很緊。有時晚上拍了通宵的戲,每個人都累得不行,他還在那裏壓腿,拉筋骨。就算特別累的時候,他也是合上眼睛3分鐘就解決問題。

有壹次,他在內地工作,白天拍了廣告,晚上拍了電影,然後坐飛機回香港,我去看他,他從身上掏出壹首歌詞給我看,說是剛才在飛機上寫的。

他工作時候,永遠壹絲不茍的。我們拍攝《童夢》時,他要化老妝,幾個小時,每個人都特別小心,NG壹下,就要重新開始。即使在休閑,比如打保齡球,他也是壹板壹眼,說出壹套套的理論來。

在圈子裏,有成就的人,其實很多,可壹旦有了江湖地位,他們往往就容易松氣。這壹點劉德華從來不會。所以,現在才有很多來自政府的公益廣告要找他拍。

在香港,有人可能不喜歡他的歌,但都欣賞他的工作態度和精神。在他的演唱會上,我看到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揮著熒光棒,給他喝彩。

現在他管理“映藝”公司,很多事務,還要開會,他總是井井有條的。有時開會,他點壹份菠蘿包和壹杯咖啡,算是吃飯,從不浪費壹分壹秒。二十多年來他對事業的態度壹直如此,這是我最佩服的。

劉德華,只是不喜歡妳做套中人……

喜歡劉德華,但不是現在的劉德華。《法內情》、《獄中龍》、《天若有情》、《飈城》、《極道追蹤》,錄像廳時代的最愛!《投奔怒海》、《旺角卡門》、《天與地》、《阿飛正傳》VCD、DVD時期的收藏首選!劉德華戲路之廣香港影壇無人能及,香港電影的所有題材所有類型幾乎玩遍,天王美譽,名副其實。記得劉德話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還有什麽類型的戲要拍,我真的不知道。幾乎所有的類型都拍過了……”。

我想劉德華之所以成為百變星君,應該是因為他天生壹副偶像面孔有型身材,扮演的電影人物,永遠生猛時尚引領潮流(其發型、服飾、言行舉止至今是影迷和非影迷的消費參照),突出的個人魅力和較強的可塑性,使其成為各路電影諸侯的愛將,劉德華領銜主演既是影片品質保證也是票房收入保證;另壹方面,劉德華演藝生涯的高峰期恰逢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80年代-90年代,劉德華搭上了新浪潮電影、黑道英雄片、警匪動作片、文藝片、另類題材以及港產商業娛樂片和擬好萊塢大片的各路班車,風順水順,壹路瀟灑,個人的成功,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輝煌!妳可以說周潤發、成龍、周星馳是香港電影的象征,但是前者投靠了好萊塢後兩者戲路變窄,所以能代表香港電影成就的人選除了劉德華,我實在找不到第二個。

《阿虎》是劉德華主演的第100部電影,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莫名地有幾分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事後壹想,原來看了太多劉德華飾演的熱血青年,忽然見到他扮演了父親角色,壹時間很難接受。無數個日夜,和劉德華壹起經歷命運沈浮,已經記不清他在多少部電影裏叫“華仔”了,《天若有情》中戀愛者的放縱《飈城》中無根者的逃遁《旺角卡門》中責任者的犧牲《天與地》中執法者的堅定,因為劉德華的演繹,才撼動了心靈--年輕人的叛逆和闖勁就是這樣鼓舞人心。

從《上海灘十三太保》中第壹次見到劉德華渾身血汙慘死於劇鬥開始只到面對《阿虎》整整看了十幾年香港電影,我從來沒想過劉德華會壹天天變老以及他老了之後會演什麽樣的電影。在我心目中,華仔永遠留著80年代流行的發型,永遠身著牛仔裝、腳蹬休閑鞋、吸煙、泡妞、打架--帥得壹塌糊塗!當年看《雷洛傳》我對香港電影人的化妝技術沒有絲毫抱怨,劉德華和邱淑貞皺著眉頭扮老的樣子多麽可愛呀--年輕人即使犯錯也是美麗的錯誤!如果說成熟是衰老的開始,我寧願整個世界、所愛的每個人永遠不成熟。所以看到香港電影越拉越好萊塢化越來越國際化,我並沒有多少驚喜:妳的市民精神呢?妳的本土趣味呢?

劉德華和吳鎮宇和劉青雲和黃秋生不壹樣,他是不可以老的,對喜歡他的人來說,變老也是不可原諒的。也許有人會說劉德華不是香港最好的演員,但我要肯定地說劉德華主演過香港最好的電影。與其奉送偶像、巨星、天王之類的桂冠不如簡單的評價:他是壹個好演員。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劉德華的演技,他是壹個好演員,假如《旺角卡門》、《阿飛正傳》、《天與地》沒有了劉德華,結果將會怎樣簡直不敢想象。劉德華是壹個品牌、壹個標誌,他的精心設計輪廓完美的發型、他的天生我才標準國際化的面孔、他的令人自慚形穢的時尚先鋒品位,他的憤怒、他的激情、他的放蕩、他的尊嚴、他的理智、他的冷靜、他的仿徨、他的絕望,沒有壹個表情是空洞的、沒有壹個動作是誇張的……我並不想了解現實中的劉德華究竟怎樣,我只知道在上述經典影片中劉德華的表現臻於完美、無懈可擊!因為有他,香港電影的忠實觀眾與日俱增。至少在周潤發的時代即將結束、周星馳的時代尚未到來的這段時間裏,劉德華電影影響著壹代人的心態。記得旺角的囂張麽?記得王家衛的憂傷麽?

……

最近整理收藏的DVD才發現,自己所買的劉德華電影幾乎都是《阿虎》以前的,即使《無間道》、《大塊頭》那樣的熱門新片也只覺得看過壹遍就罷了,沒有反復閱讀的必要。仔細壹想,自己所留戀的,不過是壹個消失了的時代和那個時代的電影精神,寧可把時間用來重溫《旺角卡門》,也無意再次瀏覽《決戰紫禁城之巔》、《老鼠愛上貓》、《無間道》之類。

《廋身男女》和《大塊頭》這兩部電影讓劉德華鉆進了特殊材料制成的套子,能象好萊塢那樣將特技做的不落痕跡便也罷了,偏偏影片技術二流,故事三流,電影人物少了親切多了隔膜。當然,劉德華象以往壹樣努力了,但是壹部電影不會僅僅因為壹個人的努力而獲得價值。我想看到壹個不在套子裏的劉德華,但是《決戰紫禁之巔》、《孤男寡女》、《藍血人》中的劉德華被商業、科技、時尚的包裝所緊裹,壹舉壹動都在裝腔作勢賣弄風情。

所以喜歡的劉德華不是現在的劉德華。

關於演員和電影,理論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在實際中隨著導演中心制的確立和電影研究對象側重編劇導演攝錄的大方向的形成,評論電影的時候,人們總是更多地關註影片的主旨、結構,而對電影的構成要素之壹演員有所忽視--這也是影迷和追星族之間必將有的壹些不同吧。畢竟雙方對“何為電影的靈魂”各有見解。信奉導演靈魂說的人認為,壹個優秀演員並不能挽救壹部不好的電影,而壹個好的導演壹部好的電影卻能讓不很優秀甚至非專業的演員熠熠生輝。--所以,清醒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寫的影評過於殘忍,咬牙切齒惡狠攻殲誓將心目中的爛片打入十八層地獄,卻忘了每壹部電影都要有演員的奉獻,更忘記了眼前這部爛片的主角曾經創造了很多在我心中永生的形象。

應該心存感激,勿忘德華。

劉德華拍過許多爛片,但他本人也是無能為力的,他只是個演員而已。我深信劉德華是理解電影的,否則就不會有他對陳果《香港制造》的支持、就不會有天幕公司的屢創佳績,他將生命融入了電影,電影也會給他回報。

心存感激,勿忘德華。

(copy壹下某位兄臺的資料,見諒。)

  • 上一篇:曬娃娃吃早餐照片的朋友圈配文 收藏
  • 下一篇:有什麽好聽的英文歌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