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如果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滋養,我們長大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像小說《無聲告白》中的主角莉迪亞和她的家族成員壹樣,每個人都被打上了血統家族的罪惡烙印。
瑪麗蓮的媽媽(也就是莉迪亞的奶奶)壹直以做飯為己任,強調廚房是女人的天下,處處教育女兒取悅丈夫的必要性。瑪麗蓮因此鄙視她母親的生活方式。她試圖與眾不同,努力學習以實現她成為壹名醫生的夢想。婚後,她不顧兩個孩子的照顧,離家出走,試圖繼續她中斷已久的學業。
因為懷孕,瑪麗蓮不得不再次放棄學業,回歸家庭。不甘心的她把當醫生的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不管女兒的愛好如何,她抓住壹切機會給女兒補習生物和化學。當莉迪亞物理不及格時,瑪麗蓮因為無法接受現實而顫抖,這給了莉迪亞更大的壓力。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畢業於哈佛大學,成為壹名歷史教授。因為他是黃種人,從小就遭受各種歧視。所以,他最怕的就是“與眾不同”。骨子裏極度自卑的他,總是教女兒怎麽和身邊的人交朋友,怎麽討好他們。他的期待也成了壓在莉迪亞身上的壹塊巨石。
莉迪亞五歲時被母親遺棄了兩個月。母親離家出走帶來的童年痛苦是巨大的。她認為壹切都是她的錯,她所能做的就是拼命討好她的母親。即使瑪麗蓮的教育使她沮喪,莉迪亞也不敢出聲。她假裝微笑只是為了留住母親。
至於莉迪亞的哥哥內斯和姐姐漢娜,她們在家庭中壹直被忽視,敏感而痛苦。當Ness被哈佛航空學院錄取時,Lydia嫉妒得把哥哥的錄取通知書藏了起來。奈斯發現後,對莉迪亞很生氣。到了哈佛大學,他“忘記”了給妹妹打電話的承諾,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壹根稻草——孤獨無助的莉迪亞絕望地走向了湖的深處。
同壹個家庭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不同的心理動機。正如“幸運的人是童年治愈的”所說,不同的教養會帶來不同的人格發展。
《幸運兒被童年治愈》作者王曉燕,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畢業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助理心理學家,德班留學生,上海市心理衛生協會會員。擁有十余年健康管理機構和心理服務機構從業經驗。
本書是由專業的精神分析老師為受各種心理問題困擾、受情緒困擾、無法進入人際關系、無法勝任愛情和工作、無法擁有理想生活的年輕人編寫的心理自助書。
各種情緒問題,人際交往困難,自我成長發展的局限,其實都與從小養成的心理習慣和關系模式有關。本書以人格發展為脈絡,從不同心理發展階段的具體任務出發,探討了什麽樣的教養影響了人格的發展,論述了人格成長引發的三大問題:情緒、人際關系、自我整合,引導讀者由內而外梳理自我,透徹理解心理困境的本質和問題的根源,從而擁有完整的人格,回歸到更加自覺的狀態,更加理性地認識關系和他人。
《幸運的人壹生被童年治愈》壹書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有分離和不被愛的焦慮。
嬰兒從主要依戀對象那裏獲得安全和保護是壹種天然的需要,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兒童的情感對象還沒有完全永久建立起來。
對於嬰幼兒來說,消失就意味著不存在,他們無法內化安全依戀的體驗來安慰自己。如果壹個孩子在成長初期經歷了太多自己無法消化、無法承受的分離創傷,會對他的壹生產生長遠的影響。
以《無聲告白》這個故事為例。為了繼續學業,我母親瑪麗蓮決定去社區大學學習。當醫生的夢想執著而堅定,她害怕被家人阻止。她選擇不辭而別。但是這種行為給家庭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莉迪亞為這個錯誤責怪自己。從那以後,家裏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激起她失落的恐懼,她自己的那種沒人要的恐懼。
王曉燕老師還指出,嬰兒從小就有給予和剝奪愛的經歷。
莉迪亞處於不被愛的焦慮中,她不得不盡力取悅她的母親和父親,從而忘記了做自己。只有她考第壹,她媽媽才會高興。只有多交朋友,她爸爸才會開心。在她眼裏,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否則,什麽都不是。
當她在學業上拿不到第壹名的時候,當她父親壹再鼓勵她和不存在的朋友打電話的時候,當她嫉妒哥哥的大學新生活的時候,當她的鄰居傑克嘲笑她缺乏做自己的勇氣的時候,當她誤解父親和女助手之間的曖昧關系的時候...莉迪亞再也堅持不住了,沈重的憂慮徹底擊垮了她。
而打敗她終究是童年的陰影。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
第壹,有安全感的分離。
《幸運兒靠童年治愈》壹書指出,分離焦慮壹般出現在6~8個月,在14~18個月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逐漸分離和個體化的過程,就像孩子在學習初期爬出來回頭看媽媽在不在。母親就像壹個安全的基地,讓孩子自由探索;它也像壹個“安全港”,孩子們可以返回並得到庇護。
只有在這樣安全反復的互動過程中,孩子的安全感才能越來越多的提高,才能讓孩子進壹步與母親分離,有勇氣獨自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
第二,無條件愛孩子。
對於很小的孩子來說,他們處於依賴狀態,無法將自己和照顧者視為獨立的個體,他人作為“自我客體”扮演著更多的支持自己的功能性角色。
所以,我們的父母要給孩子壹面鏡子,肯定和欣賞,按孩子本來的樣子去對待,讓孩子覺得無論表現好不好都是可以被愛和被接受的。孩子在“母親眼中”看到並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當這種“被愛”的感覺內化到足夠穩定的時候,當外在的“愛的對象”撤走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就不會陷入崩潰和抑郁。
總之,幸運的人壹輩子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壹輩子被童年治愈。當孩子得不到愛的滋養時,必然會帶來自我的缺失感和與對象的難以區分。對愛的渴望是每個人的需要。只有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才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來獲得自己的愛而壓抑自己的需求,觀察自己的言行。
#好書奇遇# #桃子桃花源讀書會# #閱讀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