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文化:川菜是中國著名的地方菜系之壹,與粵菜、魯菜、淮揚菜壹起構成了中國四大菜系。川菜歷史悠久,地方風味濃郁。具有烹飪材料廣泛、調料變化多樣、菜品適應性強等優點。川菜具有壹菜壹式的特點,風味既鮮又醇,以用辣著稱。花椒(四川俗稱海椒),自從傳入中原,川菜就和中原人民結下了不解之緣。四川人和四川廚師對辣椒的運用多種多樣,手法嫻熟,是其他菜系望塵莫及的。四川人有時把辣椒作為主料,有時作為配料,更多時候是作為調料。鮮辣椒的加工品種類繁多,是中國第壹。常見的有幹辣椒、辣椒粉、豆瓣醬、泡椒、水紅辣椒、熟辣椒油、巴贊辣椒等。廚師根據菜品的不同,選擇使用不同的辣椒調味品。比如魚的腥味就離不開泡紅辣椒,因為它除了辣椒素還有四川泡菜特有的香味。做家常風味,壹定要用四川特產郫縣豆瓣,純正可口。再比如宮保雞丁、陳皮雞丁等。,所以壹定要用幹辣椒,因為幹辣椒的辣味在烹入主料後給人壹種辣而不烈的感覺,回味悠長。再比如著名的麻婆豆腐,需要同時搭配郫縣豆瓣和辣椒粉,將兩者的優點集中在壹道菜裏,更加突出其色、香、味的特色。川菜不可或缺,但絕不是每壹道菜都辣。川菜是麻的時候麻,辣的時候辣。相當壹部分川菜品種不辣不麻。川菜廚師講究深淺、疏密、病、順的結合。川菜由五大類組成:宴席菜、大眾菜、家常菜、火鍋和風味小吃。宴席菜多以山珍海味和時令鮮菜為主,更註重菜肴的工藝。它的辣菜很少。在菜菜有許多種受歡迎的飯菜,主要是小炒和爆炒,它的味道主要是辛辣和其他強烈的味道。家常菜植根於尋常百姓家,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間家居風味,用料廣泛,操作簡單,口味靈活,名稱家喻戶曉。火鍋:常見的有紅湯(辣)和白湯(鹹)兩種。鴛鴦鍋也有兩種,李鴻湯和白湯。適應性廣,燙食品的原料有上百種。川菜的傳統火鍋是毛肚火鍋,最精致的火鍋是菊花火鍋。四川紅湯火鍋作為壹道川菜,是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壹種風味獨特的食品。其影響力已遍布全國,其特殊的魅力吸引了無數食客。很多人害怕又熱愛,熱到流汗燃燒,卻很少有人退縮,有人沈迷其中。紅湯火鍋講究麻辣,但又非常註重“各味”的和諧,做到辣而不燥,麻而不烈,入口味濃,回味醇厚,不傷胃。川味小吃多以米、面、雜糧為原料,其特點是精致、調味考究、經濟實惠。許多著名的小吃起源於老城區的街頭小販。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龍餛飩、貝爾餃子、擔擔面、珍珠丸子、夫妻肺片等具有“中華老字號”招牌的專賣店。以成都為中心,四川小吃能發展到今天的知名度,確實凝聚了很多創作者和廚師的智慧。同樣的餃子,四川廚師會做出精致小巧的鐘餃子。50克面粉做成10餃子,皮薄餡嫩。成品澆上紅油、蒜泥、復制醬油等調料,風味大不相同。同樣是面釘,還有四川的擔擔面,在勾兌了10種調料的基礎上,配以特制的豆芽,炸出了香噴噴的肉,好吃又開胃。其他幾十種四川小吃,如蛋烘糕,靈湯圓,鍋盔紅燒肉,也很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川菜分為傳統流派,有上河幫(以成都、綿陽為中心)、下河幫(以重慶、萬縣為中心)、小河幫(以自貢、宜賓為代表)。不同地區的川菜風味略有不同。比如成都口味偏淡,重慶口味偏濃,自貢和宜賓介於兩者之間。在中國的主要菜系中,川菜因其眾多的風味而獨樹壹幟。魚味、家常味、怪味、麻辣味等二十多種不同風味的復合風味,構成了川菜品種多樣、口味起伏、深淺適宜的獨特風味。川菜常見的復合風味的特點是——魚香:汁紅鮮、鹹、辣、酸甜,姜、蔥、蒜味為麻辣鮮、辣、鹹、鮮。紅油味:色澤鮮紅,鹹、鮮、辣、香,回味微甜。奇味:汁色淡黃,鹹、甜、酸、辣、麻、鮮、香,味濃。椒麻味:汁淡黃色,鹹醇,香味重,有麻味。酸辣口味:色澤鮮紅,酸澀的汁液帶著辣味,鹹鮮可口。家常口味:色澤鮮紅,鹹鮮微辣。姜汁味:濃郁的姜味,鹹中帶酸,酸而不涼,清香爽口。荔枝味:色澤金黃,鹹鮮,略帶酸甜。酸甜口感:色澤金黃,汁濃,酸甜可口,回味鹹。蒜泥味:汁呈紅色垂狀,蒜味濃郁,鹹鮮味濃,微辣,汁有壹定稠度。芝麻醬口味:鹹鮮醇厚,芝麻醬香,濃而淡,濃而適中。芥末味:汁呈黃色,鹹酸可口,“沖”味濃郁。四川酒文化:中國是世界上釀酒歷史最早的國家。酒自誕生以來,就以獨特的方式滲透到整個社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古老的四川酒文化是中國酒文化花園中的壹朵奇葩,尤其是以五糧春、劍南春、瀘州老窖、全興、沱牌、郎酒等“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傳統白酒,幾乎占全國名酒的40%,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研究四川白酒的歷史,對於了解古代白酒文化的形成,促進白酒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就釀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糧食酒。商代中期,中國人將曲和蘗分開,曲和酒分開制作,實現了釀酒技術的重大突破。商周時期出土的各類文物中,酒器占總數的40%。可見,此時的酒對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三星堆”見證了漢代川酒的開始,也是川酒釀造歷史的發軔之時。壹直以來都有不同的看法。然而,隨著20世紀大量文物的出土,這壹點變得日益清楚。1959、1980年彭縣朱窪街兩次發現戰國青銅器,出土尊、符等酒器10余件,鑄造水平相當於河南省殷墟。1976年綿竹出土戰國中期銅器11件、提梁壺等,證明在我國名酒劍南春的發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就已開始釀造。1985年,在綿竹劍南春所在地,考古人員發現了壹個地下地窖和壹塊可以追溯到南齊時期的磚,是“永明五年”。根據出土層的重疊關系和出土物的年代特征,認為綿竹地下坑的建造年代應不晚於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幾乎與此同時,距離綿竹僅30公裏的廣漢“三星堆”更加令人驚嘆。3000年至3500年前大量陶制酒器誕生,從釀造、儲藏到飲用,各種酒器應有盡有。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從此打破了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傳統學術觀點,形成了古蜀地區也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壹的新概念。就酒文化而言,當時的川西已經有相當高的釀酒水平。應該說,川西的飲酒方式和中原壹樣流行。廣漢、綿竹、彭縣相距僅30多公裏。即使在交通和通訊不發達的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也應該是非常密切和頻繁的,它們的釀酒歷史無疑應該是趨於同步發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考古人員在瀘州、宜賓等地的出土文物中,也發現了不少漢代酒器。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四川名酒的V型分布區基本形成於漢代前後。“劍南燒泉”:中國最古老的蒸餾酒——南七地窖和年代磚的發掘,揭開了綿竹釀酒歷史的新篇章。從南北朝到盛唐,綿竹的釀酒技術在130年間突飛猛進,產生了享譽全國的“劍南燒泉”。到了唐代,大部分名牌都是四川的,其中以“劍南燒泉”最為著名。大理14年前,建南路每年向唐宮繳納10元,在建南路燒春酒。更重要的是,中國釀酒史上最早的蒸餾酒(俗稱白酒或燒酒)出現在唐代。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近年來在隋唐時期出土的酒器中出現了容量為1.5 ~ 20ml的小酒杯,說明沒有高濃度的烈性酒是不可能制作出如此小的酒器的。大量證據表明,在盛唐時期,中國就出現了醇香爽口的蒸餾酒,但這場釀酒史上的偉大革命卻是在四川進行的。在唐代,四川最著名的白酒是劍南春(劍南燒泉),因此可以推斷劍南春很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蒸餾酒。“田義老號”歷經沈浮,味道不錯。在宋朝,酒是壟斷的。然而,隨著民族危機的加劇,中央財政瀕臨崩潰。時任川陜使傅玄的綿竹人張浚為了增加財源,主張分酒法,讓百姓出錢釀酒,使四川酒業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唐朝。元代壹般禁酒幾十年,但四川是個例外。到了明代,四川的釀酒業發展到了壹個新的階段,瀘州老窖有限公司在萬歷年間奠基,宜賓也出現了“文德興”、“德勝府”等壹批釀酒作坊。明末清初,四川酒業興盛。到了清末,川酒有了前所未有的飛躍,不僅產量增加,而且基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並逐漸穩定下來。
尋求收養
上一篇:春天去哪裏旅遊好?國內這25個地方最適合3-5月出發。下一篇:妳看完旅行小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