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七擒孟獲處位於今雲南省沾益縣。諸葛亮南征,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中。
《三國演義》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忽壹人人帳謂孟獲曰:“丞相面羞,不欲與公相見。特令我來放公回去,再招人馬來決勝 負。公今可速去。”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 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皆匍匐跪於帳下,肉袒謝罪曰: “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孔明曰:“公今服乎?”獲泣謝曰:“某子子孫孫皆感 覆載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請孟獲上帳,設宴慶賀,就令永為洞主。所奪之地, 盡皆退還。孟獲宗黨及諸蠻兵,無不感戴,皆欣然跳躍而去。後人有詩贊孔明曰:“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華容古道?
公元208年,曹操在奪取荊州後,馬不停蹄,率領二十多萬 水陸大軍順江東下。計劃壹舉消滅劉備和孫權,實現統壹全國的宏願,可是他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驕傲輕敵,結果被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倉惶潰逃,敗走華容道。
什麽叫華容道呢?據《資治通鑒》註釋中的說法,就是“從此道可至華容也”。這裏所說的華容,當然是指華容縣城。華容道也就是赤壁戰爭中曹軍逃入華容縣界後向華容縣城逃跑的路線 。古華容縣城在現監利縣城以北約60裏的周老咀附近。如果從曹操屯兵的地方烏林到曹操逃跑的目的地南郡劃壹條直線,華容城正好在這條直線的中心。曹要逃回江陵,走華容縣城是最捷徑的路線。而且當時華容縣城附近有曹軍的糧草倉庫,便於撤退中的將士補充草。
由於這壹帶有古代的沼澤湖泊阻隔。從烏林到華容城沒有直路可走。曹軍只能沿江向西潰逃,進入華容縣境之後,再向西北折奔華容縣城。這樣就必須涉過大澤邊上的壹片沼澤地帶。根據縣誌記載,曹操逃到太平橋時,人馬陷入泥濘之中,不得不扔掉馬鞭,下馬步行,這裏尚有“曹鞭港”古地名。曲鞭港到毛家口二十裏路,“地窄路險,坎坷難行”,曹軍“遇泥濘,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蘆葦、蒿草填路,“贏兵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南宋大詩人陸遊在乾道六年(1170年)曾經坐船經過這壹帶。他寫道:“自是復無人居,兩岸葭葦彌望,謂之百裏荒”。舟人雲:“自此陂澤深阻,虎狼出沒。未明而行,則挽夫多為所害”。距曹操兵敗960年之後,華容道壹帶尚且如此荒涼,曹軍當時的艱辛狼狽之狀,就可想而知了。
華容道真正得到開發是從元代開始的。今日的華容道,已根本看不見昔日的荒涼,而是綠樹成蔭,道路兩側良田萬頃。稻谷飄香,荷花吐艷。傍晚,裊裊炊煙騰空而起,呈現出壹派平原水鄉風光.
奉節白帝城----劉備托孤、水八陣?
三峽木石藝術館座落在歷史悠久、風光迤儷的長江三峽第壹峽瞿塘峽口的白帝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為這裏增添了無窮魅力。著名美學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王朝聞為三峽木石藝術館題寫館名。 三峽木石藝術館陳列展出了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博物館名譽館長魏靖宇先生覓自然之美,飲造化之源,傾情創作和收藏的近百件三峽陰沈木雕和三峽奇石藝術作品,徜徉在其中,您或許可以感悟到自然與人生的真諦。
白帝高為三峽鎮!又是杜詩,把位於夔門北側,扼川鄂咽喉的白帝城之形勝壹語道出。繼後有清代詩人名句:“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邊荊楚壓群山”,也另有壹種磅礴氣度。 作為軍事要防的白帝城,地域很寬,年代久遠。那是公元壹世紀(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自稱“白帝”,在此築城設防,死後在白帝山頭留下壹座紀念性廟宇,這就是我們現在去遊覽的白帝廟。 距公孫述兩百年後,另壹位歷史名人——三國時的蜀漢皇帝劉備伐吳兵敗,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宮。臨終前無限悲壯地將國事(半壁江山)家事(只剩下孤兒在世)壹並托付丞相諸葛亮,這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劉備托孤”。
現存的白帝廟系清代建築,明良殿、武候祠、托孤堂、觀星亭等,多側面地宣揚著與“托孤”有關的歷史名人。東西碑林裏,會集了隋至清代的七十余幀珍貴石刻。詩史堂裏陳列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當代書畫名家的墨寶。文物室以大溪文化為源流,按通史順序展現了這壹帶出土文物的豐盛。山腰的西閣則是紀念杜甫的地方,杜甫在奉節客住不到兩年,卻留下佳構四百余首,占今存杜詩的七分之二。恁窗眺望,我們看到的正是他吟唱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偉景象,驀然間也湧上了昂揚的激情。
水八陣
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約六裏的長江北岸,據說諸葛亮曾在壩上壘石而成八陣圖,俗稱“水八陣”。陣圖上,石壘縱橫八行,行壘間相距兩丈,***六十四壘。
諸葛亮空城計的合理性?
單純視為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賭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計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與事後的變化不多考慮,斷章取義僅憑焚香彈琴的從容悠情,以管窺天或坐井觀天,見識有如瞎人摸象,難以得見全貌。從《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前後文仔細端詳,把時間背景及細節過程娓娓道來,方可探知究竟,事實勝於雄辯,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覺應該如何。
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盡失時,正著手安排北伐軍撤兵事宜:所以壹開始就安排關興及張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張翼先遣劍閣以備妥歸路,再命馬岱及姜維殿後準備埋伏,最後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軍民皆入漢中。而諸葛亮親率五千兵馬運糧,這些分撥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開始。
可惜總有人錯認為諸葛亮只用壹座空城打算對抗司馬懿,或是訛言成毫無準備之下被迫迎戰,事實上諸葛亮在事前的分撥安排,卻鮮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這與事前沒有準備,賭運氣冒險壹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馬懿「養敵自保」,或是諸葛亮「冒汗走險」等方面猜測,不如仔細落實事件的「前因後果」,還比較具體根據而不淪於幻想迷惑。
從火燒新野及博望用水開始,屢被嚇得慘敗的魏軍官兵,在其心目中,諸葛亮是個善用誘兵的奇兵專家。而且魏軍亦向來善用誘兵,從早年的濮陽之役誘取呂布,以及官渡之戰誘斬文醜等,魏軍早知貪餌受誘的下場——壯烈犧牲地重創負傷。諸葛亮高舉北伐大旗,集結大軍來襲,不管是移動三郡居民或是節度蜀兵諸將的行動,都不會是小活動而不為人所知,縱使司馬懿不知蜀兵虛實,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規模的移動。但是司馬懿等魏軍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軍,卻無任何大規規重兵,這些蜀軍怎會消失不見呢?移防的蜀軍人在何方呢?會不會是埋伏準備襲擊呢?是不是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誘兵引導魏軍入城受死,以諸葛亮為蜀軍的最高領導,誰敢掉以輕心看扁?
司馬懿再冒失也要盤算諸葛亮的麾下大將,像關興、張苞、馬岱及魏延等蜀兵諸將,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還是隱匿在旁,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或是研判蜀兵諸將悉數逃亡,僅剩諸葛亮壹人落單,眼中沒有蜀兵諸將存在,除非司馬懿得意豪賭,自認逮到沒有護衛兵團的集團主帥,這若不是運氣太好,就是諸葛亮設下陷阱,以誘兵請君入甕。 司馬懿原本不信哨兵報情,親自探敵求證後,於是采取謹慎的措施。先行後退,再緩徐圖:若有埋伏,則順勢引退;若無埋伏,則再興戰事。從司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盤問當地居民有關蜀軍虛實,便可得知司馬懿的確有卷土重來的軍事行動,並非像有人所說的「魏兵壹路嚇回長安」。先退壹步,保持安全距離,再另謀主意,而非驚嚇大逃。
後來就在武功山的小路,關興及張苞殺聲盈谷,更兼魏軍心疑,豈敢久停。曹真本想貪功追殺,不意卻半途中伏,被諸葛亮事前所分撥安排的姜維及馬岱攔截,不得不引兵鼠竄而還。司馬懿若不早退,差點就落得曹真的下場。隨著司馬懿撤兵暫退,諸葛亮趁機撤回漢中。事先有「分撥安排」,事後有「埋伏交戰」,遂使諸葛亮以風聲鶴唳的靜肅,巧設空城疑計而圈套司馬懿。
正史在裴註引有郭沖三事,談論諸葛亮空城計。
裴松之已經就空城計的發生時間、地理位置、攻守形勢及禮節尊卑不分等加以駁斥,所以郭沖所言並非事實。光是司馬懿人仍為荊州都督(就是周瑜壹輩當不到的職位),人在宛城,沒空北上街亭與諸葛亮對陣,時空已經不符。 郭沖說司馬懿帶兵二十萬,諸葛亮僅留蜀兵萬人,其它余軍則交給魏延,司馬懿以二十比壹的優勢,根本不用懼怕。而《三國演義》卻說魏軍僅有十五萬,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暫出,而關興及張苞各領三千,這裏已有壹萬壹千名,還有張翼、姜維及馬岱各軍未計,若再把街亭戰場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儀等殘軍計入,還有趙雲及鄧芝的箕谷疑軍合並計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國演義》的說法,當初諸葛亮率領大兵三十余萬,蜀兵北伐軍當初還能驚動魏明帝親征,軍隊的規模及實力仍不容小覷。
按《漢晉春秋》諸葛亮自稱:「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壹人耳。」也就是蜀兵多於魏兵,而非魏兵多於蜀兵。若是司馬懿大軍以眾淩寡,又何需在意區區萬名蜀兵呢?事實上諸葛亮也不是僅帶萬人就敢北伐,連南征南蠻都不只動用萬人,北伐又怎只用萬人。司馬懿的對象不僅是諸葛亮的直屬本隊,更應考慮全體北伐大軍。 人數再多並非不怕陷阱,戰國時長平之役,趙卒雖以四十余萬人之眾,仍落入秦軍包圍而挨餓,最後還被迫投降坑殺。漢中壹帶的山嶽地形,滿布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及天隙等險要,以石穴叢林等障礙,最怕身陷死地而無逃生余地。山林還不利於魏軍騎兵的奔馳,山谷中的關隘其中還有「壹夫當關,萬夫莫敵」之險要,兵卒雖多,忽略地形的限制,豈不大意。
諸葛亮已有大軍,兼有地利,司馬懿如郭沖所稱,雖有二十萬,但仍未必占盡上風。而且郭沖最大的失誤,就是忽略蜀兵諸將的存在,司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諸將的所在,面對只剩諸葛亮壹人的軍隊,除非司馬懿目中無人,看不見魏延、高翔、趙雲及王平等蜀將。否則司馬懿則應推敲這些蜀兵諸將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諸葛亮在後來善用誘兵斬殺張合及王雙等人,更證明魏兵冒進的下場,自食輕敵的惡果,恐將遭身死敗亡之途。
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不是出現於明清以後的《三國演義》,反而出現於來自於正史陳壽所著《三國誌》的附註(郭沖三事),而且後者還比前者不合理。這很諷刺,來自正史的附註不可信,反而虛構的演義面面俱到。
此外,諸葛亮的發明,如:孔明燈、木牛牛馬等。還有與他老婆的故事,如:諸葛巾、鵝毛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