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有這樣壹種聲音
茫茫題海中,匆匆行走時,朗朗書聲間,沙沙筆記裏,總使我遺忘掉壹切可以聽到的聲音,就那樣漫無目的地向著未來的路奔走。而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讓我聽得到那樣壹種聲音“叮叮叮……”,似有若無,但卻能讓我那顆浮躁的心平靜下來。
風過的時候,它才會叮嚀作響,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似有若無,訴說著它的快樂與寂寞。是窗臺那簾紫色的風鈴,在寂寞的風中淺吟低唱。
那是它的聲音,只有借助風的力量才能開口將心中的話低唱出來,即使內心有多寂寞,發出的,依然只是優美悅耳的清脆樂符。它的聲音裏,永遠也聽不出悲傷。在我最寂寞最悲傷的時刻給我安撫,沒有任何言語,卻又勝似萬語千言,分擔我內心的所有不快。又將之化作最動聽的樂曲,丟棄在風中,“叮叮叮……”那是我們的秘密。
“叮叮叮……”的聲音被湮沒在那些憂傷亦或勁爆的流行音樂中,依舊輕聲低唱,不與任何事物爭搶什麽,也從不為了這個時代而改變什麽。
在最喧鬧的燈紅酒綠中,吟著它的高山流水,泉水叮咚。燕囀鶯啼,花開葉落,不被世俗的風俗物質所紛擾,仍保持著那種最原始的幹凈澄澈,樸實無華。當這種聲音流淌入我的耳朵,即使再憂煩的心也為之傾倒,為之澄明,拋開壹切的利益與榮耀,只身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用心包容萬物,回歸最原始的純凈。
“叮叮叮……”也是最樸實無華的聲樂。不需要名貴優雅的樂器,便能奏出美妙的音符,只要有風的力量,壹切都不成問題。而且它從不奏響重復的樂曲,只是隨心所欲地,發出不同的聲響。它從不會被世俗的觀念所束縛,它只做最自信的自己,走自己的路,展現最本真的自我,最好的自我。那是自信而又快樂的歌唱,從不悲傷,它穿越我的夢,悠遠而悠長。
有什麽聲音能與它相提並論,它穿越我的成長歷程,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為我分憂解難,為我鋪設前進的道路。
“叮叮叮……”就是這樣的壹種聲音,穿過我的夢,在我的生命中淺吟低唱。(指導教師:徐華義)
篇二:有這樣壹種聲音
有這樣壹種聲音,可洗去世間浮躁和世事鉛華,將內心歸於安寧祥和;有這樣壹種聲音,會消除疲憊,帶給心靈的震顫,讓心中充滿感動;有這樣壹種聲音,帶來熟悉的幸福和溫暖,走到從前。
從年少記事起,我就和奶奶壹起生活,作為留守兒童,遠離父母,那份依賴讓年幼的我感受到幸福快樂。那句“來了,別急”總讓身處彼地的我內心湧出壹陣陣暖流,放學回家總是大聲在門外喊壹聲“開門,我回來了”,伴隨著奶奶那句應喝和加快的腳步,讓在外壹天的我感到溫馨和幸福。這句“來了,別急”的應喝貫穿了整個孩童時代,讓我不能忘懷。
有這樣壹種聲音,“來了,別急”,就這樣簡單的壹句話,卻像壹首輕快的歌,唱出童年的幸福和快樂,唱出了有奶奶陪伴日子下的安寧和溫暖。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奶奶開門後那慈祥的笑臉,那幾句貼心的寒喧,那急切將自己快樂之事傾訴的表情。那句“來了,別急”,這種聲音,雖拙樸無華,但卻讓心靈歸於平和,讓外面的浮躁的殘酷不再侵襲。
有這樣壹種聲音,“來了,別急”,多麽像夜晚鄉村蟋蟀的清唱,唱出自然與生命的真諦,洗去壹天的疲憊,給心靈震顫,讓感動洋溢於心中每壹個角落。那是數不清的日子裏勞苦費心的叮嚀,那是忘不掉的歲月裏無時不在的牽掛,那是不能忘懷的慈祥的笑容。這樣壹種聲音,讓我心中常掛念著家,常念著她。
有這樣壹種聲音,“來了,別急”,如今再聽起。是多麽熟悉,如今奶奶已不再,在陪伴十幾年後,她悄然離去。成長的歲月裏永遠不會忘懷那份銘心的疼痛,現在再聽熟悉的聲音,同樣的話語,卻依然能帶給我幸福和溫暖,不知不覺走進過往的回憶,回憶中依然幸福溢出,帶著無盡的懷念。
這樣壹種聲音,“來了,別急”,簡樸至極,毫無鉛華,卻讓彼時彼地的我依然幸福溫暖,這樣壹種聲音,沒有春雷的浩大,沒有大海浪聲的氣勢,也沒有雨聲的悄然潤物,卻像自然之聲唱出生活真諦,像優雅音樂在生命中悄然奏起。
有這樣壹種聲音,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滋潤著生命的田野,給予幸福與溫暖,帶來安寧與祥和,成為生命中永恒的歌。(指導教師:張福洲)
篇三:有這樣壹種聲音
深夜。
守著壹盞昏黃的臺燈,守著屬於自己的壹份寧靜。當浮躁的心完全平靜下來的時侯,我聽到了……
有這樣壹種聲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返……”是的,我聽到了。易水之畔,荊軻的白衣在風中搖擺,他的淚也灑落在風中。故土在高漸離的擊築聲裏,再壹次變得熟悉而陌生起來。他知道自己是有去無回——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但作為壹個俠士,壹個受燕太子恩遇的刺客,他無法選擇——當太子丹找到他的時候,他就知道整個世間的結局。在這場豪賭中,千千萬萬燕國人的安危是他的賭註,他絕對輸不起啊!在呼嘯的寒風聲中,車馬聲漸漸遠去,悲涼的歌聲卻久久回蕩在天空……壹個俠士孤寂的身影,從此消逝在易水邊。這樣的壹種聲音,悲壯而震撼!
有這樣壹種聲音,“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的,我聽到了。屈原徘徊在汩羅江邊,面對無盡的江水,徹骨的冰冷吞噬了他的心。當壹個愛國者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祖國走向覆滅,心愛的人民流離失所,自己的理想徹底破滅時,死,無疑是壹種解脫。多年的忠誠換來的卻只是小人的謠諑和君主的猜疑,換來的是戰亂、苦難和恥辱……所有的壹切都讓屈原的悲憤如同這滔滔江水般無止無休。在茍且偷生和以死明誌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無怨無悔。這樣的壹種聲音,剛烈而果斷!
有這樣壹種聲音,“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的,我聽到了。在黯暗的燈光下,李商隱的離愁別緒全融入了這絲絲的雨聲中。在詩人的房檐上,雨滴落下,在地上的雨水中濺起的水花,總是旋即破碎,人的心靈,也總是脆弱的,經不起太多的離散。在這個寂寞的雨夜裏,親情、友情是詩人心靈惟壹的慰藉。在那個遙遠的夜晚,在滴答的雨聲中,詩人無語更無眠,獨對孤燈到天明……這樣的壹種聲音,真摯而感傷!
在這個萬籟俱寂的深夜裏,我的耳邊縈回著這壹曲曲遙遠的絕響。思緒在無邊的黑夜裏任意馳騁,歷史變得遙不可及。我用自己的心與過去交流著,有這樣壹種聲音,我聽到了……(指導教師:張俊)
篇四:有這樣壹種聲音
呱呱墜地,初視人間,有這樣壹種聲音就始終跟隨著、牽掛著妳我,成了磕絆人生旅途中不可磨滅的印跡與符號,成了妳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喃喃細語。
假如把成長比作那條漫長的山路,那麽這份樸實的聲音,就是那雙在妳我跌倒之時撐起的富有力度而溫存的大手,扶持相伴著妳我。這份樸實的聲音是妳我踽踽獨行之下的信念燈塔,是壹襲永遠不會喪失光彩的華美衣裳,因為它是用壹份份長長的愛編織而成。
有這樣壹種聲音,有如壹條堅硬的柱石,扶持著我們向前。妳看,那失敗淚水下隱藏的堅持,耳邊響起了父親那溫暖的話語,讓我們在淚喪失敗之時,感到壹絲溫存。於是在淚水過後,我們再壹次緊收行囊,繼續踏上征程,扶搖而上。
有這樣壹種聲音,猶如壹句微不足道的問候,幫助著妳我向上向前。妳聽,那滿懷愛意的搖籃曲,喃喃細雨中讓熟睡中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並壹直幸福地生活。
有這樣壹種聲音,猶如壹杯熱氣騰騰的清茶,給予妳我休息的溫存瞬間。妳聞,那飄絮般的絲絲熱氣散發著沁人心脾的縷縷茶香,滲透著語言中靜靜的熱切期盼。聽見他們在耳邊輕聲囑咐,不要熬夜,早點休息,要勞逸結合。
在這樣壹種聲音,猶如細雨微風中心照不宣的相視壹笑。那眼神中蘊含著他們期盼已久的感動,那是壹份經歷了歲月洗禮的牽掛。他們只是會在心裏祝福並默默念上壹句:學會照顧自己,不要由著性子來,好好努力,認真工作。
雖然,對於這份潛藏已久於身邊而又熱情期盼的聲音,我們已經習慣了麻木,可是我們卻不曾為之動容,也許它太簡單隨和,讓我們彼此之間習以為常。或許,有壹天我們會從他們那滿頭的銀絲,落掉的牙齒,日漸佝僂的脊背之中才會體會到那壹份愛,聽到那壹種聲音。它是那樣彌足珍貴,靜靜地陪伴妳我走完人生歷程。
那聲音太簡單,簡單到我們竟總是無動於衷,那聲音太淳樸,淳樸到我們竟總認為是羅嗦。於是,我們依舊會聽見有人壹遍遍地演繹那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故事,體會著有這樣壹種聲音帶給我的幸福,珍貴而恒久。(指導教師:張俊)
篇五:有這樣壹種聲音
我從古老的童謠中走來,韻味悠長的童謠中浸潤著愛的音符;我從青春的腳步聲裏走來,且行且吟的腳印裏灑滿愛的陽光;我從人生的花圃中走來,姹紫嫣紅的花朵上掛滿了愛的露珠。正是愛的聲音,在我人生旅途中呼喚著我,提醒著我,感動著我……
就是這樣壹種愛之聲,壹直流淌在我如詩的生活中。
當清清涼涼的夜悠悠響起紡車古老吵啞的聲調,外婆的愛之聲便帶我走到過往的回憶。掩飾著銹跡的頂針在棉絨中發出清寒的鐵質的光感,外婆的手指浸潤在冗雜的歲月裏。每當受到委屈便跑到紡車前看著外婆手上的活兒,便和老人壹起搖動紡車,聽她講兒時的生活,講大半輩子的勞作。她總是握著我的小手,望著長年寫字磨出的繭很久不說話,最後對我說:“壹切都會過去的。”我便在紡車古老的聲音中忘記疲憊,放下不快,細細品讀外婆的濃濃之愛。
聽著古老的歌謠,這愛之聲讓我放棄痛苦,追逐幸福。
當晚風吹來陳陳歡樂的歌聲,爸爸的愛之音便帶我走進知識的深處。爸爸的聲音好美,正如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指間流淌的琴聲,就像月光下揮灑柔腸百轉的親吻。他講蒹葭,說那是《詩經》中翩翩起舞的美女;說蒹葭獨立水湄寒秋,聽關關鳩鳴,讓人覺得那是壹場秋水般古典的歸夢。每當我狂妄自大,妳便用妳古詩般的氣質告誡我謙虛穩重。
聽妳的愛之聲,便讓我減少壹份躁動,收獲壹份成熟。
當媽媽縷縷發絲飄動,這愛之音便讓我撫平傷口。媽媽如瀑布般傾瀉下的碧水柔情,讓我忘記害怕。在仿徨無措中,那壹聲輕切的呼喊,那壹次溫柔的呼吸,那溼潤如玉的手指,總是讓我重拾感動。我感動著,感恩著。
這愛之深情之切撫慰我孤寂落寞的心靈,這樣的愛之音便讓我放下愁緒,得到安慰!
有這樣壹種聲音,讓妳在委屈流淚時得到幸福的甘露,那是外婆的聲音;有這樣壹種聲音,讓妳在驕傲狂妄中收獲成熟的果實,那是爸爸的聲音;在這樣壹種聲音,讓妳在寂寞惆悵時擁有心靈的暖流,那是媽媽的聲音……
這便是親情之聲,這便是愛之音!
標簽: 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