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母愛的羈絆:養女必讀的經典心理學著作——選秀。

母愛的羈絆:養女必讀的經典心理學著作——選秀。

說到母親,我們通常會用“偉大”、“博愛”、“無私”等詞語來形容。母親愛孩子似乎毋庸置疑,但遺憾的是,很多傷害往往來自母親。不管是愛還是傷害,都會被孩子繼承,傳給下壹代。

母親的善良和孝順是我們傳統倫理的核心。質疑母愛似乎是很大的侵犯,但如果我們不去面對母親帶給我們的傷害,我們內心的創傷就很難愈合。《母愛的羈絆》是壹本探討這壹主題的書,書中詳細闡述了自戀的母親對女兒造成的傷害,以及如何治愈這些創傷。書中包含了大量女兒的心聲,讓人產生同情。

但這不是壹本攻擊母親的書。這本書講的不是母愛是否偉大,而是如何讓母親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兒,如何更好地治愈自己,擺脫母愛的羈絆。

這本書的作者是卡雷爾·麥克布萊德(Karel McBride),美國註冊婚姻家庭治療師,擁有28年的心理咨詢實踐經驗,是治療家庭問題的專家。近十年來,麥克布萊德博士主要從事自戀型父母對子女影響的研究,並成功解決了許多此類案例。

值得壹提的是,作者的母親曾經是壹個自戀的母親,但麥博士寫這本書的時候,曾經束縛她的母親給了她支持,這無疑具有積極的象征意義。

首先,那些被自戀的母親養大的女孩

詹妮弗在百貨商店看到媽媽喜歡壹個漂亮的小零錢包,發誓要給媽媽買下來,盡管她只有8歲,而且這個零錢包很貴。她在學校攢了幾個星期的午飯,直到攢夠了錢給她媽媽買那個奢侈的錢包。

她用閃亮的紅紙包好錢包,在聖誕節那天作為聖誕禮物送給了母親。她興奮地等待著母親的回應。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媽媽把她的錢包扔到房間的另壹頭,指責她偷竊,並尖叫道:“我不要小偷送的禮物”,這幾乎讓詹妮弗心碎。

我們的文化認為,母親是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孩子,無私地照顧家人。即使很多母親達不到這種理性預期,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是把母親放在了這個英雄寶座上,這讓母親的批評者和懷疑者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為這會擾亂我們內心的文化標準。

所以,女兒被媽媽冤枉的時候,從來不認為是媽媽的問題,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上面這個例子裏有很多像詹妮弗壹樣的女兒,她們都被母親傷害過。

在書中,作者將這些母親稱為“自戀的母親”。她們情感上的貧乏和強烈的自我關註,使她們無法為女兒提供無條件的愛和情感上的支持。有壹個自戀的母親,母女互動有以下特點:

1,妳發現自己經常想要愛,想要關註,想要表揚,卻永遠無法取悅媽媽。

2.母親更關心事情看起來如何,而不是事情讓妳感覺如何。

3.媽媽會嫉妒妳的。

4.媽媽不支持妳健康的自我表達,尤其是當這些表達與她自己的需求相沖突或者威脅到她的時候。

在家裏,壹切都圍繞著媽媽。

6.妳媽媽沒有同情心

7.妳媽媽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

8.母親愛挑毛病,愛指責別人。

妳媽媽把妳當朋友,而不是女兒。

10,妳在媽媽面前沒有界限,沒有隱私。

女兒渴望得到母親的愛和肯定,但自戀的母親很少給予女兒完全的接納和贊美,這讓女兒很難建立自信。為了贏得媽媽的愛和支持,女兒壹直在努力討好媽媽。

自戀的母親之所以不能用正確的方式愛自己的女兒,很可能是因為沒有被母親完全接受和正確地愛。這種扭曲的愛情作為遺產代代相傳。

最終,這些女孩長大了,但往往敏感、優柔寡斷、自我意識強、對自己缺乏信任,與異性的關系總是不順利。即使他們有所成就,他們仍然缺乏自信和整體的不安全感。

第二,三種自戀的母親

作者把自戀的母親分為三類:動手型、心不在焉型和這兩種類型的混合型。

顧名思義,親力親為的媽媽對女兒壹絲不茍,親力親為。在外界看來,她們是稱職合格的好媽媽,但實際上,她們從來不關心女兒的真實需求,或者說她們意識不到女兒的真實需求,這會讓女兒覺得自己壹無是處,最終可能成為巨嬰。

比如女兒小時候可以爬著去拿遠處的球,媽媽選擇遞給她。她可以自己吃飯,但她媽媽堅持要餵她,怕她弄臟。她可以選擇自己想學的天賦,但是她媽媽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她。

親力親為的媽媽剝奪了孩子獨立探索的權利。他們以為自己愛孩子,實際上卻帶來了傷害。

另壹種母親是心不在焉的。她的行為會不斷向女兒傳遞這樣的信息:她是微不足道的,母親的心裏沒有足夠的空間給她。結果,她被看不起,被忽視。

第三種媽媽是事必躬親和心不在焉的混合體,就像電影《母女情深》裏的媽媽,總是檢查自己的寶貝女兒有沒有呼吸。她搖醒女兒,讓她起床接受檢查。寶寶哭的時候,她就放心了,然後關上門,讓孩子壹個人在搖籃裏繼續哭。

此外,作者還刻畫了母性自戀的六張面孔,分別是外向外向型、成就型、心身疾病型、成癮型、敵對型和情感饑渴型。關於這部分內容,如果妳有興趣,那就用今日頭條app上面的搜索框,輸入“女性自戀的6張臉”看更多介紹。

第三,自戀的媽媽很容易養出這兩個女兒。

自戀的母親在撫養大女兒的過程中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自我價值感低,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雖然他們有這些相同的特點,但他們會成長為兩種類型的人:高成就和自我毀滅。

這兩類孩子看似完全不同的成長道路和人生成就,但內在本質是壹樣的。他們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自我價值感很低。

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兩類孩子。

自暴自棄的女兒會自暴自棄。既然不值得被愛,他們就會多做壹些自暴自棄的行為來應對自己的悲傷和無力感。比如用各種成癮物質麻痹痛苦來證明自己真的很壞,不值得被愛,就很容易成為社會底層。

這樣的孩子其實是把對母親的憤怒發泄在自己身上,最後把自己托付給自我毀滅的力量。

成績優異的女兒走的是相反的路。他們通常非常努力,最終取得很高的成就。雖然外人把她的人生看得很成功,但其實內心是痛苦的。

因為母親的忽視和不認可傷了她的心,他們努力的動力是得到別人的認可,但當別人認可了她,她還是無法擺脫自己不配、不配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樣的人很容易成長為“冒名頂替綜合征”患者。

所謂“冒名頂替綜合征”,就是無論自己的地位和成就有多高,無論外界對自己有多肯定,她都覺得自己不配,覺得別人被自己騙了,因為她自己內心不覺得自己有價值,接受不了成功和認可。

46歲的朗尼是壹名成功的企業主,擁有自己的服裝公司,但她說:“我有壹個訣竅,在我不自信的時候讓自己看起來很自信。我總是擔心有人會發現我並不真正擅長我的工作。我只做表面文章,這讓我很困擾。我知道總有壹天會有人發現真相,說我是騙子。”

事實上,“冒名頂替綜合癥”非常普遍。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在倫敦的壹次演講中透露,她患有冒名頂替綜合癥。愛因斯坦還稱自己是“無意的騙子”,認為自己的工作不值得這麽多關註。

那為什麽有些自戀的母親養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高材生,而有些孩子長大後會自我毀滅呢?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壹個成就高的女兒通常在身邊有壹個特殊的角色,比如父親、祖母、月經或其他,這有助於她建立積極的觀念,抵消母親的消極觀念。

第四,自戀的母親會嚴重影響女兒的親密關系。

妳可能會問,為什麽壹直說媽媽,爸爸去哪裏了?

在這樣的家庭中,父親通常以母親為中心,自戀的母親更有力量,壹般是家庭的中心,而家庭的其他成員往往會成為配角。

夫妻之間的感情模式和相處模式都會影響到孩子。父母做的很重要的壹件事就是模擬健康的戀愛關系,這是孩子長大後情感模型的壹個模型。但是,在自戀的家庭中,母親是家庭的中心,夫妻關系也是由母親主導的。雙方地位不對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無法學習健康的親密關系。

另壹方面,人們會被熟悉的事物吸引。如果妳和父母的關系出現了壹些問題,妳很可能會找到壹個相似的伴侶,繼續重復這種模式。得不到媽媽的認可和愛,就會想從別人那裏得到,這直接影響到妳的愛情和婚姻。

這種女兒將來在婚姻中通常會發展成兩種不健康的類型:依賴型和依賴型。

依賴型的女兒覺得她得依靠伴侶來滿足自己,對方要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這種女兒有壹個親力親為的媽媽,看似愛女兒,其實是為了滿足女兒的需求,剝奪女兒的主動權。在戀愛婚姻中,女兒依然延續著熟悉的方式,完全依賴對方,無法建立真正平等和諧的親密關系。

還有壹種是依賴型,他們會照顧好自己的伴侶,因為感覺被伴侶需要會讓她有安全感。這樣的女兒通常有壹個心不在焉的母親,在那裏她們感覺不到關心、照顧和需要。當他們結婚的時候,她會無限期地遷就對方,希望能從伴侶那裏找到補償。

作者舉了壹個例子。64歲的凱特曾向她講述自己的故事:“我沒有好的戀愛方法,也總是找不到合適的男人。”我的第壹任丈夫在身體和情感上虐待我;第二任丈夫是個酒鬼,吸毒成癮;第三任丈夫也是癮君子和重罪犯。我忍辱負重,照顧他們,想把壹切都做好。我常常覺得自己已經受夠了,但還是堅持了下來。我會努力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寵著他,希望這樣能讓他愛我。"

兩個人健康的關系是互相依賴的,但是壹個自戀的媽媽養大的女兒,總是希望別人讓她覺得被珍惜,覺得有價值,因為她缺乏愛。

前面說過,扭曲的愛情可能會作為遺產代代相傳。如果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女兒不主動打破這個負面鏈條,努力克服自戀的母親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麽她有了孩子之後,很可能會把負面影響傳遞給下壹代。

既然自戀的母親會給自己帶來這麽多負面影響,那麽我們該如何治愈自己來消除這些負面影響呢?筆者給出以下建議。

5.和壹個自戀的媽媽在壹起,女兒該如何自愈?

1)感覺比外表重要。重要的是要承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仍然在影響著我們,並學會看到自己的痛苦。

看到治愈的開始,勇敢接受這個現實:我有壹個不完美的媽媽,我接受。當我們不知道問題在哪裏的時候,我們會很迷茫,很痛苦,但是當我們知道問題在哪裏,解決路徑是什麽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的痛苦就會大大減少。

妳知道過去的經歷和創傷造成了妳現在的痛苦,得不到滿足的欲望造成了妳現在的問題,所以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期待的問題。媽媽還是那個媽媽。她讓妳失望了很多年。她遲遲不能滿足妳。她的認知和經歷限制了她。很有可能她這輩子都不會讓妳滿意。妳就打算把自己困在這個漩渦裏嗎?

如果壹個老師想教壹個3歲的孩子達到大學的閱讀水平,他會對自己的失敗感到失望、憤怒,甚至羞愧,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學生顯然無法達到這個目標。大多數自戀者缺乏提供有效和真誠的愛和同情的能力。妳應該認識到並接受這壹點。

放下對母親的期望。她可能滿足不了妳,但是現在妳已經成年了,妳有能力滿足自己,讓自己內心真正強大起來,就不需要總是指望別人來滿足自己了。

這個恢復的過程也是壹個重組和檢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妳肯定會經歷很多痛苦,憤怒和不甘,還有對媽媽的愧疚。沒關系。很正常的過程。允許自己痛苦,讓自己完全感受到這種痛苦。妳可以寫日記,唱歌,運動,壹點點減輕這種痛苦,然後最終放下。

2)脫離母親獨立,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成為壹個真誠完整的人。

武誌紅曾經說過,壹個人的成長要經歷三次分離,其中之壹就是與母親的心理分離。而在自戀型母親的家庭中,孩子的個體化進程受到阻礙,母親要麽過分關心,要麽完全忽視,導致孩子與母親的心理分離。要麽是太依賴,要麽是壹直在期待。總之,孩子不能認為自己是完全獨立的個體。

作者給出了三個步驟:

(1)了解母親是如何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妳身上的;

2理解並解決媽媽等人的嫉妒心理;

③消除消極的內化觀念。

不要討好媽媽,不要指望她會改變,在和她意見相左的時候堅持獨立思考。

3)從自己身上尋找力量,改變錯誤的認知。

要堅定地認識到,別人沒有義務幫妳撫平母親帶給妳的傷害和創傷,妳對母親未能實現的期望投射到別人身上也會以失敗告終。在自己身上找到快樂不容易,在別人身上找到快樂更難。

無論妳的伴侶還是下壹代,他們都沒有義務幫妳完成未完成的作業。只有發展內在的力量,妳才能真正與他人建立平等的關系,擁抱幸福。

4)在治療中與母親相處,建立界限感,找到健康的相處方式。

妳的治療和恢復過程很可能會遭到妳母親的反對,因為妳的獨立意味著她已經失去了對妳的控制。這時候妳壹定要堅持,要想獲得獨立的人格和生命,就必須邁出這壹步。從現在開始,妳要給自己建立壹個界限感。妳可以暫時把自己和媽媽隔離開,告訴她妳最近有事要處理。我希望她不會打擾妳,妳做完後再來看她。壹個自戀的母親,會因為妳不在她身邊而深感不滿。這時候溫柔而堅定的表達妳的立場,慢慢的她就會接受妳逐漸的獨立。

5)正確養育下壹代,結束自戀型母親的影響,給予下壹代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這本書的作者提到了她的壹位心理咨詢師曾經說過的話:我壹直在祈禱,我攢下的錢能用於孩子的大學教育,而不是他們的心理治療。

我相信任何父母本質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但為人父母並不是計算壹道數學題那麽簡單。很多人是在無知中成為父母的,所以可能會成為我們說的那種媽媽。如果妳也有壹個自戀的母親,請妳努力治愈自己,在心裏長出壹股堅定的力量,讓家庭的負面影響從妳這壹代消除,不會傳遞給下壹代。

在培養下壹代的時候,妳要時刻記住壹句話:給TA無條件的愛和接納,讓TA真正做自己。

結論:

世界上只有壹個好媽媽,這是我們美好的期待。很多母親都不是完美的母親。我們應該接受這個現實,勇敢的治愈自己,最終活出真正的自己。希望這本書能給妳在尋找真實自我的路上以勇氣和力量。

如果妳想了解更多關於這本書的經典,可以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中輸入“母愛的羈絆”找到更多關於這本書的精彩內容。

我叫蒂娜,是浙江大學的新聞學碩士。在電視臺做了6年記者,簽約了多平臺作者,創作了上千萬的爆款文章,帶領2000+學生提高了閱讀和寫作水平。

歡迎關註,私信“我是妳的粉絲”,我將獲得為粉絲準備的1000本電子書,600張金句卡,8000字創業文案。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

  • 上一篇:《春》教案
  • 下一篇:柯南現在有幾集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