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李敖:壹生罵人無數,臭脾氣3次入獄,監禁7年,可謂壹代「 ”狂士”

李敖:壹生罵人無數,臭脾氣3次入獄,監禁7年,可謂壹代「 ”狂士”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敖評孟浩然 生命總是精彩的,而生命也總會因為困難而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在他的生命中,壹切權貴、名利和世俗都黯然失色;中庸、茍且、妥協也都無處遁形。李敖是壹位狂人,青年時期慷慨激昂地指點江山,他也是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壹個掠影,他也見證了大眾娛樂時代的爭議叢生。 李敖的壹生,似乎是專業「 ”罵人”的壹生,在文壇之上,他逮誰罵誰,即使那人名譽滿天下,也不能阻止李敖罵人的 *** 。而李敖的這種狂傲,是從他的學生時代開始的。 1935年李敖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在他兩歲的時候,就舉家遷移到了北京。在北京,李敖在北京四中讀書,在這裏,他打下了自己對知識的興趣和基礎。即使後來已經轉到了臺中壹中,他仍然對在北京的生活念念不忘。1949年,李敖14歲,他跟著北大畢業的爸爸逃到了臺北,就讀臺中壹中,父親擔任臺中壹中國文課主任。 李敖自小就才華橫溢,從初中就開始跳級,也經常參加課外活動和競賽,拿獎拿到手軟。但是同時他也是壹個離經叛道的人,是老師眼中的刺頭。在讀高三時,李敖得知自己的恩師被捕,為恩師打抱不平的李敖幹脆不上學了,直接休學在家自學。他的父親還算是開明,也就任由李敖在家自學。 在家自學的李敖在20歲時考取了臺大的法律系,但是令老師感到無奈的是李敖上了幾天之後就覺得法律系不適合自己。於是就退學了。在家休息了壹陣子,李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臺大的歷史系。本以為這是李敖喜歡的專業,李敖能好好學習,但是李敖同壹般的學生不壹樣,他經常在課堂上同老師爭得面紅耳赤。 李敖在上課的時候酷愛挑老師的錯,在和老師的爭執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老師「 ”舉手投降”。而李敖的名聲也在老師中廣為流傳,在畢業答辯時李敖同三個教授面對面半小時卻壹言不發,最後直接壹句「 ”通過”,李敖就結束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踏出學校這個象牙塔,李敖進入了社會。進入社會的李敖並沒有收斂自己的鋒芒,他壹如既往地狂傲,但是他每次都能夠體面地收場。李敖從不畏強權,專罵「 ”笨蛋”。而且李敖罵人,是帶著臟字的。他曾說過,「 ”我沒有前衛,前衛就是我的錘子;我沒有後臺,後臺就是我的脊梁。” 敢於說話,肆無忌憚地罵人的李敖時很多人心中最有骨氣的中國作家,他針砭時弊,以罵世來救國。但也正因為李敖的這種性格和行為他也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對他恨之入骨。 在1971年3月,李敖就因為自己的臭脾氣而吃盡了苦頭頭。李敖被抓入獄,受到了很大的折磨。但是李敖從沒有因為挫折而收斂自己的脾氣,他前後壹***三次鋃鐺入獄,前前後後李敖壹***在監獄裏待了七年。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李敖就會去捍衛,這是他的人生信條。 戰士李敖同時也是壹位情聖,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好色。從13歲的時候,李敖就開始追女孩了。在圖書館遇到羅君若,壹見鐘情,李敖就死皮賴臉地追著女孩給人家寫情書,文字極其旖旎,文采飛揚。李敖壹***給羅君若寫了83篇的情書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每次都在校門口親自遞給羅君若,但是壹句話都不說。欲擒故縱的把戲李敖從13歲開始就玩得很溜,在這壹生中他也經歷了很多段感情,而李敖最為人所熟知的壹段感情是和胡因夢的婚事。 李敖第壹次邂逅胡因夢是在1979年,李敖已經44歲了,胡因夢只有二十多歲,而此時他也已經有女朋友——劉小姐了。胡因夢當時是全臺灣男性的夢中情人,她又漂亮又迷人,又傷感又性感。 陷入愛情的李敖開始對胡因夢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和胡因夢壹起喝咖啡,或者李敖帶著胡因夢去金蘭大廈的甲去參觀自己收藏的十萬冊藏書。最後,他強勢地推倒胡因夢…… 胡因夢和李敖在臺灣都是紅人,他們談戀愛的消息也瞬時在整個臺灣爆炸了,引起了軒然 *** 。不久,兩個人就結婚了。但是這段絢爛的婚姻僅僅維持了三個月便結束了。但是李敖的感情沒有空窗期,他的最後壹個女人是王小屯,比他小了30歲。 李敖和王小屯是在公交車上相遇的,在人群中李敖壹眼就看到了那個驚艷的學生,從此開始長達八年的追求。最終情場浪子將王小屯感動得壹塌糊塗,非李敖不嫁。李敖的壹生浪蕩不羈,明明白白地徜徉於牡丹花下,在他80歲的時候還專門出了壹本書:《李敖風流傳》。 李敖壹生,狂妄自大,李敖說他要是佩服誰他就照鏡子,而我要是佩服誰我就看李敖。如今,李敖大師已去,回看大師壹生,不可謂不精彩,不可謂不瀟灑。大師千古,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從此壹代「 ”狂士”與世長辭,我們不僅思索,在「 ”自由”的征途中是否還會有如此人物。 有人懷念他鬥士壹般的精神和言辭,也有人批判他狂妄自大狂傲不羈的生平;無論好壞,我們不得否認李敖這樣的人物對於任何壹個有所蒙蔽著的世道所存在的意義,人而為人,究其根裏,何嘗不是為了真理的道路而奔赴向前。所謂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追求的就是能說真話,做真事。 在李敖身上我們是可以看到壹個知識分子該有的要素。關於這壹點我極為贊成人民文學出版社撰文中的觀點:「 ”知識分子不是知道分子,也不是簡單的學者、作家、批評家、媒體人。而如今壹代劍士與世長辭,要知道在這樣壹個時代,我們是多麽需要這樣劍壹般鋒利的人物。 文/羽昕

  • 上一篇:這個世界的起源有原圖嗎?
  • 下一篇:校長的教學崗位職責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