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作為壹個獨立的繪畫分支,出現於唐代。隋唐時期,花鳥畫作為壹種裝飾畫,在宮廷和上層社會流行,用於裝飾宮殿、廳堂、屏風、寺廟和陵墓。唐朝的皇室貴族和官員擅長畫花鳥。初唐的雪霽、中晚唐的卞鸞、刁光寅都是著名的花鳥畫家。從藝術的角度來看,此時的花鳥畫風格比較統壹,大多是豐富精致,線條細膩,色彩艷麗。他們在造型上註重寫實,選擇單壹的花鳥意象作為題材。
瑞和圖五代時期,花鳥畫風格分化,出現了以黃泉為代表的宮廷富貴花鳥和以徐希為代表的民間水墨花鳥。黃權曾任職於後蜀、北宋畫院。他的畫多以宮廷名花、奇石、珍禽為題材。通常的畫法是先用極細的墨線勾勒出輪廓,再進行渲染上色。黃家花鳥在造型上追求寫實,色彩運用豐富。所謂水墨花鳥,是江南名士徐希所創。他用深淺不同的墨水勾勒出輪廓,並輔以淺色。這種畫法把色彩放在次要位置,追求墨色的效果,頗有筆墨趣味和文人野趣。徐派和黃派各有長處和短處。黃派善用色勝用筆,徐派善用筆但短於用色。徐沒有黃漂亮,黃也沒有徐帥。黃色的花鳥因其富麗堂皇,能迎合上流社會的審美情趣。所以北宋初期的宮廷畫院,黃畫風壹統天下。而民間士林中的水墨花鳥,在宋代壹直與文人書畫並行發展。北宋末年,充分吸收了黃、徐的長處,開創了獨特的皇家花鳥畫法。
在成為皇帝之前,趙霽熱愛繪畫和書法,皇室收藏了大量著名藝術家的原創作品。再加上與當時著名書畫家的頻繁接觸,他自然站在了壹個藝術高度上。趙霽即位後,他開始充分發展自己的藝術愛好。他對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書畫藝術的推廣和創作,對古代藝術的整理和保存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石書畫,命文官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並在皇宮中整理、記錄了大量魏晉以來的精美書畫。《宣和畫譜》* *收錄2,365,438+0人作品6,396幅,分為道教佛教、人物、宮廷、範民族、魚龍、山水、鳥獸、花木、墨竹、蔬果等65,438+00大類。魏晉以來的許多書畫名家作品,都因為這兩本書而流傳下來。同時。他還註意臨摹和修復前代作品的遺孤和殘跡。此外,在趙霽統治時期,繪畫被正式列入科舉考試。通過此舉,他從世界各地選拔人才。同時,他還致力於發展畫院,把著名的米芾稱為書畫博士。朝廷把畫師當作士大夫對待,畫師的地位提高了,待遇明顯高於其他技術人員。這些措施使宋代書畫藝術在宋徽宗宣和時期達到了頂峰。
翰林畫院是宋代皇家畫院,有等聖旨、等皇帝、學藝、當學生等稱號。聚集了數百位世界著名專家,並設立了藝術科舉,以古詩詞為考題招募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重要的壹頁。比如考題《無人野渡舟》,有的考生畫空船上岸,有的畫站在船頭的野鷺,有的畫停在樹冠上的烏鴉,表示船上無人。但是,這只是圖解,缺乏寓意和詩意。最精彩的壹幅畫是:船在自渡。壹個船夫盤腿坐在船尾,但沒有人做過過渡。閑暇時他獨自吹笛子,畫面清晰深沈,像笛聲,很有詩意,如畫。這幅畫被命名為第壹處。考題“踏花歸馬蹄香”。有些人很聰明,在花叢中畫了壹匹疾馳而去的馬,美麗的花朵被壓得壹塌糊塗。沒有意境。另壹幅畫只畫了壹匹奔騰的馬,但沒有花。壹只蝴蝶隨著馬蹄鐵飛舞。畫面優美,有理有據,令人回味,巧妙地點出了“香”字。考題“混沌山中藏古寺”。有人在山中畫壹座廟,有人在山中畫壹座塔。畫的太簡單,缺乏聯想和回味。其中最有味道的壹幅畫是,深山中飄著壹面代表寺廟的橫幅,別出心裁,表現了“深山藏古寺”的寓意。考題“嫩綠的枝頭有壹點紅,沒有多少動人的春色”,獲獎的畫是:壹座亭子掩映在壹片綠柳叢中,壹個美女在欄桿邊看春色,洋溢著無邊的春色和動人的情懷,靈巧而含蓄地表現了“壹點紅”的魅力。
除了完成和發展書畫藝術外,趙霽還是壹位有成就的畫家。早年他的書法學自薛基、黃庭堅,又聯合褚遂良等諸子,融合發展出壹種新的風格,創造了壹種筆畫細直、外松內緊、無意藏鋒的楷書,被稱為“細金體”。以鉤橫筆,以點豎筆,似匕首,似刀,豎鉤細長;有的臉子像遊絲,樣子接近行書。他的筆源於楚、薛,但寫得更薄;結裏用的是黃庭堅的大字楷書,讓他越來越舒展。在繪畫方面,他是個大師。他與米芾等文人畫家關系密切,全面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使他能夠博采眾長,自成壹體。他的花鳥畫不僅從形象上充分把握了對象的生長規律,而且以獨特的風格生動地傳達了對象的精神特征,達到了深刻而成熟的藝術境界。他的草書扇面細硬,與他的細金楷書壹脈相承,但比他的筆更為清爽灑脫,筆法圓潤流暢,打破了楷書字的對稱工整排列,更顯活潑流暢。
《宣和畫譜》記載了趙霽收藏的2786幅花鳥畫,占總收藏量的44%,可見他對花鳥畫的偏愛之深。他既仰慕黃派的富貴,又喜歡徐派的野性。因此,他融合黃、徐兩家,形成了自己的具有文人氣質的皇家花鳥畫法。《畫隨》稱贊《雲莊鶴圖》這幅畫,說“在林中嬉戲或飲多液,鳳凰之形躍過龍,炫耀風舞,招引蒼穹,以偏激之念刷清泉,使之清凈,並肩而不爭,獨行而不偏,有閑適之風,清姿而居平原。可見其精妙傳神之筆。代表作品有《蓮花金雞》、《聽琴》、《雪河歸山》、《竹鳥》、《柳啼雁》、《禦鷹》、《金應秋鳥》、《枇杷山鳥》、《四鳥》、《寫生珍禽》、《翔龍石》等。這些作品都有宋的《花誓壹人天下》以及“宣和堂禦制”、“宣和堂禦書畫”等題名。但對於它們的真實性,藝術界眾說紛紜。壹些專家認為,這些作品大多數是由藝術學院的專家制作的,如果宋徽宗認為這是壹幅好作品,他會在他的花承諾上簽名。《竹鳥》、《柳啼廬煙》、《禦鷹》、《金雕秋鳥》、《枇杷山鳥》、《四鳥》、《寫生珍禽》、《龍石圖》、《瑞合圖》、《杏鸚鵡圖》等也都是趙霽的真跡。但即使是代筆,這些作品也必須得到趙霽的認可和欣賞,所以基本上能代表他的審美趣味和藝術追求。
以《瑞和圖》為例。公元1112年,宋太祖二年元宵節期間,京城熱鬧非凡,上至皇族,下至普通百姓,都聚集在大街上觀看各種歌舞煙花表演。第二天壹早,有人告訴宋徽宗·趙霽,宣和寺門前出現了罕見的吉祥景象:十幾只丹頂鶴壹大早不知從哪裏飛來,圍著宣和寺打轉。趙霽過去看了看,果然,兩只丹頂鶴停在了宣和殿的屋頂上。過去,人們被這種吉祥的景象所感動,都跪拜在地。趙霽也非常高興。他回宮後,立即命人拿出上等絲綢,把這壹幕畫得有富貴之意。畫邊,他用自己特有的瘦金體記下了這幅畫的來龍去脈:“鄭和和仁臣去元的第二個傍晚,忽然有祥雲和門的低影。所有人都擡頭看著它……”。從以上記載來看,瑞和圖的誕生顯然源於現實生活場景。
此圖為20只丹頂鶴,其中18正以不同的姿態飛過宮殿,另壹對正站在宮殿的屋頂上。整個畫面以祥雲環繞的藍天為背景,只露出宣和殿屋頂的壹小部分。飛鶴與立鶴上下左右呼應,構圖悠然卻空靈飄逸。宮殿的莊嚴,天空的浩瀚,鶴舞的靈動,仿佛都蘊含在其中。與黃色的花鳥標本展示相比,這種構圖安排顯示了畫家強烈的空間感。趙霽吸收了徐希水墨畫和花卉畫的主觀靈活性。力求從造型上做到神似,追求氣韻生動。傳說趙霽畫鳥時,用生漆作畫龍點睛之筆,鳥的眼睛會凸出紙面,卻能產生栩栩如生的效果。除了18丹頂鶴飛行姿態不壹外,站在屋頂的兩只鶴,壹只穩穩地站著,壹只剛剛飛起來,似乎還不太穩。鶴的飛姿和靜姿栩栩如生,充滿魅力。體現了作者細致的觀察。趙霽的《瑞和圖》顯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畫面上金色的廳堂、蔚藍的天空、黑白相間的仙鶴,充分體現了趙霽花鳥畫精美豐富的特點、仙鶴神韻的傳達和整幅畫面的寓意。也充滿了文人畫的優雅氣質,充滿了皇家的高貴。很明顯,這樣的畫,只有身為皇帝的趙才能畫出來。
宋代以前很少在畫上題字,即使不小心刻上了,作者的名字也只是畫在不起眼的角落裏。隨著文人畫的興起,宋代壹些文人書畫家,如蘇軾、米芾等,開始在自己的畫上題詞或作詩,詩、書、畫開始結合。元明以後,詩、書、畫、印的結合成為中國畫的傳統特色。然而,在北宋,它還處於萌芽階段,而趙霽顯然是這壹趨勢的早期倡導者和實踐者。在趙霽的花鳥畫中,經常出現帝王的詩詞、招牌和印章。詩題就是在壹幅畫上寫壹首詩,或者寫壹些其他的描寫性的文字來抒發感情或者講述繪畫的故事。趙霽用細金在瑞和地圖上寫下了繪畫故事,並蓋上了自己的印章。細細的字體,精美的畫面,鮮紅的印章相映成趣,書法和人物完全成為繪畫的有機組成部分,相得益彰,創造了中國繪畫特有的藝術美。
宋徽宗本不該繼承王位。在其弟宋哲宗·趙旭死後,19歲的趙霽因無子而被立為北宋第八任皇帝。在位期間縱情聲色,對國家大事無能為力,漠不關心。後來,他幹脆退位給他的兒子宋欽宗,享受自己作為“皇帝的父親”。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汴梁失陷,北宋滅亡。趙霽父子被金兵俘虜,並被囚禁在金處死。
“玉京曾追憶往事,皇族在萬裏。瓊樹玉堂,琴瑟喧天,黃昏時豎琴成行。花城人去此蕭瑟處,春夢繞湖沙。嘉善在哪裏?忍聽羌管吹透梅花!”壹個角色錯位的墮落皇帝,壹個才華橫溢的藝術大師,壹個“不愛山河卻愛畫師”的藝術家,都被深深地禁錮。這時候,唱出的也許不僅僅是國破家亡的辛酸,還有壯誌未酬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