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江村經濟》,我無法理解農村的生活。
但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壹書,從社會關系到社會經濟的詳細描述,我對1930s的農村面貌有了進壹步的了解。
江村經濟的本質是壹份社會調查報告,讀起來很通順,但分析思考起來並不容易:從調查區域(背景)和江村的家庭關系到家庭財產和繼承的擴張,從家庭內部的關系到戶村關系,這樣壹系列的“關系”構成了後來的消費、職業、勞動、產業、貿易等現象,最終歸結到農村經濟的基礎。
“我們必須認識到,只有土地改革、減少地租和平均土地所有制,並不能最終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不是緊縮農民開支,而是增加農民收入...恢復鄉村企業是根本措施。”
現代中國已經不是30年代的中國,現代中國的農村也不是當時的中國農村。當前,日益突出的土地問題、剩余勞動力的流動等壹系列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造成的都是壹個個擺在我們面前的社會現實。
我們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但是他們並沒有富起來,或者說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並不能振興全村。
這其中的根源是中國農村人與土地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及傳承了幾千年的農村文化。但是現在在城市長大的人是無法理解這種文化的。
人們往往從政治的角度來理解農村問題,如科技含量低、人口多、耕地少,並試圖通過“提高科技水平”和“穩定土地政策”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江村經濟》從文化的角度解釋了這壹現象的原因。
比如財產的繼承和“分家”現象,導致壹大片土地被分割成很多塊,然後被無數個小家庭占有,導致人均占有的土地很少。在這個基礎上,人們還會考慮買拖拉機和水泵嗎?農業機械化很難實現。
另外,大多數人對迷信、舊習俗等等都是持懷疑和排斥態度的,因為我們不需要這種民間信仰來構建我們城市中的社會。
然而,民間信仰是農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它產生於人們對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調整中,有其充分的存在合理性。這就是農村文化。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的壹部電影,由美籍華人王紫逸導演的《告別》。
如果把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歸結為影片中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差異,那就是那些早早離開故土的中國人在壹部海外華人尋根電影中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的陌生和猶豫——他們試圖證明自己來過這裏,但往往最後只有壹口不那麽好聽的普通話。
但是,不小心,送別在結尾的細節中有這麽壹句奶奶對孫女的叮囑:“人生中,總會有很多困難,但妳壹定要豁達,千萬不能走進死胡同。因為生活不僅在於妳做什麽,還在於妳怎麽做。”
其實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縮影: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家庭,尊敬老人,並不是單純的集體主義和形式主義,而是因為我們從很久以前就非常重視歷史,從我們保持記錄的能力。歷史有老祖宗的經驗教訓,可以讓我們在發展中少走彎路。
千百年來,我們壹直在從歷史中汲取養料,但從來沒有盲目迷信。我們會實踐,在實踐中,那些永恒的真理會成為全民族的燈塔。
所以,就像那些從海外回來的人對中國文化有成見(甚至包括矮化中國,侮辱中國等等。),又有多少是刻意的,又有多少只是因為相隔太遠,離開太久而被曲解和遺忘?
那麽,我們這些在城市土生土長的孩子,即使家裏的長輩還能津津樂道自己小時候的農村生活,我們對農村文化又有多恐懼呢?壹提到農村,我們仿佛看到了貧窮落後的代名詞。
江村經濟給了我另壹個視角。
“開弓的那幫家夥對我們太好了。他們看到我們來了,抱著很大的希望。如果我只寫論文,出書,對他們有什麽好處?這不是太對不起他們了嗎?但如果妳想出壹個點子,妳會筋疲力盡,熬到半夜,但還是上不了門。窗外春雨綿綿,似乎今年的春花又要受到影響了。白天雨停了,我就在田裏轉悠,環顧四周,發現所有的土地都被利用了,連走道都窄得難以行走。在這片土地上重新制定計劃的希望不大。我們該怎麽辦?”
我們都來自農村,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回到農村。我也應該算是壹個從村裏走出來的孩子。我們做什麽呢
讀完《江村經濟》2。第壹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總覺得這是壹篇關於農村經濟發展的田野調查報告,但是耐心看完之後,突然發現這本書講的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江村經濟雖然標題是“經濟”,但其內容涵蓋了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它是根據對中國東部和太湖東南岸的開弦宮村的實地考察而寫的。本書旨在闡述當地的經濟體系與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的關系,以及這壹地區的小規模社會結構。這個小村莊和中國大部分農村壹樣,在經濟逐步發展的時代,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費老的書主要通過實地考察來說明這種變化中的農村經濟及其發展問題。
從《江村經濟》的介紹中,我知道這本書是費老的博士論文,所以我重點分析這本書的基本框架,第壹章的序言,其中費老主要闡述了這本書考察的重要性。第二章是調查區域,主要是對“江村”的概念和選擇該區域的原因進行界定、描述和介紹。第3-15章主要詳細介紹了江村與農村發展密切相關的各項內容,包括家族的內涵、江村的財產與傳承、血緣關系的擴展、戶與村、江村的生活、職業分化、農民的作息、江村的農業、土地占有、絲綢業、養羊與販賣、貿易與資本。當時經濟蕭條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業的衰落,僅靠土地改革、減租和平均地權並不能最終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但這些改革也是農村發展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書的最後,費老希望“未來的壹代”能夠通過這本書,正視時代的問題,創造壹個全新的中國。
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在網上看了這本書的介紹和評價,了解了這本書的背景。我知道費老在新婚妻子去世和身負重傷的打擊下,並沒有停止對學術的追求,我心裏很佩服。而且在這本書中,費老對學術的嚴謹求實精神也是值得學習的。如今的調查報告數不勝數,但像費老這樣在壹份調查報告中運用這麽多專業數學模型等專業知識的人,很難遇到。而且在這本書裏,作者根據自己調查的內容,提出了很有建設性的意見,對我國農村的發展很有借鑒意義!
江村經濟點評3老師推薦我們讀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第壹次聽到題目,我覺得和我們的課程無關。後來老師說是經典著作,加深了我的印象。看了壹下網上下載的這本書的電子版,發現他的很多研究內容雖然不太清楚,但是裏面使用的田野調查方法值得仔細閱讀。
《江村經濟》是壹部基於長江流域農村生活的田野調查。全書共分十六章,涉及壹個小村莊的方方面面,寫得很詳細,也開創了中國農村調查研究的新(當時)模式。雖然是70多年前研究的,但它對中國科研的貢獻不容忽視,值得認真閱讀。
本書打破了學術研究的常規模式,以壹個村莊為研究點,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具體考察了農村的家庭關系、財產與繼承、戶與村、工商業等,為我們展示了壹個小小農村的真實全景,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村的生產生活狀況。作者的研究意圖不僅是要了解開縣公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消費、分配、交易情況,而且要找出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問題,說明這個村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當時中國的許多農村也發生過。
當我們研究壹些教育問題時,能否從這個案例中得出壹個普遍的結論?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目前我們沒有豐富的資金、資源和強大的網絡支持,對壹些宏觀問題的研究非常片面,不能真正抓住重點。而且對於微觀問題的研究,如果采用常見的調查研究方法,必然會流於表面和常規。
在教育方面尤其如此。因此,江村經濟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應該用在我們平時的教育研究中。畢竟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面對的是更多的個體,只有把個案研究透徹,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局,把握教育的大方向。
關於江村經濟的思考4《江村經濟》壹書是費孝通在英國留學時的博士論文,也是費老的第壹本書和成名作。論文指導老師是著名的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他稱贊這本書是人類學史上的“裏程碑”。
因為從小生活在城市,所以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村。到目前為止,我對農村的印象還停留在想象和平時在高鐵上看到的窗外風景。其他的都很模糊,但是這本書告訴了我農村是什麽樣子。正如馬林諾夫斯基教授在序言中引用的e·丹尼森·羅斯爵士(Sir E. Denison Ross)在讀完這本書後所說,“我們曾經有統計報告、經濟研究和鄉土氣息濃厚的小說——但我從未找到壹本能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的書。”《江村經濟》就是這樣壹本書。“有了這本書的描寫,讀者自己自然會被帶到故事發生的地方:可愛的小河和縱橫交錯的弓村。他會看到村裏河流、橋梁、寺廟、稻田、桑樹的分布圖。此外,清晰的照片有助於了解村莊。他會欣賞具體信息、數據和清晰描述之間的和諧關系。對鄉村生活、農民生活資料、村民典型職業的描寫以及對節氣、農歷、土地占有的完美定義,都為讀者提供了壹個深入而準確的信息,這在中國任何相關文獻中都是非常難得的。”(前言)
它不僅在其專業性上給人以知識和啟迪,而且書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道德標準和社會責任感更能給讀者以無限的使命感。
盡管費孝通先生只對研究對象——太湖南岸的開賢宮村進行了兩個月的實地考察和研究,但這本書無愧於老馬的美譽,它開創了研究中國社會尤其是鄉土社會的先河,從中國傳統社會經濟結構——農工混合的鄉土經濟的內在邏輯出發,探索了這樣壹種社會經濟結構向現代轉型的‘可行之路’。這對中國社會,尤其是傳統鄉村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同時,江村經濟中由微觀到宏觀、由小到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區、全面參與觀察的調查研究方法也值得借鑒。而且費老在江村經濟中以其獨特視角觀察到的現象,目前仍需進壹步研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制度政策可能會滯後,這就需要不斷完善社會制度。當然,在改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和研究《江村經濟》這部社會調查的傑作,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大師們的思維方式和獨特視角。作為國家的棟梁,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讀完《江村經濟》後,第壹堂課,社會學與生活老師就極力推薦這本書,讓外國人了解《江村經濟》,這是國內的必讀刊物,也是人類學田野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的裏程碑。帶著好奇和欽佩,我翻開了書的第壹頁。
在中國的東部有壹個地區,有壹個小村莊叫開賢宮村。通過小範圍的深入田野調查,從宏觀到微觀,通過微觀分析,傳統力量與行動力量的交融與合作,當時的社會制度如何變遷,人們固有的觀念和社會構成方式,使得這個小村莊非常具有中國社會的特色。作為壹個縮影,在壹個農民聚集的緊湊住宅區進行這項研究是很方便的。
在序言中,我了解到開縣公村是當時中國國內絲綢業的重要中心之壹,以此作為中國工業變革過程中的代表性事例,從工廠取代家庭手工業制度的變遷中探索社會問題。全書從地域、人際關系、存在三個方面詳細論述,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了壹個作者或學者實事求是的立場和客觀務實的科學精神。書的內容很豐富,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對單元“家”的分析。
農村的基本社會群體是家。相對於現在對它的狹義理解,在當時的開賢宮村,它代表著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的保障,是社會上促進家庭合作延續的基本單位。
因為當時受傳統封建思想和經濟壓力的影響,嬰兒死亡率高,各種荒誕的想法現在成了當時社會中的心照不宣的規則。至少,“滿月”剃了光頭,名義上過境生子,換來了壹種心理安慰。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壹種思想上的悲哀,但是不認同不代表不能理解,至少站在此刻看當時的現狀。我能理解這種現象的存在,因為傳統舊觀念的束縛,讓學習變得不感興趣,不重要,對母性的冷漠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是事實,也是不可改變的歷史。
對開縣公村婚姻問題的描寫也很感興趣。首先,和其他地區壹樣,子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並服從這種安排。按照父母的吩咐,結婚雙方互不認識,訂婚後避免見面。但是,為什麽這種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失敗率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高呢?或許是他們當時對自己的離婚感到羞恥,又或許是真愛和自由在當時對他們來說難以滿足和尋求。它還介紹了表親婚姻和“小媳婦”。壹個姑娘嫁給了她父親的姐姐的兒子,取名“尚丫頭”。“夏商”意味著家庭的繁榮。壹個姑娘嫁給了母親哥哥的兒子,取名“歸鄉姑娘”,被認為對這個家庭不利。其實是從科學角度分析的。但長期以來,它被視為衡量家庭是否和諧的壹個標準。唯壹值得安慰的是,在筆者的調查研究資料中,我們已經分析過,從結婚率和人們的關註度來看,傳統婚姻仍然是主要制度,“小媳婦”制度因為誕生於經濟蕭條時期,通常由貧困家庭來做,所以受到鄙視。
對比現在的社會形態和過去,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戀愛婚姻自由的出現,都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那些我們現在無法理解的現象,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並沒有對錯之分。
看完這本書,我更加了解了當時壹個村莊,壹個社會,甚至壹個國家的狀態。我也意識到,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社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進步,傳統腐朽的社會模式不斷被取代。只有以史為鑒,重視民心,傾聽民意,才能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關於江村經濟的思考6今天終於認真讀完了費老的《江村經濟》。我真的很慚愧。因為壹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剛看完將近三周。因為沒有壹口氣看完,下次還得把前面看的再刷壹遍。雖然我覺得挺徹底的,但我為這種效率感到羞恥…
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是體會到了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從作者闡述的各個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對社會系統功能分析的細致程度。而且這種分析不是紙上談兵,它結合了實際需要,是作為壹個學者在壹定高度上才做的調查研究,體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立場和客觀務實的科學精神。
這本書通俗易懂,沒有晦澀難懂的術語,用通俗易懂的敘述方式描述了凱旋宮村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交易體系,結構清晰,邏輯清晰。第二章闡述了為什麽選擇凱旋宮村作為調查對象以及凱旋宮村的概況。第三章至第六章描述了當時中國農村的特點,並介紹了凱旋宮村的實際情況。從第七章開始,是本書的重點,分別對凱旋宮村的生活、職業分化、作息、農業、土地占有、絲綢業、養羊販賣、貿易、資本等進行了描述。其中,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土地占有那壹章。土地真的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對於農民就像水對於魚壹樣重要。沒有水,魚就不能生存。同樣,沒有土地,農民就無法生存,所以當土地只屬於地主階級時,農民最終會起來反抗剝削。
但是,現在土地是公有的,農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權,他們的生活會更好嗎?我不能直接回答。這幾年湧現出大量的農民工,或許能給出壹些答案。他們中的壹些人甚至讓他們的土地荒蕪,但他們不得不去充滿誘惑的城市賺取他們認為比用低端勞動力種田更好的東西。土地不夠嗎?還是土地質量不好?又或許是土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太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深入,農民和土地問題值得我們進壹步思考和探索。或許這就是我所學專業“農技推廣”的使命?
關於江村經濟的思考7江村經濟的意義,或許對於90後來說,是豐富了我們對那個時代歷史的認識。尤其是對於我這樣壹個文科生來說,我在歷史課上所知道的只是被課本美化的壹部分,真正的史實我們知之甚少。而且裏面提到的中國農民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很接近。
在過去的農村經濟研究中,我們都了解到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是由男性繼承的,女性的地位低如塵埃。而這本書詳細寫出了當時的情況。像開縣公這樣的小村莊,封閉自給,延續了父系為主的家族繼承制。我壹直覺得男女應該平等對待,甚至女性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因為正是這樣壹個群體,人類才能延續下去。但是,書上說:有限的土地需要控制人口,這使得殺害女嬰更加頻繁。女性只有生下男嬰後身份才會得到確認,女兒沒有資格繼承父母的財產。
我看了之後,回想起以前學過的東西,女性的地位壹直都是那麽低。從西周延續下來的長子繼承制,從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從教育制度,政治制度,我們從來沒有關註過女權。至於他們的幸福,他們的婚姻不過是父母的命和媒妁之言,有時候就像是生意場上和官場上的壹個犧牲品或者交換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回不去了,也沒有繼承和服侍父母的權利,婆家也不把她當自己人。甚至他們連給自己找解脫的辦法都沒有,只能“離婚”。這種情況直到民國時期才得到緩解,只是稍微緩解了壹點。
到現在,雖然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反過來說,真的做到了嗎?我們舉以下例子:為了防止女嬰死亡,不是不允許檢測胎兒性別嗎?為什麽二胎政策是只有女孩可以生二胎,男孩不能?生個女兒不好嗎?難道不是因為這些才導致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嗎?我之前見過壹個極端的例子,為什麽像李宇春這樣的中性女孩會受歡迎,本質上是對男人的尊重。可能我這麽說有點偏激。畢竟我也是女生。當我看到女性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心裏會有* * *的感覺。但是,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不可磨滅的事實。這也是為什麽我對這壹章有著特殊的感情。第十章,農業,給我印象最深。我來自浙江省衢州市。與現代大都市不同,這裏仍有壹些未被侵蝕的耕地。作者對農田的安排,水稻的種植,科學與巫術,都讓我想起了家鄉郊區的土地。作者細致的觀察,對各種細節的把握,以及他的社會調查方法,對於公管的學生來說都是必須的。在同壹片藍天下,我對家鄉的農業壹無所知。
第11章中還有土地所有權的問題,調查中遇到的例子說明了這壹點。讓人身臨其境,充分展現了當地農民對村莊土地、河流湖泊的了解,同時也對土地有著依戀,期望呵護。這種表達方式,可以通過簡潔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所見所想,讓別人看得懂。這種能力也是我們通過《社會調查方法》這門課應該學到的。不禁想起前段時間柴靜在穹頂之下花了壹年時間自己拍攝的紀錄片,短時間內引起了巨大反響,但隨後各種負面新聞接踵而至。有人說她是美國某實驗室贊助的,也有人爆料她的私生活。在國外,她享有很好的聲譽。她曾被稱為央視記者的女英雄,報道了很多其他記者不敢報道的內幕。而費孝通,起初在國內鮮為人知,卻在國外引起巨大反響。有些人把這本書當作研究中國農民的教科書。我想說的是,中國不缺會調查會報道會記錄的人。有很多像費孝通教授這樣的人,願意為造福社會的調查報道奮鬥終生。缺少的是我們對這些英雄的尊重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