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終於把《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這本書看完了。
看完之後,關於這本書,意外發現它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疫情期間在家的時候,2個多月的時間都在使用 ,沒有看過紙質書,所以這本書是我最近看完的 第壹本紙質書 。
現在的社會節奏快,人們總覺得時間寶貴,很多人喜歡使用電子書來進行快速閱讀,從而來獲取信息和知識。自己本身也看過很多的電子書。但是不得不承認, 紙質書捧在手中的那種味道是任何電子書無法替代的 。
拋去那些所謂的情懷、讀書裝B等無效理由,我們的大腦為什麽那麽鐘情於紙質書呢?
壹本紙質書至少也得幾十塊錢,有的甚至成百上千。根據心理學上的 效應,當我們對某種東西付出的越多,為了保持我們的認知協調性,我們就會更加地重視它們
電子書隨便收藏就是多少 G , 然後就沒有然後 ,讀的人寥寥無幾,看的書也是寥寥無幾。或許這類人不是愛讀書,他們只是愛好收藏書而已。
當我們在讀電子書的時候,不管是在手機或者電腦上看,難免會被各種介質所打擾:微信消息、 QQ 、郵件、廣告等。
但是,當我們在閱讀紙質書的時候,別無選擇,只能是雙手捧書,快速融入並且沈浸在書中的世界。
每本紙質書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裝幀、重量和排版印刷,甚至是墨香都不盡相同。當我們來回在翻動書頁的時候,其實是在增強我們大腦對書中知識的情景記憶。
疫情期間在家的時候看過壹本關於閱讀的書籍,叫做《 如何閱讀壹本書 》。裏面有提到各種 做筆記 的方法。
雖然,電子書上面也可以隨時做筆記,但是不如紙質書那般可以隨意翻頁、勾畫,而且做筆記的方式也是更加地多樣化
電子書應該是種趨勢,但是紙質書肯定不會消失
第二個特點就是: 在這本書上面我是隨時有做筆記 。
以前自己在看紙質書的時候,很少做筆記。邊看書邊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疫情期間堅持使用 養成的。同時還能看其他讀者朋友的筆記,大家壹起交流討論,思想上發生了碰撞。曾經看的《人間值得》部分筆記。
整個四月份幾乎都在看這本書《 楊絳-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看的時候,邊看邊做筆記。
不管筆記的內容和字數,只是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書寫?在文字旁邊。手寫筆記和用手機打字的感覺簡直大相徑庭。以後自己肯定也會將這種習慣保持下去。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
很多人應該不知道楊絳這個人,但是錢鐘書的大名肯定是知道的。
楊絳就是錢鐘書的老婆 ?這樣的介紹好像貶低了楊絳的身份,似乎她沾了錢鐘書的光。
其實,楊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和文學翻譯家,通曉 。名著《堂吉訶德》的第壹個譯本就是她翻譯完成的。
楊絳原名是楊季康,筆名叫楊絳
這本書以楊絳為依托,講述了很多她的人生故事、成長經歷、家庭愛情,以及丈夫和女兒相繼離開之後,她獨自堅強地繼續活下去。
花了 20 多天在看完這本書。看完之後的第壹感覺:太多太多抒情的話語。
整本書可以理解成:作者借用楊絳先生的名義來寫了壹篇美文,裏面有很多的雞湯語句,全部是對楊絳先生的贊美(事實上楊絳先生本人的確很優秀),還是起到了壹定的激勵效果。
楊絳出生在壹個富裕家庭 。生在北京,長在江蘇無錫。出生之後,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我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
父親楊蔭杭,是壹位才華橫溢的知識分子,先後分別在早稻田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多年的留學經歷讓其父親對西方的社會有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他精通法律,擔任過上海《申報》的編輯,也擔任過江蘇省、浙江省的高等審判廳廳長。
母親唐須荌,曾經在上海務本女中上學,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典型的南方女子,性格溫順,做事情不急不躁,穩穩當當。
有壹年,楊絳和幾個同學到 燕京大學 參加入學考試。結束之後,楊絳和同學孫令銜約好同去清華看望親友。
後來孫帶著自己的表兄錢鐘書過來,介紹給了楊絳認識。 我也不信壹見鐘情 ?
後來錢鐘書每天寫壹封信給楊絳,久而久之,兩人漸生情愫,自然地戀愛了。
後來,雙方的家長父母知道了這對才子佳人的戀愛故事,親事也就隨之而來。兩方家庭在蘇州的壹家飯館裏宴請了雙方的至親好友,完成了定親儀式。
從清華畢業之後,錢鐘書對於自己的出路有了新的想法。他通過了庚子賠款留學的考試,即將前往英國留學。
為了支持丈夫出鍋留學,楊絳選擇同錢鐘書壹起遠赴英國 。
英國留學期間,二人剛開始住在當地房東“老金”家裏。那個時候,楊絳發現錢鐘書在生活上很笨拙:不會用筷子,不會打蝴蝶結,鞋子不會穿。 這些真的令人詫異 !?所以不得不照顧好錢鐘書
但是,楊絳認為:
楊絳雖然是壹位自費的旁聽生,但是她卻充分地利用了這段留學經歷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牛津大學的圖書館中度過。因為牛津大學的書不外借,所以楊絳只能呆在圖書管裏學習。
可以說,其學習熱情和態度並不輸給丈夫錢鐘書
在提升自己寫作技術的同時,還自學了法語、德語等多門外語,這段留學經歷為她後來的翻譯和其在中國文壇上的大放異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絳在英國是自費的,讓父親的經濟十分吃力,她不想再向父親索取更多。而且,在老家的生活也有種種的不方便,飯菜也是越來越差。
於是,楊絳產生了單獨租房的想法 。聖誕節之後,他們就搬進了學校附近的壹間房子。至此,兩個以前在國內衣食無憂的年輕人開始過上了生活自理的日子。
在牛津期間,壹件大事就是女兒 的出生。
女兒的到來,給身在異國的他們帶來了最甜蜜的喜悅和收獲,升華了夫妻的感情,更靈動了夫妻二人的生活,因為女兒使得他們的關系更加地牢固。
在《我們仨》中,女兒圓圓成了主角,在簡單而樸素的文字間,回憶著他們壹家三口聚與散的日子。書中的我們仨是可遇不可求的壹個結合。
人多人會羨慕這樣的壹家三口,但是也為他們的“失散”而惋惜,就連楊絳自己也感慨到
楊絳先生,1911-2016年,活了105歲不到。在這百年的生活中,經歷了種種:優越的家庭條件、家庭的衰落、獨自到遠方求學的孤獨、親人的離去、學潮被困、身患心臟病、下放幹校、丈夫和女兒的相繼離去、文革期間被批鬥、作品被毀壞……
但是,種種困境都沒有將先生打倒,從容地面對困境,用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愛情、工作,真正做到了: 最賢惠的妻,最才的女 。
歲月靜好,心安如初 。怎樣的人生經歷才會有如此的感悟?
書中有很多優美(雞湯類)的文字,摘錄部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