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鈐,祖籍貴州,1872年11月12日生於河南信陽。1964年2月26日卒於北京。朱先生是光緒年間的舉人,出道以來,官運亨通,在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國、日偽和新中國都擔任過多種要職。
1919年,朱啟鈐曾任南北議和的北方總代表,因和談破裂,後來退出政界開始轉向商界,經辦了中興煤礦、中興輪船公司等企業。在1931年創辦了中國營造學社。
先來說說朱啟鈐先生為什麽是梁林二人的貴人。
1924年9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到了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後,梁思成進了建築系。當時賓大建築系不收女學生,林徽因只能先註冊美術系,然後選修了建築系的所有課程。後來,她還獲得了建築系助教的資格。
再後來,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從國內給他們寄來了壹本寶貴的“天書”——這是由北宋關於李誡奉皇上之命修編的壹部關於中國古建築設計和施工的書籍《營造法式》。而這部書籍,是由當時擔任民國時期政府部門要職的朱啟鈐先生,在江南圖書館發現了宋代李誡的《營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務印書館以石印本印行,同時又在北京刊行的仿宋本。
正是有了這部書,梁林二人才開始研究中國古建築。他們回國時先在東北大學任職,辭職回到北平後,梁思成與林徽因壹同加入了朱啟鈐先生和中華教育基金會***同組辦的中國營造學社。此後,二人才壹心研究中國建築史、並創建了中國建築體系。
可以說,如果沒有朱啟鈐先生出版的那部“天書”,梁林二人將會在建築學上走許多的彎路。而我們讀到《中國建築史》的時間,還不壹定要推後多少年。
言歸正傳,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位正能量爆棚的朱先生是怎麽教育孩子們的。
壹,朱啟鈐幼年時家裏很貧窮,借住在長沙親戚家裏時,他就立下了大誌向。因此, 他明白知識對於壹個人的重要性,也時刻把這個觀念傳遞給孩子們;
二,除了在生活和教育上的“富養”之外,朱啟鈐覺得,家長的言行,對孩子們的影響最大。因此,他在生活中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三,朱啟鈐有很強的是非觀念,他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
朱啟鈐壹生雖然有三位夫人,但都是前任夫人去世後再續娶的,因此,人們對他的評價很高,孩子們對他也很尊敬。三位夫人壹***生了15個孩子,其中長成的有2個兒子和8個女兒。
朱啟鈐學富五車、尊貴榮華,他把兒女們都培養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這是因為他不僅遊歷過歐美等國,思想很開放,從不認為“男尊女卑”而限制女兒們的社交活動。並且在他身上,還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也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因此,朱家的小姐還被人們稱贊為“朱家八鳳”。
朱啟鈐的壹生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總結起來,最重要的是以下這些:
創辦了北京市第壹個公園——中央公園;創辦了中國的第壹個博物館——古物陳列所;1918年開發北戴河療養區, 維護國家尊嚴。有效地控制了帝國主義分子企圖霸占海濱的野心 ;1920年任《四庫全書》印刷督理;1925年開始籌辦中國營造學社,從事古典建築文獻的整理研究;1930年營造學社正式成立,任社長;
1937年日本侵華以後,偽政府成立。日本人想請朱啟鈐為他們捧場,被 他嚴詞拒絕 後,日本人便強行低價購買了他在趙堂子胡同的住宅,***有八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朱啟鈐被迫搬到北總布胡同。 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始終沒有和日偽同流合汙。
1939年,天津發生罕見的水災,營造學社之前存於外國銀行中的全部調查測繪資料慘遭損毀,朱啟鈐立刻設法搶救這批資料。後來,梁思成之所以能在四川李莊和林徽因***同撰寫《中國建築史》,也是得益於有這樣壹套珍貴的參考資料。
朱啟鈐還是壹位收藏家,他在病故之前,將大部分藏書都捐贈給了北京圖書館。因他對家鄉貴州的眷戀之情,特要求將這些書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轉交貴州。 壹片赤子心,照亮後來人。
由於朱啟鈐的女兒們都十分優秀,分別嫁給了當時在政界或商界的大家族。
朱啟鈐的小兒子叫朱渤(朱海北),曾在北洋政府時期,得到少帥張學良的賞識,成了少帥的四位副官之壹。朱渤主要管理張學良的行程和交際,當時張學良和蔣介石見面的時候就是他陪同的。
後來朱渤曾經做過旅長,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他開始遠離政治,逐漸跟隨父親從商。他原本在多家大公司任職。但為了不受日本人的控制,便長期賦閑在家。
正是因為朱啟鈐先生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才會培養出眾多優秀的兒女,以及在各個領域都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中,朱啟鈐先生的教育方式,我們也可以借鑒和參考。
對於朱啟鈐先生的壹生,朋友們有什麽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