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夢想劇場 模仿小沈陽 大嘴姜超作為嘉賓唱的那首歌 好像叫做《武林英雄傳》

夢想劇場 模仿小沈陽 大嘴姜超作為嘉賓唱的那首歌 好像叫做《武林英雄傳》

雷鋒出差去安東,去參加沈陽部隊工程兵軍事體育訓練隊。他出差壹千裏,好事做了壹火車。

從撫順壹上火車,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動手幹了起來。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隨身帶的報紙,給不認識字的旅客念報,宣傳黨的政策。壹直忙到沈陽。

到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他發現檢票口吵吵嚷嚷圍了壹群人,近前壹看,原來是壹個中年婦女沒有車票,硬要上車。

人越圍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鋒上前拉過那位大嫂說:"妳沒有票,怎麽硬要上車呢?"那大嫂急得滿頭汗地解釋說:"同誌,我不是沒車票,我是從山東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雷鋒聽她說的是真情實話,就說:"別著急,跟我來。"他領著大嫂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費被了壹張車票,塞到她手裏說:"快上車吧,車快開了。"那大嫂說:"同誌,妳叫什麽名字,哪個單位的,我好給妳把錢寄去。"雷鋒笑道:"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就轉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車廂還感動得眼淚汪汪的向他招手。

雷鋒從安東回來,又在沈陽轉車。他背起背包,過地下道時,看見壹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壹步步邁著,雷鋒走上前去問道:"大娘,妳到哪去?"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呀!"雷鋒壹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妳到扶順。"老人高興地壹口壹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面包,塞了壹個在大娘手裏,老大娘往外推著說:"孩子,俺不餓,妳吃吧!""別客氣,大娘,吃吧!先墊墊饑。""孩子,孩子"這親熱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著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老人說,他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壹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麽地方哩。說著,掏出壹封信,雷鋒接過壹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妳放心,我壹定幫助妳找到他。"

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人,東打聽,西打聽,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

這些事後來被戰友們知道了。有人評論說:

"嘿,雷鋒出差壹千裏,好事做了壹火車!"雷鋒卻並沒當壹回事。

雷鋒關心群眾是壹貫的。有壹天,他正在部隊駐地附近擦洗汽車。突然陰雲聚擾,下起了雨。他連忙拉開帆布蓋車,壹擡頭,發現公路上有個婦女帶著兩個孩子,懷裏抱著個小的,手裏拉著個大的,肩上還背著個包袱,"叭嘰叭嘰"膛著泥水,在大雨中吃力地走著。雷鋒跳下車來,迎上前去壹打聽,原來她姓紀,從哈爾濱來,要到樟子溝去。她發愁地說:"兄弟呀,叫雨澆得,我都迷糊了,往哪走是正路呢?"雷鋒聽了,看看她背這麽大的包,還帶兩個孩子,天又快黑了,下著這麽大的雨,怎麽走呀!就說:"大嫂,妳在這裏等等……."他連忙跑回宿舍,拿來了自己的雨衣給紀大嫂披上,接過孩子來替她抱著,冒著風雨送她們回家。

壹路上,那孩子冷得直打哆嗦,雷鋒又脫下了自己的衣服給孩子穿上,壹直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她們送到家。紀大嫂感激地說:“兄弟,我壹輩子也忘不了妳的情意啊!"雷鋒說:"軍民是壹家,何必說這個……"

風還在刮,雨還在下,天也黑了。紀大嫂和家裏人再三勸他宿下,等明天天晴了再走。雷鋒想:刮風下雨算什麽?壹定得趕回部隊,明天還要照常出車呢!就辭別了他們,又渾身濕淋淋地冒著風雨連夜跑了回來。

★雷鋒事跡5:犧牲經過

壹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壹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壹搖晃,驟然碰倒了壹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壹九六三年壹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於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跡的文章。壹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壹個貧苦農家。雷鋒生前是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班班長、五好戰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他的愛憎分明、言行壹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艱苦奮鬥、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產主義道德品質。雷鋒入伍後,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產黨。他入伍後表現突出,沈陽軍區《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他榮立二等功壹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範***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職。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壹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壹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壹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壹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舍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裏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人武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後被破例批準入伍。

湖南長沙人,中國***產黨員。1940年12月18日出生於壹個貧苦農民家庭,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雷鋒7歲成孤兒。建國後由黨和人民送入學校讀書。高小畢業後參加土改和建設國家的工作。1960年參加人民解放軍,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任班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願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青團員。11月入黨。並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

因公殉職後,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誌親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壹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誌。”此後,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雷鋒學習的熱潮。此後,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壹個貧苦農家。父親在湖南農民運動中當過自衛隊長,後遭國民黨和日寇毒打致死。母親張元潢在受到地主的淩辱後,於1947年中秋之夜懸梁自盡。雷鋒不滿7歲就成了孤兒,被好心的六叔奶奶收養。幼年雷鋒上附近蛇形山砍柴時,被地主婆用刀在左手背上連砍三刀。所以,他從小對黑暗社會充滿仇恨。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壹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壹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壹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壹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舍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裏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人武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後被破例批準入伍。

雷鋒入伍後,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產黨。他入伍後表現突出,沈陽軍區《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他榮立二等功壹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範***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職。兩天後,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普通市民自發地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很多人泣不成聲。

他熱愛集體,關心戰友,關心群眾,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並身體力行,認真實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積存起來的錢,寄給受災人民,送給家庭困難的戰友。他曾擔任校外輔導員,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激勵少年壹代健康成長。他謙虛謹慎,從不自滿自炫,受到贊譽不驕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他在部隊生活2年8個月,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獎多次,被評為“模範***青團員”“節約標兵”,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雷鋒成了英模之後有些人不服氣。卸車時,有人指著裝滿200斤高粱米的麻袋讓他扛。雷鋒心裏很不好受,事後卻心平氣和地說:“我雖然扛不動200斤的麻袋,但我能幹好能幹的工作,並且比別人幹得更出色。”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精神,讓許許多多的人為之感動。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發表了“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在全國範圍內掀起轟轟烈烈的學雷鋒運動。雷鋒精神的傳播,極大地改變了社會風貌,教育影響了幾代人。

幾十年來,每逢3月,人們就以學雷鋒的具體行動紀念他。在極“左”時期,有人將雷鋒神化;商品經濟時期,又有人竭力將他貶低。但是,任何社會都需要美好的事物,雷鋒不僅僅屬於壹代人,他的精神已穿越了時空。

雷鋒被人們稱為***產主義戰士,是因為他有著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他的價值,在於他把自己火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常說:“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他幹壹行愛壹行,入伍時由於身小臂力弱,投手榴彈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悄悄地出去練習,終於在考核中取得優秀成績。

有壹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壹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後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於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壹瓶汽水。

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人們流傳著這樣壹句話:“雷鋒出差壹千裏,好事做了壹火車。”壹次,雷鋒外出換車發現壹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車票和錢丟了,就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壹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在部隊裏,雷鋒對待同誌像春天般溫暖,幫助同班戰友喬安山認字、學算術;為小周病重的父親寫信寄錢;為小韓縫補棉褲。每逢年節,雷鋒想到服務和運輸部門最忙,便叫上同班戰友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幫著打掃候車室,給旅客倒水。孩子們學雷鋒做好事,曾受到壹些人在背後非議。不少同學不解,問雷鋒為什麽做好事這麽難?雷鋒樸實地說:“做好事就不要計較別人說什麽,只要對人民有益,就應該堅持做下去。”

雷鋒性格開朗活躍,教唱歌、辦墻報樣樣都行。他參加戰士演出隊,起早貪黑背臺詞。但因湖南口音太重,影響演出效果,他就主動提出換下自己,集中精力為演出做後勤。

1962年8月15日上午8點多鐘,雷鋒和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連隊車場,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去洗車。當時,戰士們在路邊栽了壹排約兩米高的曬衣服的木桿,頂上用8號鐵絲拉著。雷鋒讓喬安山開車,自己下車引導,指揮喬安山倒車轉彎。汽車的前輪過去了,但後輪胎外側將木桿從根部擠壓斷。受頂部鐵絲的作用,木桿反彈過來,正好擊中雷鋒的右太陽穴,當場就打出血來,雷鋒昏倒在地。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撫順礦務局西部職工醫院搶救,副連長又開車飛速趕到沈陽202醫院請來醫療專家。但由於顱骨損傷,腦顱出血,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不幸去世,年僅22歲。

立誌參軍 參加兒童團

壹九五零年,鄉裏成立了農民協會,進行了土地改革,雷鋒積極投入了這場運動,當了兒童團長,站崗,放哨.巡邏,防止敵人破壞,他還學會了說快板,搞宣傳。

壹九五零年夏天,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壹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裏,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壹致好評。他幫助落後的同學,愛護集體的糧食,並與壞份子做鬥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壹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上臺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壹九五六年九月,雷鋒在鄉政府做通信員,十壹月,年滿十六歲的雷鋒被推薦到望成縣委做公務員。壹九五七年,雷鋒光榮地年經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

壹九五八年春天,雷鋒來到困山湖農場當了壹個拖拉機手。壹九五八年九月,雷鋒來到鞍鋼做了壹名C-80推土機手。壹九五九年八月,雷鋒來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第二年夏季的壹天,他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遼陽日報>>報道了雷鋒搶救水泥的事,贊揚他舍己為人的事跡。雷鋒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了壹年零二個月,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參 軍

壹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壹年的征兵工作已經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但鑒於焦化廠的征兵名額有限,且雷鋒在工地的表現十分突出,領導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報名。這可急壞了雷鋒,他跑了幾十裏路,來到遼陽市人民武裝部向余政委講起自己的經歷,表明他參軍的誌願和決心。

武裝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來的接兵的領導專門研究了雷鋒的入伍問題,認為他是苦孩子出身,經過實際工作的鍛煉,政治素質好,入伍動機明確,雖然身高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身體條件差些,但他在農場開過拖拉機,在工廠開過推土機,多次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工作者.相信他入伍會成長得更快.最後決定批準雷鋒入伍。

壹九六零年壹月八日,雷鋒領到了入伍通知書,隨新兵壹同由遼陽來到駐地營口市。他做為新兵代表在歡迎戰友入伍大會上講話。

雷鋒所在團是有著光榮戰爭歷史的部隊,他決心以實際行動發揚優良傳統,開飯時,他主動給大夥讀報,宣傳黨的政策:休息時,他教大家唱歌,雷鋒在這個大家庭裏感受到無此的溫暖,由於他身小臂力弱,開始練投手榴彈時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練習,十幾天後,他終於和其他同誌壹樣,在實彈學習中得到了優秀。

後來居上

新兵訓練結束後,雷鋒被分到運輸連當汽車兵,"服從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是雷鋒向組織上表明的態度.

雷鋒性格開朗,平時很活躍,教唱歌,辦墻報,說快板樣樣都行,上級領導安排他參加戰士演出隊,他就起早貪黑地背臺詞,後來考慮到雷鋒的湖南口音與大家的普通話不協調,影響演出效果,他就主動提出換下自己,而集中精力為演出做好後勤工作,大家雖沒有看到雷鋒的表演,但臺上的每壹個節目都包含著雷鋒的辛勤勞動,和他那處處關心集體,壹切服從工作需要的精神.

雷鋒回到運輸連後,便投入到緊張的學習駕駛技術之中去,針對缺少教練車的現狀,他帶領大家做了壹個汽車駕駛臺.雷鋒廢寢忘食地學習技術,被大家壹致推舉為技術學習小組長.五月份,雷鋒成為了壹名合格的駕駛員,被分到二排四班,交給壹臺13號車上了建設工地.

釘子精神

施工任務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裏,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壹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裏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壹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妳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鉆。壹塊好好的木板,上面壹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麽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壹個是擠勁,壹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 善於擠和鉆。

壹次義務勞動

壹九六零年初夏的壹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壹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壹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壹群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壹樣,只要盡了自己的壹點義務,也算是有壹份光發壹份光吧!"這天下午,打聽到雷鋒名字及部隊駐地的市二建公司組織工人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鋒做了壹件好事,過了個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壹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壹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誌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壹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舍不得喝壹瓶汽水。

人民的勤務員

從壹九六壹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壹句話:“雷鋒出差壹千裏,好事做了壹火車”.

壹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壹出檢票口,發現壹群人圍看壹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壹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妳叫什麽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壹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壹位婦女背著壹個小孩,手還領著壹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壹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壹直把她們送到家裏.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誌,我可怎麽感謝妳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壹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壹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麽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誌,壹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壹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孩子們的知心人

壹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壹代茁壯成長。***表團撫順市委為表彰雷鋒的事跡,曾於壹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頒發獎狀,上面寫著:“獎給優秀輔導員雷鋒同誌,保持光榮,繼續前進”。

  • 上一篇:框出幾個文言文案例
  • 下一篇:此宮只應天上有:俄旅之八 — 冬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