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窯青花瓷的鑒定。謝謝
(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體厚重呈灰白或灰黃色,瓷化程度較好,胎釉結合緊密,多數釉面呈鴨蛋青,透明度較差,光澤度不強,個別釉面有縮釉,大部分有醬口,同時許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規整,盤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漸扁薄,圈足稍微向內收,有的器物足沿經過工匠仔細修琢後,還出現有泥鰍背現象,較光滑,底邊還帶有窯紅即火石紅。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國產浙料繪制,大致有青翠淡雅與灰籃等種,總體呈色穩定,少數趨於灰暗,也有壹些青花暈散和紋飾模糊現象。
(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為主,陳設器為輔,造型側重於實用性,基本是延續明代的傳統式樣,形制上還多具有明代古樸渾厚之遺風。
(4)紋飾: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紋飾質樸自然,繪畫壹反已往單線平塗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線平塗的技法,講究勻稱,疏密有致,相互輝映,粗獷豪放,同時紋飾題材豐富,常見有動物紋、植物紋、山水圖、博古圖等,龍紋高大雄壯,矯健有力,有騰雲駕霧之勢,麒麟紋常和挺撥的巴蕉葉畫在壹起,相映成趣,而且蕉葉紋中常留白。
2.清代民窯瓷器該怎麽鑒定
清代民窯瓷器該怎麽鑒定?要鑒賞壹件瓷器的收藏價值,就要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以及瓷器的技術水平。首先要看瓷器的整體造型是不是大氣端莊,然後是底足的工藝水平,還有瓷器的花紋的繪制,它的繪制手法是不是純熟和老練,最後要看壹些細節,能把細節做好的瓷器的工藝水平也不會差。
壹、清朝前期國家政權非常穩定, *** 投入大量精力於燒制瓷器,此時中國的瓷器在這個時候進入壹個高峰期,乾隆後期逐漸衰退。生產經過康熙乾隆盛世,到了嘉道時期瓷器胎骨與乾隆相比略粗松壹點,白度無大異,而新仿之胎骨不是過白過細,就是過於粗糙,有時還可見顆粒狀物。從釉面看,嘉道瓷器釉面普遍有“細桔皮釉”及輕微的“波浪釉”現象,從側面視之尤為明顯。
清中期民窯瓷器
二、從道光至光緒瓷器造型的線條和曲線漸變生硬,且常見棱角,無圓潤秀美之感,胎體漸厚顯笨拙。
三、青花呈色雖有多種表現,但主流還是以穩定的純正藍色居多,色調沈著不漂浮,紋飾清晰,到後期青花呈色有青藍、淡藍、灰藍等各色。安徽古鈺齋聯合國內壹線知名專家***同開展“尋寶鑒寶”活動,為廣大藏友的藏品進行掌眼品鑒、保駕護航,並與廣大藏友面對面交流收藏技巧與經驗,更多資訊《14 75 54 68 08 8竇經理》(認可亦可推薦至國內壹線拍行,誠信合作,非誠勿擾)
四、清中期施釉較厚為多,薄釉較少。
五、嘉慶青花色調較穩定,但由於 *** 的不關註瓷器燒制出現勢衰現象,器物上的青花暗淡飄浮的現象,而且青花品種減少,質量降低,尤其是青花釉裏紅產品,普遍施釉稀薄,釉色灰暗,青花也有暈散現象。
六、道光青花瓷呈色與嘉慶基本相同,藍色不甚鮮亮,無凝聚斑點和暈散現象,有飄浮感。
七、嘉、道兩朝在裝飾繪畫上類似,出現畫面層次少,畫意呆板,尤其人物只是有形卻無神。
八、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上畫的最多的壹個圖案是“纏蓮枝”,有“清廉”和“青出於藍”的代表意義,嘉、道以後,偷工減料,纏蓮枝畫的非常簡單,原本枝條蔓蔓的纏蓮枝化成如同勾子壹樣的花,簡稱“勾子蓮”。
3.鑒定康熙民窯青花瓷
清朝民窯青花瓷的鑒定,缺少鑒定的紀年款,大多鑒定的依據就是看器形和青花發色。清代早期青花,即康雍乾青花瓷,是繼明代永宣青花高峰後的青花瓷生產的又壹高峰期,清代中期以後的青花瓷生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清代中期的青花瓷特點:
壹、清代中期後的青花瓷較流行的紋飾,大多是纏枝蓮,纏枝牡丹花卉和雙喜字,無雙譜,清裝仕女,博古,八吉祥各種紋飾。
二、清代中期後的青花瓷的繪畫風格,常見雙鉤線圖案,不填色。
三、清代中期後青花器物發色的鈷料,用的是國產青料,青花發色特點是灰,黑,雜,浮。
四、清代中後期青花器物胎質粗松,器物胎質裏明顯能看見沙粒和眼孔。
五、清代中期後的青花器物的圈足,修胎草率,不規整。
六、清代中後期青花器物胎質粗松,器物胎質裏明顯能看見沙粒和眼孔。清代中期後的青花器物的圈足,修胎草率,不規整。
4.康熙民窯青花瓷器主要依據什麽來鑒定
早期康熙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與器底釉色不壹致,個別器物口部往往刷壹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火石紅,露胎處能看到壹圈細密的旋環痕跡。
、康熙民窯器中常見縮釉、粘砂、不光滑現象,器物底足內釉薄泛白,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有的足墻同面斜削呈尖狀,圈足直徑大,許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現臺階的形狀,其折角處極為挺直,俗稱二層臺或臺階底。 雙圈足也在這壹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龍折沿洗、印盒居多,裏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露胎無無釉,圈足寬厚。
康熙中期青花由於燒成溫度進壹步提高,胎體潔白堅硬,斷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雜質,胎體薄厚適中,註重修胎。
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顯疏松,偶有開片,還有壹種亮青釉。 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沒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經過打磨,光滑呈泥鰍背狀,但沒有後期雍正青花的滾圓,少見火石紅,胎釉結合很緊密,器內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壹致。
當時還出現用精細淘洗的漿泥制成的瓷胎,俗稱漿胎,產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體偏輕。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澤深沈含蓄,胎體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齊。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廣東青料描畫,呈色灰藍,個別發色欠佳,濃重灰暗及藍黑,與順治青花特點很相似。 中期青花使用雲南省的珠明料,這種青花色料提練精純,由於水沈法改進為煆燒法,呈色鮮藍青翠,無漂浮感,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
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區別,時代特征十分明顯。並形成了壹種新的藝術面貌。
人們往往稱康熙青花為翠毛藍、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變化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所用青料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
古人對康熙青花評價甚高,謂其青花壹色,見深見淺,有壹瓶壹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器物畫面濃淡深淺,光線強弱分明,不同層次的渲染,完全是由於工匠們熟練地運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識地造成多種深淺層次不同的色調,甚至在壹筆壹劃中也能分出深淺不同的筆韻,如青花山水人物圖,花鳥圖等,無論遠山近水,層巒疊嶂,均富有層次的節奏感、立體感,結合暈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達到國畫題材的表現手法,猶如壹幅水墨花,很具觀賞性,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壹。
晚期青花,呈色趨於淡雅,有的灰藍,有的泛暈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繪在杯、盤、碟等小件器皿上。 康熙朝除了燒造傳統的白地的青花外,還有漿胎青藥,哥釉青花,郎窯青花,藍釉青花、黃釉青,灑藍開光青花、藍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醬釉內青花、青花紅彩、青花釉裏紅、青花加黃、青花加紫、青花戧金、青花鏤雕等派生品種,雖燒造數量不是很多,但別具情趣。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發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樂、宣德青花蘇泥勃青料重鮮艷帶暈散的藝術效果。其次還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藍中泛紫。
這時期最擅長仿宣德青花瓷,由於采用的是國產鈷料,含鐵量低,穩定性好,所繪花卉呈有黑色結晶斑點,是采用人工重塗積點方法,有意點染形成,青花下沈度及質感不夠,釉面同樣泛青,個別也有桔皮紋,用手撫摸釉面,比較光滑,凹凸不平感覺不明顯,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帶有波浪狀,總體來看,仿制水平還是很高的。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為豐富的壹個時期,形式更是變化多樣,層出不窮,壹種器型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式樣,以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和條件為依據,千姿百態,仿古創新,既有陳設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種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銅器式樣祭器、外銷瓷等。
外銷瓷在當時對外貿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兩個品種,基本都是民窯器,用色偏濃重,造型高大,紋飾也適應於國外市場的需求,規整繁縟,並有許多創新式樣。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產在清代也是首屈壹指的,這與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術列趨成熟有密切關系。
如:大棒槌瓶、大香爐、萬壽字大瓶、大盤口瓶,鳳尾尊、花盆、大魚缸、繡墩、大蓋罐等,整體特點是古樸穩重,頗具陽剛之氣的力度。盡管體積較大,有的高達 厘米,極少變形,器身接口不明顯,反映了成型與修胎工藝的精進。
器物外部輪廓線和轉折處清晰、利落而有精神。 風格硬朗,挺拔向上,渾厚樸實、有力,粗獷豪放,富有陽剛氣勢,制作很清楚規範,絲毫沒有笨拙感。
中小件器物富有獨創性,嚴謹大方,講究整體效果,不刻板,端莊中透出靈秀的美姿。這壹時期還出現了許多方形器,如方盤、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較而言,燒制方形器要比圓形器難得多,充分表現當時工匠們造型設計的高超水平與制瓷技術的進步 康熙青花瓷器種類繁多,根據壹些常見器物現擇要分類介紹如下: 瓶類:是康熙青花造型最為豐富的,多用為陳設觀賞。
有長頸瓶,早期瓶高頸粗,晚期瓶矮頸短。梅瓶小唇口,短頸,體豐滿,多是玉璧形底,少量是圈足,無款。
5.宋五大民窯瓷器的鑒定要點是什麽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制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壹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
耀州窯(陜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壹;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壹,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壹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壹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壹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
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壹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6.鑒定清朝民窯青花瓷要看些什麽特征
清代民謠青花瓷器的特點:(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體厚重呈灰白或灰黃色,瓷化程度較好,胎釉結合緊密,多數釉面呈鴨蛋青,透明度較差,光澤度不強,個別釉面有縮釉,大部分有醬口,同時許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規整,盤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漸扁薄,圈足稍微向內收,有的器物足沿經過工匠仔細修琢後,還出現有泥鰍背現象,較光滑,底邊還帶有窯紅即火石紅。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國產浙料繪制,大致有青翠淡雅與灰籃等種,總體呈色穩定,少數趨於灰暗,也有壹些青花暈散和紋飾模糊現象。(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為主,陳設器為輔,造型側重於實用性,基本是延續明代的傳統式樣,形制上還多具有明代古樸渾厚之遺風。
(4)紋飾: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紋飾質樸自然,繪畫壹反已往單線平塗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線平塗的技法,講究勻稱,疏密有致,相互輝映,粗獷豪放,同時紋飾題材豐富,常見有動物紋、植物紋、山水圖、博古圖等,龍紋高大雄壯,矯健有力,有騰雲駕霧之勢,麒麟紋常和挺撥的巴蕉葉畫在壹起,相映成趣,而且蕉葉紋中常留白。清代歷時260多年民窯制作風格不可能壹成不變。
謝謝。
7.民窯瓷器如何鑒別年代
(壹)造型是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雋秀,未必能學其古拙。
因為壹件器物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系。壹般說陶瓷器在紋飾、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但造型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
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可以在鑒定工作中掌握壹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觀察器形首先要對歷代造型有壹個基本概念。
陶瓷器的形狀,大體是古時簡樸,隨同時代的演進而漸趨繁復。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論,元代造型大多較為鈍重稚拙,無論青、白瓷器都比壹般宋、明瓷器顯得突出。
尤其是日常應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壹般器物,常見有相當大的器形。例如傳世的元青花與釉裏紅大碗有口徑達42厘米,青花和釉裏紅大盤的口徑也在45~58厘米左右。
由於胎體厚重,燒制不易,難免有翹棱、夾扁、凹心、凸底等變形的缺陷,因而過去文獻多有元瓷粗率之論,其實這是不夠全面的。元瓷紋飾之豐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盤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為十二瓣花形),足見當時制作認真,雖底足之微也不輕易放過。
此種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後便不復見(永、宣只見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無花足盤)。 永樂時壹般盤、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內凹,圈足較元代放大,顯得格外平穩。
特別是胎土陶煉精細,造型輕重適宜。永樂時期另有壹種純白脫胎帶暗花的器皿,胎體非常輕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謂“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詩句。
這種“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盤、碗之類,後世雖有仿作,但在暗花紋飾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種類更加繁多,無論盤、碗、杯、壺、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獨出心裁,銳意創新,如“無擋尊”可稱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時曾經仿制外,後世很少有此種仿品。
目前傳世品中常見的永、宣時期造型有:雞心碗、花澆、僧帽壺、長圓腹執壺(流口為葫蘆形)、天球瓶、扁腹綬帶葫蘆瓶、四季委角獸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成化時期在瓷質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纖巧,而且也無大器。
弘治傳世瓷器雖不多,但以黃釉雙耳罐、碗著稱於世。正德時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筆架、插屏、墩式碗、磨盤式香盒、七孔出戟圓腹高足瓶等。
嘉、萬以後造型漸趨復雜,在器形上有很多創新之作,文獻上有所謂“制作益考,無物不有”的記載。只以文具壹項來說,就有筆架、筆盒、筆洗、水丞、硯臺、顏色碟、顏色倉(俗稱溫盂)、印盒等多種多樣。
更有大魚缸、大罐、大瓶、大盤(嘉靖黃地青花大盤口徑有達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勝過元代;其他如鏤空瓶、壁瓶、捧盒、方鬥杯、燈臺、繡墩等不勝枚舉。可以說在風格上厚重古拙與輕盈華麗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時期的作品來未免粗制濫造。
清代無論在器形或種類方面均顯著增多,並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時期創新之作獨樹壹幟。
琢器中如琵琶尊、馬蹄尊、象腿尊、鳳尾尊、觀音尊、太白尊、蘋果尊、杏葉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載、柳葉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時期在器形的創作方面也是豐富多彩的,如雙陸尊、三羊尊、虬耳尊、鹿頭尊、絡子尊、牛頭尊、蒜口綬帶如意尊、撇口橄欖瓶、太白壇、菊瓣盤等。
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窯及永、成瓷器不僅胎釉、紋飾維妙維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亂真。 乾隆時期比較突出的造型有轉頸瓶、轉心瓶、轉帶瓶、花籃、扇子及書式印盒、書式金鐘罩等。
這壹時期無論創新、仿古都達到了 *** ,所仿銅、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慶、道光以後,則大多因襲舊制,很少見有創新之作。
造型從精美蛻變為粗笨,已逐漸失去前期的優秀傳統。例如玉壺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區別並不顯著,以後漸漸變得笨拙,到同治、光緒、宣統時期竟變成短頸豐腹的矮粗形式,造型遠不及以前那樣精美秀麗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點之後,進而還需掌握觀察造型的方法。壹般首先要註意口、腹、底三部分。
很多同類的器皿乍看外表極為相似,仔細觀察這三個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明代中期瓶、壺、罐壹類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顯的接痕,而清代以後制品由於旋削細致,此種接痕多不明顯。
如此所謂壹線之差,往往在斷代辨偽的工作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盤盤身弧度較小而淺,明代永、宣大盤盤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後者底大。
特別是永樂造型,無論大小盤、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內墻向外稍撇,較外墻約矮二分之壹至四分之壹。其他如明末清初許多民窯盤、碗底常有明顯的輪狀旋削痕(即所謂“跳刀”),而在官窯瓷器中則極為少見。
至於康熙大盤有些是雙圈底,民窯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紋”,也是當時造型上比較常見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鑒別新舊真偽時每以這些作為壹部分依據。
有些時代接近或後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於紋飾畫法和胎釉原料前後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區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裏繪三層紋飾,碗外繪四層紋飾。
8.明清民窯瓷器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壹是觀察明清瓷器是否符合那個朝代的器形特點,不符合的是仿品。如明代的青花瓜棱圓罐,器形大多矮胖敦厚,清代的青花瓜棱圓罐,器形則上下修長,且是磨口。再比如明代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清代康熙年間的棒槌瓶,雖然後朝也有仿制,但在器形上與前朝都有壹定差別。把握了這些差別,便可分辨出是真品還是後朝仿制品。
二是觀察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是否協調。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處理恰到好處,仿品壹般很難做到。
三是觀察明清瓷器外觀線條是否流暢,過度自然,給人以美感。如果外觀線條僵硬,處理草率,過度不自然,則基本可斷為仿品。從器形上鑒別古瓷器真偽,最好是拿被鑒別對象與某壹歷史時期的典型器物相對照,仔細觀察口沿、耳、肩、腹以及圈足是否相符,從而得出鑒別依據。
9.青花瓷器的鑒定要點有哪些
壹、官民窯的關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國陶瓷王國中的主要品種之壹。
它不僅與玲瓏、色釉、粉彩壹道並稱景德鎮“四大名瓷”,而且還享有“國瓷”美譽。明清時期官民窯皆大量生產。
官窯生產不惜成本,價值在於精。而民窯則變化多,紋飾生動活潑,以商品生產為目的。
產品粗細兼有,產量很大。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而且還大批外銷。
官窯是在民窯基礎上的提煉和升華,其反過來又會影響和推動民窯的發展。官民窯這種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的關系,使其形成了既有***同時代風格又各具自身特點的狀況。
而正是其中的***同時代風格為民窯斷代提供了依據。 民窯通常按生產力的發展,使用方法的進步和民間藝術觀念的漸變等客觀因素自然地變化和過渡,這是民窯普遍存在的承襲性特點。
歷史文獻中關於民窯的可靠記載幾乎為空白,與官窯研究相比,景德鎮民窯青花的研究還處在為解決斷代問題獲取資料的初始階段。 民窯青花面貌的多樣性,發展演變的復雜性決定了民窯斷代研究的難度。
處於歷史最高水平的清康雍乾景德鎮瓷器生產中,康熙民窯可謂具有重要影響。康熙朝歷61(1662——1722)年,經濟業旺發達,對外貿易繁盛,國力強大。
由於采取了減免賦稅,“官搭民燒”和廢除“匠籍”制等壹系列舉措,使民窯生產得以大力發展。 鑒於時代跨度較長,目前學術界壹般將其劃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系元年至二十年(1662——1681年)),中期是二十壹至四十五年(1682——1706年),晚期為四十六年至六十壹年(1707——1722年),作者今以康熙朝景德鎮民窯青花瓷器鑒定為題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二、造型、胎、釉和工藝 康熙民窯青花造型古樸、端莊,整體比例協調,線條流暢,充滿陽剛之美。
型制、規格眾多難以計數。這恰映證了梁同書《古銅瓷器考》所雲:“官窯器純,民窯器雜。”
主要見有瓶、方瓶、觀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膽瓶、玉壺春瓶、琵琶瓶、花觚、蓋罐、將軍罐、粥罐、高奘罐、蓮子罐、盤、六方盤、八方盤、花口折沿盤、攢盤、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蓋碗、高足杯、提梁壺、缸、花盆、筆筒、洗、硯、盒、繡墩、熏爐、缽式爐、筒式爐、洗式三足爐、鼎式爐和瓷板畫等。 其中,以花觚、梅瓶、筒瓶、棒槌瓶、蓋缸、將軍罐、粥罐、盤、碗、提梁壺、軍持、缸、筆筒及缽式爐等最為多見。
花觚除沿襲崇禎、順治時筒式觚形制外,還新創了上短下長二截,大口外撇,長頸漸收,鼓腹下斂。足底外傾式觚,因其口頸外撇呈鳳尾狀,又名“鳳尾尊”(其高度通常在45厘米左右)。
對此《飲流齋說瓷》曾載:“口大腹小者謂之花觚,明制者身段直下絕無波折,康熙以後則腰際凸起略如香案中插花之具矣。”梅瓶唇口,短頸,豐肩至下漸斂於脛部外撇。
筒瓶別稱“象腿瓶”,口沿外傾收頸,溜肩,柱形往下慢收。棒槌瓶在筒瓶後面因狀似中國江南農家洗衣所用的棒槌,故名。
有方、圓棒槌瓶之分,以後者居多。蓋缸直口露胎,豐肩鼓腹,底有施釉、露胎二種,蓋見饅頭形和蓋面下凹兩式。
將軍罐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收,分無釉平底、圈足二類,蓋頂飾寶珠鈕。粥罐直口、溜肩、圓腹、底微收、平底。
蓋為圓形鈕或有孔,可加銅環飾。肩部具對雙孔洞,可穿裝金屬環以利提系。
盤通常是唇邊。碗侈口圓腹至下緩收,釉底圈足。
軍持喇叭口、束頸、球腹,流似 *** 狀,壹般系外銷產品。提梁壺中以肩部飾面相清晰的四個鋪首用於提系者最為多見。
缸普遍制作較精細,常見直口、裏外兩邊有唇邊呈滾圓狀,鼓腹下收,底部無釉壹類。筆筒見有直筒、撇口束腰、竹節形等。
口徑大者可至34厘米曰“大筆海”。缽式爐與明末、順治朝器物基本壹致,均呈撇口、鼓腹、下斂、平底、圈足狀。
胎土淘洗得很純凈,胎體堅致縝密,斷面似糯米糕,份量較重。還流行用精細淘洗之漿泥制成的質輕松軟瓷胎,俗名“漿胎”。
該胎體始於明代,通常用於細路瓷器。 早期胎體兼有明末遺風,較之中晚期手感略重。
釉汁享有“堅白釉”,“粉白釉”、“亮白釉”的美稱。表面光潤具緊披光亮感,壹般見有桔皮紋、棕眼。
器內外釉色調基本壹致,底部釉面多數泛白且薄,與器身有別。早期釉色白中閃青,中期釉白光亮,晚期呈硬亮青色。
早期器物常見芝麻醬釉口。 口沿及足部釉面多見有自然的毛邊或爆釉點,此乃原施加的壹層具凸起感含粉質的白釉遭風化而破裂之故。
胎釉結合緊密,修胎較規整,旋胚痕較明顯。少量砂底及厚胎器的露胎處見黃褐色火石紅。
早期圈足多系兩面斜削狀,中晚期(尤其精細品)圈足處理光滑謂“泥鰍背”,粗者壹般底足粘砂,打磨欠平滑。 器足分為平足、寬厚圈足(盤、碗類常見)、雙圈底(筆筒、印盒、小碟、盞托等多見))、二層臺底(琢器類為主)、拱壁底(筆筒為多)和圈足等數種。
三、紋飾 康熙民窯青花早期的紋飾仍保留著明末、順治時的繪畫風格,豪放粗獷和精細工麗並存。 中晚期受明末清初書畫家董其昌、陳洪綬、劉泮源、華?羌啊八耐酢鋇熱說撓跋歟?雇際胬剩?餼成鈐丁T縉諢?饜械ハ咂酵浚?忻髂┮歐紜V型砥諞粵鞽┕は福?礎⑷盡Ⅰ濉⒉斂⒂夢?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