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求兩處臨淄古文化遺址的詳細介紹

求兩處臨淄古文化遺址的詳細介紹

淄博地區分布著廣泛的龍山文化遺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桐林遺址。龍山文化由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距今4000年左右,屬於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反映了原始社會解體和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狀況。因為最早發現於濟南市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而被命名為“龍山文化”。這壹時期的陶器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紅陶、白陶極少。龍山文化時期是原始社會人類進化裏程中的壹個驛站,更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史跡。

桐林遺址位於齊故城西北方向15公裏處,烏河東岸,路山以北,地處臨淄區桐林村、田旺村之間,原稱“桐林田旺遺址”。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更名為桐林遺址。畫水在這裏與烏河交匯,西面是愚公山。1991年版《臨淄文物誌》記載:桐林遺址包括田旺、桐林、義和三村之間的五處遺址,南北長1000米,東西為500米,總面積50萬平方米,屬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龍山文化類型。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事射獵采集、耕稼陶漁的原始勞動。春秋戰國時期,這壹帶建有齊國重要的城邑。1977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在此樹立了石質標記。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桐林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桐林遺址壹帶地勢較高,呈臺田式,土質松軟,灰色文化層厚度3至4米,最深處達到7米,內涵十分豐富。這裏依山面河,自然環境優越,歷史上曾多次出土過石鏟、石斧、石鐮、石錛、石網綴等磨制鉆孔石器,以及杯、鬶等黑、紅、白質陶器。1982年,應當地群眾修田建渠之需要,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這裏進行過壹次局部挖掘清理,出土了許多甗、鬶、鼎、罐、杯、豆、盆、碗等陶質文物,以黑陶質生活器皿最多。出土文物大都器型規整,器表多素面磨光,紋飾以弦紋居多。其中鼎、甗類器具的足部呈鳥嘴狀,飾鳥冠圖狀;盆、杯和各類器蓋,多數是黑陶,胎質細膩,鈾面光亮;杯仿竹節式,造型精巧,杯壁非常薄,火候也恰到好處。出土文物中的泥質磨光黑陶盆形鼎,大小有別,系列有序,屬於“列鼎”,為研究我國禮器起源和龍山文化時代的社會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些珍貴文物,分別由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與齊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考古專家認為,桐林遺址既有山東龍山文化的基本特點,又有其自身的獨到之處。發掘出土的壹件紅陶鬲,高38.5厘米,口徑達30.3厘米,在山東省同類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是罕見的。但最為典型、最引人註目的,還是壹件大型灰陶甗。它上半部為甑,下半部為鬶,並且配有帶鼻紐的器蓋,足呈袋狀,表面裝飾著泥條型附加堆紋,腰部有圓孔箅子,口徑44厘米、通高116厘米,是迄今為止全國出土的同類器皿中最大的壹件。用這個灰陶甗壹次做熟的食物,可以供應十幾人食用。這些珍貴文物,加上出土的大量家畜的骨骼和牙齒,從壹個側面反映了龍山文化時期父系氏族公社先民們集體生活的情景。

尤其值得壹提的是,在桐林遺址鉆探中發現了大量夯土層,被考古專家認定為山東地區目前已知最大的古代城堡,由此判斷這壹遺址是龍山文化時期臨淄壹帶的人類活動中心,對於研究探討我國階級社會的產生和文明的形成有著重要價值。

桐林遺址附近曾經建有繁華程度很高的古代城池。據《括地誌》和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臨淄縣誌》記載,臨淄西北30裏有戟裏城,春秋時代為棘邑,是齊國大夫子山之邑。齊太公田和篡齊之後改作畫邑,是因為靠近畫水而得名。戰國後期的名士王蠋就是畫邑人。《史記·田單列傳》記載,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軍樂毅統帥五國兵馬攻伐齊國,占領齊都臨淄後,聽說素有賢名的王蠋在固守畫邑,下令軍隊環畫邑30裏外安營紮寨,不準驚擾王蠋。燕軍侵占齊國70多座城池後,樂毅派人帶上珠寶玉器和錦衣羅帛,以高官厚祿引誘王蠋投降,遭到嚴詞拒絕。燕國使者說:“妳如果不接受,我軍就屠平畫邑,殺個雞犬不留。”王蠋慷慨直言:國家破亡,我也沒有茍且偷生之理;強迫我做妳們的將領,豈不是讓我助紂為虐!與其生而無義,還不如壯烈地死去!

他命令家人扔出燕人的禮品,驅逐了燕國使臣,安排好家事後引頸而死。王蠋壯烈殉國的事跡,極大地鼓舞了齊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燕軍的士氣。即墨城裏的田單凝聚眾人力量,以“火牛陣”大破燕軍,吹響了光復齊國失地的沖鋒號角。後人思念王蠋的高尚品德,把他埋葬在故鄉的土地上,並撰文立碑作為紀念。明代文學家徐壹夔曾經為他寫過碑文;北宋詞人秦少遊寫過情文並茂的《王蠋論》。與秦少遊同時代的思想家李覯曾賦七言絕句盛贊王蠋:

全齊拱手授燕兵,義士誰為國重輕。

七十二城皆北面,壹時忠憤獨書生。

王蠋墓就在桐林遺址以西壹公裏,今路山鎮召口村南60米處,墓前原有民國年間所立的石碑,碑文是“齊烈士王蠋之墓”,已經損壞,現有1988年臨淄區人民政府所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蠋墓”的標誌。

現代勘探發掘表明,在桐林遺址龍山文化遺存的上層,存在大片的夯土建築基址道路和西周時期墓葬,也出土了壹些戰國及漢代的磚、瓦、陶器碎片,進壹步證實此地曾經是壹處繁華的古代城邑,與《括地誌》、《臨淄縣誌》的記載相吻合。為進壹步探討魯北地區史前文化特征和齊文化源流,2002年秋季,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臨淄區文化局對桐林遺址進行新的發掘,查明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50萬平方米,發現壹處大型城壕聚落遺址,並探出嶽石文化和西周前期文化遺址40萬平方米,清理出壕溝、灰坑、窯穴、墓葬、房基等遺址,出土陶鬲、陶罐、骨器、石器、蚌器等文物,為探尋齊國早期都城遺址——營丘的地望所在,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線索。

閑暇時節,到桐林遺址作壹次愉快的郊遊,遙想原始社會後期先民們的集體生活場景,緬懷齊地先賢面對強敵視死如歸的愛國事跡,妳的靈魂將會在與先人的無聲交流中得到凈化和升華。

田齊王陵分布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裏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齊陵鎮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二王冢”,文獻鄉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這墓,位於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並列。自西向東為序:其壹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壹、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

田齊王陵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繞四周,***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二王冢位於鼎足山的東麓,傳說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和齊景公的墓葬。桓公呂氏,名小白,是齊國的公子,稱“公子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以管仲為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發展國力,壯大軍事力量,最終九合諸侯,壹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任晏嬰為相,政績為當時人所稱道。二冢東西相列,因山為冢,高達20米,周長120米。

四王冢在淄河村南,傳說是戰國田齊威王、宣王、瑉王、襄王墓。威王約在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鄒忌為相,孫臏為軍師,國力空前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壹。宣王名辟疆,約在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聚集文學遊說之士,創立稷下學派。四墓冢自西而東並列,封冢高大,周長為100~120米。

  • 上一篇:民國胭脂店
  • 下一篇:求日本動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